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历史(1—9课)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二道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答题卷和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各题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处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答案】B【解析】【详解】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项正确;隋朝建立是在581年,排除AC项;材料没有涉及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排除D项。故选B项。2.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下列促进隋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有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③统一度量衡制度④开凿灵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隋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有: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统一度量衡制度。A项正确;开凿灵渠的是秦始皇,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3.唐《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记载:“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舶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这段文字评价的是()A.都江堰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舶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项正确;战国修筑都江堰,秦朝修建灵渠,秦朝修筑长城,不符合“隋氏作”,排除ABD项。故选C项。4.“炀帝特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据此可知,史书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施行暴政,民不聊生 B.开通运河,巡游江南C.三征辽东,穷兵黩武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炀帝特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可知,隋炀帝自恃富有,昏庸无道,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因此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奢侈无度,搜刮百姓,施行暴政,民不聊生,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隋炀帝奢侈无度,民不聊生导致灭亡,没有体现开凿运河对隋朝灭亡的影响,B项错误;隋炀帝三征辽东,穷兵黩武也是导致隋朝灭亡主要原因之一,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穷兵黩武导致灭亡的原因,C项错误;隋朝末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促进隋朝的灭亡,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农民起义对隋朝灭亡的促进作用,D项错误。5.黄光任有一首诗名曰《女皇》,其中一句是“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诗中说的女皇是()A.女娲 B.李清照 C.杨玉环 D.武则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女皇”“无字碑”,结合所学可知,与无字碑有关的女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D项正确;女娲是传说中抟土造人的始祖神,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杨玉环是唐玄宗的贵妃,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6.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去世后,他不惜耗费国家财力的三分之一为其营建陵墓,使得这座皇陵极大地彰显了盛唐气象,尤其是陵园内的各种石刻雕像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瑰宝。当时能支撑唐玄宗此举的时代背景是()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所以,当时能支撑唐玄宗此举的时代背景开元盛世,D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排除B项;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7.敦煌莫高窟第455窟作为盛唐时期代表洞窟之一,其壁画现存数幅“农忙图”,其中某一幅壁画出现了如下图工具,它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通过题干分析,考查唐朝耕作工具,图片中显示出正在犁地的是曲辕犁,C项正确;翻车出现在东汉,排除A项;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B项;秧马出现在宋朝,排除D项。故选C项。8.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这句诗描述的是唐朝()A.长安商业的繁荣 B.丝织工艺的精湛C.垦田面积的扩大 D.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沽酒、楼高百尺”可知,卖酒的酒楼非常高,这体现了长安商业的繁荣,故A符合题意;材料陈述的是商业的繁荣,不是丝织业、农业的发展,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人物属于著名诗人的是①苏轼②李白③白居易④杜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B项正确;苏轼是宋代的词人,①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0.2021年3月17日,西安出土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杨承和碑》。除柳公权外,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吴道子、颜真卿 B.阎立本、欧阳询C.吴道子、阎立本 D.颜真卿、欧阳询【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柳公权的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D正确;阎立本和吴道子都是唐朝的画家。ABC排除;故选D。1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的唐代高僧是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马可•波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的唐代高僧”可知,这位高僧是鉴真。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A项正确;张骞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人物,排除B项;玄奘西行印度学习佛法,排除C项;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来华,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图中路线示意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行取佛经 D.崔致远留学唐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以及图片文字“长安、天竺”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玄奘西游天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C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最远到达了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排除A项;鉴真东渡到达的是日本,排除B项;崔致远是新罗学生,留学唐朝,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诗人舒元舆写道:“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与“二京成瓦砾”相关的史实是()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正当天宝末……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故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的诗句,他是A李自成 B.黄巢 C.张角 D.李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于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黄巢在诗中借物咏志,抒发了自己傲世独立、冲天凌云的志向,故选B;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角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均与题干中“唐末”时间不符,故排除ACD。15.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A.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B.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C.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D.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A项正确;五代十国的经济特征为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北方经济因战乱破坏严重,排除B项;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各分裂政权连年征战,是无法和平相处的,排除C项;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体现的是经济重心南移,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下列措施属于“制其钱谷”的是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管理财政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制其钱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北宋在财政经济方面的措施,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C项正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排除A项;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是加强军权的举措,排除B项;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体现的是重文轻武,排除D项。