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探究 开题报告2400字】_第1页
【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探究 开题报告2400字】_第2页
【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探究 开题报告2400字】_第3页
【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探究 开题报告2400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学院(部):专业:舞蹈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位论文(设计)题目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研究题目来源A.教师出题□B.学生自拟□请在□处打“√”题目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开发□D.专题调研□E.外文文献的翻译与评析□F.其他□选题是否来自教师专业实践、科研课题A.是□B.否□选题是否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A.是□B.否□选题是否属于教育理论研究或教学实践相关研究A.是□B.否□1.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瑶族长鼓舞的审美与文化的问题,不仅可以感受到瑶族长鼓舞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在舞蹈背后的文化,让原生态的舞蹈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感受艺术文化审美的多元化价值,宣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瑶族长鼓舞的文化,形成瑶族长鼓舞的审美经验,感知瑶族长鼓舞的美丽,并可以在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本研究课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是可以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瑶族长鼓舞是关系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由地方性舞蹈到国家性舞蹈的转变,并且在舞蹈中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将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以独具魅力的艺术方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价值,可以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激发人们内心的民族情怀,进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其次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瑶族长鼓舞的认知,瑶族作为少数民族嫌少有人知道当地的地方性舞蹈,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不被人发掘的地方性让瑶族长鼓舞更加有文化沉淀的韵味,跟应该被更多的人知道,在这舞蹈呈现的背后藏着的文化,让更多的人对于瑶族长鼓舞有一种性的认知。再则瑶族长鼓舞对于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瑶族长鼓舞的创造从本质来说其实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产物,是一种对社会产生的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以及价值,极具地方性特色的瑶族长鼓舞作为广西民族的文化精神的产物,浓缩了文化的精神,理应被人们传承与发展,这是古老民族舞蹈文化深深不息的体现,具有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2.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张政武(2011)在论著中叙述到由于长鼓舞中“弹”这个动律始终贯穿其中,简单概括成三点“屈弹、拧弹、矮弹”。“瑶不离鼓”体现了长鼓舞对于瑶族人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无山不有瑶”这句话又体现出了瑶族人民是依山而居的,因此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生活中的基本体态:腿部曲蹲、上身弓背、脚下稳踏地。“屈弹”就是在做动作时向下屈膝,动作完成起来时膝盖要向上反弹。“屈弹”的形成是因为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瑶族人民,长年在上山下坡时背重物,下半身就易形成上下屈伸的弹动,这种动律同时也折射出瑶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拧弹”即拧腰侧身的动作姿态。这是因为受山岭高大险峻、路窄、坡又陡的影响,人们在狭窄的山路相遇时,一定要拧身侧腰才能通过;劳动时,砍树、耕地、背背筐、挑竹担等重物更需要拧身。就这样长年累月,“拧弹”的形态逐渐融入到长鼓舞中,与长鼓紧密相连,舞蹈时身体的拧动会带动长鼓围绕身体转动。矮弹(沉),在民间有一句古话“长鼓舞跳的好不好,就看你跳得矮不矮”。在田野中,矮弹主要是背躬屈膝这一形态,而在课堂中则提炼为“沉”,即保持气息下沉,下身全蹲或半蹲,把重力放在腿上,呼吸贯穿始终来带动膝部屈伸或带动脚下步伐。其不仅保留了“矮”的特点,尊重了舞蹈的原型,也融合了符合目前潮流趋势的改变,使长鼓舞更容易被人接受,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追求。这一形态的产生是因为瑶族人民饱受压迫和剥削,而且长期生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他们迫不得已要进行沉重的体力劳动,其也体现了瑶族人民“沉而不屈”的民族精神。除去“弹”,在长鼓舞中另一个重要的形态则为“圆”。前者主要是体态,而后者则指动律。动律上柔和圆屈是瑶族人民长期培养下来的独特美感。在瑶族长鼓舞蹈教材中,有立圆、平圆、八字圆的鼓花练习。这也体现出瑶族人民淳朴自然的审美特征。欧阳艳(2021)提到广西本土的民间舞剧目在舞台上有十分好的呈现,优秀剧目意味着典型性,作品里的基本动作形态具备本民族的典型情感、典型风格,有着较高的训练价值,那些具有这种舞蹈的风格韵律的最典型的体态、动律、步伐以及道具运用的基本因素。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本文对瑶族长鼓舞作出研究,研究方向为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以及其中的审美意象,从多个层面分析了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特征,从多方面看待瑶族长鼓舞的审美特征,从分析中找到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美学符号,发现瑶族长鼓舞的审美意象,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瑶族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象。4.论文工作进度安排:于2022年9月5日由老师第1次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讲座;于2022年9月10日前写出并上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于2022年9月20日前写出并上交论文软件初稿;于2022年9月25日程序演示及论文写作指导;于2022年10月15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初稿;于2022年10月25日前提交毕业论文终稿。5.主要参考文献:[1]义王静.瑶族长鼓舞之美[J].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2):3.[2]刘玲.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和传承文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0):3.[3]欧阳艳.湖南江华瑶族长鼓舞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1(20):126-127.[4]玉金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以瑶族长鼓舞为例[D].西南大学.[5]贾璐.族群文化视域下的瑶族舞蹈审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6]盘笑莲.瑶族地区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中的瑶族文化传承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7]郭贝贝,丁天智.非遗语境下瑶族长鼓舞的本真性传承和保护研究——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J].大学:社会科学,2021(9):3.[8]吕扬.非遗视角下瑶族长鼓舞的传承及发展研究[J].音乐时空,2018.[9]杨秀芝:《瑶族长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当代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8期。[10]李瑛.广西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