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23题。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天子控制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了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商与西周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别是A.王畿所在方位 B.诸侯权力范围C.王位产生方式 D.封国面积大小2.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3.如表所示为唐朝科举制考试中考生来源的三种途径。由此可知,唐代科举制类型来源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A.重视应试能力 B.限制了社会流动C.选拔人才公平 D.扩大了统治基础4.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清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5.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廷开始学习西方的佛郎机(葡萄牙速射炮)和鸟铳技术,并对管形火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使之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这在当时可直接服务于(

)A.与入关清军展开决战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 D.巩固东南沿海海防6.在1906年和1907年之间,清政府开始制定官方奖励的详尽制度,分三类。第一,奖给高超技艺的手艺人和有所发明的技工;第二,奖给工业提倡者;第三,奖给投资者。这表明清政府()A.对新兴工业态度积极 B.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 D.立宪推动经济的发展7.1912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约法》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特意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项规定产生的实际后果是A.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维护 B.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C.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政党政治实现高度发展8.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9.中共二大通过宣言,指出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幼稚的资产阶级,已能结合全国的力量,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工人阶级将会成为“革命领袖军”。这表明,此时的(

)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C.对中国国情形成理性认识 D.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10.下图是针对上世纪某时间段创作的漫画作品。该漫画的主旨应是A.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B.团结进取的时代精神C.抗日战争的艰难曲折 D.正义事业的得道多助11.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体现了A.社会主义原则 B.学校教育的发展C.党管干部制度 D.干部管理科学化12.1963年10月,刘少奇提出:按行业组织专业公司来管理经济,并把各部、省的厅、局由以前的行政机构改为企业组织。这一措施旨在(

)A.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D.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要求13.在希腊文里,“公民”(Polites)一词本身就源自城邦(Polis),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且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体。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的基础逐步扩大 B.自然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C.城邦与公民互为存在条件 D.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4.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契约理念的萌发 B.世俗权力的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 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15.某一时期.欧洲出现收集古代抄本热潮。学者遍访修道院,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并进行考订、校勘,以恢复古书原样。他们摹仿古拉丁文,并进行写作。富商和权贵竞相兴建豪华宅第以彰显个人权势,他们还资助学者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目的是展现其文化品位。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6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 B.9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C.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D.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16.“威廉和玛丽虽有承维王朝之资格,他们被邀来英国,还是要经过一个选举的程序。君权既非神授而实由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利与义务势必需要新的调整”。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国王经由选举产生 B.议会控制了国王的权力C.国王权力来源发生变化 D.光荣革命具有宫廷政变的性质17.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C.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D.削弱了总统的权力18.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等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 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C.杜绝了行政工作的懈怠和懒散 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19.某学者认为:与其把工业革命分成第一次与第二次,倒不如把其发展过程看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第二阶段贯穿19世纪下半叶,科学与工业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强调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A.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差异明显B.第一次工业革命缺少科学的引领C.两次工业革命应作为整体研究D.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又进行20.《俄国革命》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作了如下叙述:晚上9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当午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己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十月革命就此成功。这一历史叙述(

