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_第1页
2012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_第2页
2012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_第3页
2012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_第4页
2012年高中地理高考考纲学习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09年高考考纲与08年没有变化。无论知识点、题型、文字要求可以说几乎一字未变;也就是说仍继续坚持原有的“以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都没有变化,连题型示例都和08年大纲几乎一样。始终贯彻“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就体现几个基本不变:能力立意基本不变;考察功能基本不变;考试内容基本不变;考试形式基本不变;难度基本不变;入手容易,高分困难的命题原则基本不变;命题人员组成基本不变。

地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第二,区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因此,“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基本特征。二是专业性和专题性。以考纲和教材为基础,考查考生对基本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把握程度。试题的选材,均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内容设计,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征,不断创新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区域为载体,试题以问题立意入手,为有效地考查能力的需要,肯定要命制出背景新颖的试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努力体会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1、地理学科命题思路: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联系迁移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等;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情境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

2、地理学科命题的变化

图示语言丰富,人文地理比重大;②

区域地理不受“中国”、“世界”范畴所局限;③

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的增强;④

注重理论的探究与结论的表达;⑤

实际联系理论;⑥

古今中外时空转换综合度提高。

3、对09年地理命题趋势的分析:09年命题依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匠心独运,凸显能力。考查到的能力有计算能力、图表判读能力、空间定位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二是注重双基,回归教材。三是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试题不回避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以鲜活的时事新闻题材为切入点设题,生活气息、时代氛围跃然纸上。

①、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有所更新;②、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③、情境设置的思路会更加独特;④、考查能力的设问会更加开放;⑤、图像呈现的形式会有所创新;⑥、过度抽象的构思会有所缓解;7、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强.

8、传统上的地球运动、等值线、大气运动、地理计算的难度犹如去年一样的难度会进一步降低,避免过去的地理物理化和数学化。9、强化地理能力和地理技巧的考试和考查。

4、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学科能力要求):地理事实的识记、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原理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区域特征的掌握、地理信息的提取、地理规律的总结、地理事物的概括、地理资料的分析、地理现象的描述。临场能力要求:对新问题的心态稳定、迅速联想、及时应变能力;对新知识的举一反三、联系迁移能力;独立编制答案、文字准确、条理清晰的表述能力。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总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在巩固深化一轮复习“双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

1.重视能力提升。根据考纲对能力的要求,明确把能力要求归纳为四大方面13个小点。主要包括: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③阐述和描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大方面,并把这四大能力细分为13个水平层次。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广东地理高考能力测试的显著特色。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成了解题的关键之一。为此在认定图表材料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仔细、完整,要做到“穷尽一切图文信息”,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

2.拓展复习内容,进行知识综合。一轮复习注重对高考知识点的落实,二轮复习则进一步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书本,整理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高考知识点之间、各个知识专题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以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基点,点线面体相统一的知识能力架构。以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以主干知识为线索,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

3.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提升复习目标。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近3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地理试题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而且许多高考试题的答案就是教材语言。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备考中,我们必须回归课本,通过课本落实双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轮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二轮复习则进一步提升为“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更要综合地理解和综合地应用。

4.改变复习方法。一轮复习主要依据教材的学科逻辑关系重温教材;二轮复习则进一步改变为以相同或相近范畴为线索,打破现有的教材逻辑关系,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跨单元、跨年级的新逻辑体系,所以在复习方法上更强调从整体出发,立足专题,着眼全局。同时,要通过练习查漏补缺,切忌简单地重复。

5、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一般而言考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6、加强区域定位,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沪宁杭和环渤海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等热点和焦点地区。09年的地理高考大纲基本继承了08年的考纲,只是在“世界地理分区”的考点中,修正为“欧洲的东部和北亚”,08年的表述为“欧洲的东部和北欧”,这样就与教材相对应了,避免考生产生误解。其他考点与去年完全相同。复习建议: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虽然每年的试题内容各异,但经过仔细分析,颇能给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受。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以问题立意入手,为有效地考查能力的需要,肯定要命制出背景新颖的试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努力体会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1.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我们通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所有的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而且许多高考试题的答案就是教材语言。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备考中,我们必须回归课本,通过课本落实双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考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一般而言考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3.加强区域定位,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沪宁杭和环渤海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等热点和焦点地区。4.适当强化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显著特色。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成了解题的关键之一。为此在认定图表材料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仔细、完整,要做到“穷尽一切图文信息”,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切忌马马虎虎,“读不准、看不清”。2013年高考地理备考策略一.策略制定的依据本策略的制定有以下4个依据:1.《考试大纲》。(1)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①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模块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②新课标增加的内容如下:1.地球的内部圈层2.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3.河流地貌的发育4.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5.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6.自然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其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8.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9.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0.产业转移11.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选修)1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选修)13.防灾与减灾(选修)14.环境保护(选修)③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考核目标与要求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2.新课标教材特点。(1)图片多,直观性强,体现了地理学中“图”的优势。(2)活动和思考问题的设计多,有利于教学互动。这类活动题或思考题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与图文紧密结合且合理分工,既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又能尽量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广泛且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习者学有所思、学有所问,真真正正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3)阅读材料和案例多,信息量大,有利于课程的拓展、延伸和深化。这些阅读材料和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说明性,内容丰富、详实,涉及到地理学的方方面面,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教材较好地作了补充和说明。虽然新教材与旧版教材比较,章节、内容减少了许多,但由于补充材料的增加,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亦比较广。(4)每章节后都设有一个“问题研究",侧重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联系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些都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和“经历”,学生从中体验到以下三方面的过程与方法:①获得、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的过程与方法;②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③表达、交流、反思学习与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的过程与方法。(5)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宁夏高考试题特点、变化与启示(1)关注命题人的关注点:了解出题人的总体想法:理解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对课改进行引领。具体表现在:①注重评价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品质;②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③注重考查学习方法与过程;④注重考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⑤注重考查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地理认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时代性。(2)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在试题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重大问题;②试卷布局安排首先考虑重点内容的排位,设定考查重点和层次要求,拓宽考查空间;③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答案;④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陌生之中考查熟悉,体现学科自身价值;⑤读题时间多、想题时间多,做题时间少,重在考查思维能力;⑥入门宽,路子多;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⑦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④2010年、2011年2012年高考题与前两年相比大的变化:a.2010年第一次在新课标试卷中出现选修内容的考察,2011年2012年继续跟进,试题结构稳定不变。三个选考模块试题难度、区分度、答题耗时等基本等值,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试卷顺应了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b.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变化如下:选修题的出现使试卷加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实际所做题量与原题量相对大些,需时间长些。体现超量给题,限量答题的特点。采用答题纸答题,试题与答卷分离,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答题。

