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抚州市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城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宁莉玲审题人:崔娟萍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无时无刻都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那时,约几个心有灵犀的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躲进书斋,目不kuī①园,泛滥阅读的热情,去书中结识几个②的英雄人物,看几篇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故事,读一读日记里记录的点滴心情;或适度娱乐,抛却烦恼,酣然入梦后醒来,看一场电影放松心情,玩一场游戏愉悦身心,踢一回足球舒活筋骨。每当憧憬这些,我就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1.文中加点字“悚”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shù B.sù C.shǒng D.sǒng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规 B.岿 C.窥 D.归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可歌可泣 B.咄咄逼人 C.高谈阔论 D.暴怒无常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我无时无刻全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B.我无时无刻却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C.我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D.我无时无刻还在盼望着暑假快快到来。【答案】1.D2.C3.A4.C【解析】【1题详解】考查字音。毛骨悚然,máogǔsǒngrán,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故选D。【2题详解】考查字形。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故选C。【3题详解】考查词语运用。A.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C.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D.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根据后面的“英雄人物”可知,应用:可歌可泣。故选A。【4题详解】考查病句修改。无时无刻:用在“不”前,合起来表示“时时刻刻都……”之意。故应把“都”改“不”。故选C。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郁达夫曾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只是一个生物之群。”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声声话语催人奋进。③所幸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④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英雄辉映着祖国的天空,如勇开新路的张骞、精忠报国的岳飞等。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句子排序。①句引用郁达夫的名言,强调英雄对于各民族的重要,为首句。③句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紧承①句中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为第二句。④句列举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紧承③句中的“英雄辈出”。为第三句。②句为末句。故选D。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张老师对小红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跟学习委员王华说一声,让他给大家抄习题做,你管纪律。”小红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张老师对小红说,他自己第二天要出差,让小红和学习委员说一声,让学习委员给大家抄习题做,她管纪律。”B.“王华同学,张老师告诉我,他明天要出差,叫我转告你,你明天给大家抄习题做。”C.“王华同学,张老师告诉我,他明天要出差,叫我转告你,你明天给大家抄习题做,我管纪律。”D.“王华同学,张老师告诉我,他明天要出差,叫我转告你,我明天给大家抄习题做,你管纪律。”【答案】C【解析】【详解】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加上句号。就是从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转述时:分清楚“王华抄习题”“小红管纪律”,注意小红是转述人。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每小题2分,共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是写诗人客居洛阳,详细描写了秋天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的景象,作者感受到秋天到了,触景生情,为下文起相思做铺垫。B.第二句的“欲”字表达的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心里涌起千愁万绪。C.第三句诗人虽然担心自己的家书“说不尽”,但是还是封上信封,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又觉得自己没有写好。D.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8.中唐时期,不少诗人通过叙写日常生活小事来抒发感情,请同学们试着对最后两句进行赏析。【答案】7.A8.最后两句是诗人写信时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或者细节描写:诗人担心自己的家书“说不尽”,临寄送时又拆封。诗人“又开封”这一细节,将自己的不尽的思乡之情清晰细腻地表达了出来。【解析】【7题详解】考查诗歌理解。A.“详细描写了秋天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的景象”有误,“见秋风”只是简单点明秋天到了,并没有详细描写。故选A。【8题详解】考查诗句赏析。《秋思》前后两句突出心理和动作描写。“复恐”二字,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似有千言万语而唯恐言之不尽地复杂微妙的心理。“临发又开封”的动作,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和“匆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作者寓情于细微小事之中,将对家人的思念熔铸在自己的动作中。(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①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黄善聪者,南京人。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父死,善聪习其业,变姓名曰张胜。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后偕返南京省其姊。姊初不之识,诘知其故,拒不纳。善聪以死自誓。后相持痛哭,立为改装。明日,英来,知为女,怏怏如失。【注释】①明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虑()(2)逾()(3)故()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2)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11.文章中的韩贞女、黄善聪都是女扮男装,她们身上有哪些相同的可贵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答案】9.①.担心②.超过③.缘故10.(1)不久被强行征进军队,南征北战七年,人们都不知道她是女的。(2)有一个叫李英的人,也贩卖香,和她一起贩卖香,长达一年之久,李英还不知她是个姑娘。11.示例:她们都是女扮男装,聪明智慧,勇敢坚强,是女中豪杰。韩贞女:她担心被掠走,穿上男人的衣服,伪装成男子,混杂在百姓中,不久被强行征进军队,南征北战七年,人们都不知道她是女的。可见她聪明智慧,勇敢坚强。