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序号代表具体的层次,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叙述不恰当的是()A.松树(个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①B.杏花属于生命系统的③层次C.HIV病毒不能在上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⑧〖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系统层次,②表示器官层次,③表示组织层次,④系表示细胞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⑤表示种群层次,⑥表示群落层次,⑦表示生态系统层次,⑧表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详析】A、松树属于植物,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层次,即图中的①,A正确;B、杏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即图中的②,B错误;C、HIV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而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因此其不能在上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C正确;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即图中的⑧,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核糖体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③原核细胞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⑤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答案〗B〖祥解〗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析】①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①错误;②绝大多数细菌是异养微生物,也有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是自养型,②正确;③原核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③正确;④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④错误;⑤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⑤错误;⑥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⑥正确。故选B。3.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结构如图。下列与阿斯巴甜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是()A.葡萄糖 B.叶绿素 C.胶原蛋白 D.纤维素〖答案〗C〖祥解〗据图可知组成阿斯巴甜的元素有C、H、O、N。【详析】AD、阿斯巴甜含有C、H、O、N,葡萄糖和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与阿斯巴甜的元素不同,AD不符合题意;B、叶绿素含有Mg,阿斯巴甜不含Mg,B不符合题意;C、胶原蛋白含有C、H、O、N,与阿斯巴甜的元素相同,C符合题意。故选C。4.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高分子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的种类有21种,b的种类有8种B.B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A在人的神经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的种类相同〖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A和B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则A是蛋白质,B是DNA,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是氨基酸,B(DNA)的基本单位b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详析】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氨基酸约有21种,b是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其种类有4种,A错误;B、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B(DNA),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有些是RNA,B错误;C、a是氨基酸,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D、A是蛋白质,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神经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并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5.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B.磷脂分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而与选择透过性无关C.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D.一些小分子、离子和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答案〗D〖祥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析】A、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C、信息分子的受体有的存在于细胞膜,有的不位于细胞膜上,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D、细胞膜可以让小分子、一些离子和大分子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D。6.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C.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答案〗A【详析】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与内质网无关,A正确;B、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B错误;CD、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都需要内质网进行加工,C、D错误。故选A。7.科学家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测得胰腺腺泡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与该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3H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C〖祥解〗1、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故图甲中a、b、c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详析】AD、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肽链,肽链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因此放射性先在核糖体上出现,然后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甲中的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且3H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D正确;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先在核糖体上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并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故与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C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的染色体B.细胞核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A【详析】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的染色体,A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项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DNA不能进出核孔,C项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项错误;9.如图所示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甲、丙装置中A、B、a、b溶液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A.h1>h2、Ma>Mb B.h1>h2、Ma<MbC.h1<h2、Ma<Mb D.h1<h2、Ma>Mb〖答案〗D〖祥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由题图可知:Ma=Mb>MA>MB,所以2个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详析】ABCD、由于Ma=Mb>MA>MB,所以甲和丙装置中的水分子都会流入漏斗,分别使漏斗液面升高h1、h2,又Ma与MA的浓度差小于Mb与MB的浓度差,a中吸水量小于b中吸水量,因此h1<h2;由于丁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多于乙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因而达到平衡后Ma>Mb,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图是某同学用洋葱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⑥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⑥处的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浓度C.图中①是细胞壁,⑥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C〖祥解〗1、据图分析,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细胞膜,③表示细胞核,④表示液泡膜,⑤表示细胞质,⑥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⑦表示液泡。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详析】A、图中细胞膜②、液泡膜④、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⑤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⑥处的浓度大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⑥处的浓度小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⑥处的浓度等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由于无法确定图中细胞是在质壁分离还是在质壁复原或者是在动态平衡中,因此无法确定⑥、⑦处的浓度,B错误;C、图中①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因此,⑥中充满了外界溶液,C正确;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故选C。