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00.30DB36代替DB36/T916—2016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ducingandusingofhighperformanceconcrete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6/T916—2023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基本规定 35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 46原材料性能要求 67原材料检验 78配合比要求 9生产 10产品质量检验 11施工与验收 IDB36/T916—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6/T916-2016《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与DB36/T916-201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引言内容(见引言和2016年版的引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和2016版的第2章)——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见3.1和2016版的3.1)——增加了矿物掺合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3)——增加了环境作用等级解释(见表1)——修改了环境类别对应情况(见表2和2016版的表1)——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规定(见4.3,2016版的4.2)——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具体要求(见5.1.3和2016版的5.1.3)——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的具体要求(见5.1.4和2016版的5.1.4)——增加了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要求(见5.1.5)——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最大碱含量计算规定表述(见和2016版的)——删除了各环境中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要求中强度等级的要求(见表5、表6、表7、表8——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体积稳定性要求的使用情况(见5.4.1和2016版的5.4.1)——修改了水泥比表面积的要求(见6.1.3和2016版的6.1.3)——修改了细骨料性能要求(见6.3和2016版的6.3)——增加了粗骨料坚固性指标要求(见6.4.3)——修改了外加剂的要求描述(见6.5和2016版的6.5)——增加了拌合水首次使用前的规定(见6.6.2)——修改了原材料检验规则,增加了委外检验要求(见表7和2016版的表6)——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一般规定(见8.1.1和2016版的8.1.1)——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搅拌要求,增加了冬季搅拌相关规定(见9.4和2016版的9.4)——删除了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检验项目的要求(见2016版的10.1.3)——修改了高性能混凝土取样与检验频率(见10.2.1和2016版的10.2.1)——增加了高性能混凝土拆模的要求(见11.4)本文件由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和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有限公司、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南昌工程学院、江西鸿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西信源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西天和建设有限公司、江西和泰混凝土集团、赣州瑞康混凝土有限公司、宜春市楚恒建材有限公司、江西北斗星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吉安民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江西省金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西正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柴天红、洪一粟、相斌辉、揭晓东、刘松柏、蔡俊、王世德、石齐、胡泊、张志伟、朱丽锋、周玉军、欧阳晖、万佳俊、江羽、许德兴、韩歆、彭诗扬、曾春明、兰佳斌、胡宁强、吴谦、姜伟峰、董明、严俊、汪文东、王涛、曾繁旺、沈强、黄和兵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916-2016,本次为首次修订。DB36/T916—2023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推动建材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拟将高性能混凝土纳入《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新型高科技混凝土,其耐久性较普通混凝土更优异,可增加混凝土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节省原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符合低碳发展要求。国内如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份也出台了高性能混凝土相关地方标准,以推动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综合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可以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适当的高抗压强度、良好的施工性等特点。据此,本文件明确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并对其原材料、配合比、生产、施工和检验与验收等各个环节做了规定,其中对原材料关键性指标给出了具体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不同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提出具体技术指标,从工程设计阶段就提出了耐久性具体要求,在产品质量检验和验收方面也做了具体规定。本文件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对江西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具有指导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家或行业将出台相应的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标准,若本文件和国家或行业标准相冲突时,须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DB36/T916—2023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原材料性能要求、原材料进场检验、配合比要求、生产、产品质量检验及施工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地区工业和民用建筑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除符合本文件的规定以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200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902预拌混凝土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GB/T2675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GB/T27690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8293钢铁渣粉GB/T30190石灰石粉混凝土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19GB50164GB5020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476GB/T50784GB/T5091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1DB36/T916—2023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JG/T315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486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318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328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关于印发江西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规范条件的通知赣工信建材字〔2021〕304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和较低水胶比,通过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并优化配合比制成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混凝土。3.2坍落扩展度slump-flow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度之后,随即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其两直径的平均值(mm)。3.3矿物掺合料mineraladmixture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规定细度,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3.4体积稳定性volumestabilityofconcrete混凝土硬化后,抵抗收缩开裂、保持原有体积稳定的性能。3.5一般环境commonenvironment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3.6冻融环境freezingandthawingenvironment2DB36/T916—2023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3.7氯盐环境chlorideenvironment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氯盐引起钢筋锈蚀。3.8化学腐蚀环境chemicalattackenvironment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4基本规定4.1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GB50010、GB50011和GB55008的规定。4.2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环境作用等级和GB50010与GB/T50476环境类别对应情况见表1和表2。