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中考仿真模拟考试(二)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害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萍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C.害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A.红萍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错误。B.红萍、水稻等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C.害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以农作物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错误。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红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鸭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错误。故选B。2.晓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时,看到如图所示状态。请你判断在玻片标本上的实际状态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立、放大的物像。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画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图像了。因此,晓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时,看到如图所示状态,则酵母菌在玻片标本上的实际状态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调查,结果如图甲。多年后再次调查,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 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 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调查结果:第一次,森林中白色和灰色个体更多,即浅色个体多,深色个体少。第二次调查的结果则是,黑色多,白色、灰色少,即深色个体多,浅色个体少。据此结果分析解答。A.环境的改变,使森林中该种蛾类不同体色的个体数量发生改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从甲乙两次结果对比发现,白色个体减少的最多,由此,得出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于在此地生存,B正确。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由基因的改变引起的,白色蛾不能改变身体色适应环境,C错误。D.这种蛾类的不同体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点睛】本题文结合柱形图,考查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4.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下列关于各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裙带菜、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B.苔藓植株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敏感,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肾蕨的生殖活动摆脱了水的束缚,靠种子繁殖后代D.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有无种子这一特征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A.裙带菜、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但是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B.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错误。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错误。D.银杏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正确。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本题解题关键。5.为探究绿萝的生理活动,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花斑叶绿萝多株,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密闭玻璃箱内进行水培,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实验组条件二氧化碳的变化量甲放置于黑暗处12小时Q1乙放置于阳光下12小时Q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的白斑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B.Q1与植株所有细胞有关C.Q1是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D.Q2是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4.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叶片的白斑部分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在黑暗中的Q1与植株进行呼吸作用有关,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C.因为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Q1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C正确。D.在阳光下放置12小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进行,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所以,二氧化碳的变化量Q2是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减去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Q1),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Q1+Q2,D错误。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散失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D.家鸽体内有气囊,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1)蛔虫体表的角质层,能防止被寄主消化液消化,保护身体的作用。(2)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3)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4)肺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据此答题。A.蛔虫身体呈圆柱形,寄生在人的小肠中,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消化液的消化,A正确。B.蝗虫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C.鲫鱼用鳃呼吸,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和减少水中阻力,C正确。D.肺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7.依据某些特征对部分生物作出如图所示分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类群1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类群2无成形细胞核但有DNA集中的区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D类群2、3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类群1没有细胞结构,是病毒,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类群3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或动物。A.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A正确。B.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细菌有拟核,拟核是DNA集中的区域,B正确。C.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C正确。D.类群3为真核生物,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其中真菌和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错误。故选D。【点睛】病毒无细胞结构,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8.儿童、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多吃一些奶、蛋、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图式子表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其中①和②分别是()A.胰液和肠液、脂肪酸B.胰液、肠液和胆汁、脂肪酸C.胰液和肠液、氨基酸D.胰液、肠液和胆汁、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如图: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中胃蛋白质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被消化化为初步分解产物——多肽,然后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①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②氨基酸。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关键是把握食物的消化过程。9.“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C.氧气在循环系统中通过红细胞运输D.⑤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A.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A正确。B.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两者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正确。C.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正确。D.在组织细胞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故选D。【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人体呼吸的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是左心室,其壁最厚,内流动脉血B.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C.静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应在C中发现该药物D.A与B之间,C与D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据此答题。A.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左心室流动脉血,A正确。B.心脏工作原理:①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②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③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因此,当B、D收缩时,B与2、D与1之间瓣膜张开,B正确。C.静脉注射青霉素后,药物到达病部位置经过的途径是: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变部位,药物最先到达A右心房,C错误。D.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D正确。故选C。11.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某人尿液化验的部分数据(超出正常时,+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红细胞白细胞样本++01.11.700下列关于尿的形成和发生病变的原因分析:①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③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④此人肾小球可能有炎症,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分析】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根据尿液的形成过程进行解答。从该尿检数据可以看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其余成分含量正常。①据分析可知,尿液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分别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①正确。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属于体循环的一部分,根据体循环的特点:动脉血管流动脉血,静脉血管流静脉血,由此判断,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均流动脉血,②正确。③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形成后经过输尿管,将尿液运输到膀胱,膀胱可暂时储存尿液,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故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③正确。④此人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可知,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可以从肾小球内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将被全部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现患者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有炎症,导致重吸收能力下降,④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2.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图中的“3”B.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C.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答案】A【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A.听觉的产生首先是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然后经外耳道传送到中耳,振动鼓膜产生振动,进一步振动听骨链,经此将振动传导到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位听神经传入大脑,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故A错误。B.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所以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故B正确。C.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使气体由咽鼓管进入中耳,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故C正确。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咽鼓管进入5鼓室,引起中耳炎,故D正确。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13.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准则。某学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遇到红灯停车属于简单反射 B.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有视觉中枢C.遇到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D.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应答。(2)反射分有: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简单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4)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A.遇到红灯停车,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反射,是人出生后形成的,这属于复杂反射,也叫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B.遇到红灯停车,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一般有视觉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B不符合题意。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而遇到红灯停车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不符合题意。D.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可见,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14.随着城市养狗人士的增多,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媒体普遍呼吁养狗人士主动给狗接种狂犬疫苗,以预防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致人患病的狂犬病毒属于传染源B.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狂犬疫苗属于抗体,注射该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狂犬病病毒属于病原体,A错误;

