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1课时 比 热 容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1页
7.2第1课时 比 热 容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2页
7.2第1课时 比 热 容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3页
7.2第1课时 比 热 容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4页
7.2第1课时 比 热 容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内能2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1.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2.

单位质量

⁠的物质,温度

每升高1℃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

同种物质的比热容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

不相同

单位质量

每升高1℃

相同

不相同

特性4.

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读作

焦每千克摄氏度

⁠。

5.

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温度不同的原因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

⁠。

J/(kg·℃)

焦每千克摄氏度

⁠1.

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B

)A.

一杯水倒去一半B.

水凝结成冰C.

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B2.

(2021·常德)如图所示为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D

)A.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B.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高,比热容大C.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D.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低,比热容大D3.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主要是因为水的(

D

)A.

质量较小B.

凝固点较低C.

沸点较高D.

比热容较大D4.

(2021·赤峰)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阳取来相同规格的两个电加热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温度计,分别对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保证甲、乙两种液体的

质量

⁠相同;实验时小阳每隔1min记录一次液体的温度,记录结果如表,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液体

⁠的比热容较小。

加热时间/min01234甲液体温度/℃2030405060乙液体温度/℃3846546270质量

⁠5.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C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C.

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D.

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C6.

如图所示为小勇描绘的同一纬度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B.

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

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D.

虚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B7.

若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4×104J,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

0.46×103

⁠J/(kg·℃);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

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0.46×103

无关

8.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进行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物

质沙

子水质量/g3030升温10℃所需时间/s6496升温20℃所需时间/s89163升温30℃所需时间/s124220(1)

此实验中,用

加热时间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加热时间

(2)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那么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3)

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BD

⁠(填字母)。

A.

夏天给教室洒水,学生感觉凉爽B.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C.

火箭发射塔导流槽内装有大量的水D.

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沙子

BD

⁠9.

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表数据。液体种类质量/g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时间/s液体甲3096202323液体乙3064133212(1)

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

控制变量法

⁠。

(2)

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