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1、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1.神州谣
学习目标:
1.通过制作“地图里的中国名片”,理解并积累有山字旁和三点
水的字串,理解形声字部件的意义引申的含义。
2.借助联系语境、追溯字源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掌握山字旁在字的不同位置的书写变化。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和民族团结奋发之情。
4.在语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字词的表达效
果,积累“华夏民族”等词语,知道中华的别称。
学习过程:
一、认识世界地图中的“我神州”
1.了解“神州”,学习“州”“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浙江省的省会吗?告诉你一一杭州,这里
有个“州”字,跟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哪?
(1)出示:I刀Ichudn少卜]zhdu1
IB
还记得“川”的意思吗?(水)“川”是水,看看图,大胆猜一
猜“州”是什么意思?(“州”指水中的陆地。)
(2)出示世界地图:你们看,整个地球上有四大洋,四大洋之间
的陆地我们也叫“洲”,为了加以区别,这个“洲”字就加上了三点
水。所以七大洲就是有了三点水的“洲”,都是指水中的陆地,其实
这两个“zhOu”本义是一样的。
在七大洲里,有个洲叫一一(出示:亚洲)在亚洲的东部有一个
国家叫——(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称——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别称)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别称吗?(中华、华
夏、九州)
2.补充课题,练习书写“州”
观察提醒:“州”的第一个点的方向与后面两个点不一样。强
调中间的竖稍短,在竖中线上。
3.初读《神州谣》,整体感知
(1)一起走进神州大地,大声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
(2)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山川美,各民族共繁荣)
4.多种形式,朗读童谣
这篇课文是“谣”,你们读着读着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1)押韵称中华一一可入画长江涌一一珠峰耸
隔海峡一一是一家情意浓一一共繁荣
(2)三个字三个字有节奏(拍手打节奏读一读)
(3)对读:(A)我神州(B)称中华(A)山川美(B)可入画……
(4)分节朗读(男女生一一师生)
二、理解中国地图中的“山川美”
(一)看中国地图中的“山”,学习山字旁字串
1.图文结合,认识地图名片中的“山”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张中国地图(出示中国地图)这就是神州大地。
看,这又高又大的山,我们叫它“岳”(课件出示“岳”)中国有五
座非常著名的山,我们称它是一一五岳,你知道“五岳”是哪几座山
吗?(泰山、衡山、恒山、嵩山、华山);这又高又险的山叫“峰”
(课件出示“峰”)这就是珠穆朗玛峰;四面环水的地方叫“岛”。
我们舟山群岛就有1390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比“岛”小的我们叫"屿”)
2.发现规律,迁移运用
(1)地图中出示有关“山”的生字,发现规律:岳、峰、岛、屿
都是山字旁。
(2)猜一猜:“峡”指什么地方?(夹在两山之间,称为峡)
(3)摆一摆:在这张地图上,你认为这三个词语要怎么摆?
课件出示“大陆”“台湾岛”“海峡”,学生在地图中找到“大
陆”“台湾岛”“海峡”。
现在你知道“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的意思了吗?(随
机理解“隔”)
台湾虽然和大陆隔着一条海峡,但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台湾同胞和我们是相亲相爱,情意浓浓的一家人。
(5)带着你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二)看地图中的“川”,学习三点水的字串
1.图文结合,认识地图中的“川”
看完了山,我们继续去看水。
(课件依次出示:长江黄河东海渤海湾)
2.发现规律,迁移运用
(1)地图中出示有关“川”的生字,发现规律:“河”“江”“海”
“湾”都有三点水。
(2)出示“涌”,猜一猜,“涌”是什么意思?观看视频,感受
“涌”的意思。随机积累词语“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3)出示“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指名读一一齐读
(三)整合地图中的“山”和“川”,感悟“山川美”
1.整合“山”“川”,领悟“山川美”
(1)讨论:刚刚我们走进中国地图,认识了这么多的山川河流。
你有发现吗?祖国这么多山川河流,为什么歌谣里只写了黄河、长江、
长城、珠峰四个地方呢?(体会特点:奔、涌、长、耸)
(2)观看微课,进一步领悟“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蕴含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现在老师再请大家看一个小视频,从视频
当中,你们能进一步体会到你们刚才说的。
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话要说?
3.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山川美”
你们能不能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配乐读
三、领悟民族分布地图中的“共繁荣”
(一)观察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认识中国的民族
观看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阅读资料袋,交流了解关于少数民族
的知识。
(二)拓展中国各民族资料,理解民族共繁荣
1.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的深厚情谊。
2.补充各民族的图片资料,完成作业本的第5题。
课件出示关键词,学生猜民族,完成连线题。
3.在我们的中华大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共同努力。朗读指导“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随
文识记“谊”“浓”“繁”。
(三)补充中国地图名片,吟诵《神州谣》
1.积累词语,补充中国地图名片。
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
读一读,选择几个词语端正地抄写在“地图里的中国名片”上。
2.配乐吟诵《神州谣》
我神州,山川美,各民族,齐奋发,让我们大声、自豪地把这
张”地图里的中国名片”告诉世界吧!