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体内产生抗体,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也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5.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答案】D【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②和①对照,变量是水分;②和③对照,变量是空气;②和⑤对照,变量是温度,故本实验有三组对照实验,而图中①号和④号种子都不能萌发,不能构成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对照实验,图中的对照组是②号,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B错误。C.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和空气三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错误。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具有偶然性,D正确。故选D。16.如图是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家蚕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B.完全变态的农业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a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d→a→c,属于不完全变态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d→a→b→c,属于完全变态【答案】D【解析】【分析】(1)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2)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3)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A.家蚕发育过程中不食不动的时期为b蛹期,A正确。B.完全变态的农业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a幼虫期,B正确。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即d→a→c,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C正确。D.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即d→a→b→c,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而完全变态属于昆虫发育变态类型,D错误。故选D。17.如图为甲、乙两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示意图,它们是取自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正常细胞。据图推测其所属的结构合理的是()A.甲:花粉,乙:花瓣 B.甲:花瓣,乙:种子C.甲:花托,乙:花粉 D.甲:花粉,乙:胚珠【答案】C【解析】【分析】在受精过程中,精子(染色体数目为N)进入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形成了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为N+N=2N)。可见,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数目,受精卵中既含有精子(父方)的一组染色体,又含有卵细胞(母方)的组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图甲具有成对的染色体,表示体细胞,如花托;乙不具有成对的染色体,表示生殖细胞,如花粉。可见C正确。故选C。18.在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中,南京大学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团队,在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研究中确认,云南虫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类群,此项研究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②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③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④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⑤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甲烷、氧气等气体A.2个 B.3个 C.4个 D.0个【答案】A【解析】【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均起源于爬行类,①错误。②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②错误。③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③正确。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④正确。⑤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⑤错误。因此,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2个。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一位农户对记者说:“别看木耳小,全身都是宝;别看木耳黑,它能卖真金”,近年来我市部分地区大力发展食用菌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下列关于木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木耳的细胞具有成型的细胞核B.木耳在生物圈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C.木耳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木耳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真菌的种类,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A.木耳属于真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B.木耳属于真菌,真菌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正确。C.木耳属于真菌,真菌不具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错误。D.木耳属于真菌,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生殖,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故选C。20.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表示蓝眼男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对B.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C.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D.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四分之一【答案】B【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人的褐眼(A)与蓝眼(a)是一对相对性状,人的褐眼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蓝眼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如图表示某家庭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4为隐性性状蓝眼,其控制基因是aa,分别来自亲代1、2,所以亲代1、2的基因一定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2号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均为23条,A错误;4号是蓝眼,其控制蓝眼的基因型是aa,4号是男性,因此其生殖细胞精子中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正确;根据遗传图解可知: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C错误;根据遗传图解可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蓝眼的概率几率:25%,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几率各占50%,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几率:25%×50%═12.5%,D错误。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空1分。2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______。[B]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所处的是__________营养级。(2)图1中②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_________,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乙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4)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通过_________传递和积累;则图1中的_________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答案】(1)①.A生产者②.第二(2)①.储存能量②.单向流动③.逐级递减(3)①.C②.先增多后减少(4)①食物链②.C【解析】【分析】图1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图2中丙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甲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位,乙数量最少,位于最后。【小问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A生产者、B、C消费者和D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B→C,所以B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小问2】图1中②过程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小问3】图2中丙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甲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位,乙数量最少,位于最后,所以乙对应的是图1中的C,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小问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积累;则图中C的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22.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既有分工又有协调配合。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D表示系统,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A系统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2)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B系统中的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__________。在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膈肌顶部下降。(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__________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4)正常人的血液进入D系统的入球小动脉后,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_______(填“a”或“b”“c”)→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a.肾小管→肾小囊b.肾小囊→肾小管c.出球小动脉(5)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6)饭后一定时间内,人体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的调节部分过程如下:血糖浓度升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胰岛→胰岛素→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此实例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1)肠液和胰液##肠液、胰液(2)①.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②.收缩(3)心室收缩(4)b(5)BCD##B、C、D(6)神经系统和激素【解析】【分析】题图中,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①是吸气、②是呼气、③是吸收、④是排尿。【小问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小肠内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小问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属于吸气,吸气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肌顶部下降。【小问3】心脏的工作过程是: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因此,当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小问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大部分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故选b。【小问5】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通过循环系统输送,所以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B呼吸系统、D泌尿系统和C循环系统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的。【小问6】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3.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总是与遗传学分不开,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材料。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将该植株所得豌豆播种,自然状态下,所结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2)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下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实验组别一二三亲代的性状表现长翅×残翅长翅×长翅长翅×长翅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长翅5210176残翅49025①第三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中,杂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②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写出现象及结论,只写出其中一种即可)。(3)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_____变异,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答案】(1)①.绿色、BB##绿色BB②.BB或Bb或bb(2)①.②.子代全为长翅,则基因组成是GG##子代既有长翅也有残翅,则基因组成是Gg(3)有利【解析】【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小问1】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则绿色的基因型是BB或Bb,黄色的基因型是bb。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绿色、BB。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所结种子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1:将该植株所得豌豆播种,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自然状态下,所结出的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Bb、bb。【小问2】①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则长翅的基因型是GG或Gg,残翅的基因型是gg。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g,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Gg,遗传图解如图3:从图3中看出,子代长翅果蝇中是杂合的个体(Gg)所占得比例为2/3。②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可能的实验结果:a、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b、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小问3】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残翅的果蝇飞不起来,不容易被风刮到海里,因此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有利变异;残翅的果蝇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可遗传变异;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24.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请回答下列问题:(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2)宋朝真宗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__免疫。(3)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4)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5)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