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ZXXXXX—XXXX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课程标准化教学指南本文件给出了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英文缩写NQI,以下简称NQI)及应用课程的总体原则、课程设计、课程制作、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指导,并给出了相关的案例。本文件适用于高等教育的NQI及应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关课程也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27000—2023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T3664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GB/T42411.1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体系第1部分:框架与基本要求GB/T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标准化基础知识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16、JJF1001—2011、GB/T27000—2023、GB/T20000.1—2014以及GB/T43946—2024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qualityinfrastructure英文缩写NQI建立和实施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质量生态系统,是支撑及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安全、贸易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主要依赖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市场监督等要素。注:ISO等NQI研究组织认为,质量基础设施是公共与私营组织支持与提升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稳健性所需,由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实践构成的体系,主要依赖于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等3.2质量quality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来源:GB/T19000—2016,3.6.2]3.3质量基础设施效能qualityinfrastructureefficacy质量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实施活动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反映了活动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及其实现的程度。注:质量基础设施的效能涉及三个层面,即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区域或行业层面以及微观的企业层面。3.4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GB/ZXXXXX—XXXX注1: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来源:GB/T20000.1—2014,3.1]3.5标准standard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诸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由于它们可以公开获得以及必要时通过修正或修订保持与最新技术水平同步,因此它们被视为构成了公认的技术规则。其他层次上通过的标准,诸如专业协(学)会标准、企业标[来源:GB/T20000.1—2014,5.3]3.6计量metrology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来源:JJF1001—2011,4.2]3.7计量学metrology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注:计量学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及其不论其测量不确定度大小的所有应用领域。[来源:JJF1001—2011,4.3]3.8检验inspection对合格评定对象的审查,并确定其与具体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来源:GB/T27000—2023,5.3]3.9检测testing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来源:GB/T27000—2023,5.2]3.10认证certification与合格评定对象有关的第三方证明,认可除外。[来源:GB/T27000—2023,6.6]3.11认可accreditation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活动的能力、公正性和一致运作的第三方证明。[来源:GB/T27000—2023,6.7]3.12市场监督marketsurveillance所有调整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活动,包括对市场交易与竞争相关主体、要素、环境、领域、行为、商品和服务等进行的综合性监督。注2:包括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社会、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等注3:狭义的市场监督专指特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基于激发市场活力、市场秩序维护、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注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认为市场监督通常指由政府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验证国内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适用法规的活动,而这些法规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和服务不会危害健康、安全和环境,并加强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信任,也指制造商采取的行动,收集和回顾其产品从市场使用中获取的经验,包括确定可3GB/ZXXXXX—XXXX3.11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注5:标准化活动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注6: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来源:GB/T20000.1—2014,3.1]4总体原则4.1系统性满足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需求,同时兼顾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服务需求,确保课程内容及学科专业的系统性;课程设计需结合教学资源配置,从整体上考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宜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充分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等要素与NQI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逻辑关联。