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558-2024 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_第1页
DB50-T 1558-2024 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_第2页
DB50-T 1558-2024 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_第3页
DB50-T 1558-2024 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_第4页
DB50-T 1558-2024 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30.40CCSZ77DB50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0/T155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大学、辰铭善川(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江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仁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国涛、李华栋、李小强、谭勇、唐梦霜、徐建楠、叶靖、李蕾、刘斌、余庆慧、王小铭、石德智、范森、罗鹏、黄丽云。1DB50/T1558—2024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本文件规定了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及乡镇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配置原则、规定与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乡镇建成区(不含区县城区)、集镇所在地的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人口集聚度高的乡村居住区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5033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5013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CJJ14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2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T4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65-2004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125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179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CJJ205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CJ/T280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CJ/T377-2011废物箱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乡镇township除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成区以外的乡及建制镇。3.2乡镇道路townshiproad2DB50/T1558—2024乡镇建成区范围内,供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具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乡镇干路和乡镇支路。3.3乡镇干路townshiptrunkroad连接乡镇各主要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的道路。3.4乡镇支路townshipaccessroad与乡镇干路结合组成乡镇道路网,为乡镇干路和街坊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并解决局部地区交通的道路。3.5环境卫生设施environmentalsanitationfacilities具有从整体上改善环境卫生、限制或消除生活废弃物危害功能的设备、容器、构筑物、建筑物及场地等的统称。3.6废物箱litterbin乡镇道路两旁、车站、广场和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设置的,供人们投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等废弃物的垃圾收集容器。[来源:CJ/T377-2011,3.1,有修改]3.7生活垃圾收集容器garbagecollectioncontainers用于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的容器。3.8生活垃圾收集点garbagecollectionpoints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场所。3.9生活垃圾收集站garbagecollecting&distributingcentre将分散收集的生活垃圾集中后由收集车清运出去的小型垃圾收集设施。[来源:CJJ/T65-2004,4.2.11]3.10生活垃圾暂存点domesticwastetemporarystoragepoints用于汇集和暂时存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场所,包括可回收物收集暂存点和有害垃圾收集暂存点。4基本规定环境卫生设施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定:3DB50/T1558—2024a)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应遵循安全高效、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方便乡镇居民使用,且不影响乡镇容貌;b)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应保障工程运行安全、人身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c)环境卫生设施应纳入乡镇建设统一规划,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乡镇规划;d)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宜考虑城乡共享、区域共享,实现设施的优化配置,充分提升资源利用效e)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应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相适应;f)环境卫生设施应结合乡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合理设置,并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g)环境卫生设施的规模与型式应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方式、处理工艺和乡镇空间布局等确h)环境卫生设施构、建筑物的设计,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给排水、电气等建筑设备和防灾、避难等基本规定应符合GB50352的要求,环境卫生设施标志应符合CJJ/T125的要求;i)乡镇新建区域与旧区改造时,环境卫生设施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j)原有环境卫生设施需改建或迁建时,应制定并落实改建或迁建的计划后,方可改建或迁建。替代环境卫生设施未交付前,不得停止使用或拆除原有的环境卫生设施;k)环境卫生设施应具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功能。