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大量开设,但人们只有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时,才倾向于向西医求助,而内科疾病一般是在中医诊治多次无效后,才去尝试西医。这从侧面反映了()A.中国人“华夷之辨”的心理防线 B.西医的疗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C.中国人强烈抵制外来侵略的心态 D.“西学东渐”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生活2.[2023江苏徐淮盐连四市联考]民国初年,上海极具影响力的报刊《申报》的每一个版面上都有西医药广告;1922年,该报西医药广告在数量上占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这反映出()A.西医在上海真正立足 B.西方文化侵略的深入C.民众对西医普遍接受 D.西医在上海逐渐流行3.[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检测]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2023江苏昆山高二调研]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上记载:“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西汉元始二年,出现了疫病,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表明秦汉时期()A.疫病防治手段多样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疫病发生较为频繁 D.采取了隔离救治的方法5.[2023辽宁高二期中]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白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国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 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6.[2023江苏徐州高二期末]公元2—3世纪,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都暴发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等疫病。两个帝国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A.说明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反映出疫病影响世界的发展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7.[2023江苏扬州高三开学]晚清《大公报》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是人之一身紧要关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8.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傒斯也作诗云:“近闻闽中瘴大作,不间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9.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身患疟疾,病情严重,御医百治无效。此时,西方传教士刘应等人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病,因此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康熙帝还把金鸡纳霜等药物推荐给皇子和近臣使用。这说明()A.西药比中药更科学B.西药逐步影响中国C.中西医学交流频繁D.西药成为侵华工具10.魏晋时期的医政制度沿袭两汉,医政事务由太医令、太医博士、尚药监等机构主持。南朝刘宋时,太医署所辖的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教授生徒。隋唐时期,《甲乙经》《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等是重要的医学教材。这些做法()A.利于传统医学知识的传承B.加速了传统医药学的体系化建设C.深受主流思想文化的熏陶D.促使士人开始关注医学理论构建11.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多,疫气说呈减弱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12.14世纪,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甚至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会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A.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B.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C.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二、综合题13.[2023江苏邳州高二检测]烈性传染病鼠疫曾对中国产生了严重危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后期尤其是明代末年气候异常的背景下,华北地区以及中国北方各地普遍干旱少雨,生态系统趋于脆弱。明代后期的华北地区,人口已相当密集,觅食人口的数量和流动性大大增加……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摘编自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等材料二1910年10月,东北三省肺鼠疫大流行。12月19日,我被派往哈尔滨调查瘟疫、组织防控。12月24日,我抵达哈尔滨,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解剖鼠疫死者遗体,建立实验室,发现鼠疫病原菌。采取了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火化鼠疫死者遗体等多种科学防治措施,使这场瘟疫很快就被控制。1911年4月,在奉天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我当选为主席,这是我国首次国际科学会议。——摘编自伍连德《鼠疫斗士——伍连德自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末鼠疫流行的原因及影响。(2)指出材料二体现的史料类型与防疫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疫情控制产生的积极作用。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医院在中国大量开设,但人们只有在遇到外科、眼科疾病时,才倾向于向西医求助,而内科疾病一般是在中医诊治多次无效后,才去尝试西医。这从侧面反映了()A.中国人“华夷之辨”的心理防线 B.西医的疗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C.中国人强烈抵制外来侵略的心态 D.“西学东渐”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社会民众偏向中医,对西医有所抵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固有的“华夷之辨”的心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人们在一些中医难以治疗的疾病问题上相信西医的疗效,排除B项;西方医学不是外来侵略,排除C项;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人仍有传统的“华夷之辨”心理,没有涉及西学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排除D项。2.[2023江苏徐淮盐连四市联考]民国初年,上海极具影响力的报刊《申报》的每一个版面上都有西医药广告;1922年,该报西医药广告在数量上占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这反映出()A.西医在上海真正立足 B.西方文化侵略的深入C.民众对西医普遍接受 D.西医在上海逐渐流行[解析]根据“1922年,该报西医药广告在数量上占广告总数的34.9%,居各类广告之首”可得出西医传入中国后,逐步在中国传播与流行开来,因此广告的数量才会增多,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西医在上海真正立足”,排除A项;材料并不涉及西方文化侵略的深入,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众的态度,“普遍接受”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3.[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检测]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解析]由材料“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本草”“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繁荣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4.[2023江苏昆山高二调研]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上记载:“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西汉元始二年,出现了疫病,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表明秦汉时期()A.疫病防治手段多样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疫病发生较为频繁 D.