4.2实践性以社会实践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基础设施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主动性,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通过小组竞赛等教学方式培养责任感、价值观及领导力。4.3专业性结合各学科本身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促进质量基础设施理论与专业学科知识的融合发展。4.4多元性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类型、学习者和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多样化教学设计。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实现个性化发展。4.5持续改进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密切关注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将质量基础设施前沿成果融入课程,同步优化教学方法,确保学习者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和社会变迁。5课程设计5.1课程目标5.1.1知识目标引导学习者掌握NQI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了解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熟悉NQI依赖的五大要素: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市场监督,NQI的需求视角,NQI集成应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NQI集成应用的方法论;理解NQI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及机理模型,NQI各要素的逻辑关联及要素模型,产业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NQI需求特性;理解NQI的效能及评估,能够充分理解质量基础设施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及国际化的重要意义。5.1.2技能目标引导学习者应用NQI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开展各类NQI工作实践,包括参与制定相关领域的标准和标准体系、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NQI多要素的集成应用以及质量管理等,使学习者掌握GB/ZXXXXX—XXXXNQI应用的技能。5.1.3素质目标引导学习者充分理解NQI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其爱国敬业的品质。初步具备应用NQI角度和思维分析问题的科学素养,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培养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基本素养,能够就NQI领域的实际问题与团队成员、协作单位有效沟通;具有比较缜密的逻辑思维、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文化包容,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5.2设计框架5.2.1课程设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a)明确课程目标:分析用人单位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合;b)明确课程基本信息:根据课程目标与适用对象,确定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分、课程学时;c)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知识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设计实践教学活动;d)匹配课程资源:选用教材或编写讲义,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对接课程资源库,根据课程知识点与实践教学活动要求,配置相应资源。5.2.2课程设计宜与课程实施、评价、改进保持一致性,使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学习者需求保持同步,与教学方法相适应。课程设计可通过PDCA循环(Plan-Do-Check-Act)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并采取行动进行改进,实现对课程的改进和增值。5.3基本信息5.3.1课程代码:由各教学组织单位自行编码。5.3.2课程名称:可称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质量基础设施概论、质量基础设施的理论与实践、质量基础设施的起源发展与应用、质量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等。5.3.3课程性质:可为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培训类课程等。5.3.4课程学分:宜为2个学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分或调整为培训类课时。5.3.5课程学时:宜为36个学时(其中实践学时宜不低于3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5.3.6课程适用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学习者、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习者。5.4课程内容5.4.1基础内容标准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标准化原理,质量的定义,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标准框架的解读。计量计量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检验检测检验检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依据,检验与检测的区别,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检验检测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认证认可认证认可的基本概念,认证与认可的区别,发展历程,功能作用。5GB/ZXXXXX—XXXX市场监督市场监督的概念,管理体制、重要监督制度、市场监督法律体系,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消费者五方联动的监督体系。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起源、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功能及作用机理,NQI效能及评估,NQI匹配产业需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论及典型案例。