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多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1~4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建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答案〗B〖祥解〗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析】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不是一切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B、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D错误。故选B。2.肌红蛋白(Mb)是哺乳动物肌肉中储氧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极性侧链基团(具有亲水性)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侧链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Mb的肽链中氧原子数一定多于氨基酸数B.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Mb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与其分子表面的极性侧链基团有关D.Mb复杂结构的形成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答案〗B〖祥解〗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详析】A、由题意可知,Mb含有一条肽链,肽链中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一个肽键含有一个氧原子,肽键数=氨基酸数-1,肽链的末端的羧基含有两个氧原子,若不考虑侧链基团中的氧原子,则肽链中氧原子数=肽键数+2=氨基酸数+1,A正确;B、变性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具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氨基酸极性侧链基团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侧链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据此推测Mb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与其分子表面的极性侧链基团有关,C正确;D、Mb复杂结构的形成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有关,D正确。故选B。3.某种耐盐的水稻,一方面能利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另一方面能利用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以减少Na+对水稻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Na+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B.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C.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水稻细胞D.Na+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祥解〗题意分析,“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利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说明上述两种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详析】A、Na+作为液泡和细胞质基质中的溶质,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A正确;B、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钠离子转运至液泡中,使Na+积累于液泡中,B正确;C、题意显示,Na+排出细胞属于逆浓度运输,因而为主动运输方式,Na+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运输,C错误;D、Na+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4.篮球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是成都第31届大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在比赛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运动员的O2摄入量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过程中骨骼肌供能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骨骼肌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运动强度过高导致骨骼肌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CO2的消耗量D.骨骼肌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散失了〖答案〗C〖祥解〗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详析】A、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因此比赛过程中骨骼肌供能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A正确;B、运动强度增大时,骨骼肌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者的第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都能产生ATP,因此骨骼肌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进行有氧呼吸呼吸才能产生CO2,故运动强度过高时,骨骼肌细胞CO2的产生量仍等于O2的消耗量,C错误;D、骨骼肌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正确。故选C。5.科学家发现,一种分子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结构可简写成G—P~P~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分子的合成与许多吸能反应相联系B.该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C.该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鸟嘌呤D.远离G的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可参与合成RNA〖答案〗A〖祥解〗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析】A、G—P~P~P与ATP结构相似,该分子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而与许多放能反应相联系,A错误;B、该分子水解时,最容易脱离下来的是末端的磷酸基团,该磷酸基团能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B正确;C、GTP与ATP分子结构相似,该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三个磷酸、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鸟嘌呤,C正确;D、远离G的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参与合成RNA,D正确。故选A。6.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细胞代谢旺盛,不耐贮藏B.密封条件下O2减少,梨细胞有氧呼吸作用减弱C.冷藏时,梨细胞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率加快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答案〗C〖祥解〗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水果、蔬菜的储藏应选择零上低温、低氧等环境条件。【详析】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耐贮藏,A正确;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抑制呼吸,有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C、冷藏时,酶活性减弱,因此,梨细胞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率变慢,C错误;D、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故选C。7.研究表明,细胞所处位置的改变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某个细胞的分化完全是由细胞中的基因所决定的C.某些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D.