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且需放在阳光下C.该生态瓶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D.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③和④ D.①和⑥4.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如图能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A.箭头① B.箭头② C.箭头③ D.箭头④5.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①移动载玻片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6.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部分枝叶,目的是()A.减少呼吸作用 B.减弱光合作用C.降低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7.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盆栽植物,其原因是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在夜间仍能进行,并与人争夺氧气,该生理活动是()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8.为了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农民要对农田进行灌溉和施肥。其中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的花蕊有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包括()A.柱头、花药、花丝 B.柱头、花柱、子房C.花药、子房、花丝 D.花瓣、柱头、子房10.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肺的“旅程”为()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C.鼻→支气管→咽→喉→气管→肺D.鼻→气管→支气管→咽→喉→肺11.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同学们要用鼻吸气不要张大嘴巴吸气,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鼻腔内有鼻毛,可清洁吸入的空气B.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C.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空气12.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会导致眼球的某一结构凸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样而患上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A.1 B.2 C.3 D.413.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听力显著下降,该结构可能是()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14.微生物有时会危害人类健康,但也可为人类所用。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人类以细菌作为主要利用对象的是()A.制作面包 B.种植蘑菇 C.制作酸菜 D.制作酱油15.病毒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活动与病毒的利用有关的是()A.生产制造胰岛素 B.食用菌的培养C.生产“沼气” D.制作新冠疫苗16.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小狗的卷毛和直毛 B.人的A型血和B型血C.豌豆种子的绿色和黄色 D.小麦的抗倒伏和高产17.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是()A.潜伏期长,不易诊断 B.起病急,痊愈快C.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D.潜伏期短,对身体损伤大18.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性意识开始萌动B.失眠多梦,总是不与他人交流C.身高突增,心肺功能明显增强D.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二、填空题(共32分,每空2分)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通常属于消费者。2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和这些无机物。21.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原来贮存的转运消耗掉;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色。22.根、茎、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有关。23.胎儿出生后20秒内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就标志着你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从此就要靠自己的呼吸系统来进行气体交换,这是婴儿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当人体的鼻咽部受到病菌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病菌经(选填“鼻腔”或“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2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作为参与物质循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选填“休眠体”或“结晶体”)。25.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占54.27%,女性占48.73%,人口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严重,2016年中央调整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妇生两个孩子,陆续放开二孩、三孩。在自然状态下,男孩与女孩的出生比例约为,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政策允许他们再生第二胎,请你推测这对夫妇生男孩的几率为。26.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几乎肆虐全球,给全世界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看,新冠肺炎患者属于,对“2019-nCoV”缺乏抵抗力的人属于易感人群,飞沫、气溶胶、接触等属于传播途径;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从国外疫区入境的人员一律隔离两周”属于控制传染源,“延长学生假期,居家上网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角度看,有一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在其血浆中发现了具有针对性的抗体,这种免疫作用属于(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三、实验分析与探究题(共14分,每空2分)27.下图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1)为了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在乙号玻璃瓶的A处应加入适量,与丙号玻璃瓶形成对照。(2)甲号玻璃瓶与乙号玻璃瓶做对照,可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其中甲号玻璃瓶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后,甲号玻璃瓶的种子(选填“萌发”或“不萌发”)。(3)本实验甲、乙和丙放入25℃橱柜的目的是:(4)实验为什么选用10颗种子而不用一颗种子的原因是:。(5)乙号玻璃瓶与丁号玻璃瓶做对照,你认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6)甲和丙能做对照吗?(选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故选:A【分析】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且需放在阳光下C.该生态瓶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D.影响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答案】C【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概述【解析】【解答】A、该生态瓶中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可以构成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A正确;

B、该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

C、该生态系统中,小鱼属于消费者,水草属于生产者,泥沙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还有水、泥沙等非生物部分,C错误。