黄善聪:十三岁失去了母亲,父亲贩卖香,让黄善聪女扮男装跟着出游了好几年。父亲死后,黄善聪女扮男装和别人一起贩香,一年多,没有被发现。可见她的聪明智慧,勇敢坚强。【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贞女担心被掠走。虑,担心。(2)句意:和她一起贩卖香,长达一年之久。逾,超过。(3)句意:责问她得知其中的缘故。故,缘故。【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既而,不久。入伍,进入军队。莫知,不知道。(2)亦,也。逾,超过。其,她。为,是。【11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一段中的“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可知,韩贞女坚强勇敢,在军队中转战七年。根据第一段中的“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可知,黄善聪坚强勇敢,女扮男装,和父亲一起贩香。根据第一段中“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可知,韩贞女聪明智慧,征战七年,人们都不知道她是女子。根据第二段中的“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女也”可知,黄善聪与别人一起贩香超过一年,别人不知道她是女子。两人都女扮男装,聪明智慧,勇敢坚强,是女中豪杰。【点睛】参考译文:韩贞女,是保宁人。元朝末期明玉珍占据蜀地,贞女担心被掠走,穿上男人的衣服,伪装成男子,混杂在百姓中,不久被强行征进军队,南征北战七年,人们都不知道她是女的。后来跟从明玉珍攻破云南回来,遇到她的叔叔赎她回成都,才改穿女装出行,与她一起参军打仗的将士没有一个不惊讶诧异的。洪武四年嫁给姓尹的,成都人都把她称作韩贞女。她以后有一个南京人,叫黄善聪的,十三岁失去了母亲,父亲在庐州和凤阳两地贩卖香,让黄善聪女扮男装跟着出游了好几年。父亲死后,黄善聪已熟悉父亲的职业,改变姓名叫张胜。有一个叫李英的人,也贩卖香,和她一起贩卖香,长达一年之久,李英还不知她是个姑娘。后来一起返回南京去看她的姐姐。她姐姐开始不了解情况,责问她得知其中的缘故,坚决不接纳她。黄善聪用死来发誓。后来姐妹二人抱头痛哭,立刻改穿了女装。第二天,李英来了,知道她是女子,一幅怅然若失的样子。(三)默写。(6分)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诗中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3)《春夜洛城闻笛》中写李白思乡思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③.雄兔脚扑朔④.雌兔眼迷离⑤.此夜曲中闻折柳⑥.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赴、戎、度、扑朔、雌、折柳、园。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粮食要到肚子里陈军①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②记得那时收麦子,芒种前后是农家人忙断腰的一季。“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③印象中,那时天还黑着,爹娘便拎着镰刀,踏着月光下地了。娘割麦子快,手持镰刀弯腰揽麦,只听到麦秆遇刃的“嚓嚓”声,一行割完才直起身来擦把汗。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二来少擦汗,不直起身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那时,学校都放麦假,让孩子帮着麦收。我割一天的麦子,太阳烤,麦芒刺,脸又红又痛,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多年后忆起,脑海总浮现出金黄的麦浪,交织着滚烫的汗水和弯曲的背脊……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水。④割完麦子就是拾麦穗。拾完后,地不急着耕,要空上一星期左右,娘说:“地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拾回来的麦穗,让鸟雀子叼干净了再犁。”⑤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上好的筋骨柴。娘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始变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叫。娘心中有数,说不够火或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⑥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中午,万物明朗。一屉热腾腾的馍放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她双手从胸前一放下,我和妹妹就跑上前,一人捧一个馍,因为烫,吹一口气,咬一口,嘴咧来咧去,手掂来掂去,不一会儿,钵头大的馍就下了肚。⑦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在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⑧农村人对粮食是祭拜三尺黄土般的心思,种粮时那些艰辛仿佛是在天地间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冬去春来,风调雨顺,农人收获着大地的礼物。这饱含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粮食,喂养着一代又一代。而对于一粒粮食来说,从土里到达肚里,才是它的归宿。⑨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不少规矩都是从吃饭而来,比如,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剩饭;掉地上的食物要捡起来,到不了人肚子里,也要到牲畜的肚子里;吃饭时不能敲碗,不能吧唧嘴。⑩白花花的麦面是细粮,黄灿灿的苞谷是粗粮。家里来客,娘都是擀面、蒸馍。苞谷一般不用来招待客人,除自家人吃,还留些给牲畜吃。每一粒粮食都到了肚子里,连粮食的那层外衣也是牲口的好粮,比如麦糠、玉米包壳。⑪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或家里来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借面。我家靠面缸的那面墙像一面选举墙,借了谁家的面,就记下“正”字,欠几瓢划几笔。家里磨了麦面,头等事就是还面。娘舀起满满一瓢面,再用一个小碗向上加,边加边轻轻拍实,直到堆出一道尖儿。我说:“借的时候是平平的一瓢。”娘瞪我一眼:“你懂啥!”还叮嘱我路上不要跑,别把面洒了。⑫我弓着腰护着瓢,生怕有风来。但偶尔也有尖塌了、风吹飞的时候,弄得我一身白。我家的面倒入别家的面缸时,“噗”的一声,会升起一小团尘雾,真是欢腾。还三婶的面时,她说:“你娘这个人呀,就是讲究!”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娘在村里有了个好名声。如今,生活富裕了,人们不再借面,粮食逐年增产,种粮收粮也机械化了,但儿时与粮食的交情,让我学会了珍惜。⑬后来我到城里,不再种粮,但也把对粮食的这份情义一点点讲给我的孩子听,并带他们回乡下体验种粮的不易。我给孩子们立了条规矩,也是长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粮食要到肚子里。(摘自2020年9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对粮食的情义,首尾呼应,主题突出,真挚动人。B.拾麦穗后,地并不急着耕,要让鸟雀子把麦穗叼干净了,才方便犁地。C.第⑥段结尾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展现我和妹妹的馋样,富有生活气息。D.第⑨段罗列不少吃饭的规矩,体现农村人对粮食是祭拜三尺黄土般的心思。14.选文详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15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水。(请赏析句子)(2)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请赏析加点词语热乎乎的作用)16.标题“粮食要到肚子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3.B14.①芒种前后抢收麦子;②收麦后第一顿馍;③借面与还面。15.(1)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子比作汗,生动形象地写出麦子的来之不易,体现农民的辛苦。(2)运用了叠词,既写出了馍刚蒸出来很烫的样子,也表现了吃馍的回忆带给人温暖。16.(1)民间俚语通俗易懂,表明农人珍惜粮食的态度;(2)点明中心,抒发农人对粮食的敬畏之情。