11.碘是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碘的浓度是血浆中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钠钾泵通过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以维持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IS运输I-和Na+的方式相同B.抑制NIS的功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Na+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甲状腺滤泡细胞D.钠钾泵运输Na+、K+时自身构象会改变〖答案〗A〖祥解〗钠钾泵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可见钠离子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同时将血浆中I-运入滤泡上皮细胞。而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可见I-入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详析】A、I-通过NIS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方式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Na+通过NIS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抑制NIS的功能会影响I-的运输,进而影响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B正确;C、Na+通过钠钾泵逆浓度梯度运出甲状腺滤泡细胞,该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D、钠钾泵属于载体蛋白,每次转运Na+、K+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故选A。12.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细胞膜表面存在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线粒体功能对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详析】坐标曲线图显示,a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A项错误;方式a即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项错误;方式b即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项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不会影响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项错误。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B.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C.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永久失活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答案〗B【详析】由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所以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A错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酶活性的大小通常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性愈高,反之活力愈低,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高温、过酸和过碱酶都会失去活性,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结构,所以酶不会失去活性,C错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为碘液不能检测淀粉酶对蔗糖是否有催化作用,D错误。14.关于酶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将α-淀粉酶和淀粉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值后再将相应pH下的α-淀粉酶和淀粉溶液混合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α-淀粉酶和淀粉在一系列温度梯度下进行实验,再用碘液检测C.探究酶的专一性,用α-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再用碘液检测D.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pH=1.5时设置温度梯度,再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答案〗B〖祥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pH;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不同的底物或不同的酶,因变量为底物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详析】A、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故不能选择淀粉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可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用碘液鉴定淀粉的剩余量,B正确;C、由于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故探究酶的专一性时,用α-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应该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D、由于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时,不能用双缩默试剂检测,D错误。故选B。15.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答案〗B〖祥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详析】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故选B。16.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DP,C为ATPB.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E2来源于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的能量C.E1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植物和细菌来说,E1来自细胞呼吸D.C→B与B→C都可以伴随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答案〗B〖祥解〗ATP和ADP转化过程中:1、酶不同:ATP分解为ADP与Pi的酶是水解酶,ADP与Pi合成ATP的酶是合成酶;2、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3、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该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顺箭头的方向来看,C到B为ATP的合成,B到C为ATP的水解,E1为合成ATP的能量,E2为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详析】A、该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顺箭头的方向来看,C到B为ATP的合成,B到C为ATP的水解,E1为合成ATP的能量,E2为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图中Pi代表磷酸,B为ATP,C为ADP,A错误;B、B→C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来源于特殊化学键的断裂,B正确;C、E1是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和光能,C错误;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ATP的合成伴随着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着吸能反应,D错误。故选B。17.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丙酮酸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的试管是()A.乙 B.丙 C.甲和丙 D.乙和丙〖答案〗D〖祥解〗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析】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因为其中没有线粒体结构,因此不能进行反应;乙试管中是线粒体和丙酮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因此,在有氧条件下,该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乙和丙,即D正确。故选D。18.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B.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D.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相等〖答案〗C〖祥解〗当氧气浓度为0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当氧气浓度为b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详析】AB、O2浓度为b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低,A项、B项错误;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C项正确;D、O2浓度为a时,cd=ca,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项错误。故选C。19.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肌肉中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祥解〗1、斑马鱼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分析柱形图可知,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能改变斑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a、c对照即b、d对照,运动时乳酸产生量增加,说明与静止相比,斑马鱼在运动时无氧呼吸强度增加。