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课件_第1页
中药剂量课件_第2页
中药剂量课件_第3页
中药剂量课件_第4页
中药剂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

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

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其

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

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娱蚣二条、大枣

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自明清以来,我

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

=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

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

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

=30克;I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

量不象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

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

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

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

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

治病证的改变。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

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的因素:

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

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

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

毒。止匕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

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

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

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

量,免伤脾胃;再如犀角、羚羊角、廉香、牛黄、猴枣、鹿

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

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

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

物用量要大些。

三、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由于年龄、体质

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

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

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

小儿用成人药量的l/4o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

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

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

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四、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

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夏

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

常用内服剂量约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

克;新鲜药物常用量30~6。克。

第二节中

药的用法

本书所述中药的服法,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

用方法。

一、汤剂煎煮法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

伊尹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煎具、

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铝锅、搪瓷罐次之,忌

用钢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沿

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储水等,但总以水质

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有文、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

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

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

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

1/3〜2/1。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二次服用。煎煮的火

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

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

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

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

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

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

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

它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

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及牡蛎、海蛤壳、瓦

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板、鳖甲等。此处,附

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

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

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它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

如薄荷、青蒿、香需、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

等。止匕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环其有效

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

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它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

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

蛤粉、滑石、青黛、旋复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士、北秫

米等。

(4)另煎: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

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

服,也可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

鹿茸、虎骨等。

(5)溶化:又称烽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

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粘附其它药物影响煎煮,可

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炸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

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它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修化后服

用、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虎骨胶、鸡血藤胶

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叫煽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

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它药

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

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

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它药物煎液冲

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

鹿茸、人参、蛤蛇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

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

紫珠草、血余炭、棕檎炭及用于息风止痉的娱蚣、全蝎、僵

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

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

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止匕外.还有一

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孽养汁、鲜地黄汁等也

须冲服。

(8)煎汤代水: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上与其它药物同煎

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

它药物,如灶心土等。止匕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

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二、服药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

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

病、热性病可一日二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

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晕、头痛、

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

脏疾患,则宣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

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

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

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

(1)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

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

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

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

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

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装入胶囊中

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4)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

粘喉引起呕吐。

(5)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

吞服。

止匕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一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

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

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

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

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

气。

附篇一中药的命名和分类(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

中药的命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其命名方法,总的

来说都与医疗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有以功效命名的,有

以药用部位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生长特性命名的,

有以形色气味命名的,有以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的,有以避

讳命名的,有以隐喻法命名的,有以人名命名的等等。中药

命名方法丰富多彩,现分述如下:

(一)因药物突出的功效而命名:如益母草功善活血调经,

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

妇科经产要药;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

续断功善行血脉,续筋骨,疗折伤,主治筋伤骨折;覆盆子

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善治肾虚遗尿尿频、遗精滑精;决

明子功善清肝明目,主治眼科疾病,为明目佳品;千年健能

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痿

软无力等,都是以其显著的功效而命名的。

(二)因药用部位而命名: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

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

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药中芦根、

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即以根皮入药;桑叶、

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苏梗、蕾香梗、荷梗等以植物

的茎入药;桑枝、桂枝等以植物的嫩枝入药;牛芽子、苏子、

莱麻子、枳实、棚实等即以果实、种子入药;菊花、旋覆花、

款冬花、芫花等即以花入药。动物药如龟甲、鳖甲、刺猬皮、

水牛角、羚羊角、熊胆、黄狗肾、全蝎等则分别是以入药部

分甲壳、皮部、角、胆、外生殖器、全部虫体等不同的组织

器官来命名的。

(三)因产地而命名: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

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不完全

相同,甚至南北迥异,差别很大。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

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

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

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

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

苓;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质量好,又名阳春砂;地黄以河南

怀庆产者最佳,故称怀地黄;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尤以吉

林抚松产者为佳,故名吉林参,等等,都是因该地所产的药

材质量好,疗效高,因而常在药物名称之前冠以产地之名。

(四)因形态而命名: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

其特殊之处,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

的形态特征而命名。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乌头,

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

故名。罂粟壳、金樱子都是因其形状似罂(口小腹大的瓶子)

而得名;牛膝的茎节膨大,似牛的膝关节,故名牛膝;马兜

铃则因其似马脖子下挂的小铃铛一样而得名。

(五)因气味而命名: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

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丁香、茴

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

字命名;而败酱草、臭梧桐、墓头回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

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

(六)因滋味而命名:每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

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

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俱全而得名;甘草以其

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酸

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七)困颜色而命名:许多中药都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