5.4.2增选内容标准国内外标准化的发展概况,标准的性质与分类,标准化体系的概念,标准化管理,标准的制定,标准与NQI,国际标准化,标准的应用案例等。计量基本工作内容(量和单位、测量仪器、计量基标准、计量检定与校准、量值传递及溯源、不确定度概念、误差与数据处理、不确定度评定基础)、法规体系及管理架构简介、国内外计量发展趋势;计量与NQI,计量的应用案例等。检验检测检验检测的作用,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抽样的发展历史,抽样检验、全数检验的概念与优缺点,批、批不合格率的概念,抽样风险,抽样检验方案,N,n,Ac,Re,AQL,IL的概念,抽样方案确定参数表格的查找,检验检测与NQI,检验检测应用典型案例等。认证认可认证认可的本职属性,国内外认证认可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框架,认证认可新领域及发展,认证认可与NQI,认证认可应用典型案例等。市场监督市场监督的起源与发展,国内外市场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框架,市场监督与NQI,市场监督的典型案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各要素的作用机理、机理模型和要素模型,NQI与质量、经济和技术的关系,NQI在产业产品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特性,NQI的协同作用,NQI的集成应用,NQI的融合发展,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模式,NQI应用的典型案例等。5.4.3课程知识点课程的知识点,详见附录A。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课程的知识点,详见附录B。认知水平的指引根据授课对象、课程形式进行调整,若需调整,宜在相邻层次间进行。注: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级。了解是对知识有所认识,是局部、点状、零星的知识。理解是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点连成线,建立因果关系,与自己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5.5课程资源5.5.1根据教学组织机构实际情况及需求,收集、整理支撑课程开展的各类课程资源,形成规范化的课程资源管理与应用程序,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课程资源的分类、管理与维护。5.5.2课程资源的选择宜与知识点、技能、实践环节相匹配,支持课程教学全过程。宜满足以下内——制定对教学大纲(参见附录C)、教学计划、课程团队、课程宣传片等整体介绍资料,使学习者对课程的相关信息、学习内容、考核方式等有整体了解;GB/ZXXXXX—XXXX——选取适用的教材、教具、案例、多媒体课件等学习资料,有选择性地向学习者推荐、提供在线课程或资源,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提供多类型实践教学资源,选用机构资源以及质量基础设施专家资源,开展参观、实习或讲座、论坛等实践教学,巩固理论学习,支持课程教学过程。5.5.3根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课程资源库,匹配课程与教学方法,保障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可行性。资源库内容宜包括以下方面:——课程文档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用教材、案例、课件、图书资料、课程音视频等文档资料;——教学实物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教具、实验用品、模型等实物资源;——机构资源库:包括但不限于质量基础设施相关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实践基地、试验场地等机构;——质量基础设施专家库: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教育机构、政府、社会、行业或企业的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质量管理从业者等人员。6课程制作6.1课件制作课程制作团队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授课形式、课程文件制作进度与要求,制作标准化课程课件,形成课程文件。6.2试题文件制作试题文件制作根据教学大纲选取和(或)编制相关的试题或题库,组成课程配套的联系文件和(或)考试文件的环节。试题选取和编制应符合以下内容:——试题确定宜基于课程内容和附带的参考资料;——试题应满足课程目标的要求,涵盖主要知识点。试题数量及题型格式宜满足以下要求:——按课程时长、知识点和课程要求确定试题数量,试题数量宜为15-20道;——题型以单选、多选、填空、判断为主,主观论述、分析、计算为辅。试题内容的表述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试题的题干应准确、完善,考查的背景应给学习者充分的上下文环境,无过多无关信息;——选择题应避免题干内容和选项重复及互相提示,填入选项后句子应完整通顺;——判断题应避免有表述歧义性理解的题干。6.3课内实践宜设置课内实践环节。学习者通过有效识别典型行业或领域热点事件对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思考其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应用的可行性,为某特定需求制定一套解决方案,掌握NQI应用的能力。课内实践宜满足以下要求:——制定课内实践程序文件、课程文件、评分表等配套材料;——学习者组成若干小组,选取特定行业或领域的质量难点,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并作开题汇报;——学习者分组对应用质量基础设施解决特定行业或领域的质量难点方案进行中期讨论,介绍应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市场监督单要素或多要素集成应用的进展情况,导师根据解决方案进行点评与指导;——学习者分享本组应用质量基础设施解决特定行业或领域的质量难点的应用方案,校方组织评审专家对解决方案进行评审。6.4课外实践7GB/ZXXXXX—XXXX宜在课程中设置2-3次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习者前往质量基础设施应用方面表现突出的生产企业或质量技术机构调研学习,使学习者加深了解质量基础设施在相关领域应用。课外实践宜按以下要求:——制定课外实践方案,提前联系相关机构;——现场参观时间不少于30分钟;——现场授课时间不少于50分钟,现场授课人员为企业相关专家;——现场授课内容包括机构介绍、质量基础设施在行业应用情况等;——答疑时间不少于15分钟。6.5内容审核与修改在课程文件形成后,由审核人员对课程内容及配套的课程文件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由课程制作团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课程制作团队应根据审改意见进行修改并重现提交审核。6.6课程交付根据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形成课程文件,交付办学机构。7课程实施7.1课程团队7.1.1师资条件课程团队宜由高校专任教师以及质量基础设施专家库组成,团队成员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团队成员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并热爱教育事业。