【详析】A、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A错误;B、静止时斑马鱼主要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B错误;C、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正确;D、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运动训练不能降低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D错误。故选C。20.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种子的贮存B.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促进其繁殖后密封产生酒精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D.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A〖祥解〗细胞呼吸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对于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应保证其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保存粮食、果蔬时,抑制细胞呼吸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详析】A、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适宜湿度、低氧,A错误;B、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使其有氧呼吸促进其繁殖,后密封使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伤口处形成无氧环境引起厌氧病原菌(如破伤风杆菌)的繁殖,C正确;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内质网的结构是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三维网络系统。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请回答问题:(1)图中的运出蛋白是在________上合成,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________(填写“COPI”或“COPII”)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2)内质网驻留蛋白在内质网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若其进入到高尔基体也可以被选择性回收。请依据图示简述回收的途径:________结合________(填写“COPI”或“COPII”)具膜小泡→具膜小泡与内质网发生________→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释放到内质网腔。(3)据图推测内质网驻留蛋白进入高尔基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a.随运出蛋白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b.需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修饰c.与运出蛋白一起分泌到细胞外(4)已有研究表明UBIADI是多种细胞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为了确定哪部分氨基酸序列决定UBIADI的胞内定位,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只有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________个氨基酸。〖答案〗(1)①.核糖体②.COPII(2)①.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或泡状小管群)上的KDEL受体蛋白②.COPI③.膜融合(3)ab(4)71-75〖祥解〗分析题图,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若驻留蛋白进入到高尔基体,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Ⅰ具膜小泡转运至内质网并释放到内质网腔,使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选择性回收。小问1详析】图中的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II具膜小泡,包裹着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小问2详析】内质网驻留蛋白在内质网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若其进入到高尔基体也可以被选择性回收。其回收的途径是: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II具膜小泡,具膜小泡与内质网发生膜融合,将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释放到内质网腔。【小问3详析】a、并不是所有驻留蛋白都会到高尔基体中,因此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运输现象,a正确;b、由于驻留蛋白也属于蛋白质,因此可能需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修饰,b正确;c、驻留蛋白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故选ab。【小问4详析】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切除前端70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能定位于内质网,而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71-75个氨基酸。22.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则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在模拟生物膜的______。(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方式(填序号)将会受到较大影响。(5)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内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6)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答案〗(1)①.A②.磷脂双分子层(2)①.②②.主动运输③.①④.自由扩散(3)选择透过性(4)②(5)8(6)载体蛋白〖祥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小问1详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即图中A。【小问2详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即图中②,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即图中①。【小问3详析】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可以有选择的让某些物质通过或不通过,即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小问4详析】图中②为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加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导致能量供应受到限制,所以②方式将会受到影响。【小问5详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两层膜,每层膜未磷脂双分子层,故4层膜具有8层磷脂分子。【小问6详析】图中①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为自由扩散。图中③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23.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其中X代表________、Y代表________。(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乙装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4)若酵母菌消耗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答案〗①.细胞质基质②.①②③③.O2④.CO2⑤.③(或①②③)⑥.吸收空气中的CO2(或:除去空气中的CO2)⑦.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⑧.6〖祥解〗图一表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图二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

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2、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2H5OH+2CO2或2丙酮酸+4[H]2C3H6O3【详析】(1)图一中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X是参与有氧第三阶段的O2,Y是无氧呼吸产物CO2。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有氧呼吸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乙装置中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以保证引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致。

(4)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3mo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5mol。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9-3=6mol,消耗葡萄糖的量为3mol。故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24.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1)胰脂肪酶可以通过_____作用将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为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科研人员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①图1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可通过测量_____(指标)来体现。②据图1分析,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______作用。(3)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_____性。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两种推测的机理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______(选填“B”或“C”)。(4)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铜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②由图3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______。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答案〗(1)催化(2)①.单位时间内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②.