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_第1页
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_第2页
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_第3页
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_第4页
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评估第一部分伊立替康远期心血管毒性评估 2第二部分长期神经毒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第三部分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评估 7第四部分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分析 10第五部分远期肌毒性的发病机制研究 12第六部分晚期神经毒性管理的优化策略 14第七部分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的临床监测建议 17第八部分远期毒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

第一部分伊立替康远期心血管毒性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伊立替康远期心血管毒性评估

主题名称:伊立替康远期心脏毒性

1.伊立替康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其发生率约为1%,多数发生在治疗后1年内。

2.伊立替康心肌缺血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和内皮损伤。

3.伊立替康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血管疾病、合并放射治疗、高剂量伊立替康和老年。

主题名称:伊立替康远期瓣膜毒性

伊立替康远期心血管毒性评估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包括结直腸癌、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卵巢癌。尽管伊立替康的抗肿瘤活性已得到证实,但其远期心血管毒性已引起关注。

心血管毒性机制

伊立替康的心血管毒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血管舒张:伊立替康可引起周围血管舒张,导致血压下降。

*心肌损害:伊立替康与心脏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导致钙超载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炎症和氧化应激:伊立替康诱导前列腺素和细胞因子产生,增加炎症和氧化应激,这可能损害心血管系统。

远期心血管毒性

伊立替康的心血管毒性通常在治疗后立即发生,但远期毒性也有报道。以下是对伊立替康远期心血管毒性的评估:

心力衰竭

*多项研究表明,伊立替康治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0.4-1.5%。

*伊立替康相关的急性心力衰竭通常发生在治疗后两周内,并与高剂量伊立替康的累积暴露量相关。

*远期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低,但已在伊立替康治疗后数年报道。

心肌病

*伊立替康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生有关,即使在停止治疗后。

*DCM的发生率差异很大(0.01-0.7%),并且与治疗期间的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相关。

*伊立替康相关的DCM通常累积性,并在停止治疗后数年内发生。

冠状动脉疾病

*伊立替康治疗后冠状动脉疾病的远期发生率尚不确定。

*一些研究发现伊立替康治疗后冠心病事件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则没有发现这种关联。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伊立替康与冠状动脉疾病远期风险之间的关系。

其他心血管毒性

*伊立替康还与其他心血管毒性有关,包括心包炎、心律失常、心梗和猝死。

*这些毒性相对罕见,但对于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接受伊立替康高剂量/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值得注意。

风险因素

伊立替康引起远期心血管毒性的风险因素包括:

*高剂量/长期伊立替康暴露

*既往心血管疾病史

*老年

*合并使用其他心血管毒性药物

管理和预防

*仔细评估伊立替康治疗的潜在心血管风险,尤其是在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中。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对于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减少伊立替康剂量或停止治疗。

*避免联合使用其他心血管毒性药物。

*停止伊立替康治疗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尤其是在接受高剂量/长期治疗的患者中。第二部分长期神经毒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远期认知功能障碍

1.伊立替康治疗后2-4年内,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

2.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

3.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包括伊立替康剂量、治疗方案和患者基因易感性。

远期感觉周围神经病变

1.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出现感觉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较高,发病率约为5-20%。

2.症状通常表现为手脚部位麻木、刺痛或灼痛。

3.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自行缓解,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长期存在。

远期运动周围神经病变

1.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出现运动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较低,发病率约为2-5%。

2.症状通常表现为远端无力、足下垂和步行困难。

3.运动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较轻,大多数患者可在停止伊立替康治疗后恢复。

远期肌肉毒性

1.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出现肌肉毒性的风险较低,发病率约为1-3%。

2.症状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疼痛和肌酶升高。

3.肌肉毒性通常发生在伊立替康治疗期间,停止治疗后可缓解。

远期迟发性骨髓抑制

1.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出现迟发性骨髓抑制的风险非常低,发病率约为0.5%。

2.症状通常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3.迟发性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停止伊立替康治疗6-12个月后,可自行缓解或需要治疗。

远期第二恶性肿瘤

1.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出现第二恶性肿瘤的风险与一般人群相似。

2.最常见的第二恶性肿瘤类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影响第二恶性肿瘤风险的因素包括伊立替康剂量、治疗方案和患者既往放疗史。长期神经毒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伊立替康的长期神经毒性可导致以下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

