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_第1页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_第2页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_第3页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_第4页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特训古诗文联读一、(2023·兰州)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渔家傲·秋思【注】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材料二:岳阳楼记【注】(节选)范仲淹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③是进亦忧,退亦忧。④然则何时而乐耶?⑤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注】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以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提出了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先后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岳阳楼记》作于他任邓州知州时。材料三:邠州建学记(节选)范仲淹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①,亲奉圣谋,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②岁贡群士,一由此出。明年春,予得为邠城守。署事③之三日,谒夫子庙,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曰:“奉诏建学,其材出于诸生备矣。今夫子庙隘甚,群士无所安。”因议改卜④于府之东南隅。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明年夏,厥功⑤告毕。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谈经于堂,藏书于库,长廊四回,室从而周,总一百四十楹。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且曰:“吾党居后稷、公刘之区,被二帝三王之风,其吾君之大赐,吾道之盛节欤!敢不拳拳服膺⑥,以树其德业哉?”【注】①贰国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②俾:使。③署事:到衙门上任。④改卜:另行选择。⑤厥功:指建学堂工程。⑥服膺:牢记在心中。1.“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孤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答:示例:边塞特有的各种声响伴随着军营中的号角一道发出,重重叠叠的山峰之下,遍地烟雾,夕阳西下,孤城紧闭。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字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吾谁与归查阅词典法:①返回。②归还。③归附,归属。④结局,归宿③(填序号)(2)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课内迁移法: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古代学官名(3)今夫子庙隘甚联想词语法:心胸狭隘狭窄(4)广厦高轩,处之显明结合语境法:前文有“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光线)明亮3.如果将材料二划分为两个层次,下列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C解析①②③④⑤句讲述古仁人之心,⑥句抒发作者的感情。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广其学宫,优生员也。译文:扩大学宫面积,这是优待生员。5.宋代沈作喆评价范仲淹“文正公真一世英杰”。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内容,概括范仲淹被赞为“一世英杰”的原因。答:①危难之际,奔赴边关,抗击外敌,保家卫国;②被贬地方,身处逆境,不忘与友人共勉,表明自己“先忧后乐”的远大抱负;③深谙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修建校舍,兴办教育。参考译文邠州建学记(节选)庆历甲申年,我参与决定枢密院、中书二府大政,亲自遵照圣上旨意,下诏书命令天下州县兴建学校,使每年推举的士人,全部出自州县学堂。第二年春天,我请求担任邠州知州。处理公事第三天,拜谒了孔夫子庙,邠州通判负责祭祀的博士王稷告诉我说:“奉圣旨兴建学堂,才俊从诸位士子中产生,已经齐备了。如今孔夫子庙太狭小,读书人没有安身之处。”于是商议另行选择在州府的东南角(修建学堂)。(此地)地势高、光线明,于是用来修建学堂,连同夫子庙一块迁移到这儿。第二年夏天,该工程宣告完毕。扩大孔夫子庙的规模,这是推重师礼;扩大学宫面积,这是优待生员。在大堂谈论经书,在书库珍藏书籍,长廊迂回曲折,环绕学舍四周,总计一百四十个柱子。宽广的厦房,高高的窗户,置身其中感觉光线明亮,众位学子高高兴兴,来到这里如同回到家中。都说:“我们这些人居住在后稷、公刘创业的地方,沐浴唐尧、虞舜、夏商周三王的醇厚风俗,难道不是我圣君的赐福,我文道的盛大节日吗!怎么敢不牢记在心中,来树立起厚德大业呢?”二、(2023·连云港)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陶歌[清]龚轼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乙】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丙】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有删改)【注】①楻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1.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B.“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衷的赞美。D.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C解析A.“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白釉青花瓷是用火一次性烧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精细,并没有体现出“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B.青花瓷蓝白相间,由典雅的蓝色和白色组成,并不“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D.诗歌前两句写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色泽特点,是实写;后两句赞叹青花瓷的美好,是虚写。全诗由实到虚,这里“由虚到实”表述不正确。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瞬息可就(完成)(2)有奇字素无备者(平时)(3)则登山斫伐(砍)(4)火以八日八夜为率(用火烧煮)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4.活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1)请写出活板印刷的流程。答: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答: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5.《陶歌》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理由。答:示例一:“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的掌握。示例二:“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6.“青花瓷”“活字印刷”“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答:①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②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③造纸术增加了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更好地保存、继承、流传。参考译文【丙】制造竹纸所选用的竹料,以将要生枝叶的嫩竹为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到芒种节令,便可上山砍竹。把嫩竹截成五到七尺一段,就地开一口山塘,灌水漂浸。浸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取出再用木棒敲打,最后洗掉粗壳与青皮,这一步骤就叫作“杀青”。这时候的竹穰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优质石灰调成乳液拌和,放入楻桶里煮,用火烧煮以八天八夜为标准。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楻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漂塘底部和四周都要用木板合缝砌好以防止沾染泥污。竹麻洗净之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如果草木灰水冷却,要煮沸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倒入抄纸槽内。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三寸左右。