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岢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忻州市岢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忻州市岢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忻州市岢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忻州市岢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双减教学展示七年级历史(A)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方格内。)1.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便于军事力量调控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 D.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捺”是指京杭运河,大运河最早是在隋炀帝时期开通的。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邘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便于军事力量调控、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便于帝王南巡游玩与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作用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658年置东都洛阳,后又陆续增置北都太原,南京成都、凤翔等都城。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随后是五代十国。因此①618-907年对应是唐朝的史实,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属于这个时期,C项正确;北魏改革,民族交融属于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开凿运河,创立科举属于隋朝时期的史实,排除B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西汉时期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她弘扬“贞观”引“开元”,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开创作出重要贡献,以下史实与“她”有关的是()A.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B.发展科举,创立殿试C.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D.重文轻武,分化事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弘扬‘贞观’引‘开元’,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开创作出重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她是武则天。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以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唐玄宗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排除A项;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排除C项;宋朝重文轻武,分化事权,排除D项。故选B项。4.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农业经济发达,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为整顿币制、改变混乱局面,唐高祖下令发行“开元通宝”,货币的统一,为唐朝的商贸繁荣提供了保障。因此,前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唐朝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学习佛法,并写成《大唐西域记》。因此,第四幅图片玄奘西游密切了唐朝与天竺的交流,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据此可知,题干四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C项正确;A项为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B项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D项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均与题干“唐朝”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诗圣”并结合所学知识,杜甫诗歌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其诗风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朝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纷乱的社会局势,因而人们尊称其为“诗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杜甫所著,意思是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A项正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排除BD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排除C项。故选A项。6.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据此判断,下列对唐朝中外交流的解读中,最全面的是A.唐朝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B.唐朝向外族宣传了中国文化C.唐朝在中外交流中起主导作用D.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双向的交流。有学习中国的如晁衡、崔志远,有传播中国文化的如鉴真,也有我们向外国学习的如“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因此,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故D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故选D。7.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揭示了安史之乱的A.原因 B.特点 C.结果 D.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在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下,地方将领实力强大、拥兵自重;这导致唐朝安史之乱的爆发。这揭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选项A符合题意;安史之乱特点,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B排除;安史之乱的结果是唐朝打败叛军,C排除;影响是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D排除。故选A。8.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D.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描述恰当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9.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所提计策起到的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避免了外族入侵C.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 D.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宋太祖赵匡胤采取的措施是杯酒释兵权;派文臣担任州、县主官;将地方精兵调入中央军队,禁止地方另行招兵;设转运使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避免了外族入侵、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提高了行政效率,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一位同学说:“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该同学所说的情况出现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A.宋夏 B.宋辽 C.宋金 D.辽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堂堂一个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可知,这与宋辽议和有关。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B项正确;宋夏和议是在宋朝战败的情况下,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宋金和议是在宋朝战败的情况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辽金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比较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异同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哪一项不是辽和西夏的共同点()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B.都与宋朝有过战争C.都向北宋称臣 D.都同北宋达成和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辽和西夏的共同点”和所学知识可知,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辽没有向宋称臣,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辽为契丹族,西夏为党项族,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所以,都与宋朝有过战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所以,都同北宋达成和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2.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公元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进行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可知,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公元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使战争停止,实现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促进了交流和发展,B项正确;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确定的是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不能促进黄河流域的开发,排除A项;和议中有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内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不能促进中外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3.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主要是由于()A.草市的出现 B.海外贸易兴盛 C.纸币的使用 D.商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东京城内部坊市不再分离,且打破了对商业的时间限制,这主要是因为宋朝的商业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布局的改变,D项正确;草市的出现主要在乡村,并非城市,排除A项;海外贸易和城市内部格局的改变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纸币的使用使得商品经济更为发达,并非直接推动城市格局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列政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综合型选择题,通过四幅图片考查历史知识的时序性。阅读题文要求选出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唐灭亡后五代十国开始,接着是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按此顺序,应是④②①③,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政权的并立,蒙古政权的建立与元朝的统一。15.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时期秦朝汉朝宋朝元朝典型事例郡县制推恩令设通判、转运使行省制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C.选官制度的变迁 D.血缘意识的淡薄【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趋势是加强集权,因此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中央集权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应出皇权和地方的关系,故B选项不正确,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选官制度,故C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血缘及亲属关系,故D错误,排除。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1)小明同学选用以上四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2)材料一中图三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3)材料一中图四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宋代中型远洋商船。参考宋代船舶文献记载与造船传统经验复原,该船长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说明了什么?(4)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A(2)纸币:交子。(3)说明: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造船技术高超。(4)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优良港口众多,商路畅通,产品极具吸引力。【解析】【小问1详解】主题:根据材料一的图片,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纸币拓板、海船可知,研究主题是宋代的商业,A项正确。【小问2详解】纸币: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小问3详解】说明:根据题意该船长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可知,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造船技术高超。【小问4详解】原因:根据材料“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可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优良港口众多,商路畅通,产品极具吸引力。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共36分)17.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朝)旧(制度)。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决心)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图一是哪一制度的示意图?图二是哪一朝代的行政机构图?图二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哪一机构?图二的统治者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太祖是怎样“把相权拿归自己”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答出两点即可)(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答案】(1)三省六部制。元朝。御史台。行省制度。(2)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3)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答出两方面)【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一可知是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根据图二“行省”,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影响深远。【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根据所学,可从设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等进行总结。小问3详解】综合材料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削弱。18.宋朝是一个繁华的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王朝。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四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1)从材料一中找出契丹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辽、北宋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盟约的内容?当时西夏在位的皇帝是谁?(4)试比较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相似之处。【答案】(1)效仿:官制、服装、法令、文化。(2)评价:对辽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朝不用发动战争每年即可获得大宋的绢、银,是一件好事;对北宋来说,人民不用担心战争,保证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虽要承担一定的赋税,但总体利大于弊;对中华民族来说,宋辽停战双方在边境互开市场贸易,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往来,有利于民族融合。(3)盟约:《庆历和议》;

皇帝:李元昊。(4)相同之处:北宋给西夏和辽“岁币”;双方都保持了久的和平;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解析】【小问1详解】效仿:根据材料“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可知,契丹在官制、服装、法令、文化等方面仿效中原王朝。【小问2详解】评价:根据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辽国来说,澶渊之盟使辽朝不用发动战争每年即可获得大宋的绢、银,是一件好事;对北宋来说,人民不用担心战争,保证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虽要承担一定的赋税,但总体利大于弊;对中华民族来说,宋辽停战双方在边境互开市场贸易,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往来,有利于民族融合。【小问3详解】盟约:根据材料“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可知,这一盟约是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又称《庆历和议》;皇帝:根据材料“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可知西夏在位的皇帝是李元昊。【小问4详解】相似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夏议和是北宋与西夏经过多次战争后达成的,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宋夏和约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北宋给西夏和辽“岁币”;双方都保持了久的和平;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19.“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谐,契合了现代中国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更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共存的永恒理想。下面一些图片和资料是某实验中学的同学们搜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材料一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三鉴斋——隋朝统一与开皇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