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一、选择题1.朱元璋颁布《皇明祖训》规定:“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余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此规定()A.遏制了藩王势力的增长B.减弱了司法机构的权力C.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D.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解析:选D。朱元璋以祖训形式,强调宗室“藩王”“国戚”触犯法律,不得由一般司法机构缉拿审问,而是由皇室协商,最终由皇帝裁定,在皇权政治和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下,严明约束皇亲国戚,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理念,故选D项。明朝初年,藩王势力较大,解除A项;明朝司法机构正常职权并未受到减弱,只是不得触犯皇族权威,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律例合编的体例,解除C项。2.(2024·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曾与后来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有一段对话。朱元璋:“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朱允炆:“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汝意如何?”朱允炆:“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行则削其地,又不行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朱元璋:“是也,无以易此矣。”这表明()A.明初藩王与中心政府关系惊惶B.朱允炆尊奉礼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论战很激烈D.明初强藩与朝廷的关系值得忧虑解析:选D。朱元璋重视强藩以防范北方民族南下,朱允炆担忧强藩会对中心造成威逼,祖孙两人的思虑与对策,表明明初强藩与朝廷的关系值得忧虑,D项正确。3.明代中期以前,内阁高校士和以翰林学士身份入职内阁者,人们称之为阁臣或阁老。中期以后,内阁高校士多加六部尚书、侍郎等衔,凡高校士兼六部尚书者,则被尊称为“阁部”。这说明()A.内阁已转变为行政机构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部门C.内阁高校士趋向年轻化D.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以后,内阁高校士多加各种头衔,甚至可以兼任六部尚书,说明阁部人员的职权得到扩大,故选D项。4.(2024·广州高三月考)明初,朱元璋用严刑酷法惩处官吏,并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进行监督。此后,他强调禁止宦官干政,并引用《道德经》中的思想,认为“吾为政愈严,犯法者愈众”,又说“朕如宽厚行仁,人将谓朕不明于事;朕如加严,人又指之为暴矣”。朱元璋的困惑,其实在于()A.权力机制失衡 B.文官体制僵化C.宦官集团膨胀 D.官吏腐败严峻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实行一系列措施以维护专制统治,但却导致相反的结果,其缘由在于权力机制失衡,使其专制措施未能达到志向效果,A项正确。5.郑和船队在古里(位于印度半岛)驻扎时间长,成交额高。船队卖出大量丝绸、瓷器、铜铁,购进象牙、宝石、香料等。同时,郑和等人做了大量商务考察工作以期将来。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旨在宣扬帝国国威 B.刺激海外白银流入C.确保朝贡贸易持续 D.促进丝绸之路发展解析:选D。据题干信息可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干脆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且做了服务于之后商业发展的一些考察工作,从而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接着发展,故选D项。A项在题干中未体现,解除;题干并没有提到是买入多于卖出,还是卖出多于买入,解除B项;朝贡贸易是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对外贸易,题干体现的是在中国境外进行的贸易,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解除C项。6.(2024·东莞高三月考)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美,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A.蒙汉之间沟通方式多元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D.明朝实现边疆长治久安解析:选A。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沟通,说明沟通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并不能体现其纽带作用,解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是在宋代,解除C项;明朝边疆受到蒙古的威逼,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解除D项。7.明朝及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自康熙起,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出现,上奏者不得泄密,且不经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以后其运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可“风闻”上报。这一新的文书形式客观上有利于()A.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B.突出内阁中枢地位C.扩大王朝统治基础 D.扭转乾纲独断局面解析:选A。据材料“且不经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信息可知,奏折制度流程少、服务于君主专制,客观上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效率,故选A项。材料明确指出,奏折不经其他机构,无法突出内阁的中枢地位,解除B项;据材料可知,奏折服务于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利于王朝统治基础的扩大,解除C项;君主专制的加强,本身就是乾纲独断的表现,解除D项。8.(2024·惠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叮嘱,凡涉及“诰诫巨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干脆寄给接受叮嘱的官员个人。此举()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限制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实力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D.削减了皇帝的决策失误解析:选A。材料所述为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谕”,干脆由内廷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快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限制,A项正确。9.(2024·广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下表所示为康熙时期的资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谕荆州将军噶尔汉,令其自将领到兵丁,都要严行禁止侵占市肆要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谕高校士等,财赋出于百姓,凡钱粮查核必需彻底澄清,不额外科派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议政王会议议决,今海内一统,实现了和平,满汉人民,俱同一体,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A.政府倾力发展小农经济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D.