一些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能会引起周围细胞位置的改变〖答案〗B〖祥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析】A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由题意可知,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改变,细胞的分化方向受基因、机体、环境的共同作用,A正确,B错误;C、有些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以后就不再分裂了,比如皮肤的表皮细胞;有些分化细胞仍有分裂能力,比如造血干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C正确;D、由题意可知,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改变,可能与周围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的诱导有关,D正确。故选B。8.某实验小组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①②③④放射性的判断,正确的是()噬菌体类型32P标记的T2噬菌体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对象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①②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③④A.①高放射性 B.②低放射性 C.③无放射性 D.④有放射性〖答案〗D〖祥解〗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析】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因此,图中②③的放射性很高,①④的放射性很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9.在光合作用中,某种酶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该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萝叶中提取该酶,在适宜条件下,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B.该酶存在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该酶活性越强〖答案〗C〖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析】A、该酶能催化CO2+C5→2C3,为CO2的固定过程,A正确;B、该酶催化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该过程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C、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错误;D、C3属于反应产物,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反应越快,该酶活性越强,D正确。故选C。10.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大小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答案〗C〖祥解〗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一般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可以鉴定酒精。2、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造成浪费。【详析】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此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无关变量,实验中可保持相同且适宜,但CO2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正确;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避免实验的盲目性,B正确;C、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鉴定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以利用该溶液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C错误;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分别加入的自变量是S菌DNA、S菌的蛋白质、S菌的荚膜多糖、S菌的DNA和DNA酶,D正确。故选C。1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图1中①~⑤表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图2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③B.图1中④和⑤可用图2的柱形图表示相关数量关系C.制作装片时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D.该实验可通过①观察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答案〗A〖祥解〗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详析】A、图1中③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最固定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处于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A正确;B、图1中④为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制作装片时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C错误;D、图中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①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D错误。故选A。12.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⑤为相关途径,人体神经干细胞中可以发生的途径有()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答案〗D〖祥解〗据图可知: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逆转录,⑤表示RNA自我复制。【详析】人体神经肝细胞可以分裂和分化,所以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基因在表达过程中,有多种RNA参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碱基的配对类型是完全相同的B.参与该过程的各种RNA均为单链结构,且没有氢键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就有多少个氨基酸与之对应D.参与基因表达的mRNA的合成场所可能是细胞核〖答案〗D〖祥解〗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详析】A、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碱基的配对类型不完全相同,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A错误;B、参与基因表达的RNA中,tRNA具有三叶草结构,含有氢键,B错误;C、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参与基因表达的mRNA是转录的产物,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正确。故选D。14.家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性状。某实验小组用快羽雄鸡和慢羽雌鸡为亲本杂交,F1中雄鸡均表现为慢羽,雌鸡均表现为快羽。让F1中的雄鸡、雌鸡随机交配,F2的雄鸡和雌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让F2的雄鸡、雌鸡随机交配得到F3。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ZᴰWB.F2雄鸡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C.F3的雄鸡中,纯合子:杂合子=1:1D.F3的雄鸡与雌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相同〖答案〗D〖祥解〗1、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如哺乳类等为XX为雌性,鸟类ZZ为雄性)传递纯合显性基因时,F1雌、雄个体都为显性性状。F2性状的分离呈3显性:1隐性;性别的分离呈1雌:1雄。其中隐性个体的性别与祖代隐性体一样,即1/2的外孙与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2、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传递纯合体隐性基因时,F1表现为交叉遗传,即母亲的性状传递给儿子,父亲的性状传递给女儿,F2中,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均表现为1:1。