加入纸药水汁,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目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把水分压干,然后用小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再揭起来放成一叠(组成一套)。三、(2023·徐州)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延陵季子将西聘①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②。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节选自刘向《新序》)【乙】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③吾心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②嗣君:继位的君主。③倍:同“背”,违背。【丙】咏睢宁[明]杨于臣季札报徐君,冢树挂剑锋。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顾反,则徐君死于楚②始一反焉B.①然吾心许之矣②潭中鱼可百许头C.①北遇徐君②北山愚公者D.①以过徐君②人恒过,然后能改A解析A.反:均同“返”,译为“返回”。B.许:动词,答应;助词,表约数,左右。C.北: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北边。D.过:动词,拜访;动词,犯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1)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译文: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能用来作为赠礼。”(2)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译文: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4.请对丙文“至今泗水南,高台遗芳踪”作简要赏析。答:“泗水南”指地理位置,“高台”指当年季札挂剑之处。“至今”交代了挂剑赠人、一诺千金的故事一直在流传。“芳踪”是指“挂剑赠人”的事、遗址还都有迹可循,千古流传。这两句话高度赞扬了季札重情义、重然诺的美好品德。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徐君想要季子的宝剑,季子“心许之”,待完成出使任务后即了却心愿。“季子挂剑”一事是诚信的象征,也是一座友情与仁义的丰碑。B.两千多年来,包括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由此可见“季子挂剑”一事的文化影响。C.甲、乙两文除了写季子,还写了从者,从者的言行既对季子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使情节发展出现起伏。D.同是“季子挂剑”的故事,甲文记述最详尽,乙文次之,而丙文仅用了“季札报徐君,冢树挂剑锋”寥寥十个字,由此可见甲文的记述最真实可信。D解析“由此可见甲文的记述最真实可信”分析有误,不能仅根据故事详尽与否来判断故事是否真实。包括司马迁、刘向、杨于臣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在作品中记述或提到过季子的事迹,可见“季子挂剑”一事的可信度很高。参考译文【甲】延陵季子将要向西出使晋国,佩戴着宝剑去拜访徐国国君。徐君观赏宝剑时,虽没说话,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还要出使中原大国,所以没有献给他,但心里已经决定要给他了。等完成了出使晋国的使命后,季子返回徐国,徐君已经死在楚国了,季子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能用来作为赠礼。”延陵季子说:“我不是用来送人的。此前我来徐国,徐君观赏我的剑,虽没说出来,神色间却流露出想要的意思,我因为还要到中原大国访问,就没有献给他,但我心里已经决定给他了。现在徐君死去我却不给他剑,这是欺骗自己的良心。因为吝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交给继位的国君。继位的国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便把剑挂到徐君墓地的树上离开了。【乙】季札刚出使时,向北造访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爱季札的宝剑,嘴上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自己)还要到中原大国去出使,所以没把宝剑献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过徐国,徐君已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地的树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又把宝剑给谁呢?”季子说:“不是这样。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的死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四、(2023·荆州调研)古诗文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刘向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触龙说赵太后刘向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①,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贱息②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③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④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⑤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节)【注】①为质: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质。②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③填沟壑:对自己“死”的谦称,自比为贱民奴隶,野死弃尸于溪谷。④燕后:赵太后之女,远嫁燕国为后。⑤恣:任凭。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大易小 易:交换B.秦王色挠 挠:屈服C.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D.寡人谕矣 谕:同“喻”,明白,懂得C解析谢:道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君逆寡人者思而不学则殆B.长跪而谢之曰今吾以十倍之地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陈胜者,阳城人也D.以大易小徒以有先生也A解析A.而: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B.之:代词,指唐雎;助词,的。C.者:代词,……的原因;助词,表判断。D.以:介词,用;介词,因为。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卷、飞、洒、挂罥”等一系列动词既写出了风势之大,又渲染出紧张的气氛。B.称南村群童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公然抢劫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极度愤恨。C.风吹屋破,无处安身,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的国家,彻夜难眠。D.“呜呼”一词将情感升至顶峰,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也要“大庇天下寒士”。B解析“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的眼前做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公然抢劫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极度愤恨”理解有误。4.下面对《唐雎不辱使命》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但安陵最终得以留存,全赖唐雎出使秦国游说秦王之功。B.唐雎不畏暴秦,深入虎狼之地,直面天子之怒;秦王骄横欺诈,前倨后恭,色厉内荏。C.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略写出使缘由及说秦结果,而详写抵秦经过及易地斗争。D.本文以对话展示情节,极富外交辞令特色;前后伏笔照应,勾连紧凑,结构严谨完整。C解析本文详写唐雎与秦王的易地斗争,略写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抵秦经过和说秦结果。5.下面对《触龙说赵太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描绘的剑拔弩张局面,既暗示触龙谏赵太后的困难,也为其后文出场埋下伏笔。B.触龙见赵太后,意在劝其“令长安君为质”,却未有一语提及此事,尽显其谏说之智。C.赵太后“新用事”,面对大臣强谏,她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她必“唾其面”,表明其为政专横独断,缺乏政治头脑。D.本文人物刻画生动,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在矛盾冲突的揭示中逐渐展现人物性格。C解析“为政专横独断,缺乏政治头脑”理解有误。正因她有政治才能,才得以“新用事”。但她作为母亲,也和常人一样,溺爱小儿子。而且,在触龙的劝谏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