)A.说明十月革命的悲壮性 B.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事实C.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知 D.充满文学想象和艺术创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至宋,中国古代夜市跳脱开夜禁羁绊,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宋代夜市突破之前以酒楼、茶肆、歌馆等为主要载体和以日市延伸为主的传统夜市形态,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并且基本实现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转变,形成了与近现代高度相似的夜市形态与景象,并使宋代成为中国古代夜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摘编自张金花等《宋代夜市规模、形态与消费主体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妥闹去处,通宵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概括宋代夜市的特点,并分析宋代夜市兴盛的影响。(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分别说明材料二、三对研究宋代夜市的史料价值。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材料二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1909年一1910年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答案〗〖解析〗1.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下的商王同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而周朝通过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诸侯的权力范围大小,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二者的王位产生方式均是世袭制,C排除。故选B。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考核制度。从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官员的考核不仅有专门的考核机构主持,还有监察等部门的参与,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说明古代考核制度日趋规范化。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核制度3.D〖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科举考试考生的来源更加多样,突破了世家大族的限制,这明显是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D;根据考生的来源不能说明唐朝科举制重视应试能力,排除A;唐代的科举制有利于推动社会流动,排除B;表格中没有科举制的选拔标准,不能体现选拔人才公平,排除C。4.A〖解析〗依据材料“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被此监督,互不统摄”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地方分权,而且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制约,这体现了事权分化的特点,有利于加强集权,A项正确;宋代的军权并不独立,中央是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地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不容易形成割据,排除B项;依据材料“主管一路的财政”、“主管一路的军政”可知,军政是分离的,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宋代地方的分权,没有涉及重文轻武,排除D项。故选A项。5.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朝政府学习西方管形火器技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消灭东南沿海的倭寇,巩固东南沿海海防,D项正确;1644年清军入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B项;明末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排除C项。故选D项。6.A〖解析〗从材料看出政府对工业采取奖励的措施,但企业家们其实不需要这些奖励,但是政府还是这么做了,可以看出政府对待工业的态度是相对积极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奖励实业的措施虽然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但不能仅从此一项就得出清末新政效果较大,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立宪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7.B〖解析〗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一规定将行政权力人为的切割,导致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B正确;《临时约法》的这一规定并不能有效的限制袁世凯,即不能维护民主共和政体,A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政治民主化,排除C;D中的“高度发展”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8.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学习民主共和,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些都反映出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转型,排除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制度层面,并没有体现技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上的转型,排除项。故选D。9.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认识到资产阶级、农民和工人是革命动力,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对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说明对国情形成理性认识,C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由此建立,排除A项;反帝反封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非“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排除B项;此时,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民党在革命中仍发挥着重要领导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0.B〖解析〗四幅漫画的文字说明,均体现抗日战争时期民众积极进取、团结御侮的精神,故选B项;材料除了第二幅,其余皆不能体现必胜的信念,故A项错误;材料不反映战争的艰难与战争的性质,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1.C〖解析〗1948年10月即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要求地方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干部,促进干部成长,体现了党管干部制度,C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学校教育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促进干部成长的措施,与干部管理科学化不符,D项错误。12.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刘少奇主张按行业组织专业公司来管理经济,并建立企业组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刘少奇的主张适应了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要求,D项正确;“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A项;当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13.C〖解析〗据材料“属于城邦的人”可知,城邦是公民的载体,再据“城邦……就是…….一个公民集体”可知,公民是城邦的主体,因此可知二者互为存在条件,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城邦公民来源的变化,无法看出其基础是否逐步扩大,排除A项;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雅典商品经济发达,其并非自然经济,排除B项;集体荣誉感指的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4.C〖解析〗材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表明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项正确;A项萌发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世俗权力相对弱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收集古代抄本热潮。学者遍访修道院,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并进行考订、校勘,以恢复古书原样。他们摹仿古拉丁文,并进行写作。富商和权贵竞相兴建豪华宅第以彰显个人权势,他们还资助学者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目的是展现其文化品位。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C项正确;“6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9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尚未出现文艺复兴运动,排除A、B项;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6.C〖解析〗根据“君权既非神授而实由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利与义务势必需要新的调整”可知由于国王权力来源的变化,国王的权力和义务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故选C;英国的国王经议会确立,世袭产生,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了国王权力来源的变化,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权力的控制,不能体现光荣革命的性质,排除BD。