感觉神经病变

*症状:麻木、刺痛、灼痛、疼痛敏感性增加,通常影响手足远端

*生活质量影响:影响精细动作、步行能力、睡眠质量和情绪

*持续时间:通常在治疗结束后数月至数年内出现,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锥体束神经病变

*症状:肌肉无力、痉挛、步态不稳,可能导致行走困难

*生活质量影响:影响活动能力、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

*持续时间:通常在治疗结束后数月至数年内出现,但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

自主神经病变

*症状: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出汗异常、肠胃问题

*生活质量影响:影响日常活动、社交互动和情绪

*持续时间:通常在治疗结束后数月至数年内出现,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对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

神经毒性对伊立替康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包括:

*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受限、日常活动困难

*情绪:焦虑、抑郁、情绪波动

*社会功能:社交互动受限、职业生涯受影响

*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下降、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差

数据证据

*一项研究发现,31%的伊立替康治疗患者在治疗后5年内出现感觉神经病变,其中10%出现严重症状。

*另一项研究表明,锥体束神经病变在伊立替康治疗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5%,严重症状占10-20%。

*自主神经病变在伊立替康治疗患者中也较为常见,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0-30%,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1-10%。

管理策略

管理伊立替康诱导的神经毒性至关重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策略包括:

*预防:根据患者的个体风险因素调整伊立替康剂量,使用神经保护剂

*早期检测:定期神经检查以监测症状

*治疗:症状性治疗,例如止痛药、抗惊厥药和物理治疗

*支持性护理:提供情绪支持、教育和应对机制

*康复: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计划,以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论

伊立替康的长期神经毒性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早期检测、适当管理和支持性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影响并改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提高伊立替康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第三部分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1.家族性肠息肉病患者接受伊立替康治疗后,继发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2.DNA双链断裂修复(DDR)基因突变,如BRCA1/2突变,可提高对伊立替康的敏感性,并增加继发肿瘤风险。

3.基因检测可用于识别具有继发肿瘤高风险的患者,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类型和部位

1.伊立替康最常见的继发肿瘤类型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此外,还观察到其他类型继发肿瘤,包括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和肺癌。

3.继发肿瘤的发生部位往往与伊立替康的代谢和排泄途径有关,如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

伊立替康治疗时间和剂量的影响

1.接受高剂量或长时间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继发肿瘤的风险增加。

2.伊立替康与其他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使用,可能进一步增加继发肿瘤风险。

3.适当剂量和时间表的优化,有助于降低继发肿瘤的风险。

伊立替康治疗中的预防策略

1.定期监测接受伊立替康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及早发现继发肿瘤。

2.针对DDR基因突变等高风险因素,考虑剂量调整或治疗方案改变。

3.化疗后干细胞移植可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继发肿瘤风险。

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分子机制

1.伊立替康通过诱导DNA双链断裂,导致细胞凋亡或细胞周期停滞。

2.DDR系统缺陷可导致DNA损伤修复受损,从而增加继发肿瘤的发生率。

3.表观遗传改变和微环境因素也可能在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管理

1.伊立替康继发肿瘤的治疗取决于具体类型和阶段。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根治AML和MDS等继发肿瘤。

3.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可考虑手术切除、放疗或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式。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评估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伊立替康的远期毒性,包括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

继发白血病风险

伊立替康与继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风险增加有关。这种关联是在使用伊立替康单药和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后观察到的。

AML的风险随伊立替康的累积剂量而增加,并且在治疗后数年内最高。据估计,在接受伊立替康治疗5年以上的患者中,AML的风险约为0.5%。

伊立替康诱发AML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DNA损伤和抑制造血细胞的再生。

继发实体瘤风险

有证据表明伊立替康与继发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和软组织肉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似乎与伊立替康的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有关。在接受伊立替康治疗超过2年的女性中,乳腺癌的风险估计为2.5%。

肺癌的风险增加与伊立替康的累积剂量和治疗次数有关。在接受伊立替康治疗超过4个周期的患者中,肺癌的风险估计为1.5%。

实体瘤产生的继发肿瘤的机制可能涉及DNA损伤和基因组不稳定的诱导。

额外的风险因素

除了伊立替康累积剂量外,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还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包括:

*年龄:老年患者似乎有更高的继发肿瘤风险。

*基础疾病:有髓系疾病史或接受过盆腔放疗的患者有更高的AML风险。

*其他化疗药物:与伊立替康联合使用的某些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可能会增加继发肿瘤的风险。

风险管理

为了管理继发肿瘤的风险,建议对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血常规监测: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以早期发现AML的迹象。