5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要求5.1一般规定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应满足以下一般规定:a)居住区、商业街、乡镇道路以及集贸市场、广场、车站、客运码头、大型公共绿地等场所附近及其他公众活动频繁处,应设置废物箱、垃圾收集点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b)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位置宜相对固定,方便居民使用和环卫作业车辆收运;c)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应具备分类投放、宣传的功能,标志应符合GB/T19095的要求。5.2生活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生活垃圾收集点的选址应遵循方便居民投放、不影响环境卫生和景观的原则,与居民行动空间设置合理的距离或设置遮挡设施,其占地面积应满足方便垃圾收运作业的要求,并留有收集容器(桶体、箱体)移动空间,地面应平整、硬化;b)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应小于或等于120m,交通枢纽或人流密集的街道可适当增加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数量;c)生活垃圾收集点应按分类要求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内宜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类垃圾桶。餐饮企业或门店宜设置容积为120L的自备桶;d)生活垃圾收集点内各类垃圾桶的数量可根据服务范围内生活垃圾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并结合收运频率确定。生活垃圾日排放量及垃圾容器设置数量的计算方法参照附录A的规定;e)生活垃圾收集点内的垃圾桶宜符合CJ/T280的要求。垃圾桶(箱)应完好、完备,并满足防雨、防腐、阻燃、抗老化等要求。5.3生活垃圾收集站4DB50/T1558—2024生活垃圾收集站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生活垃圾收集站宜设置在交通便利,并具备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条件的地方;b)生活垃圾收集站的服务半径宜符合表1的规定;c)乡镇建成区内垃圾日产量超过4t/d时,宜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人口小于5000人的居住区域宜与附近区域联合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生活垃圾收集站设计规模的计算方法参照附录B执d)生活垃圾收集站的设备配置应根据其规模、垃圾箱容积及运输频次确定,建筑面积不宜小于80m2;e)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布置应满足作业要求,外围宜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站前区域布置应便于垃圾收集车、运输车的通行和作业;f)生活垃圾收集站内应设置有通风、除臭、隔声、污水收集及排放措施,并应设置消毒、杀虫、灭鼠等装置;g)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建筑结构应保证良好的密闭性,室内墙壁、地面应防渗、防水、平整并利于保洁,室外装修应耐用、美观、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利于保洁;h)生活垃圾收集站应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标识、标牌。表1生活垃圾收集站服务半径指标——5.4废物箱废物箱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车站、广场和集贸市场等的出入口附近等应设置废物箱,人员密集或活动频繁的区域宜适当增设废物箱;b)道路两旁、公共场所沿路、集贸市场沿路等区域的废物箱设置间距宜符合表2的规定;c)车站、广场等区域应按每300-1000m2设置1处废物箱;d)乡镇建成区内应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分类的废物箱;e)废物箱应箱体完好、外观统一、美观大方并便于保洁;f)废物箱应满足防雨、防腐、阻燃、抗老化等要求;g)同一区域或同一路段设置的废物箱应统一。废物箱规格或有效容积宜根据周边的废物产量和收运频率等因素确定。表2废物箱设置间距5.5生活垃圾暂存点生活垃圾暂存点应满足以下规定:5DB50/T1558—2024a)生活垃圾暂存点设置应同时满足消防和方便收运作业要求,暂存点大小应与服务区域生活垃圾的产量相适应;b)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收集暂存点应按照纸类、金属、玻璃、橡塑、织物及其他物品等分区存放,同时设置标识加以区分,满足防潮、防渗漏等要求;c)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收集暂存点,应满足环保、耐磨、防火、防渗、防腐、防盗等要求,并具有运行控制装置及安全保护措施。6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要求6.1一般规定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应满足以下一般规定:a)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环境卫生专项规划;b)生活垃圾转运站应根据乡镇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其规模与类型;c)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满足垃圾分类收运的要求。6.2生活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转运站应满足以下规定:a)乡镇均宜设置生活垃圾转运站,确无条件设置的可与附近乡镇合建;b)生活垃圾转运站应规避居民日常生活聚集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域,设置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路线,并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和通信等要求的区域。条件适宜的,转运站宜与公共厕所、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工具房等环卫设施合建;c)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服务半径宜符合表3的规定;d)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规模应根据乡镇服务范围内接收垃圾量、乡镇区域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季节变化波动等因素综合考虑。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的计算方法参照附录C执行;e)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类型及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f)生活垃圾转运站的站内布置应紧凑、有序,便于转运作业并为后续建设(包括垃圾分拣场)留出发展空间。转运站应利用地形等自然条件设置实体围墙,站区周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3m的绿化隔离带,车辆出入口应设置在站区远离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端;g)生活垃圾转运站应配置转运单元,其实际转运能力应满足高峰时段要求,转运单元数量宜设置2个及以上。小型I类及以上规模转运站应配置厨余垃圾收集转运单元;h)生活垃圾转运站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的方式进料,并有利于控制二次污染。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应设置倒车限位装置及报警装置;i)生活垃圾转运站应配备垃圾填装机、压缩机、垃圾装载容器(集装箱)、称重计量装置、配套车辆、病毒和蚊蝇消杀等与转运站设计规模相匹配的设施设备。各类设施设备应满足耐磨、防火、防渗、防腐、防止垃圾扬尘、垃圾遗洒和臭味扩散等要求。小型III类生活垃圾转运站宜设置通风除尘除臭系统,小型III类以上规模转运站宜设置负压除尘除臭系统;j)生活垃圾转运站应布置车辆出入口及通道、车间卷帘闸门、转运作业区、卸(装)料工位等。