1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美国公务员晋升以功绩为依据,这有利于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C项正确;三权分立与公务员制度无关,排除A项;“保证了政府的清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制度,而总统权力不受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8.B〖解析〗根据材料“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可知这一做法便于因事择人,量才使用,适应了行政工作的专业化趋势,故B项正确;A项“否定了”表述错误,职位分类是对文官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排除;C项“杜绝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没有史实依据,排除。19.C〖解析〗材料中强调把工业革命分成两次,不如分为两个阶段,故C选项正确;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延续性,A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牛顿力学的影响,故排除B选项;D选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20.C〖解析〗根据材料“《俄国革命》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作了如下叙述”可知,在材料中的叙述,是作为《俄国革命》作者的叙述,只能从作者的角度来反映十月革命的情况,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知,C项正确;十月革命的悲壮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事实,不符合史料研究的原则,排除B项;充满文学想象和艺术创作,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1.(1)特点:得到官方认可;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形态多样;形式开放;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消费趋于平民化。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丰富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2)史料价值:材料二是北宋画家对夜市场景的描绘,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形态、规模等问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材料三是北宋文人对宋代夜市的记载,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时长、夜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转变”等,可以得出得到官方认可、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形态多样、形式开放、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消费趋于平民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丰富百姓生活、促进市民文化发展等角度分析。(2)首先指出史料类型,然后结合史料内容分析其史料价值,材料二主要从夜市的形态、规模等角度研究,材料三主要从北宋夜市的时长、夜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的角度研究。22.(1)原因:议会传统与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议会的政治地位;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制度。(2)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介绍西方议会制度,但未进行实践: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设议院”的改革主张,但在百日维新中并没有施行;20世纪初,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开始议会的尝试,最后随着改革失败而终止;辛亥革命后,正式成立参议院,但很快被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所取代。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异常艰难、曲折,均以失败告终(3)特点:与当时国内形势密切相关;以法律为依据;自下而上的层层递进选举。意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适合我国国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可知,议会传统与政治文化推动英国议会制的发展;根据材料一“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可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力量的壮大;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议会的政治地位;根据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制度。(2)根据材料二“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可知,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介绍西方议会制度,但未进行实践:根据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可知,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设议院”的改革主张,但在百日维新中并没有施行;根据材料二“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1909年一1910年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开始议会的尝试,最后随着改革失败而终止;根据材料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可知,辛亥革命后,正式成立参议院,但很快被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所取代。可见,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异常艰难、曲折,均以失败告终。(3)特点:根据材料三“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国外形势影响,与当时国内形势密切相关;根据材料三“《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可知,以法律为依据;根据材料三“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自下而上的层层递进选举。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等方面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23.论题:同一时期的若干制度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论述:西周时期,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秦代,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相互配合,构成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总结:中国古代同一时期的各项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选取三种观点的任意一个,结合中国古代史加以论证。论题:如同一时期的若干制度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论述:结合西周的分封与宗法的关系进行概括。也要结合秦朝的郡县制及三公九卿制的相互作用进行概括。可得出西周时期,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秦代,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相互配合,构成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总结:中国古代同一时期的各项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23题。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天子控制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了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商与西周地方制度的主要区别是A.王畿所在方位 B.诸侯权力范围C.王位产生方式 D.封国面积大小2.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3.如表所示为唐朝科举制考试中考生来源的三种途径。由此可知,唐代科举制类型来源乡贡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生徒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制举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A.重视应试能力 B.限制了社会流动C.选拔人才公平 D.扩大了统治基础4.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清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5.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廷开始学习西方的佛郎机(葡萄牙速射炮)和鸟铳技术,并对管形火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使之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这在当时可直接服务于(