【详析】A、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性状,亲本为快羽雄鸡ZdZd和慢羽雌鸡ZᴰW,A正确;B、已知亲本为快羽雄鸡ZdZd和慢羽雌鸡ZᴰW,则F1中雄鸡基因型ZDZd,雌鸡为ZdW,则为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比例为1:1:1:1,其中雄鸡ZDZd、ZdZd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B正确;C、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其中雄鸡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ZD的概率是1/4,雌鸡的卵细胞则,1/4ZD、1/4Zd、1/2W,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3的雄鸡中,纯合子:杂合子=1:1,C正确;由杂交实验可知,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F3的雄鸡中慢羽:快羽=5:3,雌鸡中慢羽:快羽=1:3。D错误。故选D。15.噬菌体ΦX174携带着单链环状DNA分子,感染宿主细胞后会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噬菌体ΦX174的DNA结合后合成蛋白质B.噬菌体ΦX174的DNA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同C.噬菌体ΦX174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供应以完成生命活动D.噬菌体X174的DNA经过一次复制就能得到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答案〗C〖祥解〗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析】A、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错误;B、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同,B错误;C、噬菌体ΦX174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供应以完成生命活动,除了模板之外,其余都由宿主提供,C正确;D、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分子,复制两次才能得到与亲代DNA相同的子代DNA分子,D错误。故选C。16.生物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③基因1、2只存在于该组织细胞中;④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⑤老年人白发的原因可能是e、f、g过程异常,使黑色素合成减少;⑥X1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可知abcd是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efg是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详析】①血红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说明基因1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①正确;②络氨酸酶催化黑色素的合成,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正确;③人体中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因此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③错误;④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④错误;⑤导致老年人白发的原因是细胞衰老,e、f、g过程可能异常导致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的合成减少,⑤正确;⑥X1是基因1的转录产物mRNA,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该表达产物只在红细胞中存在,⑥错误。①②⑤正确。故选A。17.小液流法是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原理是把高浓度溶液中的一小液滴放入低溶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甲与乙两组试管相同且依次编号为1~6号,相同的试管编号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试管中放入待测植物材料一段时间后,从中取小液滴滴入乙试管(如图所示),结果如表所示(注:甲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甲烯蓝,甲烯蓝可使蔗糖溶液变蓝,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组试管编号1234561mol/L的蔗糖溶液(mL)0.51.01.52.02.53.0蒸馏水(mL)9.59.08.58.07.57.0蓝色小滴升降情况下降下降下降上升上升上升A.据表格分析待测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1.5~2.0mol/L的蔗糖溶液B.假设上述实验中蓝色液滴均下降,则需适当调高外界溶液浓度C.上述实验也可以用等浓度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D.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在3号试管中〖答案〗B〖祥解〗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使外界溶液浓度升高,导致乙组蓝色小滴下降;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外界溶液浓度降低,导致乙组蓝色小滴上升;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水分进出平衡,外界溶液浓度不变,导致乙组蓝色小滴扩散。2、根据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的自变量蔗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指标是蓝色小液滴的移动方向(小液滴放到低浓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1-6号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由于乙组3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下,乙组4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上,推知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mol·L-1之间。【详析】A、1-6号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由于乙组3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下,乙组4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上,因每个试管中放入了蔗糖和蒸馏水,每个试管中的浓度应该用蔗糖溶液浓度除以蔗糖溶液和蒸馏水的和,即10ml,推知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mol·L-1之间,A错误;B、蓝色小滴下降,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即所有外界溶液浓度均低于细胞液浓度,则需适当调高外界溶液浓度,B正确;C、硝酸钾可进入植物细胞,最后外界溶液浓度都低于细胞液浓度,即都变现出下降,无法判断细胞液浓度,C错误;D、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即都吸水,外界浓度越低,细胞吸水越多,小液滴的浓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下降最快的是1号试管,D错误。故选B。18.酵母菌中约的精氨酸是由密码子编码的,而其余五种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则以大致相等的较低频率被使用(每种左右)。现通过基因改造,采用酵母菌偏好的精氨酸密码子,提高了酵母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此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酵母菌的染色体组数量增加B.相关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C.转录出的相关的含量减少D.相关基因的碱基对序列发生改变〖答案〗D〖祥解〗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改变: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①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可有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UUU和UUG都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当第三位的U和G相互置换时,不会改变密码子的功能。②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内含子中)。③突变为隐性突变。④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⑤性状表现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等。【详析】A、现通过基因改造,不改变酵母菌的染色体数目,A不符合题意;B、题中6种密码子都编码精氨酸,通过基因改造,采用酵母菌偏好的精氨酸密码子,不改变相关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B不符合题意;C、提高了酵母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转录出的相关mRNA的含量不会减少,C不符合题意;D、通过基因改造,采用酵母菌偏好的精氨酸密码子,即改变了mRNA中的密码子种类,相关基因的碱基对序列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故选D。