c.难度上:入手容易,考虑层层递进;课改试卷难度总体上小于非课改地区的全国Ⅰ卷,2010年难度较2009年有所提高,2011年顺延,难易适中。2012年题型稳定,题量适当,试题结构较好,试卷难度有所下降。d.内容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合理,人文地理比重逐渐增大(2012年人文地理占54分,自然地理占36分,不含选修地理的10分。),不求章节覆盖度、内容效度,不回避重点内容,体现了知识抽样,重点知识重点考察的意图。考查内容中个别内容难度要求降低,许多内容不再强调死记硬背。因此一定认真解读大纲,领会考试说明中新课标试卷与过去试卷在内容上的差别,把握好对知识点要求的深度。如:《地球运动》弱化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有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内容上。不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考察时,死记硬背的内容已经基本不见。如洋流的具体名称、区域地理位置往往在题目中或图中信息已经给定,不再需要大量死记具体位置等等。启示1:新课标高考应关注的问题(1)关注命题的思路(小题量大分值)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图像承载注重各种图表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实际联系的隐性信息情景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2)关注命题过程的变化①图示语言丰富,选择题中人文地理比重有上升趋势,但与自然地理大体各半②Ⅱ卷以区域地理为主载体,中国地理的考察更加明显③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增强,与新课标要求紧相贴④注重理论的探究与结论的表达,体现了新课标的能力要求⑤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学习有用地理的新理念,体现新课标中地理学科的地理性、实用性和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3)关注题型、题量的变化及分值的变化,学生答题时间的变化。(4)注意内容的变化要依据课标,大纲及考试说明进行适当的调整。(5)注意选修课的考察方法及附分,评分标准(6)复习的重心要从旧教材关注知识的量及对知识的系统复习转变到能力立意上,凸显地理学科的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训练上来启示2:新课程高考的突出特点(1)以基本地理知识考查为主。