抑制(3)①.专一②.B(4)①.pH、板栗壳黄酮②.7.4③.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小问1详析】胰脂肪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将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小问2详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板栗壳黄酮的作用及机制,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变化。①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脂肪的水解量或单位时间内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来表示,而图1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此时的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甘油和脂肪酸的生成量来体现。②据图1实验结果显示,加入板栗壳黄酮使得酶促反应速率降低,所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小问3详析】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这说明酶促反应的发生需要酶与底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图2中的B的作用机理显示板栗壳黄酮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脂肪无法与脂肪酶发生结合,从而实现了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该抑制作用会导致脂肪的分解终止,此种抑制不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C图显示的作用机理为板栗壳黄酮和脂肪竞争胰脂肪酶上的活性位点,从而减少了脂肪与胰脂肪酶的结合几率,进而是酶促反应速率下降,此种抑制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缓解。据图1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促反应速率低于对照组,且增加脂肪浓度,反应速率依然比对照组低,因此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B。【小问4详析】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铜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是否加入板栗壳黄酮和不同pH。②由图3可知,两组实验在pH为7.4时酶促反应速率相差最大,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约为7.4。③若要探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则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条件,因变量为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湖北省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序号代表具体的层次,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叙述不恰当的是()A.松树(个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①B.杏花属于生命系统的③层次C.HIV病毒不能在上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⑧〖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系统层次,②表示器官层次,③表示组织层次,④系表示细胞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⑤表示种群层次,⑥表示群落层次,⑦表示生态系统层次,⑧表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详析】A、松树属于植物,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没有系统层次,即图中的①,A正确;B、杏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即图中的②,B错误;C、HIV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而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因此其不能在上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C正确;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即图中的⑧,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核糖体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③原核细胞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⑤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核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答案〗B〖祥解〗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析】①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①错误;②绝大多数细菌是异养微生物,也有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是自养型,②正确;③原核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③正确;④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④错误;⑤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⑤错误;⑥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⑥正确。故选B。3.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结构如图。下列与阿斯巴甜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是()A.葡萄糖 B.叶绿素 C.胶原蛋白 D.纤维素〖答案〗C〖祥解〗据图可知组成阿斯巴甜的元素有C、H、O、N。【详析】AD、阿斯巴甜含有C、H、O、N,葡萄糖和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为C、H、O与阿斯巴甜的元素不同,AD不符合题意;B、叶绿素含有Mg,阿斯巴甜不含Mg,B不符合题意;C、胶原蛋白含有C、H、O、N,与阿斯巴甜的元素相同,C符合题意。故选C。4.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高分子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的种类有21种,b的种类有8种B.B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A在人的神经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的种类相同〖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A和B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则A是蛋白质,B是DNA,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是氨基酸,B(DNA)的基本单位b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详析】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氨基酸约有21种,b是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其种类有4种,A错误;B、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B(DNA),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有些是RNA,B错误;C、a是氨基酸,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D、A是蛋白质,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神经细胞与肝脏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并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5.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B.磷脂分子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而与选择透过性无关C.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D.一些小分子、离子和大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答案〗D〖祥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析】A、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C、信息分子的受体有的存在于细胞膜,有的不位于细胞膜上,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错误;D、细胞膜可以让小分子、一些离子和大分子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D。6.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C.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答案〗A【详析】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与内质网无关,A正确;B、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B错误;CD、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都需要内质网进行加工,C、D错误。故选A。7.科学家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测得胰腺腺泡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与该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3H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答案〗C〖祥解〗1、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故图甲中a、b、c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详析】AD、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肽链,肽链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因此放射性先在核糖体上出现,然后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甲中的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且3H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D正确;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先在核糖体上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并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故与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图乙中d、e、f曲线所代表的结构依次为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C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的染色体B.