采取了隔离救治的方法[解析]根据材料“当迁疠所处之”“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可知,对于感染疫病的人,秦汉时期都规定对其进行隔离,说明秦汉时期采取了隔离救治的方法,故D项正确。5.[2023辽宁高二期中]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白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国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 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解析]中医认识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认识止于此而缺乏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说明中国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可知,无法体现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故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是欧洲科学家的功劳,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可知,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而不是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故D项错误。6.[2023江苏徐州高二期末]公元2—3世纪,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都暴发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等疫病。两个帝国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A.说明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C.反映出疫病影响世界的发展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花、鼠疫属于强传染性疾病,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都暴发过此类传染病,结合材料“两个帝国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可知,疫病影响世界的发展,故C项正确。7.[2023江苏扬州高三开学]晚清《大公报》刊载的一则西医广告中写道:“世界上的人本是精气血肉长成的身体,不似金石的坚固……牙齿是人之一身紧要关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宣传拓展医疗业务 B.传播西医基础理论C.普及公共卫生知识 D.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解析]根据材料“西医广告”“牙齿是人之一身紧要关口,此处不保养好了,恐怕周身的病即因之而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医刊登广告,强调牙齿保养的重要性,意在宣传拓展医疗业务,故A项正确;材料中广告只宣传了牙齿保养的重要性,未涉及传播西医基础理论,排除B项;材料中西医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业务,吸引顾客,而不是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关于牙齿保养的广告语,并未体现出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排除D项。8.据记载,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元代文学家揭傒斯也作诗云:“近闻闽中瘴大作,不间村原与城郭。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这说明,当时福建地区()A.社会经济急剧衰退B.瘟疫灾害异常严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政府消极应对瘟疫【解析】材料“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死人无算”“全家十口一朝空,忍饥种稻无人获”表明当时福建地区瘟疫灾害异常严重,故B项正确。9.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帝身患疟疾,病情严重,御医百治无效。此时,西方传教士刘应等人用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的病,因此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康熙帝还把金鸡纳霜等药物推荐给皇子和近臣使用。这说明()A.西药比中药更科学B.西药逐步影响中国C.中西医学交流频繁D.西药成为侵华工具【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帝身患疟疾,被传教士用金鸡纳霜治好,康熙帝把金鸡纳霜等药物推荐给皇子和近臣使用,说明西药逐步影响中国,故B项正确。10.魏晋时期的医政制度沿袭两汉,医政事务由太医令、太医博士、尚药监等机构主持。南朝刘宋时,太医署所辖的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教授生徒。隋唐时期,《甲乙经》《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等是重要的医学教材。这些做法()A.利于传统医学知识的传承B.加速了传统医药学的体系化建设C.深受主流思想文化的熏陶D.促使士人开始关注医学理论构建【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医政制度沿袭两汉”“太医署所辖的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教授生徒”“《甲乙经》《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等是重要的医学教材”可知,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故选A项。11.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多,疫气说呈减弱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解析】根据材料“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多,疫气说呈减弱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可知,这主要是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表明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人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医学界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与政府的措施无关,排除D项。12.14世纪,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甚至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会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A.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B.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C.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解析】材料反映了黑死病使整个欧洲,无论是世俗社会还是教会,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都未能幸免,祈求上帝庇佑也无济于事。这说明这场浩劫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故A项正确;黑死病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现世的享受,故B项错误;黑死病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黑死病不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的标志,故D项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腔镜技术简介》课件
- 四下营养午餐教学设计及评课
- 新质生产力造纸
- 新质生产力与物流
- 韦格纳肉芽肿性巩膜炎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维导图课件
- 2025年家装工程合同范本
- 沈阳英语三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聊城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PTIO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操作指南-李熙灿-曾婧媛
- PCI患者的术后护理课件
- 2024年供应链可持续性培训资料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WS-T 10001-20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和管理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通止规设计公差自动计算表
- 静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过程
- 桥梁亮化施工流程图
- 深基坑巡视记录
-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讲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