)A.与入关清军展开决战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 D.巩固东南沿海海防6.在1906年和1907年之间,清政府开始制定官方奖励的详尽制度,分三类。第一,奖给高超技艺的手艺人和有所发明的技工;第二,奖给工业提倡者;第三,奖给投资者。这表明清政府()A.对新兴工业态度积极 B.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C.新政取得了较大成果 D.立宪推动经济的发展7.1912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约法》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特意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项规定产生的实际后果是A.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维护 B.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C.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政党政治实现高度发展8.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9.中共二大通过宣言,指出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幼稚的资产阶级,已能结合全国的力量,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工人阶级将会成为“革命领袖军”。这表明,此时的(

)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C.对中国国情形成理性认识 D.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10.下图是针对上世纪某时间段创作的漫画作品。该漫画的主旨应是A.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B.团结进取的时代精神C.抗日战争的艰难曲折 D.正义事业的得道多助11.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体现了A.社会主义原则 B.学校教育的发展C.党管干部制度 D.干部管理科学化12.1963年10月,刘少奇提出:按行业组织专业公司来管理经济,并把各部、省的厅、局由以前的行政机构改为企业组织。这一措施旨在(

)A.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D.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要求13.在希腊文里,“公民”(Polites)一词本身就源自城邦(Polis),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亚里士多德说:城邦的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且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体。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的基础逐步扩大 B.自然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C.城邦与公民互为存在条件 D.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4.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秩序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名义上存在于“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另一个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A.契约理念的萌发 B.世俗权力的加强C.“民族情感”的缺乏 D.新生产方式的孕育15.某一时期.欧洲出现收集古代抄本热潮。学者遍访修道院,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并进行考订、校勘,以恢复古书原样。他们摹仿古拉丁文,并进行写作。富商和权贵竞相兴建豪华宅第以彰显个人权势,他们还资助学者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目的是展现其文化品位。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6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 B.9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C.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D.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16.“威廉和玛丽虽有承维王朝之资格,他们被邀来英国,还是要经过一个选举的程序。君权既非神授而实由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利与义务势必需要新的调整”。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国王经由选举产生 B.议会控制了国王的权力C.国王权力来源发生变化 D.光荣革命具有宫廷政变的性质17.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C.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D.削弱了总统的权力18.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等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 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C.杜绝了行政工作的懈怠和懒散 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19.某学者认为:与其把工业革命分成第一次与第二次,倒不如把其发展过程看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第二阶段贯穿19世纪下半叶,科学与工业生产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强调更加紧密的结合,二者间的延续性是如此的明显。该学者意在A.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差异明显B.第一次工业革命缺少科学的引领C.两次工业革命应作为整体研究D.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又进行20.《俄国革命》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作了如下叙述:晚上9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当午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己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十月革命就此成功。这一历史叙述(

)A.说明十月革命的悲壮性 B.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事实C.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知 D.充满文学想象和艺术创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至宋,中国古代夜市跳脱开夜禁羁绊,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宋代夜市突破之前以酒楼、茶肆、歌馆等为主要载体和以日市延伸为主的传统夜市形态,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并且基本实现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业余向主营、专业的转变,夜市消费人群由相对单一化、贵族化向多元化、平民化转变,形成了与近现代高度相似的夜市形态与景象,并使宋代成为中国古代夜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摘编自张金花等《宋代夜市规模、形态与消费主体分析》材料二