站内建筑结构应相对密闭,室内墙壁、地面应防渗、防水、平整并利于保洁;室外装修应耐用、美观、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利于保洁;k)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污废水处理及排放应符合相关环保管理规定,可采用密闭运输送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排入城镇排水管道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自行处理等方式。6DB50/T1558—2024表3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指标表4生活垃圾转运站分类及用地指标I注1:表内用地面积不包括垃圾分类和堆放作业用地,注3:转运作业功能区指垃圾收集车回转、垃圾压缩装箱、7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要求7.1一般规定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应满足以下一般规定:a)处理设施应遵循城乡一体化建设原则,按区域优化配置,集中处理;b)处理设施应设置在交通运输及市政配套齐全的区域,应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c)处理设施技术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合理选择;d)处理设施内外应种植绿化隔离带,厂内绿化率应符合相关规定。7.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乡镇生活垃圾宜相对集中处理,运至城乡一体化处理设施集中处理,不宜单独设置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乡镇厨余垃圾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集中处理与就地(就近)处理相结合的总体处理方案,可单独设置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b)鼓励毗邻乡镇建设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偏远乡镇的生活垃圾运距较远时可单独设置小型垃圾处理设施,小型垃圾处理设施的设置及污染控制要求应符合相关环保管理规定;c)人口数量多、集中的乡镇,为配合垃圾分类和实现减量化目标,有条件的乡镇可建设垃圾分拣厂或垃圾分拣中心。垃圾分拣厂、垃圾分拣中心选址宜结合垃圾转运站或垃圾处理设施设置。8其他环境卫生设施要求8.1公共厕所公共厕所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7DB50/T1558—2024a)应根据乡镇用地类别设置公共厕所的密度。公共厕所设置密度指标宜符合表5的规定;b)乡镇的出入口、车站、广场、农贸市场等附近宜设置公共厕所,公共厕所设置间距宜不超过300m;c)乡镇建成区内的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应不低于CJJ14规定的三类要求,乡镇出入口、车站、广场、农贸市场等附近设置的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应不低于CJJ14规定的二类要求;d)独立式公共厕所和附属式公共厕所的用地指标宜符合表6的要求。独立式公共厕所应做到外观与环境协调;附属式公共厕所应设置单独出入口,出入口位置应避开人流集中处和楼梯间;e)人流量变化较大的旅游乡镇公共厕所,宜增设潮汐厕间;f)公共厕所的粪污水排放方式应符合CJJ14有关规定。表5公共厕所设置密度指标表6公共厕所面积指标8.2化粪池化粪池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化粪池应设置在便于维护、出渣和出粪方便的位置,其与水井、河道等水源或其它地下取水构筑物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30m;b)新建化粪池应优先选择在污水主干管网范围内或附近,与其他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c)化粪池应密闭性良好,无渗漏、无外溢,并有防雨水、防火、防爆、防臭气外溢等设施或装置;d)新建化粪池应配备安全控制设备和设施,原有化粪池宜逐步改造增设安全控制设备和设施。8.3环卫车辆、洒水(冲洗)车供水器环卫车辆、洒水(冲洗)车供水器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应结合乡镇实际配备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道路清扫车、洒水车、喷雾车等环卫车辆,环卫车辆宜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b)乡镇环卫车辆应配齐配足,环卫车辆总数宜按不小于2.5辆/万人确定;c)环卫车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装备齐全,车牌、标志清晰,车况良好,车容整洁;d)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应具有密闭运输功能;8DB50/T1558—2024e)洒水(冲洗)车供水器宜根据不同的道路级别和类型设置,设置间距宜根据道路宽度和专用车辆吨位确定,具体指标宜符合表7的规定。表7供水器间隔距离指标8.4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宜根据需要设置环卫车辆停车场。停车场的选址应规避敏感建筑物、人口稠密和交通繁忙区域,并方便环卫车辆通行;b)环卫车辆停车场应设置车辆进出口,预留消防通道,并规范停车位、停车线、禁停、转弯、减速、禁鸣、限高、防火等醒目标识;场内应设置管理用房、修理工棚、清洗设备、消防装置、报警装置等设施,宜设置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并设置绿化隔离带;c)环卫车辆停车场用地面积应符合表8的规定;d)环卫车辆停车场内应设置废物箱或垃圾桶,落实场地保洁责任,保持场内整洁。表8环卫车辆停车场用地指标8.5环卫工人作息场所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设置应满足以下规定:a)在露天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应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场所;b)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宜结合乡镇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设置,可结合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等设施设置,设置数量和面积宜根据清扫保洁服务半径和环卫工人数量确定。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设置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c)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宜融入“劳动者港湾”。表9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设置指标9DB50/T1558—2024生活垃圾日排放量及垃圾容器设置数量计算方法A.1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范围内生活垃圾日排放量:........................(A.1)式中:Q——生活垃圾日排放量(t/d);R——服务范围内居住人口数量(人);C——预测的人均生活垃圾日排放量[kg/(人·d)],推荐取值见附表A.1;A1——生活垃圾日排放量不均匀系数,推荐取值见附表A.1;A2——居住人口变动系数,推荐取值见附表A.1。A.2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范围内生活垃圾日排出体积:........................(A.2)........................(A.3)式中:Vave——生活垃圾平均日排出体积(m3/d);A3——生活垃圾密度变动系数,推荐取值为0.8;Dave——生活垃圾平均密度,推荐取值为0.35(t/m3K——生活垃圾高峰日排出体积变动系数,重要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时期推荐取值为1.5,重大环境卫生突发事件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