课程负责人由学术造诣较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7.1.2主要职责课程团队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课程制作、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基本信息,设计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框架;——编制或修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配置课程资源,开发建设或选用课件、案例、课程音视频、教材等课程资源库资源;——对学习者的学情进行分析,基于学情分析结果和课程目标,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场所,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和课程考核;——课程改进,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内容。7.2教学实施7.2.1教学场所校内线下课堂教室宜满足多媒体播放、学习者分组活动等教学需求,实验教学的教室还需要满足实验活动教学校外企业课堂校外标准化实践教学场所宜选择权威技术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或具有丰富标准化经验的企业。线上课堂在线课堂宜满足GB/T36642的信息模型和GB/T42411.1的课程体系框架。7.2.2教学方式GB/ZXXXXX—XXXX课程可综合采用案例教学、实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组活动、企业课堂、专家讲堂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鼓励NQI及应用课程与学校各类课程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让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上,教师可以介绍案例,然后让学习者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在课下,学习者可以继续进行案例分析,并记录分析和解决方案。实验式教学通过让学习者进行实验和操作来加深对标准、质量技术参数与作业程序制作的理解。课上,教师可演示实验步骤,然后让学习者进行实践操作;课下,学习者可继续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分项目教学项目教学通过让学习者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课上,教师可以介绍项目的要求和步骤,然后让学习者进行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在课下,学习者可以继续进行项目,并记录项目进展和结果。。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通过让学习者参与互动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互动游戏、问答环节等互动活动,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在课下,学习者可以继续进行互动活动,并记录活动情况和感受。小组活动教学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可以包含:收集资料、开展调研与访谈,分析资料及数据,感悟“什么是质量,什么是标准,什么是质量基础设施”、“身边的NQI”等。企业现场教学通过参观企业或技术机构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产业工作流程、标准化、质量管理等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专家讲座邀请企事业单位从事质量基础设施等相关的技术、管理、科研、生产、服务等工作岗位的专家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活动。7.3考核方式7.3.1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目标和要求,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促进学习者素质、知识和技能的全方面发展与提高,宜以学校教师、学习者、企业导师三方为考核主体,以素质、知识和技能三方面为考核维度,结合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构建课程考核体系。7.3.2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课程总评成绩设置满分100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8课程评价8.1评价原则8.1.1全面性原则9GB/ZXXXXX—XXXX对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全面性的评价。8.1.2过程性原则对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的各个阶段,包括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程实践、课后交流、课程调整、课程考核等全过程进行评价。8.2评价内容8.2.1课程建设评价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课程教学,教学资源的规范性和可扩展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教学思路和过程的合理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课程效果,学习者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用人单位及社会对学习者能力的评价;——课程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8.2.2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全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宜包括下列具体内容:——教学活动全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开展清晰明了,过渡自然;.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实例丰富,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学习者达到各个模块知识点学习层次目标;.学习者达到素质能力培养目标。8.3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方式根据课程开展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宜采用以教学督导为主、学习者评教为辅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图1课程评价流程GB/ZXXXXX—XXXX8.4改进调整8.4.1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优化调整课程内容等方面,确保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8.4.2建立课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宜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课程质量:——教学监控,实现对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落实、教师教学、学习者学习、教学保障等情况的多层面监控;——教学质量管理,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公开、教学质量报告、教学改进等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教学评价、评奖评优等机制促进课程质量提升。