19.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2n)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经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已知A、E基因同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同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当E和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不考虑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性状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母本父本F1F2果皮底色A/a,4号染色体黄绿色黄色黄绿色黄绿色∶黄色≈3∶1果肉颜色B/b,9号染色体白色橘红色橘红色橘红色∶白色≈3∶1果皮覆纹E/e,4号染色体F/f,2号染色体无覆纹无覆纹有覆纹有覆纹∶无覆纹≈9∶7A.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橘红色B.F1个体所产配子类型有8种C.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5/8D.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黄绿色无覆纹果皮、黄色无覆纹果皮的植株数量比是9∶3∶4〖答案〗C〖祥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控制果肉颜色的B、b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控制果皮底色的A、a基因和控制果皮覆纹中的E、e基因均位于4号染色体,且A和E连锁,a和e连锁;控制果皮覆纹E、e和F、f的基因分别位于4和2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有覆纹基因型为E_F_,无覆纹基因型为E_ff、eeF_、eeff。【详析】A、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杂交,F1均为橘红色,F1杂交,子代出现橘红色:白色=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橘红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B、由于F2中黄绿色:黄色≈3:1,可推知F1应为Aa,橘红色:白色≈3:1,F1应为Bb,有覆纹:无覆纹≈9:7,则F1应为EeFf,故F1基因型应为AaBbEeFf;由于A和E连锁,a和e连锁,而F、f和B、b独立遗传,故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AE、ae)×2(F、f)×2(B、b)=8种,B正确;C、已知A、E基因同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同在另一条染色体上,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中的纯合子占1/2,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为1/3,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故杂合子所占比例是1-1/6=5/6,C错误;D、结合表格可知,F2中关于果肉颜色的表现型有2种,由于A和E连锁,a和e连锁,F2中基因型为A_E_的为3/4,aaee的为1/4,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A_E_F_)、黄绿色无覆纹果皮(A_E_ff)、黄色无覆纹果皮(aaeeF_、aaeeff)的植株数量比是(3/4×3/4):(3/4×1/4):(1/4×3/4+1/4×1/4)=9:3:4,D正确。故选C。20.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2个染色体片段及其上的3个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1与基因2是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能自由组合B.外源DNA片段插入位置①和②,引起的变异都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1、基因2和基因3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一般都等于1D.基因通过间期复制后,1个细胞内可能含有2个或4个基因3〖答案〗B〖祥解〗1、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生物因素,如肝炎病毒等。2、基因重组的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而发生基因重组。【详析】A、基因1与基因2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位点的非等位基因,由于两个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能自由组合,A正确;B、由图可知,位置①是基因片段,位置②是非基因片段,外源DNA片段插入位置①,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外源DNA片段插入位置②,未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C、由图可知,基因1、2、3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互补配对,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一般都等于1,C正确;D、如果该细胞来源于一个二倍体生物,则该二倍体生物可以是含基因3的纯合子,也可以是含基因3的杂合子,则该细胞可能含1个或2个基因3,经间期复制后,1个细胞内可能含有2个或4个基因3,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小麦“穗发芽”是指在小麦收获前在麦穗上出现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种植的甲品种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乙品种小麦。研究人员为探究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对穗发芽率的影响,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去除淀粉,制成提取液,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下表中的实验。试管分组步骤对照管甲品种管乙品种管①加样X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②加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适宜温度下保温适当时间,终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1)步骤①中对照管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2)淀粉酶通过____________来发挥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它在催化化学反应方面具有____________(答出1种)性。(3)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小麦品种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步中在适宜温度下保温适当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5mL蒸馏水(2)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高效性(3)①.甲品种②.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4)让酶促反应充分进行〖祥解〗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种子的提取液(去淀粉),即提取液中酶的活性,步骤①对照管中可加入等量(0.5mL)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以保证酶的活性。分析结果甲品种管内淀粉剩余量多于乙品种管的,说明甲品种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据此推测,甲品种小麦的穗发芽率较低,可能是因为淀粉酶活性较低所致。【小问1详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种子的提取液(去淀粉),即提取液中酶的活性,步骤①对照管中可加入等量(0.5mL)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小问2详析】酶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它在催化化学反应方面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小问3详析】分析结果甲品种管内淀粉剩余量多于乙品种管的,说明甲品种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据此推测,甲品种小麦的穗发芽率较低,可能是因为淀粉酶活性较低所致。【小问4详析】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适宜温度下保温适当时间可以让酶促反应充分进行。22.