因而药物的颜色就成了命名的依据。如色黄的中药有黄苓、

黄连、黄柏、黄芭、大黄等;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黑丑、

墨旱莲等;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矶、葱白、戴白等;

色紫的中药有紫草、紫参、紫花地丁等;色红的中药有红花、

红枣、红豆蔻、丹参、朱砂、赤芍等;色青的中药有青黛、

青皮、青蒿等;色绿的中药有绿萼梅、绿豆等。

(八)因生长季节而命名: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农历五

月间)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

后枯萎,故冠以夏字;金银花以花蕾入药,花初开时洁白如

银,数天后变为金黄,黄白相映,鲜嫩悦目,故名金银花,

其中以色白的花蕾入药为好,故简称银花;冬虫夏草是指冬

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幼虫的菌座,因夏天在越

冬蛰土的虫体上生出子座形的草菌而得名。

(九)因进回国名或译音而命名:某些进口药材是以进口

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

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

“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番

木鳖、胡椒、胡麻仁、西红花、西洋人参等。有些外来药,

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十)因避讳而命名:在封建时代,为了避帝王的名讳,

药物也改换名称。如延胡索,始载《开宝本草》,原名玄胡

索,简称玄胡,后因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称延胡索、延

胡,至清代避康熙(玄炸)讳,又改玄为元,故又称元胡索、

元胡。玄参一药,因避清代康熙(玄瘴)讳,改‘玄"作“元”

而得元参之名。山药原名薯茄,至唐朝因避代宗(名预)讳

改为“薯药”,至宋代又为了避英宗(名署)讳而改为山药。

(十一)因人名而命名:有些中药的用名带有传说色彩,

这些药多半是以发现者或最初使用者的名字来作药名。如使

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刘寄奴是南

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发现的;杜仲一

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

人遂以杜仲而命名;牵牛子传说是由田野老人牵牛谢医而得

名;何首乌一药,据说是古代一姓何的老人,因采食此药,

120岁仍然须发乌黑发亮,故名何首乌。它如徐长卿等,皆

与传说有关。

(十二)因秉性而命名:如肉茯蓉,为肉质植物,补而不

峻,药性从容和缓,故名肉茯蓉;急性子因秉性急猛异常而

得名;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其通经下乳之功甚速,虽有帝

王之命也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沉香以体重性沉降,

入水沉于底者为佳。它如浮小麦浮于水上者、磁石有磁性、

滑石性滑腻、阿胶呈胶状等,均与秉性有关。

中药的分类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复杂,为了便于检索、研究和运用中

药,古今医药学家采用了多种分类法。现简介如下:

一、古代中药分类法

(一)自然属性分类法以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为依据的分类

方法。古代本草学多采用此法。早在《周礼》中已有五药(草、

木、虫、石、谷)的记载,为后世本草学分类提供了一种模

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先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

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

有名未用七类,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中药分类法的

一大进步。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等书

的中药分类法均与其大同小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问世后,自然属性分类法有了突破性进展。书中根据“不分三

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将1892种药

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

虫、鳞、禽、兽、人16部(纲),60类(目)。如草部(纲)

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等11目。

析族区类,振纲分目,分类详明科学,体现了进化论思想,

是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不少处与近代植物学、动物学、

矿物学分类合拍,对后世本草学分类影响颇大,传沿至今。

(二)功能分类法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首先采用的中药分类法。书中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

品补虚养命,中品补虚治病,下品功专祛病,为中药按功能

分类开拓了思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按药物的功用

提出了著名的十剂分类法,即宣、通、补、泻、燥、湿、滑、

涩、轻、重,使此分类法有较大发展,并对方剂的分类具有

重大影响。经各家不断增补,至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

功能分类法已较完善。书中将520种药分为补剂、收剂、散

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等7类。各类再细分,如补类

中又分平补、温补、补火、滋水等小类,系统明晰,排列合

理,便于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按功能分类的方法。

(三)脏腑经络分类法以药物归属于哪一脏腑、经络为主

来进行分类,其目的是便于临床用药,达到有的放矢。如《脏

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按肝、心、脾、肺、肾、命门、三焦、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十二脏腑将药物进行分类。《本

草害利》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队,分为心部药队、肝部

药队、脾部药队、肺部药队、肾部药队、胃部药队、膀胱部

药队、胆部药队、大肠部药队、小肠部药队、三焦部药队,

每队再以补泻凉温为序,先陈其害,后叙其利,便于临床用

药,以达有的放矢之目的。

二、现代中药分类法

(一)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中药大辞典》、《中华药海》(下

册)等即采用此种分类法。其优点是将中药归入笔画索引表

中,便于查阅。

(二)功效分类法功效分类法的优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