表1环境作用等级ABCDEFⅠ-BⅠ-C/////Ⅱ-CⅡ-DⅡ-E///Ⅲ-CⅢ-DⅢ-EⅢ-F/Ⅳ-CⅣ-DⅣ-E///Ⅴ-CⅤ-DⅤ-E/表2环境类别对应情况一Ⅰ-AⅠ-B——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Ⅰ-C、Ⅱ-C——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3DB36/T916—2023表2环境类别对应情况(续)Ⅱ-D、Ⅱ-E、Ⅲ-C、Ⅳ-CⅢ-D、Ⅲ-E、Ⅳ-D、Ⅳ-E四Ⅲ-F五Ⅴ-C、Ⅴ-D、Ⅴ-E4.3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且应符合《关于印发江西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规范条件的通知》的规定。4.4新建、扩建、改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符合JGJ/T328的规定,已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升级,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施、设备,实现现代化工厂运营。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现代化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进场原材料、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节的有效监控能力,具备预拌混凝土产品可追溯性。4.5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定进行生产,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在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能耗,减少资源消耗的目标。5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5.1拌合物性能5.1.1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5.1.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匀质性,不得有分层、离析或泌水现象。5.1.3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不应大于30mm。对于具有泵送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设计值不应小于550mm。表3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10±20±30±305.1.4高性能混凝土中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4规定。表4高性能混凝土中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注: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的单位为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4DB36/T916—20235.1.5高性能混凝土均匀性(砂浆密度法)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5.1.6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0的有关规定。5.2物理力学性能5.2.1高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30及以上。5.2.2高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1的有关规定。5.3耐久性能5.3.1一般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高性能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最大碱含量计算应符合JGJ55的有关规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中劣化因素进行分类规定,使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范围。配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类别及其作用等级按GB/T50476的规定来确定。高性能混凝土受到多种环境类别共同作用时,应分别满足每种环境作用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单独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2的规定。5.3.2一般环境耐久性要求一般环境中满足50年和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5确定。表5一般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要求),),5.3.3冻融环境耐久性要求冻融环境中满足50年和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6确定。表6冻融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要求5.3.4氯盐环境耐久性要求5DB36/T916—2023氯盐环境中满足50年和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7确定。表7氯盐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要求84d氯离子迁移系数(×10-12m25.3.5化学腐蚀环境耐久性要求化学腐蚀环境中满足50年和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8确定。表8化学腐蚀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要求数(×10-12m2/s)环境,56d(×10-12m2/s)Ⅴ-CⅤ-DⅤ-E5.4体积稳定性5.4.1有特殊抗裂、防渗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需满足下列技术条件之一:——24h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不宜超过400mm2/m2;——180d干燥收缩率不宜超过0.045%。5.4.2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2的规定。6原材料性能要求6.1水泥6.1.1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配制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时,也可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并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及石膏品种和掺量。6.1.2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应符合GB175的规定;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200的规定。6.1.3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50m2/kg。6.2矿物掺合料6DB36/T916—20236.2.1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磷渣粉、钢渣粉、钢铁渣粉、石灰石粉和火山灰质混合材以及复合矿物掺合料,且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GB6566的规定。6.2.2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且应选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6.2.3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且应选用S95级或S105级矿渣粉。6.2.4硅灰应符合GB/T27690的规定。6.2.5磷渣粉应符合GB/T26751的规定,且应选用L85级或L95级磷渣粉。6.2.6钢渣粉应符合GB/T20491规定,且应选用一级钢渣粉。6.2.7钢铁渣粉应符合GB/T28293的规定,且应选用G95级或G105级钢铁渣粉。6.2.8石灰石粉应符合GB/T30190的规定。6.2.9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应符合JG/T315的规定。6.2.10复合矿物掺合料应符合JG/T486的规定,且应选用Ⅰ级或Ⅱ级普通型复合矿物掺合料。6.3细骨料6.3.1细骨料应选用河砂或人工砂,不应采用山砂和海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6.3.2对于具有泵送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细骨料应为Ⅱ区中砂,其通过公称直径为315μ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15%。6.3.3人工砂的MB值应小于1.0,石粉含量应小于10%。6.4粗骨料6.4.1粗骨料应选用碎石或破碎卵石,不应采用卵石。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6.4.2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的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隙率不应大于43%。6.4.3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6.5外加剂6.5.1外加剂的应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9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结构特点和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等要求确定。——减水剂应选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高性能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对于特殊要求掺加的膨胀剂,应符合GB/T23439的规定。6.5.2采用新品种外加剂,应经试验验证相关性能。6.6拌合水6.6.1拌合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6.6.2地表水、地下水或再生水在首次使用前应检测其放射性。7原材料检验7.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验应符合表9要求,原材料进场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文件第6章的相关规定。