中国古代史科技文化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科技文化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科技文化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科技文化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科技文化知识清单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化专项复习一、夏商周时期(一)思想1、德治思想夏商时期: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德”的观念尚未从天命神意的观念下解放出来。西周时期: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这一思想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源泉。2、法治思想根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这表明早期国家可以已经有了法律,开始用法律维护统治,这被后来的法家思想所继承和发展。(二)文化1、灿烂的青铜文明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阶段。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500-2800年)2、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者兽骨上锲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此商朝是中华文明信史时代的开端。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了甲骨文,被称为“甲骨文之父”。金文:金文是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西周时期的毛公鼎铭文接近500字,是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西周时期的何尊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字样,这是“中国”一词最早见于文献。(三)历法《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记载了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二、春秋战国时期(一)科技成就时期主要成就春秋我国历法基本上确立了19年7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春秋》中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是世界上有关“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录,比欧洲的记载早670多年战国人们测定出一年有24个节气,用于安排农业生产齐国的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国的石申著有《天文》,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甘石星经》。《甘石星经》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仅次于公元前1800年的巴比伦星表;书中记有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奠定了我国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一直为中医所沿用。扁鹊尤其擅长切脉诊断,后世医生把他奉“脉学之宗”(二)思想: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经济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士阶层崛起,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经济走向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经济不断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背景: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思想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使“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学者,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学派人物主要观点儒家孔子(春秋)①核心思想:“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力,爱惜民力;②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主张以“礼”治国③天命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④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诱导启发⑤文化成果: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孟子(战国)①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伦理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③文化成果:《孟子》荀子(战国)①政治思想:提倡“仁义”“王道”,认为治国应隆礼重法②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③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④民本思想:君舟民水⑤文化成果:《荀子》道家老子(春秋)①哲学思想: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一切要顺应自然。同时,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②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③文化成果:《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战国)①哲学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②政治思想:提倡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③文化成果:《庄子》墨家墨子(战国)①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②文化成果:《墨子》法家李悝、商鞅、韩非(战国)①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变法革新②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③文化成果:《韩非子》(韩非著)阴阳家邹衍(战国)①认为自然界受土、木、金、火、水五种元素支配,是为“五行”;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己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②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更替,创立“五德终始说”,从而陷人唯心义历史循环论百家争鸣的影响: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三)文学和史学1、文学名称体裁特点地位《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句式,语言质朴,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现实主义风格《楚辞》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自由灵活的句式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2、史学《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称《春秋左氏传》,《左传》的纪事编年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3年)。书中对东周王室和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以及春秋时代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春秋》是孔子在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编年体史书,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记载了春秋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春秋》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极为简练,最早体现出“正名分”,“寓褒贬”,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三、两汉时期(一)科技成就名称代表时期概况或地位造纸术天水放马滩纸地图西汉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蔡侯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木、麻头、破布、旧渔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数学《九章算术》东汉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医学《黄帝内经》战国至西汉间奠基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华佗东汉末年研制出“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所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天文历法《太初历》汉武帝时期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张衡东汉发明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二)宗教东汉初年(一说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统治阶级中间开始流传。汉明帝又派使臣前往印度求取佛法。东汉末年,佛教民间流传开来,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东汉末年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三)文学和史学1、文学两汉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和乐府诗上。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西汉时期,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等;东汉时期,代表作有张衡的《二京赋》等。乐府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称为乐府诗,其中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代表作有《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2、史学西汉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纪传体是包括世家、列传、书志和表等的综合性史书体裁。本纪基本上以编年体叙述军国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记载诸侯和贵族的活动和事迹,重在写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及其变化;列传主要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社会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主的传纪;书(《汉书》以后多称为“志”)用来记载天文、地理、律历、灾异典章制度等;表用表格梳理世系、人物和史事,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新朝的王莽,记述了西汉王多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人物朝代著作主要科技成就刘徽曹魏《九章算术注》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南朝《缀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裴秀西晋《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郦道元北魏《水经注》它是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二)宗教1、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淡”。2、佛教的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的一些思想主张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提供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应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同时,佛教也吸收儒学和道教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东晋的法显为中印两国的佛学交流做出贡献,其代表作是《佛国记》。3、道教的改造在东汉中后期形成的原始道教,曾多次被民众利用来组织反抗,从而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魏晋以后,为了使原始道教获得官方承认,一部分道教领袖开始改革原始道教,使其向成熟化、定型化、官方化发展。其中,代表人物有两晋时期的葛淇、南朝时期的陶弘景等。(三)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文学建安文学风格苍凉又富有生气,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等田园诗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其风格清新自然、朴实恬淡,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民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代表作有《采桑度》等;北方民歌慷慨激昂,代表作有《敕勒歌》和《木兰辞》等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的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艺术书法①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②曹魏的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和《黄庭经》等绘画①三国孙吴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②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雕刻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反映了当时佛教的流行

隋唐时期(一)科技文化隋唐的科技技术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类别成就建筑①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多年②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印刷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的《金刚经》火药唐朝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一书中,在世界上首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一说从宋代开始用于军事)天文唐朝的僧一行在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著有《大衍历》医学①贞观时期,唐政府举办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②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③唐朝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编写有《千金方》④云丹贡布编写的《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经典著作(二)宗教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2、佛教的发展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禅宗是外来佛教吸收中国文化的产物,其出现和发展是佛教本土化的重要标志。禅宗也对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复兴儒学”的提出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其中,南朝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韩愈还提出道统说,宣扬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以来,有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统,他的使命就是继承和发扬这个道统。韩愈的这些思想主张对后世理学的出现有重大的启示作用。(三)文学和史学1、文学艺术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五万首诗歌,成为千古绝唱。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类别成就唐诗①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②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④李白和杜甫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艺术推向高峰⑤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脍炙人口的诗歌书法①楷书代表:欧阳询(严谨工整、平正峭劲)、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方折峻丽,骨力劲健)②草书代表:张旭、怀素③行书代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天下行书第二”)绘画①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②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③初唐的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④盛唐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⑤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板一时

宋元时期(一)科技成就领域名称概况三大发明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自唐代后期逐渐普及以来,对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②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③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指南针①北宋时,指南针被发明出来,并用于航海事业②南宋时期,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后相继传入阿拉伯、欧洲各国火药①唐朝末期,火药开始应用在军事领域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天文历法“十二气历”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百科全书式著作,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他创制的“十二气历”,领先世界约800年《授时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相同,但是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是我国古代推算最精确、使用最久的历法农业《农书》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为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二)思想1、儒学的复兴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其中,被称为理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其代表人物时北宋的程颢和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程朱理学”。理学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理学还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文学艺术1、宋词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两宋时期,“词”大放异彩,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两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的格式。两宋的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所需要大量的歌词。2、元曲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话本话本是宋朝时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它是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而成,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的小说和戏剧有很重要的影响。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明清时期(1840年之前)(一)科技成就1、科技著作书名作者评价《本草纲目》李时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它不仅是一部药典,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著作《天工开物》宋应星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全面总结了17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同时,书中还介绍了部分西方传入的灌溉技术《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学东渐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意大利利玛窦等概况:他们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朝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二)思想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烈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人物主张代表作评价李贽①自称力“异端”,挑战孔子和儒学正统地位,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反对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