三、练习写字
1.出示:“峡”“岛”“族”“谊”,观察交流。
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2.重点指导“峡”“岛”
观察“山”在峡与岛中的不同位置,提醒不同的写法。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与课后服务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3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2.传统节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制作“日历中的中国名片”核心任务,知道中国的传统节
日及习俗,会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并探寻节日内涵,感受中国传统
文化的传承美德。
2.识记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初步了解汉字构形中示源声符
细成的义音合成字。
3.结合课文,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内化传统节日文化。
学习重难点:
1.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会按时间顺序排列节日。
2.能选择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传、统、贴、宵、巷、祭、舟、艾、堂”9个生字,
会写“贴、街、舟、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1-4句。
3.观察日历,发现日历中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大多和农历有
关,知道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并填写到日历中。
一、认识日历中的“传统节日”
(一)找找日历中的“传统节日”
1.观察日历,说说你的发现。
2.日历中有非常多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我们就叫做“传统节日”。认识“传统”
3.圈一圈日历中的传统节日。
4.老师把这些传统节日和他们的时间展示在这里,你有什么发现
吗?(发现传统节日大部分和农历有关)
5.阅读资料袋,认识“宵”
资料袋
宵:形声字,表意,像房屋,“肖”表读音。“宵”本义指
夜晚,表示入夜后,人都在屋内。“宵”字中的“肖”除了表示读音
外,还表示“逐渐尖细”的意思
(二)找找诗歌中的“传统节日”
1.读读儿歌,圈画节日。
①读一读儿歌《传统节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你能在儿歌中找到这些传统节日吗?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传统
节日的名称。
③交流圈画的节日名称。
二、了解日历中的“传统习俗”
(一)读诗歌,找找传统习俗
1.读诗歌『4句。
2.这些传统节日里,人们是怎么过节的?读一读儿歌《传统节日》,
把节日的传统习俗用“一一”画出来!
3.出示日历发布任务
找到了这些习俗,接下来我们一边学课文,一边把日历这张中国
名片填写完整。
(二)说说“传统习俗”
1.了解春节的习俗
①读读诗歌第一句。
②说一说诗歌中的人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③春节除了“贴窗花”还会贴什么?认识“贴”字。
2.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①读读诗歌第二句。
②说一说人们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③认识“巷”字,狭窄的街道;小胡同。
④看图理解“人如潮”的意思。
⑤人们还会怎么庆祝元宵节呢?
吃元宵、放孔明灯、猜灯谜、划旱船、走百病……
3.了解清明节习俗
①读诗歌第三句。
②“清明节,雨纷纷”让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字理认识“祭”字。
字形像手持酒肉供奉神主。本义即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并举
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
敬意的仪式。
4.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①读诗歌第四句
②字理结合,认识“舟”字。
③图文结合认识“艾”“堂”
这是“艾草”,艾草的叶子就叫做“艾叶”,艾叶有浓浓的“艾香”,
把艾叶挂在屋里,屋里“粽香艾香满堂飘”,艾叶还可以做成艾草粉,
做成艾草根耙,就是我们吃的青团。
5.试着背一背诗歌的1-4句。
三、书写生字
(一)出示生字
贴:左右结构,左右等宽,“贝”做偏旁是点要稍短,“占”一竖
要长。
街:左中右结构三部分宽度接近,中间高,右边低,注意横画之
间的平行和穿插。
舟:独体字,内有两点。
艾:上下结构,撇捺舒展。
(二)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评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乞、巧、郎、饼、赏、菊”6个生字,会写“敬、转、团、
热、闹”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5-8句。
3.知道七夕、中秋、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并填写到日历中。
4.能按时间顺序给传统节日排序,并能选择一两个节日,说说你
是怎么过节的。
5.了解并搜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一、字词巩固
(一)读课堂作业本第二题
(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其他传统节日,了解其中的传统
习俗。
二、再寻日历中的“传统习俗”
(一)读诗歌,继续寻找传统习俗
1.读诗歌5-7句,把节日的传统习俗用“一一”画出来。
2.了解乞巧的习俗
①读古诗《乞巧》,猜猜古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②读诗歌第五句
3.了解中秋节习俗
①认识“饼”
②说一说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4.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①读诗歌第七句
②说一说重阳节的习俗是什么?