高考是人才选拔性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能力。在高考试卷中,基础知识往往占到65%-70%。等值线内容依然是高考的宠儿(2)注重对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尽管每年给予的地理试题的情境是全新的,但是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都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新课程更注重注重考查考生面对试题的新情境,是否能够迅速从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中调动和迁移知识和原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3)题目开放性越来越强更强,答案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4)评价类问题在高考中凸显:近几年的高考题的一个大的趋向:考察学生对某一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具体看法,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科学的地理语言语言和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前的考试在设问上往往是“据分析,简述,说明,概述,判断,说明等”而新课标要求的考试用语是“评价,指出并说明”不仅仅是对学生记忆,理解,应用三方面的考察,在设问方面体现出题者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从而考察学生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与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高频考点:综合五年试卷可以看出: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区域空间定位(“模糊”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因素分析、天气与气候、区位因素分析、国土整治、环境问题、地理计算(“约”)、洋流等。依然还是地理学科必修部分的主干知识!4.学生学情。本届高三学生地理基础较为薄弱,平时学习不踏实,不到位,整体学科素养比较低。同时对新课程概念模糊,不能够很好的顺应新课程的学习,缺乏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水平参差不齐,复习难度大。二.2013年的备考策略1.教学资源:初中4本教材,高中必修教材1—3,高中选修教材《旅游地理》,教辅资料《与名师对话》,近五年新课标高考真题,《试题调研》,地图册等。2.指导思想(1)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立足学生,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为核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3)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途径,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成绩。3.复习方法和策略(1)把握高考的复习方向。①关注热点(社会、经济、灾害、科技)②自然地理难度降低,人文地理比重加大a.试题尽量接近中学地理教学实际,以考查基础、主干知识为主;b.信息充分,解读容易;③继续强化“无图不成题”,甚至考查“脑中地图”(2011年9、10题考查了雅鲁藏布江流向及其与拉萨之间的位置关系);④考查过程(过程与方法)、注重表达;⑤“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考生的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估计2013年的试题将更强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2)复习流程:三轮复习法,即:模块小专题复习——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综合练习第一轮复习:模块小专题复习。(时间2012.8.1—2013.4.1)第一轮复习的总体要求:①抓纲务本,夯实三基一标(标——课程标准;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理论);构建网络,形成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按章节复习,做到全——稳——实。②讲透高中自然地理,认识世界地理区域;活用人文地理观点,解决中国发展问题。③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④紧抓主干,突出重难点,精炼考点。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方法与策略:(1)抓中间,促两头。抓住中间,有两大优势:一是可提高上线人数,二是可提高成绩。中间学生是主题,占到班级的大多数,抓住中间就是抓住整体。同时对两边学生有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科主干知识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并放在复习的前期。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学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和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运力结合有关图像进行深入理解。其次,教师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把握到问题的实处,进行地理方法的提升,授之以渔。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领会其真谛。依据标准和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重组,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标准和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同时要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关系。根据近5年的高考统计,新课标中3个必修模块和初中地理知识的内容占90分,选修占10分。必修教材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其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及规律,占比重最大。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复习中可根据高考重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和提炼。初中区域地理以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现象为主。高三复习的重点应是选择其中典型地理现象或典型区域为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现象的成因,掌握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建议:还是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必修内容与初中地理知识的内容上,把选修内容穿插进必修中来建构知识网络,或者将选修中非常复杂的内容而大纲不作要求的可以忽略。选修内容没有必要复习得深、广。(3)定准标高,适当提速——体现复习课的特点。整个复习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要重视教材,重视基础,但是,复习时对学生知识的复习和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停留在像上新课那样一章一节,按部就班。复习标准要比上新课高,不再是新课的低水平、浅层次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平的再现和能力的提升。但一定不能忘记夯实基础,虽然复习课容量大,要提升学生能力,但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提升能力,在应用基础知识上提升。(4)增大容量,注重拓展——让复习课增值。第一轮复习虽然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复习,但绝不能仅限于教材的那点内容,需补充、应扩容,要把课堂的容量做足,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主要是防止偏小,对教材内容拓展的渠道很多,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教材的高度整合,这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非常熟悉和高超的驾驭能力之上,做到收放自如;二是有多年的积累,做过大量的练习题,见过很多的经典题型,能将这些经典题恰当地引如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化、拓展。通过增容,通过拓展,让教材由薄变厚,让复习课增值。(5)整合教材,重组知识——构建知识新网络。第一轮复习既不能象上新课那样低水平重复,也不可能象上第二轮专题复习那样对教材进行高度整合,但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有必要对多本教材内容相近的知识板块进行重组,构建新的知识网络。(6)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点讲教材重难点。对第一轮复习的要求和方法,按照单元复习时,少采用面上的讲解,不必面面俱到,不必注重课堂结构的完整、完美,关键是要有效。多采用点讲的方式,即提示重点,破解难点,讲学生还没理解的问题。那些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或已经弄懂了的知识老师就不必再讲,让学生自己去看、去记即可。具体要求是:记知识、明重点、讲问题、破难点。(7)创建通式,化繁为简——以降低难度、增强信心。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如地球运动方面关于时间、日期、昼夜长短等方面的计算,历届学生都感到头痛,成为制约学生考试的瓶颈、拦陆虎。其实,这方面的问题真正理解了就很简单,老师应很好地归纳,总结出公式,然后让学生套,并化整为零,层层分解,步步推导。这样就会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其他方面凡是关于计算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公式化的办法来破解。同时要像做数学题那样,多算多练,做到熟能生巧。另外,对主观试题的解答,学生要答好,也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套路。要提高解答能力,老师应多提供些具体的、典型的案例,认真剖析解题的思路,展示解题的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套路,然后让学生模仿——领悟——逐渐形成能力,实现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标。(8)以问题为线索——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老师和学生都应有很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复习时,在备课阶段就应把本节的主要问题弄清,并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然后作为备课的重点。讲、练都应围绕这些重点问题进行,以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要认真思考和精确规划每一堂课的学习、训练目标,切忌把所谓的随堂课上成水堂课、随随便便,没有重点、没有训练,没有目标、没有效率。(9)以训练为途径——增强复习课的实效性。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有效的训练得来的。复习要有很强的训练意识,要克服传统课那种课堂上只有讲,没有练的弊端。训练不只是课后的事,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当然训练要适度。题海战术不可取,强调的是有效训练。比如重复做十个意义不大的题(太易、太难、太偏)还不如做一道有价值的题的作用大。此外,无论那种训练都要做到定时定量,这样,才会更有效率。(10)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复习课的有效性。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老师一讲到底,学生很少参与的弊端。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不是随便地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问题事先没有预设,学生也是临时乱点兵,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