为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芦荟进化出了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图1为该方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芦荟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_________,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可来自_______(答出2项生物化学反应)。(2)若以苹果酸含量为检测指标,请设计实验来验证在干旱环境中芦荟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夜晚,芦荟叶肉细胞的细胞呼吸减弱会影响细胞中苹果酸的生成。结合图1和图2可知,其原因是细胞呼吸减弱,ATP生成减少,导致对非活化状态的PEP羧化酶的_______减弱,从而影响PEP羧化酶的活化,同时苹果酸生成所需的_______减少。〖答案〗(1)①.C5、PEP②.苹果酸的分解、呼吸作用(2)①.实验思路:取若干生理状态良好的芦荟并于夜晚测定其叶肉细胞细胞液中苹果酸的含量;将芦荟置于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芦荟叶肉细胞细胞液中苹果酸的含量并记录②.预期结果:芦荟叶肉细胞细胞液中的苹果酸含量增加,说明芦荟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₂固定方式(3)①.磷酸化②.NADH〖祥解〗菠萝生活在干旱地区,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白天气孔关闭时: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和有机物可用于细胞呼吸。【小问1详析】由题图分析可知,芦荟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物质有C5和PEP;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可来自苹果酸的分解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小问2详析】若芦荟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则在干旱环境中,芦荟会生成较多的苹果酸,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为干旱环境,因变量为pH。实验思路:取若干生理状态良好的芦荟并于夜晚测定其叶肉细胞细胞液中苹果酸的含量;将芦荟置于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保持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芦荟叶肉细胞细胞液中苹果酸的含量并记录预期结果:芦荟叶肉细胞细胞液中的苹果酸含量增加,说明芦荟在干旱环境中存在这种特殊的CO₂固定方式。【小问3详析】由题图分析可知,苹果酸的生成需要PEP羧化酶的活化和NADH,PEP羧化酶的活化需要ATP水解伴随的磷酸化,因此呼吸作用的强弱会影响苹果酸的生成。2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脊肌萎缩症的儿子,该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图1为该家庭成员相关基因的电泳图,不同类型的条带代表不同的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理论上男性和女性患该病的概率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条带______(填“Ⅰ”或“Ⅱ”)代表的是致病基因。(2)女儿与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用分数回答)。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概率是______(用分数回答)。(3)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的孩子,则在图2中将女儿相关基因的条带补充完整:______〖答案〗(1)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②.相等③.Ⅱ(2)①.2/3②.1/3(3)〖祥解〗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脊肌萎缩症的儿子,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假如该病为伴X遗传病,父亲应该只有正常基因,只有一条带,据图1可知,父亲含有两条带,说明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因此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理论上男性和女性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儿子是患脊肌萎缩症,只含致病基因,据图1可知,儿子只有条带Ⅱ,说明条带Ⅱ代表的是致病基因。【小问2详析】假定用A/a表示控制该病的基因,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和Aa,女儿的基因型为1/3AA、2/3Aa,女儿与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女儿能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3+2/3×1/2=2/3,a配子的概率为1/3,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3。【小问3详析】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的孩子,那么女儿的基因型应该是杂合子,即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含有2条带,因此女儿相关基因的条带为:24.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UDPG焦磷酸化酶催化______聚合生成糖原,糖原可作为细菌的______。(2)在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多肽链的过程中,glgmR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完成该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物质参与。(3)当细菌的CsrB基因转录量减少时,细菌的糖原合成速率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葡萄糖②.储能物质(2)①.作为翻译的模板②.tRNA、氨基酸、酶(3)①.降低②.CsrB减少会引起CsrA蛋白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使之降解,翻译合成的UDPG焦磷酸化酶合成减少,导致糖原合成减少〖祥解〗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RNA聚合酶;(4)能量(ATP)。【小问1详析】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由图可知,UDPG焦磷酸化酶催化葡萄糖聚合生成糖原,糖原可作为细菌的储能物质。【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在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多肽链的过程中,glgmRNA的作用是作为翻译的模板,完成翻译需要tRNA、氨基酸、酶等。【小问3详析】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当细菌的CsrB基因转录量减少时,细菌的糖原合成速率降低,因为CsrB减少会引起CsrA蛋白更多地与glgmRNA结合使之降解,翻译合成的UDPG焦磷酸化酶合成减少,导致糖原合成减少。25.玉米是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其籽粒颜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将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杂交组合F1F2一甲×乙红色籽粒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二甲×丙红色籽粒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1)根据杂交结果,籽粒颜色中______属于显性性状。籽粒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2)仅考虑每个杂交组合中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杂交组合一的F2白色籽粒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杂交组合二的F2红色籽粒中,可以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玉米约占______。(3)根据以上杂交实验不能确定乙与丙的基因型是否相同。乙与丙杂交,若F1全部表现为白色籽粒,则说明____________;若F1全部表现为红色籽粒,且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该性状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答案〗(1)①.红色籽粒②.自由组合(2)①.5②.1/9(3)①.乙和丙的基因型相同②.红色籽粒:白色籽粒=9:7〖祥解〗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B/b、C/c,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小问1详析】分析杂交实验,由F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9:7可判断,玉米籽粒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析】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组合一假设为AAbbCCxaaBBCC的F2白色籽粒(aaB_CC、A_bbCC、aabbCC)的基因型共有5种。