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16/wKhkGWXmyDqANUyAAAGXzYlJbxE910.jpg)
![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16/wKhkGWXmyDqANUyAAAGXzYlJbxE9102.jpg)
![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16/wKhkGWXmyDqANUyAAAGXzYlJbxE9103.jpg)
![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16/wKhkGWXmyDqANUyAAAGXzYlJbxE9104.jpg)
![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16/wKhkGWXmyDqANUyAAAGXzYlJbxE9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生活中有些事看起来sīkōngjiànguàn,或者会让人感觉是个ǒurán。但其实màncháng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事情的发生一定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在于我们能否chájué事情背后的东西,能否jiànwēizhīzhù去发现事情的本质,去思考,去探究。要有yānzhīfēifú的想法,认准目标,努力去做,不jīnghuāng,不huǎnghu,那样的人生才有意思。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截②田③烂④云⑤挖⑥签⑦摆A.⑦②③①⑥④⑤ B.⑦④①③⑥②⑤C.⑦①③⑥②⑤④ D.⑦①⑥③②⑤④3.下列带点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悼念掉落 B.埋怨埋没 C.刀削面削减 D.夹杂夹心4.选字填空成词。竣峻俊骏杰 险 马 工5.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误的是()A.追根求源走马观花诡计多端诲人不倦 B.百尺竿头声泪具下不甘示弱拔得头筹C.人声鼎沸春风拂面搬门弄斧再接再历 D.如火如茶流水潺潺一愁莫展精兵减政6.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B.死得其所。 所:地方。C.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法:方法。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胜:胜过。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有误。C.《马诗》《墨梅》《竹石》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D.“汤汤乎若流水”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意思一样。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长对小明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C.为了赶紧出去玩,我在家三下五除二就把作业写完了。D.爸爸和妈妈吵架了,可是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都不知道该帮谁。9.下列关于名著说法正确的是()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荒岛就认识了野人星期五,和他一起建设了房舍。B.《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周瑜挥泪斩马谡。C..《西游记》:孙悟空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D.《水浒传》:武松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10.下列语段有四处语病,请找出来改在后面。①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经典润童心”。②在读书节开幕式上,我们班和全体师生都认真倾听了校长的讲话。③讲话中指出:书藉是我们的好朋友,经典可以浸润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④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热爱阅读,阅读会让我们的人生走进新的一页。(1)第①句应该改为:。(2)第②句应该改为:。(3)第③句有错别字,把改为。(4)第④句词语搭配不当,把改为。11.仿写下面句子。(1)例句:小溪匆匆走下山崖。仿写:微风(2)例句:生活就是一碗五味俱全却又让人过瘾的胡辣汤。仿写:生活就是12.把下面一句话分解成两个句子。例句:汪老师叫我给同桌小红讲一道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积累运用。(1)小学即将毕业,分别在即,你想送给同学的古诗句是:,。(2)《两小儿辩日》中能表现孔子实事求是的句子是:。(3)我们常常借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用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培育,潜移默化熏陶的名句是:,。(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比喻巧妙,表面上用山水形容女子眉眼,却又暗合离别情绪的佳句是:?。14.辩论赛学校要举行辩论赛,给出的辩题有“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和“人不可以说谎/可以讲善意的谎言”。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辩题,决定好自己做正方还是反方,在下面的横线上先写出自己的观点,再写出两个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或名言。观点:。事例或名言1:。事例或名言2:。15.活动策划。在毕业之前,班级需要同学们自己制作成长纪念册。(1)你收集的最能反映小学生活的代表性资料有:①②③④(2)我会按照的方式给手机的资料分类,计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3)纪念册编排好后,请你在扉页写一段“卷首语”或成长感言”。字数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面的练习。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16.这两段文字节选自,作者是。17.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缥缈—— 沉郁—— 急遽—— 荒凉——18.请你根据划线句子,梳理出文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在下面横线里。——————19.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本文和《匆匆》都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请你写出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不同点各一个。相同点:不同点:文言阅读日近长安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潜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俱以东度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③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洛下:洛阳方面。这时洛阳被匈奴占领。②东度:晋王朝东迁。④居然:不费力。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元帝失色 ②元帝异之 ③不闻人从日边来 ④明日 22.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23.明帝两次回答及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第一次回答:第二次回答:24.你认为明帝的回答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①“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饱经沧桑,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最终取得了成功。②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她在做什么?老婆婆说她在磨针。李白很吃惊,他想: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便发愤读书,成了唐代的大诗人。③无独有偶,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照过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不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④不光中国有这样的事例,外国同样有通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了多看、多听。他年肯时当过农民、伐木人、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并量终踏入政界。⑤南宋理学家朱熹也说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年必须爱惜光阴,方能有成就。是啊!只要认真,努力去做了,还有什么事会难倒我们呢?不论你是在追求自己美好理想的历程中,还是灰心失败或准备放弃的时刻,都要记住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25.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相应四字词语。①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 ②形容声音很大。``26.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写一写第⑤自然段划横线句子的意思,联系短文内容写出这样引用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短文在写法上是用的方法来说明作者的观点,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个事例。