③认识“赏”字,区分“常”“堂”
(二)填填传统习俗
(三)根据发现,按照时间顺序给节日排序。
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
(四)选一两个节日,说说你是怎么过节的
评价指标评价星级
我能将传统节日与传统习俗正配对☆☆
我能按照时间顺序给传统节日排序☆
我能选择一两个节日,说清楚他的日期和传统习☆☆
俗
表达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五)背诵《传统节日》
三、拓展节日中的“传统文化”
(一)补充“传统习俗”
1.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其实我们的少数民族还
有自己独有的传统节日呢!
2.阅读资料袋,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做传统文化宣讲员(选做)
L看着日历中的“中国名片”,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介
绍给同学、家长。
2.搜集一个其他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
四、书写
(一)学写“热”
1.热: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特别注意四点底的位置。
2.教师示范,学生描红,评价。
(二)自主练写敬、转、团、闹
教学反思与课后服务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4、5课时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
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指导书写“贝,甲、骨”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
3知道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瞧,是什么?(出示贝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贝”的故事,伸出手指一起跟老师书写课题。讲解“贝”
的注意点
2现在就让我们去知识的海洋里捡一捡贝壳吧(出示各种贝壳的图片)
3咦,这个贝壳上是个什么字呀?(猜象形字日、水、山、贝)
4了解甲骨文和“贝”的由来
这是个长句子,我们要怎么读好他呢?老师给你们找了个好帮手来帮你们,
朗读时,你可以在这两个地方稍作停顿。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贝”的由来,认识
了贝字的甲骨文。
5书写“骨”、“壳”,总结方法
甲骨文那么有趣,就让我们来写写这个骨字吧。
二检查预习,随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
饰品贝类钱币
漂亮珍贵
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指名读,开火车读
A真棒,品的前鼻音读的真标准,那大家知道品是什么结构的字么?你还
能再说几个么?
B咱们的课文中,漂亮的饰品是用什么做的呀?对呀,贝壳有很多种类,
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还有扇形的,那为什么都称他们为贝壳呢?赶紧去第一自
然段中找找证据。
C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组词语,请你来读,这个多音字你读的很准确,他
还有一个读音读?
D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还很珍贵,那么小朋友们,我们除了说珍贵的贝壳,
还可以说珍贵的()
E最后一组词语,谁来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让我们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谁能读好它。
F看来带有拼音的生字难不倒大家了,那去掉拼音呢?咱们开火车来读一读
好不好?
三、细读课文,重点解析
1理解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
小朋友们,大家学习的可真认真,奖励你们听一个故事,边听故事,边思考,
故事中出现的这些字表示什么意思?
从前有个卖水果的老奶奶,为了赚更多的钱,她会趁水果便宜的时候囤货。
但因为水果容易烂,就会有斑点的水果即使半价都卖不出去。于是他想了个办法,
用带有精品字样的标签把这些斑点遮住。热情的吆喝声很快吸引了一批来购买水
果的顾客,花小猪就是其中一个,他问老奶奶为什么苹果上贴满了标签,老奶奶
骗他说标签越多,苹果质量就越高。可是花小猪马上就识破了老奶奶的坏心思,
于是他计上心来,说:老奶奶,你价格是不是标反了,怎么普通苹果要六元,精
品的却只要3元。老奶奶一定也对,立马把标价换了过来,她心里想着这下可以
赚大钱了。可花小猪却说精品苹果太贵了,只要普通苹果,后面的顾客也纷纷买
了普通苹果,不一会儿普通苹果就买了个精光。老奶奶偷鸡不成蚀把米,原本想
赚上一笔,结果却赔了个底朝天。
故事讲完了,看同学们听得都很仔细,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刚才施老师打在图
片上的那几个字呀?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5指导书写钱、财二字。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贝”的故事,知道了贝字的由来,也知道了贝壳
在古代的用途。其实汉字的故事很多很多,课后老师推荐你们去朗读一本《有故
事的汉字》,去书中寻找汉字的故事吧。
五板书设计
“贝”的故事
“贝”的由来观结构
“贝”的用途看压线
找变化
教学反思与课后服务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6、7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4、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各种美食图片,认识“菠、煎、腐、茄、烤、煮”等16
个生字;会写“烧、茄”2个生字。
2.认识各种中国美食,了解其简单的烹饪过程。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
化。
教学重点:
认识“菠、煎”16个生字,通过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识记生字;知道
各种简单的烹调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5,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开一家美食小店。店面就叫“中国美
食。”2.板书课题。
二、看图片、识菜单、认生字。
1.请同学们看图片,通过图片认识菜单。(课本中的菜单)
2.请同学们再看图片,看看这些菜认识吗?(带有课本中生字的菜
单)
3.寻找服务员,学生自己练习认识菜单,互相检查。(可以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读)
4.检查菜单的认读情况,巩固对生字的认识情况。
5.做游戏,开火车拍手读菜单,加强记忆。
三、看图片,总结烹调方法
1.学生看图片总结烹调方法,并简单说说都是如何制作的。
2.说一说这些烹调方法还可以做那些菜。
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煎、煮、蒸:
都是四点底
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
4.出示这些生字的古体字,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四点底的一些
字跟火字旁的字在意义上是一样的。
5.还有哪些四点底的字是这样的?