【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第①段“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等句子可知,庄稼人非常珍惜粮食,认为粮食落到肚子里才算不浪费,不管是落到人的肚子里还是动物的肚子里,母亲让鸟雀把麦穗叼干净了才开始犁地是珍惜粮食的表现,不是为了方便犁地。选项“才方便犁地”说法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②段“‘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第③段“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等句子可知本文详写事件一:芒种前后抢收麦子。结合第⑤段“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第⑥段“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等句子可知本文详写事件二:收麦后的第一顿馍。结合第⑪段“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或家里来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借面”,第⑫段“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娘在村里有了个好名声”等句子可知本文详写事件三:借面与还面。【15题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赏析。从“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水”中的“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可知,作者把麦子比成汗珠,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仓麦”写出麦子的多,“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麦”就是“一仓汗珠”,写出了汗珠的多,结合第③段“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二来少擦汗,不直起身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等关键句子可知,作者通过描绘麦子与汗珠,进而生动形象地写出麦子的来之不易,体现农民的辛苦。(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深刻含意的把握。要联系前后文理解其深层含义,还要品味出它所要表达的感情。前文讲述“我”和妹妹咧着嘴掂着手把“热腾腾的馍”吃下肚,这个“热乎乎”运用叠词,既是写馍刚出锅很烫,也是描写了当时胃里暖烘烘的饱实感受,“留存好多年,在未来某个特定时刻”想到馍,就会想到一家人共同割麦再填饱肚子的美好回忆,心里感到温暖。【16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结合第①段“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可知,题目“粮食要到肚子里”的意思是要珍惜粮食。“粮食要到肚子里”这句话是民间俚语,通俗易懂,民间俚语传递着百姓的思想,这句话表明农人珍惜粮食的态度。结合第⑥段“一屉热腾腾的馍放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和第⑧段“农村人对粮食是祭拜三尺黄土般的心思,种粮时那些艰辛仿佛是在天地间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可知,全文写母亲收麦、蒸馍等事件都表现了母亲作为一个农人对粮食的敬畏之情,母亲是农人的代表,借写母亲写出了农人对粮食的敬畏之情。结合第⑬段“我给孩子们立了条规矩,也是长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粮食要到肚子里”可知,作者也继承了农人的这种思想,表明作者赞同这种思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农人敬畏粮食的赞美。这句话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旨。(二)(7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9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1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很多基因是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D.因为微笑在脸上绽放,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生活中要有笑声。18.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答案】17.C18.(1)笑,具有唤醒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2)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3)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4)笑,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解析】【17题详解】考查辨析信息。C.结合第④段句子“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可知,应为“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不是“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故选C。【18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首段中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可得:笑,具有唤醒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根据第③段中的“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可得: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根据第④段中的“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可得: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根据第⑤段中的“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可得:笑,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三)(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材料一:①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节俗,赛龙舟往往被视为“救屈原”的象征。南朝《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但自隋朝开始,就不断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怀疑。到了现代,闻一多在《端午考)等论文中,认为赛龙舟是以龙为图腾的古代越民族,在年复一年的竞渡活动中形成的。②而随着社会发展,龙舟的“龙”成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象征。鼓声起,龙舟发,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崇尚集体协作的龙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粘合剂”,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集聚在共同的文化轨道。(摘编自《赛龙舟,从两千年前乘风破浪而来》,《中国青年报》2022年6月2日)材料二:①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24节气串起的倒计时环节中,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龙头带着水花浮出水面,这正是广东龙舟雕刻工作室张伟潮的龙头作品。雕龙头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手工制作龙头需要经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到打磨、抛光、裱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花费的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十来二十天,但是前期的功夫常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②2020年,“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张伟潮成为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说:“龙舟技艺并非一时一刻可以学会的,但是要对龙舟产生兴趣。