杂交组合二AAbbCCxAABBcc的后代F1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二,其自交后代F2红色籽粒(B_C_)一共占9份中,可以稳定遗传的红色籽粒玉米(BBCC)占一份,约为1/9。【小问3详析】乙与丙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色籽粒,说明乙和丙的基因型不同,F1全部表现为白色籽粒,说明二者的基因型相同。该对性状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丙的基因型为AABBdd,则乙与丙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色籽粒(AaBBCc),F2玉米籽粒性状分离比为9红色籽粒(A_BBC_):7白色籽粒(A_BBcc、aaBBC_、aaBBcc)。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1~4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建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答案〗B〖祥解〗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析】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不是一切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B、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C错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D错误。故选B。2.肌红蛋白(Mb)是哺乳动物肌肉中储氧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极性侧链基团(具有亲水性)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侧链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Mb的肽链中氧原子数一定多于氨基酸数B.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Mb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与其分子表面的极性侧链基团有关D.Mb复杂结构的形成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答案〗B〖祥解〗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详析】A、由题意可知,Mb含有一条肽链,肽链中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一个肽键含有一个氧原子,肽键数=氨基酸数-1,肽链的末端的羧基含有两个氧原子,若不考虑侧链基团中的氧原子,则肽链中氧原子数=肽键数+2=氨基酸数+1,A正确;B、变性后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具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氨基酸极性侧链基团几乎全部分布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侧链基团则被埋在分子内部,据此推测Mb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与其分子表面的极性侧链基团有关,C正确;D、Mb复杂结构的形成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也与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有关,D正确。故选B。3.某种耐盐的水稻,一方面能利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另一方面能利用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以减少Na+对水稻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Na+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B.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C.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水稻细胞D.Na+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祥解〗题意分析,“将细胞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利用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说明上述两种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详析】A、Na+作为液泡和细胞质基质中的溶质,参与维持水稻细胞的渗透压,A正确;B、水稻细胞的液泡膜上有运输Na+的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钠离子转运至液泡中,使Na+积累于液泡中,B正确;C、题意显示,Na+排出细胞属于逆浓度运输,因而为主动运输方式,Na+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运输,C错误;D、Na+转运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4.篮球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项目,也是成都第31届大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在比赛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运动员的O2摄入量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比赛过程中骨骼肌供能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骨骼肌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运动强度过高导致骨骼肌细胞CO2的产生量大于CO2的消耗量D.骨骼肌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散失了〖答案〗C〖祥解〗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ATP的过程。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详析】A、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因此比赛过程中骨骼肌供能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A正确;B、运动强度增大时,骨骼肌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者的第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都能产生ATP,因此骨骼肌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进行有氧呼吸呼吸才能产生CO2,故运动强度过高时,骨骼肌细胞CO2的产生量仍等于O2的消耗量,C错误;D、骨骼肌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正确。故选C。5.科学家发现,一种分子结构与ATP相似的物质GTP,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结构可简写成G—P~P~P。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分子的合成与许多吸能反应相联系B.该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C.该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鸟嘌呤D.远离G的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可参与合成RNA〖答案〗A〖祥解〗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详析】A、G—P~P~P与ATP结构相似,该分子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因而与许多放能反应相联系,A错误;B、该分子水解时,最容易脱离下来的是末端的磷酸基团,该磷酸基团能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B正确;C、GTP与ATP分子结构相似,该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三个磷酸、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鸟嘌呤,C正确;D、远离G的两个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可参与合成RNA,D正确。故选A。6.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细胞代谢旺盛,不耐贮藏B.密封条件下O2减少,梨细胞有氧呼吸作用减弱C.冷藏时,梨细胞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率加快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答案〗C〖祥解〗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水果、蔬菜的储藏应选择零上低温、低氧等环境条件。