四、指导写字
L出示生字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和书写
顺序。
2.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烧:“火”字做偏旁时撇改点,右上“戈”不加点。茄:草字头要
舒展,口要比力小。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我们的美食小店只有老师找的这些菜谱还太少,同学们回去找
一找我们家乡的菜添到我们的菜单中。
2、把菜谱写下来,并试着说说它们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与课后服务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8、9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能用通顺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并简单说明
理由。
2.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明白同学说的内容。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补充或表达意见。
【教学重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职业,能用通顺的话自信、清楚地表达自己长
大以后想做什么,并简单说明理由。
【教学难点】
听同学发言后,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补充或表达意
见。
【教学准备】
PPT、最佳小记者奖和最佳嘉宾奖、小记者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对这些词语还有印象吗?(出示:识字加油站职业的词
语)读一读,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职业?
过渡语:大人们的职业真是多种多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
业的劳动者。一天天,一年年,我们也会慢慢长大,你们想过没有,
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
2.板书课题。
二、感知话题
【学】1.谁想好了,先来说说:我长大了做什么。(课件出示)
预设:我长大了想当宇航员……
2.刚才同学们说到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这就是你的理想。(板书:
理想)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现在请大家
看一看四位小朋友谈他们的理想,一边听一边想:他们说得怎么样?
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出示PPT)
材料一:我长大了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因为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
个音乐的世界里,走在路上树叶沙沙地响,小狗汪汪地叫,这些都是
美妙的音乐,所以我想当一个音乐家,用自己美妙的歌声给人们送去
欢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材料二:我长大了想当个科学家。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南
极来信》。我想去南极看看企鹅和可爱的海豹是怎么游泳的,它们吃些
什么,去问问爱斯基摩人怎样在冰洞里抓鱼,怎样在冰天雪地上盖冰
房子。我还听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我要去研究它,使我们
人类不再受到伤害。
【展】预设:他们说得都很好,因为他们不仅说出来自己长大想
做什么,还是说清楚了理由。
【导】你们听得很仔细,知道他们讲得好在哪里。老师相信你们,
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比他们说得还要好!现在请大家也用上这样的句
式,和同桌谈一谈你的理想。(师个别指导)
【用】4.用上这样的句式:
我长大了想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
想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展示。
三、记者采访:谈理想
【学】L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有这么美好的理想,我感到十分
高兴。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准备一期“谈理想”的访谈节目。让大家能
里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愿望和别人的愿望。现在老师为大家做一个示范
米访。
【交】2.示范采访:现在,老师要来采访了,谁愿意第一个接受老
师的采访。
你好!(握手)
生:你好!
请你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生:我叫XXX。
很高兴认识你,XXX,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生:我长大了想做(当)_______。
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生:因为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想做(当)_________。
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请坐!
【导】3.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作为嘉宾要清楚地表达想法并说明理由。
作为采访的记者要使用礼貌用语,眼睛要看着对方,对感兴趣的
内容多问一问。
【用】4.现在,同桌配合,互相模拟一下老师刚才的采访,试着说
一下,注意说清楚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课件出示)看哪一组愿意模仿老师刚才的采访到讲台上来扮演
小记者,采访之前,老师想说一下采访的注意事项:注意礼貌用语,
眼睛要看着对方,在别人采访期间,其他的小朋友要注意听。请想当
小记者的同学上台戴上小记者证,采访同学。
5.师生点评:相互评比。评出最佳小记者奖和最佳嘉宾奖。
6.小结:口语交际中
(1)注意的事项。
a.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
b.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
C.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或补
充。
四、拓展了解职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一一教给我们丰富的知
识和做人的道理。一一他们启迪着我们长大。
舞蹈演员一一欣赏优美的舞姿,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建筑师一一让所有人都能住上最好的房子。
小结:各种行业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肯付出努力,一定都能在自
己从事的行业做到最好。当然基于眼下,我们如果想要达成我们的理
想,我们就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奠定基础、好好学习、不畏困难、努
力进取,才能离我们的目标一点一点接近。
五、完成课时作业一一小练笔《我的理想》
(1)把你的理想用文字描述下来,注意清除表达想法,说明具体
的理由。(2)相互评比。
六、回顾总结
本节课我们谈了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也写下了自己的愿望。
同学们的理想都很高远,而且非常有实际意义。其实,要想实现愿望,
还需要努力奋斗,认真学习,这样才能把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希望
孩子们都能梦想成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板书:努力奋斗现
实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长大以后做什么理想
努力奋斗现实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反思与课后服务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10、11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3月7日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词,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
趣,培养识字能力。
2.了解食物给人的感受的特点。
3.观察字形,思考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