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定西市岷县城郊初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郊初中2024年春季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哪一位皇帝?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故A符合题意;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建立隋朝”是解题的关键,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2.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A.都江堰 B.赵州桥 C.大运河 D.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隋炀帝……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隋炀帝开凿的北抵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C项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水利工程,与隋朝隋炀帝无关,排除A项;赵州桥只是一座桥梁,不符合“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交通大动脉”这一描述,排除B项;长城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综合性防御工程,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秦与隋这两个王朝有很多的相似点,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均为()A.农民起义 B.残暴统治 C.营建大工程 D.用人不当【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隋炀帝在位期间,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暴虐无道,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因此秦与隋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均为残暴统治,B项正确;农民起义,是两个王朝暴政的结果,不是两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营建大工程,只是增加人民的负担,不是两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用人不当,与秦、隋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虚怀纳谏、知人善任,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封建帝王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虚怀纳谏、知人善任,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吸取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虚怀纳谏,知人善任,因此这一帝王是唐太宗,B项正确;唐高祖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但是没有提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排除C项;唐高宗是唐太宗的儿子,与题干反映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该诗反映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使许多门第不高的人也获得了读书—考试—做官的机会,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从而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促进教育发展,因而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D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与“读书人”无关,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上的管理制度,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请判断她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死后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楼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代灌溉工具筒车,D项正确;楼车是西汉时期出现,是一种畜力条播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翻车是东汉时期出现,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地工具,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8.唐朝时期,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城市是()A.洛阳 B.扬州 C.长安 D.杭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C项正确;洛阳也是唐朝非常重要的城市,但是盛唐时期作为国际大都会是长安,而不是洛阳,排除A项;扬州不是唐朝的都城,排除B项;杭州不是唐朝时期的都会,排除D项。故选C项。9.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故B符合题意;屈原创立骚体,故A不符合题意;李白是诗仙,故C不符合题意;白居易是诗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以诗史为切入点,考查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白居易是诗魔。10.在中国新冠肺炎严重时期,日本援助中国的物资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体现了中日两国的深厚友谊,下列人物在古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是()A.文成公主 B.玄奘 C.鉴真 D.张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多次东渡日本,前5次失败,第6次成功,754年抵达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主持修建唐招提寺等,因此在古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是鉴真,C项正确;文成公主入吐蕃属于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流,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排除B项;张骞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11.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史记》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项,B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项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2.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BD项说法有误不符合题意;C项理由不充分不符合题意;故选A。1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A.黄巢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朱温灭唐 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导致天宝危机,因此,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安史之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成为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项正确;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但是唐朝形势急转直下不符,排除A项;玄武门之变使唐太宗登上帝位的政变,排除B项;朱温灭唐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等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缓和了统治危机C.平定了安史之乱 D.推动了唐朝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项正确;缓和了统治危机与黄巢起义给唐朝致命打击不符,排除B项;安史之乱的平定与黄巢起义无关,排除C项;唐末黄巢起义给唐朝致命的的打击,不利于唐朝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5.“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在当时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材料描述的是()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可得出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通过学识选拔人才,C项正确;秦汉时期没有创立科举制,排除A项;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6.回望千年古国,游走历史长河,感悟盛唐夜歌,逐岁月长流,梦回盛唐,领悟天子雄才大略。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丰实。——杜甫《忆昔》(1)材料一是唐朝著名帝王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哪两类人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2)材料二是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期间的赞誉,她统治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促成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局面的出现?(3)材料三中的唐诗中“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其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个盛世局面的名称是什么?【答案】(1)两类人:舟:统治者;水:百姓。治国思想:重视百姓力量,以民为本,重视君民关系。 (2)措施:武则天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改革科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名称:开元盛世。【解析】【小问1详解】两类人:根据“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可知,“舟”“水”分别为统治者、百姓。治国思想:根据材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重视百姓力量,以民为本,重视君民关系。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期间励精图治,继续推行贞观时期的经济措施,重用人才,改革科举,发展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皇帝:根据所学可知,“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重用姚崇宋景等贤相,整顿吏治,编修经集等措施,他创造了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三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四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开放与兴盛的唐朝》(1)材料一诗中的“河”是指什么河?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方式,请列举1例说明。(4)根据材料四,运用两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答案】(1)“河”:隋朝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2)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尊奉:“天可汗”。

(3)方式:和亲举例: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说明:大进: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吸收外域文化大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5)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很强吸引力;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兼容并包;【解析】【小问1详解】“河”:根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隋朝大运河。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历时六年完成。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小问2详解】民族政策: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以友好的方式对待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小问3详解】方式:根据材料“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可知,唐朝时期采取了和亲的方式来了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小问4详解】说明:大进:根据材料““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向其他国家学习的内容属于“大进”,如唐代流行的马球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