材料三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妥闹去处,通宵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概括宋代夜市的特点,并分析宋代夜市兴盛的影响。(2)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分别说明材料二、三对研究宋代夜市的史料价值。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在大贵族与国王的斗争中不断扩大其职能。都铎王朝时期,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原则,即议会是由国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联合成17世起中朝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以议会为阵地,进行反封建王权争,通过内战确立了自己的治。“光荣革命”后,议会过《权利法策》,确定了近代议会制度的大框架,确立了议会力高于王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此后30多年间,是美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议会主权”达到鼎盛。——编自间照祥《英国政治刺度史》材料二近代议会实践活动大事年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对西方议会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认为,西方“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是其富强的根本。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从“兴民权”的角度,提出“设议院,立议员”。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立宪派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请求速开国会运动。1909年一1910年各省成立了咨议局,全国性的资政院也建立起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通过了《临时约法》。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实行专制独载统治。——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议会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答案〗〖解析〗1.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下的商王同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而周朝通过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关系,因此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诸侯的权力范围大小,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二者的王位产生方式均是世袭制,C排除。故选B。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考核制度。从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官员的考核不仅有专门的考核机构主持,还有监察等部门的参与,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说明古代考核制度日趋规范化。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核制度3.D〖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科举考试考生的来源更加多样,突破了世家大族的限制,这明显是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D;根据考生的来源不能说明唐朝科举制重视应试能力,排除A;唐代的科举制有利于推动社会流动,排除B;表格中没有科举制的选拔标准,不能体现选拔人才公平,排除C。4.A〖解析〗依据材料“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被此监督,互不统摄”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实行地方分权,而且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和制约,这体现了事权分化的特点,有利于加强集权,A项正确;宋代的军权并不独立,中央是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地方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不容易形成割据,排除B项;依据材料“主管一路的财政”、“主管一路的军政”可知,军政是分离的,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宋代地方的分权,没有涉及重文轻武,排除D项。故选A项。5.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嘉靖年间(1522~1566年),明朝政府学习西方管形火器技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消灭东南沿海的倭寇,巩固东南沿海海防,D项正确;1644年清军入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B项;明末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排除C项。故选D项。6.A〖解析〗从材料看出政府对工业采取奖励的措施,但企业家们其实不需要这些奖励,但是政府还是这么做了,可以看出政府对待工业的态度是相对积极的,故A项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奖励实业的措施虽然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但不能仅从此一项就得出清末新政效果较大,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立宪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7.B〖解析〗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一规定将行政权力人为的切割,导致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B正确;《临时约法》的这一规定并不能有效的限制袁世凯,即不能维护民主共和政体,A排除;《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政治民主化,排除C;D中的“高度发展”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8.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学习民主共和,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些都反映出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转型,排除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制度层面,并没有体现技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上的转型,排除项。故选D。9.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认识到资产阶级、农民和工人是革命动力,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对象,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说明对国情形成理性认识,C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由此建立,排除A项;反帝反封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非“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排除B项;此时,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民党在革命中仍发挥着重要领导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0.B〖解析〗四幅漫画的文字说明,均体现抗日战争时期民众积极进取、团结御侮的精神,故选B项;材料除了第二幅,其余皆不能体现必胜的信念,故A项错误;材料不反映战争的艰难与战争的性质,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1.C〖解析〗1948年10月即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要求地方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干部,促进干部成长,体现了党管干部制度,C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学校教育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促进干部成长的措施,与干部管理科学化不符,D项错误。12.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刘少奇主张按行业组织专业公司来管理经济,并建立企业组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刘少奇的主张适应了现代化工业生产发展要求,D项正确;“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A项;当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13.C〖解析〗据材料“属于城邦的人”可知,城邦是公民的载体,再据“城邦……就是…….一个公民集体”可知,公民是城邦的主体,因此可知二者互为存在条件,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城邦公民来源的变化,无法看出其基础是否逐步扩大,排除A项;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识可知,雅典商品经济发达,其并非自然经济,排除B项;集体荣誉感指的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4.C〖解析〗材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表明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项正确;A项萌发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体现世俗权力相对弱小,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收集古代抄本热潮。学者遍访修道院,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并进行考订、校勘,以恢复古书原样。他们摹仿古拉丁文,并进行写作。富商和权贵竞相兴建豪华宅第以彰显个人权势,他们还资助学者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目的是展现其文化品位。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C项正确;“6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9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尚未出现文艺复兴运动,排除A、B项;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6.C〖解析〗根据“君权既非神授而实由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利与义务势必需要新的调整”可知由于国王权力来源的变化,国王的权力和义务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故选C;英国的国王经议会确立,世袭产生,排除A;材料主要反映了国王权力来源的变化,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权力的控制,不能体现光荣革命的性质,排除BD。1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美国公务员晋升以功绩为依据,这有利于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C项正确;三权分立与公务员制度无关,排除A项;“保证了政府的清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制度,而总统权力不受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8.B〖解析〗根据材料“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可知这一做法便于因事择人,量才使用,适应了行政工作的专业化趋势,故B项正确;A项“否定了”表述错误,职位分类是对文官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排除;C项“杜绝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没有史实依据,排除。19.C〖解析〗材料中强调把工业革命分成两次,不如分为两个阶段,故C选项正确;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延续性,A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牛顿力学的影响,故排除B选项;D选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20.C〖解析〗根据材料“《俄国革命》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作了如下叙述”可知,在材料中的叙述,是作为《俄国革命》作者的叙述,只能从作者的角度来反映十月革命的情况,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知,C项正确;十月革命的悲壮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事实,不符合史料研究的原则,排除B项;充满文学想象和艺术创作,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1.(1)特点:得到官方认可;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形态多样;形式开放;与文化娱乐相结合;消费趋于平民化。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丰富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2)史料价值:材料二是北宋画家对夜市场景的描绘,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形态、规模等问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材料三是北宋文人对宋代夜市的记载,可用于研究北宋夜市的时长、夜市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首次以官方认可的身份跻身市场行列,它们较广泛地分布于北方、东南、川蜀(川陕)、荆湖、闽广五大区域的各级城镇”“勾栏瓦舍、街市与摊贩成为与传统夜市形态并驾齐驱的主体形态”“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实现了文化娱乐夜市由兼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