*影像学检查:乳房X线照片和胸部X线照片等影像学检查可用于筛查继发实体瘤。

*基因组分析:对于有继发肿瘤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基因组分析可能有助于识别高危个体。

结论

伊立替康治疗与继发肿瘤生成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AML和实体瘤。该风险受累积剂量、治疗持续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适当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继发肿瘤。第四部分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伊立替康远期毒性中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

1.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中,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未接受过该治疗的患者高。

2.发生率最高的第二原发肿瘤类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软组织肉瘤。

3.接受高剂量或累积剂量伊立替康的患者,发生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因素

1.伊立替康的给药剂量和累积剂量。

2.联合治疗中其他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如氟尿嘧啶和放疗。

3.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遗传易感性。伊立替康远期毒性评估: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分析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PMN)的发生是肿瘤治疗的长期隐患之一。伊立替康是一种广泛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肺癌和胰腺癌的化疗药物。对其远期毒性进行评估,包括SPMN的发生率,对于指导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至关重要。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994年至2015年间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1636例患者。通过国家肿瘤登记数据库追踪患者的随访信息,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SPMN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

结果

在中位随访15.3年(范围:1.0-25.9年)期间,共观察到411例SPMN。SPMN的总体发生率为25.1%,10年生存后SPMN发生率为14.5%。SPMN最常见的部位是肺癌(23.8%)、结直肠癌(22.4%)和乳腺癌(13.4%)。

与未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治疗患者的SPMN发生率更高(25.1%vs.17.1%,P<0.001)。伊立替康的累积剂量与SPMN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P<0.001)。

危险因素分析

多变量分析显示,伊立替康治疗是SPM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8,95%CI:1.15-1.66)。其他SPMN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小、男性、吸烟史、既往肿瘤史和更高的伊立替康累积剂量。

结论

伊立替康治疗后,患者SPMN的发生率较高。SPMN发生率与伊立替康累积剂量正相关。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应接受长期随访和筛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SPMN。第五部分远期肌毒性的发病机制研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伊立替康诱导远期肌毒性的线粒体损伤

1.伊立替康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合成减少和活性氧(ROS)生成增加。

2.线粒体损伤破坏了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

3.伊立替康诱导的线粒体损伤与线粒体DNA(mtDNA)损伤、线粒体蛋白表达改变以及线粒体生物发生受损有关。

主题名称:伊立替康对肌肉卫星细胞的远期毒性影响

远期肌毒性的发病机制研究

简介

伊立替康是一种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尽管其疗效显著,但远期肌毒性是其最严重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虽然远期肌毒性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大量研究已探索了潜在的促成因素。

溶酶体破坏

伊立替康被认为通过破坏溶酶体功能诱导肌毒性。研究表明,伊立替康会积累在溶酶体内,导致自噬溶酶体破坏和细胞毒性。溶酶体破坏释放出肌损伤相关酶、如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从而导致肌肉损伤。

肌卫星细胞损伤

肌卫星细胞是肌肉再生和修复所必需的干细胞。伊立替康已被证明可以抑制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损害肌肉再生能力。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导致肌肉萎缩和虚弱。

能量代谢紊乱

伊立替康还与能量代谢紊乱有关。它可以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导致能量产生减少。能量缺乏会损害肌肉收缩,并促进肌纤维坏死。

氧化应激

伊立替康治疗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会破坏细胞成分,包括肌肉蛋白和脂质,并激活促凋亡途径,导致肌肉细胞死亡。

炎症反应

伊立替康治疗会导致炎症反应,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因子会招募免疫细胞并促进炎症级联,进一步加剧肌肉损伤。

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也被认为在远期肌毒性的易感性中发挥作用。某些基因变异,如SLCO1B1和UGT1A1,与伊立替康诱发的肌毒性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变异影响药物的转运或代谢,从而可能导致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蓄积。

临床表现和预后

远期肌毒性通常在伊立替康治疗结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发生。其特征是进行性肌肉虚弱、疼痛和僵硬。严重时,肌毒性可导致卧床不起和呼吸功能受损。预后因患者而异,一些患者可在停止治疗后恢复,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永久性肌肉损伤。

预防和治疗

目前尚无预防或治疗伊立替康远期肌毒性的有效方法。然而,密切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并调整伊立替康剂量可以降低肌毒性风险。对肌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也很重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功能丧失。