D、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有水草等其他生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①和④ B.②和⑥ C.③和④ D.①和⑥【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1、2、3是目镜,4、5、6是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越大,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越小,越多。目镜的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的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据此,若要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1和6。故答案为:D。【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4.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如图能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A.箭头① B.箭头② C.箭头③ D.箭头④【答案】D【知识点】细胞分化成组织;动物体的组织【解析】【解答】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图中能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箭头④。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的①②③细胞分裂、④细胞分化。5.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①移动载玻片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分析图可知,乙图气孔是甲图下方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将装片向下方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故正确的顺序是①移动载玻片、③转动转换器、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6.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部分枝叶,目的是()A.减少呼吸作用 B.减弱光合作用C.降低蒸腾作用 D.促进水分吸收【答案】C【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7.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盆栽植物,其原因是植物的某种生理活动在夜间仍能进行,并与人争夺氧气,该生理活动是()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答案】A【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植物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盆栽植物,其原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与人争夺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8.为了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农民要对农田进行灌溉和施肥。其中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二氧化碳【答案】B【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肥料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的花蕊有雌蕊和雄蕊,其中雌蕊包括()A.柱头、花药、花丝 B.柱头、花柱、子房C.花药、子房、花丝 D.花瓣、柱头、子房【答案】B【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解答】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由此可见,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10.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肺的“旅程”为()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C.鼻→支气管→咽→喉→气管→肺D.鼻→气管→支气管→咽→喉→肺【答案】A【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所以引发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对吸入气体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肺泡数目多,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1.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同学们要用鼻吸气不要张大嘴巴吸气,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鼻腔内有鼻毛,可清洁吸入的空气B.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C.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空气【答案】B【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大大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与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无关。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鼻腔中生有鼻毛可以阻止灰尘和病菌的入侵,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湿润;鼻腔中黏膜有毛细血管可以起到温暖气体的作用。12.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会导致眼球的某一结构凸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样而患上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A.1 B.2 C.3 D.4【答案】C【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解析】【解答】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正常眼),才能看的清楚,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眼球的结构名称为:1是角膜、2是视网膜、3是晶状体、4是视神经。13.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听力显著下降,该结构可能是()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解析】【解答】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耳廓损坏不会导致耳聋;咽鼓管是由鼓室通向咽部的通道,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和听觉的形成关系不大;鼓膜是外耳和中耳之间的膜,可把外界的声波振动转化成机械性振动,和听觉的形成有密切关系,鼓膜被损坏会号致耳营;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与听觉形成没有关系,可见,在产生听觉过程中,耳廓、咽鼓管和半规管的作用都没有得到体现,只有鼓膜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截穿的结构最有可能是鼓膜,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14.微生物有时会危害人类健康,但也可为人类所用。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人类以细菌作为主要利用对象的是()A.制作面包 B.种植蘑菇 C.制作酸菜 D.制作酱油【答案】C【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制面包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不是细菌,不符合题意。

B、种植花菇,花菇属于真菌,不是细菌,不符合题意。

C、制作酸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一种细菌,符合题意。

D、制作酱油要用到霉菌,霉菌属于真菌,不是细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作答。15.病毒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活动与病毒的利用有关的是()A.生产制造胰岛素 B.食用菌的培养C.生产“沼气” D.制作新冠疫苗【答案】D【知识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解答】A、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不符合题意;

B、食用菌属于真菌,食用菌培养与病毒的利用无关,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不符合题意;

D、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16.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小狗的卷毛和直毛 B.人的A型血和B型血C.豌豆种子的绿色和黄色 D.小麦的抗倒伏和高产【答案】D【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解析】【解答】A、小狗的卷毛和直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能称为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A型血和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豌豆种子的绿色和黄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D、小麦的抗倒伏和高产,不是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17.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特点是()A.潜伏期长,不易诊断 B.起病急,痊愈快C.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D.潜伏期短,对身体损伤大【答案】C【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解析】【解答】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与一般疾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可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来预防传染病。18.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性意识开始萌动B.失眠多梦,总是不与他人交流C.身高突增,心肺功能明显增强D.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答案】B【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解析】【解答】A.进入青春期后,性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初期与异性的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不是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B符合题意。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C不符合题意。D.青春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进入青春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二、填空题(共32分,每空2分)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通常属于消费者。【答案】生物圈;动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圈的概述【解析】【解答】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这一空间范围内内所有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植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动物通常属于消费者。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和这些无机物。【答案】水;无机盐【知识点】水对植物的作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分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多种无机盐。21.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原来贮存的转运消耗掉;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色。【答案】有机物或淀粉;淡黄色【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解答】(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或有机物)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避免叶片中有淀粉影响实验结果。

(2)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22.根、茎、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有关。【答案】叶;分化【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解析】【解答】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此,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化有关。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23.胎儿出生后20秒内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就标志着你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从此就要靠自己的呼吸系统来进行气体交换,这是婴儿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当人体的鼻咽部受到病菌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引起中耳炎最可能的原因是病菌经(选填“鼻腔”或“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答案】二氧化碳;咽鼓管【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耳的卫生保健【解析】【解答】胎儿出生后20秒内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从此就要靠自身的呼吸系统来进行气体交换。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

【分析】胎儿出生后20秒内发出第一声啼哭,这就标志着你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从此就要靠自身的呼吸系统来进行气体交换。2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作为参与物质循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选填“休眠体”或“结晶体”)。【答案】分解者;结晶体【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解析】【解答】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分析】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25.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占54.27%,女性占48.73%,人口男女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严重,2016年中央调整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妇生两个孩子,陆续放开二孩、三孩。在自然状态下,男孩与女孩的出生比例约为,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政策允许他们再生第二胎,请你推测这对夫妇生男孩的几率为。【答案】1:1;50%【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解析】【解答】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染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染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染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染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22条常染色体+X精子与22条常染色体+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自然状态下,男孩与女孩的出生比例约为1:1。若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政策允许他们可以再生第二胎,这对夫妇生男孩的几率为50%。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26.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几乎肆虐全球,给全世界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看,新冠肺炎患者属于,对“2019-nCoV”缺乏抵抗力的人属于易感人群,飞沫、气溶胶、接触等属于传播途径;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时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从国外疫区入境的人员一律隔离两周”属于控制传染源,“延长学生假期,居家上网课”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角度看,有一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在其血浆中发现了具有针对性的抗体,这种免疫作用属于(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答案】传染源;特异性免疫【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解析】【解答】(1)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