GB/ZXXXXX—XXXX(资料性)课程知识点在对模块种类的认知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将其认知水平的要求由“理解”调整为“掌握”;反之,可调整为“了解”。注: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级。了解是对知识有所认识,是局部、点状、零星的知识。理解是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点连成线,建立因果关系,与自己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能够表A.1标准知识点1主要包括古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现代标准化的发展情况,总结各阶段标准化的发展√2主要包括标准、标准化、标准化对象、标准√3主要包括标准的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标准的约束力、按标准制定的主体、按标准内容功√4主要包括方法原理: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5主要包括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6主要包括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和监管秩序提供支持、便利国内外贸易与交流、助√7主要包括标准化行政管理体系、标准化技术√8主要包括透明原则、开放原则、协调性原则、可追溯原则、公正和协商一致原则、有√9主要包括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主要包括标准审评制度、标准必要专利政√主要包括标准框架,文本结构,如层次、要√主要包括标准检索的途径与方法,标准信息√标准化与NQI主要包括标准与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ITU)、区域标准组织、国际性专业标准组√GB/ZXXXXX—XXXX主要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原则,包括WTO的√最新规划,国外主要标准化组织(欧盟、美√主要包括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程序、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国国际标准化合作机制建设、我国国际标准化√表A.2计量知识点1容√2√3主要包括量和量值、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的√4√5主要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6√7源√8√9√√√主要包括计量在民生保障、企业生产、科技√√GB/ZXXXXX—XXXX计量与NQI主要包括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A.3检验检测知识点1√2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包括但不限于全数检验、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委√3从目的、范围、适用场合及实施方式等维√4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以及技术√5主要包括检验检测在贸易保证、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以及供应链质量√6主要包括样品、抽样、抽样检验、计数检合格、不合格品、批不合格率、过程质√7主要包括介绍从全数检验到抽样检验,以√8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体抽样等。可根据抽样目的、家宴特征值属√9主要包括介绍常见的抽样检验方案类型:如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并对每种类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叙述和讨√主要包括监督抽样检验的目的、范围、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抽样结果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能力验证的概念、目的、适用场√室间比对的概念、目的、适用场合、时√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具体方式及√列举商品在跨国(或跨境)流通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技术法规要求所开展√列举检验检测在食品安全、工程安全、职√列举检验检测在医疗卫生发挥重要作用的√GB/ZXXXXX—XXXX列举环境监测在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方面(例如污染治理、节能减碳等)发挥重√列举在产品设计、材料进场、生产过程以√检验检测与NQI主要包括检验检测与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表A.4认证认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认证、认可的基本概念、认证与认可的区别、分类,常见的认证标志,主要包括3C认证、认证目录、认证标志、自愿性认证与强制性认证的区别;常见的认可标志,6主要包括认证认可的本质属性(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以及认证认可市场化和国际化两用值度4892357GB/ZXXXXX—XXXX认证认可与NQI主要包括认证及认可分别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A.5市场监督知识点1市场监管的概念、市场监管的基本内涵、不√2市场监督的起源、我国市场监督的发展历程、各阶段市场监督机构及其职能。典型案例,如:智慧计量、一站式服务、风险监测√3市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新时期加强市场监√4市场监督主管机构、管理体制、职责权限、√5市场监督干部队伍现状、新时代市场监督的√6度准入与退出管理规定、登记注册制度、市场√7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产品标准与标识制度、√8价格行为监管制度、价格调控机制、价格信√9反垄断法律法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法规、√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执法人员执法规范、行√市场监管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体系结构、√质量法律体系的构成、主要的质量相关法√√√√市场监督与NQI主要包括市场监督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A.6质量基础设施理论及应用知识点GB/ZXXXXX—XXXX1展NQI概念的提出、内涵的丰富、外延要素的√2概念三部分的内涵:支撑产品、服务及过程质量、安全及环境、体系整体性和依赖要√3支撑贸易、市场准入及品牌竞争,其他包括√4主要包括国际组织、美欧等国家以及我国的√5PTB,WB,UNIDO,BIPM、12个国际组织提出的新要素模型以及中国301所提出的生态系统的基√6原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要素作用机理模型,√7NQI是质量水平的根本保障,质量是NQI集√8NQI的制度特征、技术特征、NQI影响经济增√9√NQI效能的概念,效能包括效率、效益和效果;提升NQI效能的意义。