从小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这才是我们的根和魂。”(摘编自《龙船头背后的匠心传承》,《潇湘晨报》2022年6月1日)材料三: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且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摘编自《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传承历史中》,《淮南日报》2022年6月1日)1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隋朝时期开始,就不断有人对赛龙舟被视为“救屈原”的象征这一观点提出怀疑。B.赛龙舟是端午节的节俗,其中“龙”在社会发展中,成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象征。C.手工制作龙头从前期准备到最终完成,需经历十多道工序,短则一周,长则十来二十天。D.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龙舟文化出现的时间早于屈原所处的年代。20.请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龙舟文化有哪些内涵。【答案】19.C20.(1)龙舟文化中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2)龙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粘合剂”,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3)龙舟文化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解析】【19题详解】考查辨析信息。C.根据材料一首段中的“手工制作龙头需要经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到打磨、抛光、裱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花费的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十来二十天,但是前期的功夫常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可知,本项表述有误。故选C。【20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一末段中的“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可得:龙舟文化中传达着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根据“崇尚集体协作的龙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粘合剂’,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可得:龙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粘合剂”,将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根据材料二首段中的“但是要对龙舟产生兴趣。从小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这才是我们的根和魂”可得:龙舟文化可以培养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四、名著阅读(10分)21.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B.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C.虎妞欺骗祥子与她结婚,拿钱给祥子买车,一方面对祥子有真诚的付出,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思想,她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D.这部小说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诈骗祥子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残忍霸道的孙侦探、善良却贫困悲苦的老马等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D.“这部小说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诈骗祥子的车主刘四”“残忍霸道的孙侦探”是错误的。《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主要写了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故选D。22.读完一本书后,寻找一个关注点反复阅读进行探究,能使思想更加深邃。根据下面《骆驼祥子》摘录的片段,探究该作品的“京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摘录一】讲好的是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棚里有玻璃隔扇,挂面屏,见木头就包红布。正门旁边一律挂彩子,厨房搭在后院。刘四爷,因为庆九,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要搭个体面的棚。【摘录二】来到这里作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摘录三】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答案】庆祝过生日时搭体面的暖棚;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以及带有老北京特色的饮食;说话带儿化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京味儿是一种韵味儿,能够体现北京的特点,从前是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交织而成的。【摘录一】“讲好的是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刘四爷,因为庆九,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要搭个体面的棚”,刘四爷为庆生搭建体面的暖棚体现了“京味”;【摘录二】“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美食和走街串巷的吆喝体现了“京味”;【摘录三】“怎么着,要劲儿吗?”“跟你们哥儿们走车”,说话带儿化音体现了“京味”。23.做批注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对于中学生而言,做批注主要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学习收获等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下面是《骆驼祥子》中的一段话,请你从中选取一个句子(可直接在语段中画出)或针对全段,从对写作文的帮助的角度做批注。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眼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答案】示例一:句子: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批注: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雨点随风散乱、沉重地落下的情景。我在写作文时,也应该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更加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示例二:整段批注:这段文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和来临时云、风、闪电的变化,以及暴雨砸落时尘土和祥子的情景。我在写作文时,也应该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加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有感染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给名著做批注。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