故选C项。17.北宋王安石变法中,“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是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中,方田均税法的实施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C符合题意;ABD项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择C。18.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A.汉族B.靺鞫族C.契丹族D.朝鲜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故C项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9.“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可知,材料中评价的是西夏。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B项正确;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排除A项;女真族建立的是金政权,排除C项;蒙古族建立的是元朝,排除D项。故选B项。20.寇准因这一事件声名鹊起,也因这一事件遭人构陷而丢了宰相之位;但这一事件却平息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维持了中原和北方近百年的安定局面。“这一事件”指的是()A.元灭南宋 B.宋金和议 C.宋夏和议 D.澶渊之盟【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寇准因这一事件声名鹊起,也因这一事件遭人构陷而丢了宰相之位。但这一事件却平息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维持了中原和北方近百年的安定局面”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1004年),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辽,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21.“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材料反映了A.北宋灭亡 B.南宋灭亡 C.宋金对峙 D.辽国灭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A项正确;1276年,元朝灭亡了南宋,排除B项;南宋与金和议之后,继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排除C项;公元1125年辽被金朝所灭,排除D项。故选A项。22.下图人物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是A.王安石 B.寇准 C.岳飞 D.铁木真【答案】C【解析】【详解】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还我河山”是对岳飞抗金心理的真实写照。故C项正确;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排除A项;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宰相,排除B项;铁木真是蒙古族的领袖,排除D项。故选C项。23.“古窑神火通明千年仍不息,江南的烟雨隐约着飘”歌曲《我在景德镇等你》是一首描绘新时代千年古窑景德镇的音乐作品,彰显了千年古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时代面貌。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兴起于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朝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B项正确;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排除A项;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排除C项;景德镇在明朝时期已经成为瓷都,排除D项。故选B项。24.德国《经理人杂志》写道:在中国,人们已经可以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全球货币格局将发生巨变。大约一千年前,当货币还处于铸币支付时代时,中国就最早发明并开始使用纸币。该纸币是A.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发明了交子,这是我国最早的纸币,故C正确;半两钱和五铢钱不是纸币,故排除AB项;会子发明晚于交子,故排除D项。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25题14分,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简表(部分)朝代阶段表现隋朝创立①(1)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完善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②(2)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③(3)发展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材料三: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简表中①②③所缺的内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在选官依据上发生了什么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答案】(1)①.隋炀帝②.殿试③.宋朝(2)由注重门第转变为注重才学。(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可知,,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在选官依据上发生的变化是由注重门第转变为注重才学。【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是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征、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李世民虚怀纳谏,用人得法,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摘编自王松《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研究》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自拟且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在150~200之间)【答案】观点:重用人才是国家兴盛的前提。论述:唐太宗李世民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房玄龄、社如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选拔人才,为政坛带来新气象,开创了“贞观之治”。综上所述,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用好人才、重视人才。【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及“李世民虚怀纳谏,用人得法,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等可得出观点:重用人才是国家兴盛的前提。论述:唐太宗李世民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房玄龄、社如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选拔人才,为政坛带来新气象,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使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结论:综上所述,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用好人才、重视人才。言之有理即可。2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图材料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唐)杜甫《春水》材料三: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四: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备受瞩目。在“和同一家”单元展出了著名的历史画卷——唐代画家的作品《步辇图》。(1)材料一中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连筒灌小园”指的是哪种灌溉工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诗歌繁盛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步辇图》的作者并说明展品与展览单元主题“和同一家”的关系。(提示:可从文物反映的事件及其影响两个角度叙述)(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唐朝前期的时代特征。【答案】(1)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2)筒车。(3)繁荣开放的时代;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等。(言之有理即可)(4)阎立本。《步辇图》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事件。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繁荣开放;国家的统一安定;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等等(符合题意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到的作用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连筒灌小园”指的是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唐朝诗歌繁盛的原因是繁荣开放的时代,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等。【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展品《步辇图》与展览单元主题“和同一家”的关系是《步辇图》反映了吐蕃(今西藏)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事件。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幅画作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小问5详解】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开放,国家的统一安定,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28.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