三、写作题29.写作表达爱因斯坦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请发挥你的神奇想象,写一个奇特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吧。要求:⑴情节曲折动人。⑵人物形象丰满。⑶细节生动细腻。⑷科幻故事奇特又令人信服。⑸500字以上。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司空见惯;偶然;漫长;察觉;见微知著;焉知非福;惊慌;恍惚【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司空见惯”注意“惯”不要写成“贯”;“偶然”的“偶”是左右结构,偏旁是:“亻”,不要写成“耦”;“漫长”的“漫”是左右结构,偏旁是:“氵”,不要写成“慢”;“察觉”的“察”部首是:宀,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查”;“见微知著”的“著”偏旁是:艹,是上下结构;“焉知非福”的“焉”是上下结构,偏旁是:灬;“惊慌”不要写成“京谎”;“恍惚”偏旁都是:忄,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煌忽”。故答案为:司空见惯、偶然、漫长、察觉、见微知著、焉知非福、惊慌、恍惚【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2.【答案】C【解析】【分析】①“截”的读音是“jié”;②“田”的读音是“tián”;③“烂”的读音是“làn”;④“云”的读音是“yún”;⑤“挖”的读音是“wā”;⑥“签”的读音是“qiān”;⑦“摆”的读音是“bǎi”。按字母顺序表进行排列为:⑦①③⑥②⑤④。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字母(表)顺序。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对于字母表的学习完成。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是: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3.【答案】D【解析】【分析】A.不同。“悼念”中“悼”的读音为:dào;“掉落”中“掉”的读音为:diào。
B.不同。“埋怨”中“埋”的读音为:mán;“埋没”中“埋”的读音为:mái。
C.不同。“刀削面”中“消”的读音为:xiāo;“削减”中“消”的读音为:xuē。
D.相同。“夹杂”“夹心”中的“夹”读音均为:jiā,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4.【答案】俊;峻;骏;竣【解析】【分析】俊杰:指才智杰出的人。故选“俊”。险峻:指山势高而险。故选“峻”。骏马:指良马。故选“骏”。竣工:完工;工程告成。故选“竣”。故答案为:俊、峻、骏、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字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5.【答案】B【解析】【分析】A.正确。
B.有一个错误,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故“具”错误,应为“俱”。
C.有两个错误,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故“搬”错误,应为“班”。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故“历”错误,应为“厉”。
D.有三个错误,如火如荼: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故“茶”错误,应为“荼”。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故“愁”错误,应为“筹”。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故“减”错误,应为“简”。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6.【答案】C【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句意: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法:效法。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7.【答案】D【解析】【分析】A、B、C正确。
D.不正确。“汤汤乎若流水”的“汤”意思是:指水势浩大。“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意思是:热水。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标点符号、诗歌写作手法、字词解释。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8.【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亦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不适合用作班长批评小明。
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俗语的正确运用。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9.【答案】C【解析】【分析】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救下了野人“星期五”。说法错误。
B.《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挥泪斩马谬。说法错误。
C.《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说法正确。
D.《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阅读名著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了解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艺术特点是阅读名著的关键。10.【答案】(1)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经典润童心”的活动(2)在读书节开幕式上,我们全体师生都认真倾听了校长的讲话(3)藉;藉(4)我们的人生;我们【解析】【分析】(1)成分残缺,添加“的活动”。
(2)“我们班”“全体师生”意思重复,去掉“班和”。
(3)“藉”错误,应为“籍”。
(4)搭配不当,应把“我们的人生”改为“我们”。故答案为:(1)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经典润童心”的活动;(2)在读书节开幕式上,我们全体师生都认真倾听了校长的讲话;(3)藉、藉;(4)我们的人生、我们【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语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11.【答案】(1)轻轻跑过田野(2)一块五彩斑的调色板【解析】【分析】(1)例句句式为“微风……”,据此用拟人手法仿写。
(2)例句句式为“生活就是……”,据此用比喻手法仿写。故答案为:(1)轻轻跑过田野;(2)一块五彩斑的调色板。【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气等,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12.【答案】汪老师叫我。我给同桌小红讲一道题。【解析】【分析】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把“我”分别作为第一个句子的宾语和第二个句子的主语。故答案为:汪老师叫我。我给同桌小红讲一道题。【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13.【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孔子不能决也(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解析】【分析】(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四海之内只要存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同近邻一样。
(2)出自《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不能决也。由“孔子不能决也”可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4)出自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意思是: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故答案为:(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孔子不能决也;(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4.【答案】人不可以说谎;“人无信而不立”,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谎就是欺骗,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那么他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做一个不撒谎,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法国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遵守诺言应该像保护自己的荣誉那样,就失去了信誉。告诫人们要慎重许诺。【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选择一个观点来说说你的看法,并选择2个事例或名言来论证你的观点。注意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人不可以说谎。“人无信而不立”,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谎就是欺骗,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那么他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做一个不撒谎,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法国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遵守诺言应该像保护自己的荣誉那样,就失去了信誉。告诫人们要慎重许诺。【点评】考查了辩论讨论。辩论讨论这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辩论讨论这类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5.【答案】(1)各种获奖证书;奖牌;与成长相关的习作;美术作品(2)编年体;封面;正文;扉页(3)时间滴滴答答从指间流过,岁月的年轮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是摘抄本上的一首首小诗。【解析】【分析】(1)在毕业之前,班级需要同学们自己制作成长纪念册,我收集的最能反映小学生活的代表性资料有:①各种获奖证书;②奖牌;③有纪念意义的照片;④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