细胞核是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A【详析】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的染色体,A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项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DNA不能进出核孔,C项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项错误;9.如图所示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甲、丙装置中A、B、a、b溶液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A.h1>h2、Ma>Mb B.h1>h2、Ma<MbC.h1<h2、Ma<Mb D.h1<h2、Ma>Mb〖答案〗D〖祥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由题图可知:Ma=Mb>MA>MB,所以2个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详析】ABCD、由于Ma=Mb>MA>MB,所以甲和丙装置中的水分子都会流入漏斗,分别使漏斗液面升高h1、h2,又Ma与MA的浓度差小于Mb与MB的浓度差,a中吸水量小于b中吸水量,因此h1<h2;由于丁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多于乙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因而达到平衡后Ma>Mb,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图是某同学用洋葱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⑥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⑥处的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浓度C.图中①是细胞壁,⑥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答案〗C〖祥解〗1、据图分析,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细胞膜,③表示细胞核,④表示液泡膜,⑤表示细胞质,⑥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⑦表示液泡。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详析】A、图中细胞膜②、液泡膜④、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⑤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⑥处的浓度大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⑥处的浓度小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⑥处的浓度等于⑦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由于无法确定图中细胞是在质壁分离还是在质壁复原或者是在动态平衡中,因此无法确定⑥、⑦处的浓度,B错误;C、图中①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因此,⑥中充满了外界溶液,C正确;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故选C。11.碘是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碘的浓度是血浆中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钠钾泵通过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以维持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IS运输I-和Na+的方式相同B.抑制NIS的功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C.Na+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甲状腺滤泡细胞D.钠钾泵运输Na+、K+时自身构象会改变〖答案〗A〖祥解〗钠钾泵消耗ATP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出。可见钠离子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为协助扩散,同时将血浆中I-运入滤泡上皮细胞。而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可见I-入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详析】A、I-通过NIS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方式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Na+通过NIS进入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方式是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A错误;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抑制NIS的功能会影响I-的运输,进而影响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B正确;C、Na+通过钠钾泵逆浓度梯度运出甲状腺滤泡细胞,该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D、钠钾泵属于载体蛋白,每次转运Na+、K+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故选A。12.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细胞膜表面存在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线粒体功能对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详析】坐标曲线图显示,a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A项错误;方式a即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项错误;方式b即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项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不会影响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项错误。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B.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C.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永久失活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答案〗B【详析】由于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所以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A错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酶活性的大小通常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性愈高,反之活力愈低,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高温、过酸和过碱酶都会失去活性,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结构,所以酶不会失去活性,C错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为碘液不能检测淀粉酶对蔗糖是否有催化作用,D错误。14.关于酶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将α-淀粉酶和淀粉溶液的pH分别调到设定值后再将相应pH下的α-淀粉酶和淀粉溶液混合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α-淀粉酶和淀粉在一系列温度梯度下进行实验,再用碘液检测C.探究酶的专一性,用α-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再用碘液检测D.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pH=1.5时设置温度梯度,再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答案〗B〖祥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pH;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不同的底物或不同的酶,因变量为底物的剩余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详析】A、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故不能选择淀粉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可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用碘液鉴定淀粉的剩余量,B正确;C、由于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故探究酶的专一性时,用α-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应该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D、由于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时,不能用双缩默试剂检测,D错误。故选B。15.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答案〗B〖祥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详析】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故选B。16.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DP,C为ATPB.