【详析】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耐贮藏,A正确;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抑制呼吸,有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C、冷藏时,酶活性减弱,因此,梨细胞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率变慢,C错误;D、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故选C。7.研究表明,细胞所处位置的改变可以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某个细胞的分化完全是由细胞中的基因所决定的C.某些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裂能力D.一些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能会引起周围细胞位置的改变〖答案〗B〖祥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析】A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由题意可知,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改变,细胞的分化方向受基因、机体、环境的共同作用,A正确,B错误;C、有些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以后就不再分裂了,比如皮肤的表皮细胞;有些分化细胞仍有分裂能力,比如造血干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C正确;D、由题意可知,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改变,可能与周围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的诱导有关,D正确。故选B。8.某实验小组模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①②③④放射性的判断,正确的是()噬菌体类型32P标记的T2噬菌体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对象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①②离心后沉淀物放射性③④A.①高放射性 B.②低放射性 C.③无放射性 D.④有放射性〖答案〗D〖祥解〗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析】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因此,图中②③的放射性很高,①④的放射性很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9.在光合作用中,某种酶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该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萝叶中提取该酶,在适宜条件下,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B.该酶存在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该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D.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该酶活性越强〖答案〗C〖祥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析】A、该酶能催化CO2+C5→2C3,为CO2的固定过程,A正确;B、该酶催化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该过程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C、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错误;D、C3属于反应产物,单位时间内C3的放射性越高说明反应越快,该酶活性越强,D正确。故选C。10.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大小可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答案〗C〖祥解〗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一般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可以鉴定酒精。2、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造成浪费。【详析】A、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此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无关变量,实验中可保持相同且适宜,但CO2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正确;B、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避免实验的盲目性,B正确;C、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鉴定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以利用该溶液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C错误;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为每组实验加入的物质不同,分别加入的自变量是S菌DNA、S菌的蛋白质、S菌的荚膜多糖、S菌的DNA和DNA酶,D正确。故选C。1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图1中①~⑤表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图2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③B.图1中④和⑤可用图2的柱形图表示相关数量关系C.制作装片时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D.该实验可通过①观察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答案〗A〖祥解〗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离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3、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详析】A、图1中③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最固定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处于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A正确;B、图1中④为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制作装片时进行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C错误;D、图中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①观察不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D错误。故选A。12.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⑤为相关途径,人体神经干细胞中可以发生的途径有()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答案〗D〖祥解〗据图可知: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逆转录,⑤表示RNA自我复制。【详析】人体神经肝细胞可以分裂和分化,所以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ABC错误,D正确。故选D。13.基因在表达过程中,有多种RNA参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碱基的配对类型是完全相同的B.参与该过程的各种RNA均为单链结构,且没有氢键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就有多少个氨基酸与之对应D.参与基因表达的mRNA的合成场所可能是细胞核〖答案〗D〖祥解〗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详析】A、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碱基的配对类型不完全相同,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A错误;B、参与基因表达的RNA中,tRNA具有三叶草结构,含有氢键,B错误;C、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参与基因表达的mRNA是转录的产物,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正确。故选D。14.家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性状。某实验小组用快羽雄鸡和慢羽雌鸡为亲本杂交,F1中雄鸡均表现为慢羽,雌鸡均表现为快羽。让F1中的雄鸡、雌鸡随机交配,F2的雄鸡和雌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让F2的雄鸡、雌鸡随机交配得到F3。