√NQI与产业链的形成与升级、新产品跨越√√√NQI与科技基础设施的融合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NQI与生产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的√包括但不限于符合UNIDO模型的实践,在美√√NQI在产业的集成产业NQI需求的模型框架、识别与确认,产业NQI集成应用的路径、方法与原则。质量√GB/ZXXXXX—XXXX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的课程知识点在对模块种类的认知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将其认知水平的要求由“理解”调整为“掌握”;反之,可调整为“了解”。注: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级。了解是对知识有所认识,是局部、点状、零星的知识。理解是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点连成线,建立因果关系,与自己的认知体系建立联系,能够表B.1标准知识点1主要包括古代标准化、近代标准化、现代标准化的发展情况,总结各阶段标准化的发展√2主要包括标准、标准化、标准化对象、标准√3主要包括标准的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标准的约束力、按标准制定的主体、按标准内容功√4主要包括方法原理: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5主要包括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6主要包括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和监管秩序提供支持、便利国内外贸易与交流、助√7现有体制a主要包括标准化行政管理体系、标准化技术√8主要包括透明原则、开放原则、协调性原则、可追溯原则、公正和协商一致原则、有√9主要包括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主要包括标准审评制度、标准必要专利政√主要包括标准框架,文本结构,如层次、要√主要包括标准检索的途径与方法,标准信息√标准化与NQI主要包括标准与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ITU)、区域标准组织、国际性专业标准组√GB/ZXXXXX—XXXX主要包括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程序、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国国际标准化合作机制建设、我国国际标准化√表B.2计量知识点1√2√3容主要包括量和量值、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的√4√5主要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6√7源√8√9√√主要包括计量在民生保障、企业生产、科技√计量与NQI主要包括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B.3检验检测知识点1√2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包括但不限于全数检√GB/ZXXXXX—XXXX验、抽样检验,计数检验、计量检验,委3从目的、范围、适用场合及实施方式等维√4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以及技术√5主要包括检验检测在贸易保证、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以及供应链质量√6主要包括样品、抽样、抽样检验、计数检合格、不合格品、批不合格率、过程质√7主要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体抽样等。可根据抽样目的、家宴特征值属√8主要包括介绍常见的抽样检验方案类型:如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并对每种类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叙述和讨√9主要包括监督抽样检验的目的、范围、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抽样结果信息的管理√列举商品在跨国(或跨境)流通过程中,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技术法规要求所开展√列举检验检测在食品安全、工程安全、职√列举检验检测在医疗卫生发挥重要作用的√列举环境监测在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方面(例如污染治理、节能减碳等)发挥重√列举在产品设计、材料进场、生产过程以√检验检测与NQI主要包括检验检测与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表B.4认证认可知识1主要包括认证、认可的基本概念、认证与认可的区别、分类,常见的认证标志,主要包括3C认证、认证目录、认证标志、自愿性认证与强制性认证的区别;常见的认可标志,√GB/ZXXXXX—XXXX2√3值主要包括认证认可的本质属性(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以及认证认可市场化和国际化两√4用√5认证认可与NQI主要包括认证及认可分别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市场监督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B.5市场监督知识点1市场监管的概念、市场监管的基本内涵、不√2市场监督的起源、我国市场监督的发展历程、各阶段市场监督机构及其职能。典型案例,如:智慧计量、一站式服务、风险监测√3市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新时期加强市场监√4市场监督与NQI主要包括市场监督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以及NQI等逻辑关系。√注:根据授课对象、教学类型,选取部分模块、知识点内容。表B.6质量基础设施理论及应用知识点1展NQI概念的提出、内涵的丰富、外延要素的√2概念三部分的内涵:支撑产品、服务及过程质量、安全及环境,体系整体性和依赖要√3支撑贸易、市场准入及品牌竞争,其他包括√4主要包括国际组织、美欧等国家以及我国的√5NQI是质量水平的根本保障,质量是NQI集√6NQI的制度特征、技术特征、NQI影响经济增√GB/ZXXXXX—XXXX7√8NQI与产业链的形成与升级、新产品跨越√9√NQI各要素的集成应用的基本概念及应用。√NQI与科技基础设施的融合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NQI与生产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的√包括但不限于符合UNIDO模型的实践,在美√√NQI在产业的集成产业NQI需求的模型框架、识别与确认,产业NQI集成应用的路径、方法与原则。质量√GB/ZXXXXX—XXXX教学大纲要点示例教学大纲示例见表C.1。表C.1教学大纲示例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信息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课程类别:必修/选修课;——适用对象:全校学生;——总学时:36学时(其中,实践课12学时——学分:2学分。2课程简介《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是一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的通识课程。