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E2来源于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的能量C.E1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植物和细菌来说,E1来自细胞呼吸D.C→B与B→C都可以伴随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答案〗B〖祥解〗ATP和ADP转化过程中:1、酶不同:ATP分解为ADP与Pi的酶是水解酶,ADP与Pi合成ATP的酶是合成酶;2、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3、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该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顺箭头的方向来看,C到B为ATP的合成,B到C为ATP的水解,E1为合成ATP的能量,E2为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详析】A、该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顺箭头的方向来看,C到B为ATP的合成,B到C为ATP的水解,E1为合成ATP的能量,E2为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图中Pi代表磷酸,B为ATP,C为ADP,A错误;B、B→C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来源于特殊化学键的断裂,B正确;C、E1是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和光能,C错误;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ATP的合成伴随着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着吸能反应,D错误。故选B。17.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分别加入丙酮酸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的试管是()A.乙 B.丙 C.甲和丙 D.乙和丙〖答案〗D〖祥解〗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析】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因为其中没有线粒体结构,因此不能进行反应;乙试管中是线粒体和丙酮酸,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因此,在有氧条件下,该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乙和丙,即D正确。故选D。18.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的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O2浓度为a时,果实的无氧呼吸水平最低B.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相等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D.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相等〖答案〗C〖祥解〗当氧气浓度为0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当氧气浓度为b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详析】AB、O2浓度为b时,吸收O2量和释放CO2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低,A项、B项错误;C、O2浓度为a时,果实有机物消耗最少,利于储存,C项正确;D、O2浓度为a时,cd=ca,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D项错误。故选C。19.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肌肉中乳酸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祥解〗1、斑马鱼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分析柱形图可知,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能改变斑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a、c对照即b、d对照,运动时乳酸产生量增加,说明与静止相比,斑马鱼在运动时无氧呼吸强度增加。【详析】A、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形成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A错误;B、静止时斑马鱼主要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B错误;C、c、d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比对照组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少,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斑马鱼运动时无氧呼吸的强度,C正确;D、a、b对照,训练组斑马鱼在静止时产生的乳酸与对照组产生的乳酸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运动训练不能降低马鱼静止时无氧呼吸的强度,D错误。故选C。20.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低氧、干燥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种子的贮存B.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促进其繁殖后密封产生酒精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D.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A〖祥解〗细胞呼吸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对于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应保证其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保存粮食、果蔬时,抑制细胞呼吸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详析】A、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适宜湿度、低氧,A错误;B、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先通气使其有氧呼吸促进其繁殖,后密封使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C、用透气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避免伤口处形成无氧环境引起厌氧病原菌(如破伤风杆菌)的繁殖,C正确;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内质网的结构是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三维网络系统。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请回答问题:(1)图中的运出蛋白是在________上合成,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________(填写“COPI”或“COPII”)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2)内质网驻留蛋白在内质网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若其进入到高尔基体也可以被选择性回收。请依据图示简述回收的途径:________结合________(填写“COPI”或“COPII”)具膜小泡→具膜小泡与内质网发生________→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释放到内质网腔。(3)据图推测内质网驻留蛋白进入高尔基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a.随运出蛋白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b.需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修饰c.与运出蛋白一起分泌到细胞外(4)已有研究表明UBIADI是多种细胞的内质网驻留蛋白。为了确定哪部分氨基酸序列决定UBIADI的胞内定位,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只有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________个氨基酸。〖答案〗(1)①.核糖体②.COPII(2)①.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或泡状小管群)上的KDEL受体蛋白②.COPI③.膜融合(3)ab(4)71-75〖祥解〗分析题图,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若驻留蛋白进入到高尔基体,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Ⅰ具膜小泡转运至内质网并释放到内质网腔,使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选择性回收。小问1详析】图中的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II具膜小泡,包裹着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小问2详析】内质网驻留蛋白在内质网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若其进入到高尔基体也可以被选择性回收。其回收的途径是: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II具膜小泡,具膜小泡与内质网发生膜融合,将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释放到内质网腔。【小问3详析】a、并不是所有驻留蛋白都会到高尔基体中,因此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运输现象,a正确;b、由于驻留蛋白也属于蛋白质,因此可能需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修饰,b正确;c、驻留蛋白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故选ab。【小问4详析】研究者分别去除UBIADI蛋白N端前20、40、45、50、55、60、65、70、75个氨基酸,发现切除前端70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能定位于内质网,而切除前端75个氨基酸的UBIADI蛋白无法定位于内质网。此结果说明影响UBIADI蛋白定位到内质网的氨基酸序列分布于UBIADI蛋白N端第71-75个氨基酸。22.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2)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则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在模拟生物膜的______。(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方式(填序号)将会受到较大影响。(5)植物细胞线粒体基质内产生的CO2进入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需要穿过_______层磷脂分子。(6)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答案〗(1)①.A②.磷脂双分子层(2)①.②②.主动运输③.①④.自由扩散(3)选择透过性(4)②(5)8(6)载体蛋白〖祥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小问1详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即图中A。【小问2详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即图中②,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即图中①。【小问3详析】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可以有选择的让某些物质通过或不通过,即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小问4详析】图中②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