(2)我会按照编年体的方式给手机的资料分类,分我会把资料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封面、扉页、正文。
(3)我能给纪念册扉页写一段成长感言。如:时间滴滴答答从指间流过,,岁月的年轮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成长,是摘抄本上的一首首小诗,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故答案为:(1)各种获奖证书、奖牌、与成长相关的习作、美术作品;(2)编年体、封面、正文、扉页;(3)时间滴滴答答从指间流过,岁月的年轮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是摘抄本上的一首首小诗。
【点评】考查了实践作业。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答案】16.《那个星期天》;史铁生17.朦胧;郁闷;急速;荒芜18.盼望;焦急;等待;失望、委屈19.母亲是一个很勤苦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20.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语段选自《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16.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阅读短文内容,结合日常积累的文学知识可知,本文选自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
故答案为:《那个星期天》、史铁生17.考查了写近义词。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故近义词为“朦胧”。沉郁:低沉郁闷。故近义词为“郁闷”。急遽:急速;急迫。故近义词为“急速”。荒凉:人烟稀少而没有生气。故近义词为“荒芜”。
故答案为:朦胧、郁闷、急速、荒芜1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通过“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快点洗好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我一声不吭,盼着”表现了“我”的等待。“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抓住光线的变化和妈妈搓衣服的声音,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侧面间接的写出“我”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失望、沮丧的心情。
故答案为:盼望;焦急;等待;失望、委屈19.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作者的母亲是一个很勤苦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可是她许诺带孩子出去玩的事没有兑现,致使孩子很委屈。
故答案为:母亲是一个很勤苦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人。20.考查了对比阅读。结合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可知,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不同的是《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据此组织语言作答。
故答案为: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答案】21.脸色。;对……惊奇。;听说。;第二天。2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23.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4.明帝的回答很机智,可以看出他反应迅速,聪明。【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参考译文: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听完后不自觉的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因为什么事情这么伤心,元帝就把晋王室东渡江南的事情告诉了他。并问明帝:如果把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把明帝这个说法告诉了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21.考查字词解释。①元帝失色:元帝惊愕失色。色:脸色。②元帝异之: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异:对……惊奇。③不闻人从日边来: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闻:听说。④明日:第二天。、
故答案为:脸色。对……惊奇。听说。第二天。22.考查文言断句。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根据句意对句子进行断句,即: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故答案为: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23.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由“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24.考查内容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由“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可知,虽然明帝两次回答自相矛盾,但每次回答都有自己的理由,且理由充足。可见其机智聪慧。
故答案为:明帝的回答很机智,可以看出他反应迅速,聪明。【答案】25.饱经沧桑;声震长空26.功夫不负有心人27.做什么事,只要勤奋,努力地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以后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怕困难,用心去做才会成功。引用名人名言,能够为作者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有利于增强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28.事例说明作者的观点匡衡“凿壁借光”勤奋读书的故事。林肯刻苦练习,成为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成功的律师。【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2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从“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饱经沧桑,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最终取得了成功。”可知,文中指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的词语是“饱经沧桑”。从“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可知,文中形容声音很大的词语是“声震长空”。
故答案为:饱经沧桑、声震长空26.根据文章开头“‘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古今中外,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饱经沧桑,然而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最终取得了成功。”下文都是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此可知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故答案为:功夫不负有心人27.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什么事,只要勤奋,努力地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以后在生活中我们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怕困难,用心去做才会成功。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7.1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听课评课记录2新版新人教版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设计服务协议书(2篇)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与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回顾与反思》听评课记录10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听课评课记录2
-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1 第1课时《平均数》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工程经济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 鼻空肠营养的护理及注意事项ppt
- 臭和味检测原始记录表
- 小学英语26个字母标准手写体卡片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