盛世局面形成的缘由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康熙二十二年要求官兵禁止侵占市肆要地,康熙二十四年要求不对百姓额外加征赋税,康熙二十四年强调满汉一体,允许出洋贸易,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缓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盛世局面的形成,故选D项。10.(2024·广州高三月考)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A.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B.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C.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D.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解析:选B。材料“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了清朝时期领土主权意识深厚,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疆问题,而不是专制皇权,解除A项;“华夷之辨”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材料没有相关内容,解除C项;清朝的疆界观导致地方叛乱风起云涌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解除D项。11.(2024·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心管理。这表明中心政府()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明朝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西藏各地,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僧俗事务直属中心管理,这表明中心政府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B项正确。12.乾隆在对外问题上,一面主动将外贸从四口集中到广州以便管理,同时也承认“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应“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据此可知()A.清朝财政收入严峻依靠对外贸易B.清朝自主限制防范西方C.清朝主动推动东西方的文化沟通D.清朝了解世界发展大势解析:选B。据题干中乾隆帝的做法可知,清朝对西方既有所学习,又有所防范,故选B项。乾隆帝时期限制对外贸易,清朝财政收入以农业税、商业税为主,解除A项;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东西方文化沟通,解除C项;乾隆帝的做法说明其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4·广东预料模拟)明朝前期的“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重大事务。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明实录是明朝最重要的官修史籍。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诸如《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等。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明朝官方史料《奉天靖难记》《太宗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南京陷落之际,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太宗)将其厚葬。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建文帝逃亡的说法。康熙年间,修撰明史的史官分为两派,一派参照实录主见“崩死宫中”,另一派则主见“逊国出亡”。“自焚说”与“逊国说”两派相持不下,主持者王鸿绪最终接受“自焚说”。但是《明史》成书后,对建文帝最终行踪的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下文中又作补充“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据《明史》等资料(1)分析有关建文帝“自焚说”与“逊国说”出现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应如何利用古代官修史书开展历史探讨。解析:第(1)问从皇位继承、政治统治、社会思潮、修史环境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内容、目的、双重证据法等方面回答。答案:(1)“自焚说”出现缘由:朱棣夺得皇权后,须要《太宗实录》来书写夺取皇权的合法性;宣告朱允炆“自焚”死亡,有利于打击南京原有的政治势力。“逊国说”出现缘由:朱允炆原有政治势力和民间信任皇帝照旧存世,对其重新崛起抱有希望;清朝修史无须再考虑明朝政局,可以相对客观。(2)探讨:定位官修史书所载内容的时代;推断史书修撰的政治目的与看法;孤证不立,综合参考同时代、同事务的不同文献;结合考古成果等一手资料开展探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朝已起先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心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心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拓互市贸易、妥当支配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实行“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心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削减,明政府干脆限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激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材料二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主动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摘编自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终的中华帝国——大清》(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信息从产生时间、治理方式、官职和机构、管理体制政策等角度归纳。第(2)题据材料二信息从疆域开拓和巩固、边疆治理阅历、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地理空间优势考核试卷
- 光学仪器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分析研究考核试卷
- 搪瓷制品的纹理与质感呈现考核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刺绣艺术在体育用品中的融合考核试卷
- 发现专业技能的无尽可能考核试卷
- 美术情绪课件教学课件
- 团队介绍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工程地质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聚氰胺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部编版《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完美版)课件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收藏版
- 【深信服】大云云计算PT2认证考试(重点)复习题库(含答案)
-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热力计算课件
- 蛇咬伤的护理查房-课件
-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学习研讨
-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的解读与启示-对等
- 绩溪县现代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34-二氯二苯醚项目(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 TMF自智网络白皮书4.0
- 所水力除焦设备介绍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