本课程将探讨质量基础设施的起源及发展,阐释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课程的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较全面的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讲座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标准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提高产品、服务和过程质量、保障安全、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将通过模拟活动参与课内实践,实际体验质量基础设施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的应用。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质量基础设施系统思维意识,并拓宽其国际视野。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质量基础设施的理论框架、实践方法和关键技能。3课程目标3.1通过《质量基础设施及应用》课程,学习者将掌握起源与发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市场监督以及NQI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了解各要素的作用机理以及与NQI的逻辑关联;了解我国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NQI的需求视角,NQI集成应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NQI集成应用的方法论;理解NQI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及机理模型,NQI各要素的逻辑关联及要素模型,产业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NQI需求特性;理解NQI的效能及评估,能够充分理解质量基础设施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以及国际化的重要意义。。3.2通过社会、产业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以及企业课堂等实践环节,学习者将认识到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并理解质量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学生将掌握质量基础设施应用的基本技能。上述技能和知识将为学生未来从事质量的管理、应用与研究工作,以及参与、组织和实施相关领域的质量活动打下基础。3.3通过一系列课内外实践活动,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能力、调研分析能力、课题汇报和演讲能力等。课程将引导学习者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文化包容性和全球化思维,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GB/ZXXXXX—XXXX4先修课程二、阅读材料推荐教材教材/讲义/课件。参考教材1.《解决全球质量问题的终极答案: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刘军等译/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20152.《国家质量政策——指导原则、技术指南和实践工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编译/20193.《我国质量技术基础协同服务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研究》冯蕾、廖景行、黄菊秀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4.《美国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质量技术基础协同服务中小企业》冯蕾、黄菊秀、武少鹏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5.《质量基础》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著/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20186.《产业计量学》朱崇全等著/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计量出版社)7.《计量基础知识(第二版)》林景星、陈丹英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158.《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证》蒋家东郑立伟张豪胡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三、课堂讲授内容1.院长讲堂:重启质量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未来教学内容(1)质量基础设施的起源;GB/ZXXXXX—XXXX(2)质量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质量基础设施与社会进步的关系;(4)本学期课程内容大纲、考核方式与实践活动安排。学习目标掌握质量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1)质量基础设施的起源;理解(1)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1)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2)质量基础设施在生活中的应用。2.质量基础设施作用机理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质量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功能;(2)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发展情况与管理模式;(3)质量基础设施与经济、质量、技术进步、产业链等的关系;(4)产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质量基础设施的需求等,包括NQI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论、国际NQI发展概况、我国NQI发展概况、NQI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等内容。学习目标:掌握(1)质量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功能;(2)NQI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概论。理解(1)国际NQI发展概况;(2)我国NQI发展概况。(1)NQI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3.标准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标准的基本概念;(2)标准化基础知识;(3)国际标准化概况;GB/ZXXXXX—XXXX(4)标准的应用案例。学习目标掌握(1)标准的基本概念。理解(1)标准化基础知识。(1)国际标准化概况;(2)标准的应用案例。4.计量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量与测试的概念、主要职责;(2)通过案例介绍计量与测试如何在企业创新、企业品质控制中提供技术支撑。学习目标掌握(1)计量与测试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1)计量的基本工作内容;(2)计量的法规体系;(3)计量管理架构。(1)计量与测试对产品质量控制如何发挥作用。5.检验检测基础知识教学内容(Content):(1)检验检测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