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ZᴰWB.F2雄鸡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C.F3的雄鸡中,纯合子:杂合子=1:1D.F3的雄鸡与雌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相同〖答案〗D〖祥解〗1、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如哺乳类等为XX为雌性,鸟类ZZ为雄性)传递纯合显性基因时,F1雌、雄个体都为显性性状。F2性状的分离呈3显性:1隐性;性别的分离呈1雌:1雄。其中隐性个体的性别与祖代隐性体一样,即1/2的外孙与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2、当同配性别的性染色体传递纯合体隐性基因时,F1表现为交叉遗传,即母亲的性状传递给儿子,父亲的性状传递给女儿,F2中,性状与性别的比例均表现为1:1。【详析】A、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性状,亲本为快羽雄鸡ZdZd和慢羽雌鸡ZᴰW,A正确;B、已知亲本为快羽雄鸡ZdZd和慢羽雌鸡ZᴰW,则F1中雄鸡基因型ZDZd,雌鸡为ZdW,则为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比例为1:1:1:1,其中雄鸡ZDZd、ZdZd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B正确;C、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其中雄鸡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Zd的占3/4,ZD的概率是1/4,雌鸡的卵细胞则,1/4ZD、1/4Zd、1/2W,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3的雄鸡中,纯合子:杂合子=1:1,C正确;由杂交实验可知,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F2的基因型为ZDZd、ZdZd、ZDW、ZdW。F3的雄鸡中慢羽:快羽=5:3,雌鸡中慢羽:快羽=1:3。D错误。故选D。15.噬菌体ΦX174携带着单链环状DNA分子,感染宿主细胞后会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噬菌体ΦX174的DNA结合后合成蛋白质B.噬菌体ΦX174的DNA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同C.噬菌体ΦX174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供应以完成生命活动D.噬菌体X174的DNA经过一次复制就能得到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答案〗C〖祥解〗半保留复制是复制完成后的子代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DNA分子相同,但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为新合成的链;在双链DNA分子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析】A、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错误;B、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同,B错误;C、噬菌体ΦX174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供应以完成生命活动,除了模板之外,其余都由宿主提供,C正确;D、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分子,复制两次才能得到与亲代DNA相同的子代DNA分子,D错误。故选C。16.生物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③基因1、2只存在于该组织细胞中;④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⑤老年人白发的原因可能是e、f、g过程异常,使黑色素合成减少;⑥X1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可知abcd是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efg是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详析】①血红蛋白是一种结构蛋白,说明基因1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①正确;②络氨酸酶催化黑色素的合成,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正确;③人体中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因此基因1和基因2可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③错误;④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④错误;⑤导致老年人白发的原因是细胞衰老,e、f、g过程可能异常导致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的合成减少,⑤正确;⑥X1是基因1的转录产物mRNA,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该表达产物只在红细胞中存在,⑥错误。①②⑤正确。故选A。17.小液流法是测定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的一种实验方法,其原理是把高浓度溶液中的一小液滴放入低溶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甲与乙两组试管相同且依次编号为1~6号,相同的试管编号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甲试管中放入待测植物材料一段时间后,从中取小液滴滴入乙试管(如图所示),结果如表所示(注:甲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甲烯蓝,甲烯蓝可使蔗糖溶液变蓝,忽略甲烯蓝对蔗糖浓度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乙组试管编号1234561mol/L的蔗糖溶液(mL)0.51.01.52.02.53.0蒸馏水(mL)9.59.08.58.07.57.0蓝色小滴升降情况下降下降下降上升上升上升A.据表格分析待测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1.5~2.0mol/L的蔗糖溶液B.假设上述实验中蓝色液滴均下降,则需适当调高外界溶液浓度C.上述实验也可以用等浓度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D.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在3号试管中〖答案〗B〖祥解〗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使外界溶液浓度升高,导致乙组蓝色小滴下降;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外界溶液浓度降低,导致乙组蓝色小滴上升;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水分进出平衡,外界溶液浓度不变,导致乙组蓝色小滴扩散。2、根据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的自变量蔗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指标是蓝色小液滴的移动方向(小液滴放到低浓度溶液中时,液滴下沉;反之则上升。)。1-6号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由于乙组3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下,乙组4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上,推知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mol·L-1之间。【详析】A、1-6号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由于乙组3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下,乙组4号试管中,液滴移动方向向上,因每个试管中放入了蔗糖和蒸馏水,每个试管中的浓度应该用蔗糖溶液浓度除以蔗糖溶液和蒸馏水的和,即10ml,推知植物材料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mol·L-1之间,A错误;B、蓝色小滴下降,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即所有外界溶液浓度均低于细胞液浓度,则需适当调高外界溶液浓度,B正确;C、硝酸钾可进入植物细胞,最后外界溶液浓度都低于细胞液浓度,即都变现出下降,无法判断细胞液浓度,C错误;D、蓝色小液滴在1~3号试管中均下降,即都吸水,外界浓度越低,细胞吸水越多,小液滴的浓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下降最快的是1号试管,D错误。故选B。18.酵母菌中约的精氨酸是由密码子编码的,而其余五种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则以大致相等的较低频率被使用(每种左右)。现通过基因改造,采用酵母菌偏好的精氨酸密码子,提高了酵母菌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此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酵母菌的染色体组数量增加B.相关蛋白质的氨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