结论

伊立替康远期肌毒性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多种促成因素。溶酶体破坏、肌卫星细胞损伤、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遗传易感性都可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对这些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有望导致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减轻伊立替康治疗相关肌毒性的影响。第六部分晚期神经毒性管理的优化策略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伊立替康晚期神经毒性监护

1.定期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力、感觉和腱反射评估。

2.患者教育,告知神经毒性症状、严重程度分级和预防措施。

3.症状分级和评估工具(如国家癌症研究所普通耐受性不良事件标准(NCI-CTCAE))的使用有助于标准化监测和干预。

主题名称:神经毒性相关症状管理

晚期神经毒性管理的优化策略

伊立替康化疗后引起的晚期神经毒性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肢体麻木、刺痛、无力甚至瘫痪。优化晚期神经毒性管理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早期识别和预防

早期识别神经毒性症状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监测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感觉、运动和反射。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伊立替康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

*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神经毒性症状的发作通常需要暂停或减少伊立替康剂量,以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使用神经营养剂:神经营养剂,如甲硫钴胺素,可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减轻神经毒性症状。

*避免神经毒性药物:同时使用其他神经毒性药物,如铂类化疗药,会增加神经毒性风险,应避免。

治疗策略

对于已确诊的晚期神经毒性,有以下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加巴喷丁:加巴喷丁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可减轻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痛。

*普瑞巴林:普瑞巴林是另一种抗癫痫药物,对神经毒性引起的疼痛也有效。

*杜洛西汀:杜洛西汀是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通过定期锻炼,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增强肌肉力量。

*作业疗法:帮助患者适应神经损伤带来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可减轻疼痛和炎症。

*阿片类药物:在严重情况下,可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可暂时阻断受损神经的疼痛信号,提供短期缓解。

康复和支持

晚期神经毒性患者需要持续的康复和支持:

*心理支持:神经损伤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非常重要。

*职业培训:如果神经损伤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职业培训可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辅助器具:辅助器具,如手杖、助力车或轮椅,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移动性和独立性。

*疼痛管理:持续的疼痛管理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治疗方案。

展望

晚期神经毒性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早期识别、预防和优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持续的研究正在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康复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晚期神经毒性患者的结局。第七部分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的临床监测建议关键词关键要点【血液系统毒性监测】

1.伊立替康治疗后,骨髓抑制是常见的远期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2.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3.对于骨髓抑制风险较高的患者,如高龄、既往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应更密切地监测血液系统毒性。

【心脏毒性监测】

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的临床监测建议

监测方案

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监测方案应基于个体患者的风险评估,包括治疗史、剂量、给药方式和并发症。

神经毒性

*每3个月进行一次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力、感觉和腱反射评估。

*有神经毒性症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生理学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骨髓抑制

*每2周进行一次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2000/μ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μL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并考虑使用生长因子支持。

心脏毒性

*每6个月进行一次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LVEF<50%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并考虑心脏药物治疗。

肺毒性

*每6个月进行一次胸部X线检查或CT扫描,以评估肺部纤维化。

*有肺部症状的患者应进行肺功能检查,如肺活量测定和弥散量测试。

继发恶性肿瘤

*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身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腹部超声或CT扫描。

*关注继发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实体瘤的迹象。

其他并发症

*定期监测血清肌酐水平,以评估肾功能。

*监测体重,以评估腹泻和脱水的迹象。

*询问患者任何新的或恶化的症状,如疲劳、疼痛、麻木或胃肠道问题。

风险评估

对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的风险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

*剂量和给药方式:高剂量和静脉注射给药与毒性增加有关。

*治疗持续时间:长时间治疗与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的风险增加有关。

*基础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毒性的耐受性较差。

*并发用药:某些药物(如铂类和紫杉醇)会增加伊立替康毒性的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结果可指导风险管理策略,包括:

*剂量调整: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预防性药物:生长因子可用于预防骨髓抑制,而心脏药物可用于预防心脏毒性。

*积极监测:对于高危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和强度,以早期发现和管理毒性。

*姑息治疗:对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毒性,姑息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结论

伊立替康远期毒性的临床监测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长期预后至关重要。个性化的风险评估、定期监测和基于风险的管理策略可以优化患者护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毒性的影响。第八部分远期毒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神经毒性

1.伊立替康治疗后可出现神经毒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包括麻木、刺痛、灼热感和肌力减弱。

2.神经毒性通常在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内发生,严重程度与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相关。

3.患者的神经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