7DB36/T916—2023表9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验批次的30%进行√√√√√√√√√√√√√√√√√√8DB36/T916—2023表9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验批次的30%进行含泥量(泥粉含量)*√√√√√√√√√√√√√√√√√√√√√√√√√√验批次的30%进行√√√pH值√√√√√√√√√√√√√√√√√√√9DB36/T916—2023表9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粉煤灰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次的30%进行√√√√√√√√√√√√√√√√√√√验批次的30%进行√√√√√√√√√√√√√√√√√水pH值√无无√√√√√√√√DB36/T916—2023表9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验批次的30%进√√√√√√√√√√√√√√√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验批次的30%进√√√√√√√√√√√√√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验批次的30%进√√√√√√√√√√√√√√√√√√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验批次的30%进√√√√√√√√√√√√√√√√√√DB36/T916—2023表9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粉√√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批次的30%进√√√√√√√√√√√√√√√√√√粉√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批次的30%进√√√√√√√√√√√√√材料√√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批次的30%进√√√√√√√√√√√√√√√√√√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检√验批次的30%进√√√√√√√√√√√√√√DB36/T916—20238配合比要求8.1一般规定8.1.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拌合物性能、强度、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进行设计,并应使混凝土达到设计与施工要求。8.1.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JGJ55的规定。掺加钢铁渣粉或石灰石粉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应符合GB/T50912或JGJ/T318的规定。8.1.3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应大于0.45,C35~C45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大于450kg/m3,C50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大于500kg/m3,C50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8.1.4高性能混凝土应掺加一种或多种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及掺量应经试验确定。8.2技术文件要求8.2.1高性能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时应具有原材料性能试验报告。8.2.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出具配合比设计计算书和配合比试配试验报告。8.2.3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90d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施工配合比试生产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现场试验报告;——施工配合比试生产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报告;——配合比试配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验证报告;——其它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性能试验报告。9生产9.1一般规定9.1.1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包括原材料贮存和管理、计量、搅拌、运输等环节。9.1.2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质量控制应分别符合GB/T14902的有关规定。9.2原材料贮存和管理9.2.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本文件第7章的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9.2.2原材料进场,供方应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应及时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台账”,台账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和“复检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9.2.3原材料应在固定的堆放地点存放、并有明确的标志,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和生产(或进场)日期,避免误用。9.2.4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DB36/T916—20239.2.5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标识和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堆场不得露天,应采用硬地坪,具备喷淋降尘、湿度监测、排水等功能。9.3计量9.3.1原材料计量应准确,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称量,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1次。表10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按质量计,%)注: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9.3.2计量设备除每年定期由国家认可的有资质计量部门或机构检验标定外,还应该根据计量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等要求,制定科学的自校规程,每月应对生产计量设备进行1次自校准。9.3.3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每班不应少于2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然后根据其含水率变化调整生产配合比。9.4搅拌9.4.1搅拌应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均匀;同一盘混凝土的混凝土坍落度两次测值的差值应符合GB/T14902规定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9.4.2从全部材料投料完算起,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应满足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并且不应少于60s;当制备C50及以上高性能混凝土或掺用引气剂、膨胀剂或其它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2次;9.4.3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采取在骨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9.4.4寒冷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粗细骨料进场的含水率,以防骨料冻结成块,宜采用温水进行拌合,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避免在傍晚和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应使用防冻剂。9.5运输9.5.1高性能混凝土应使用搅拌运输车运送,运输车装料前应将筒内的积水排净。9.5.2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9.5.3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大于90min,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9.5.4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s~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9.5.5当确定必须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时,严禁向运输车内添加计量外用水,必须在专职技术人员指导下,在卸料前加入外加剂,且加入后采用快速转动料筒搅拌。外加剂数量和搅动时间应经试验确定。10产品质量检验DB36/T916—202310.1一般规定10.1.1高性能混凝土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在搅拌地点由企业进行,企业负责施行,交货检验在浇筑地点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质检部门进行,交货检验作为验收依据。10.1.2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混凝土强度、氯离子含量、碱含量、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10.2取样与检验频率10.2.1高性能混凝土产品取样与检验频率应符合GB/T14902的有关规定。10.2.2出厂检验应在搅拌地点取样,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卸料抽取。10.2.3交货检验应在交货地点取样,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抽取。混凝土交货检验取样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内完成,试件制作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40min内完成。10.2.4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碱含量、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应按照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至少检验1次的原则进行。10.3评定10.3.1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的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5.1.3条的规定。10.3.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的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5.1.4条、第条的规定。10.3.3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07的规定,其他力学性能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10.3.4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5.3、5.4条的规定。11施工与验收11.1一般规定11.1.1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11.1.2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应符合GB50164的有关规定。11.2浇筑11.2.1高性能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坍落扩展度等拌合物性能;只有拌和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当设计无要求时,高性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