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1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2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3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4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十七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5讲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2024湘豫名校联考]属邦是秦针对境内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秦统一前,在属邦之下由“臣邦君长”统辖“臣邦人”,袭用原有的统治方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之后,境内原有属邦基本实现了郡县一元化。材料中民族地区管理机构的变更(D)A.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促进了中心机构的完善C.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D.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解析依据材料“境内原有属邦基本实现了郡县一元化”可知,秦统一后对属邦实现中心垂直管理,这种变更加强了中心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管辖,D项正确。公元前214年秦朝已统一全国,解除A项;对民族地区的管理属于对地方的管理,与中心机构的完善无关,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西北地区的管理,解除C项。2.[2024豫南九校联考]下表所示为西汉政府与南越的相关史实。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 (C)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派遣大夫陆贾出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中心政权。汉文帝时期赵佗除帝号复归汉朝,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始终窃用皇帝的名号。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A.消退了地方与中心对立B.体现了民族同等政策C.旨在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促进了南越经济旺盛解析从汉高祖、汉文帝时期要求南越归化汉朝,到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制度法令”,说明西汉政府旨在维护国家政治的统一,C项正确。3.[2024郑州调研]唐代小说中对域外风情、物品及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奇异方式的刻画和描述随处可见。如《杜阳杂编》对外国贡品“常燃灯”的描述,《朝野佥载》对真腊国风俗人情的描绘。上述状况出现的重要缘由是(A)A.社会风气开放包涵B.小说创作进入旺盛阶段C.域外文化成为主流D.工商业市民阶层的壮大解析据材料“《杜阳杂编》对外国贡品‘常燃灯’的描述”“《朝野佥载》对真腊国风俗人情的描绘”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供应了丰富的素材,A项正确。4.[2024哈尔滨开学考试]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常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特殊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C)A.解决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B.造成了宋朝三冗两积的局面C.推动了宋朝贸易格局的变更D.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两宋时期,受民族政权并立的影响,传统的商路受到阻碍,这助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C项正确。西夏单靠劫掠是不能解决财政危机的,解除A项;宋朝三冗两积的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解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并未阻断东西方的沟通,解除D项。5.[2024河北邢台五校联考]对于向中国朝贡的东南亚各国,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应,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由此可推知,明太祖时期(A)A.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B.朝贡贸易迎来转机C.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D.海上丝绸之路受阻解析据材料“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可知,明太祖认为向中国朝贡的东南亚各国既然没有给我国带来祸害,那么轻易兴兵讨伐他们是不太好的,由此可推知,明太祖时期实行和平的对外政策,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对东南亚各朝贡国的看法,不能体现朝贡贸易迎来转机,解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明太祖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变更,解除C项;东南亚各国可以来中国朝贡,说明此时海上丝绸之路畅通,解除D项。6.[2024吉林白城月考]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D)A.消退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同等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D.有助于西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依据材料“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可知,“改土归流”有利于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综合统治管理,进而有助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项正确。“消退了”说法过于确定,解除A项;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同等,解除B项;加强对西南的税收管理只是“改土归流”的部分作用,解除C项。7.[2024西安重点中学月考]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确认38个少数民族。1964—1965年再度确认16个少数民族,加上1979年确认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B)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同等权利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融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只有确认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项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同等权利,B项正确。20世纪50年头初民族识别工作起先时,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立,其并不以民族识别工作为前提,解除A项;民族识别工作主要内容是确认少数民族成分,对促进民族沟通、交融没有明显的干脆影响,解除C项;少数民族并不都生活在边疆地区,解除D项。8.[2024河北联考]20世纪70年头,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变更了对东盟的外交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同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见旨在(B)A.参加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冲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解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头,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头,中国进一步强化与东盟的关系,这有利于中国发展和改善睦邻友好关系,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B项正确。中国没有参加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除A项;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是一种看法或策略,不是主要目的,解除C项;20世纪50年头末至60年头初,中国就已经逐步冲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解除D项。9.[情境创新/2024河北保定期中]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状况如下图所示。上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B)A.关键在于文化认同B.在困难形势下的趋同性C.在过程中的互动性D.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解析依据材料中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状况,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中原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影响,以游牧民族封建化(汉化)为主,故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在困难形势下呈现趋同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认同的影响,解除A项;图片未反映这一时期民族交融过程的互动性,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多种多样的方式,解除D项。10.[2024江苏南通三模]元朝时,虽然政治上有“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的区分,但是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历燕赵”“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阅历。这表明(A)A.国家统一推动了文化的融合B.文人的尊儒信仰驱动北人南往C.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D.统治政策成为南北沟通指向标解析依据材料“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风”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元朝国家统一推动了南北文化的沟通、融合,A项正确;由材料不能说明北人南往的驱动力是文人的尊儒信仰,解除B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强调文明的独立发展性和整合性,材料与此无关,解除C项;材料中的统治政策和文化现象并不一样,解除D项。11.[2024山东联考]明朝正统以后,明朝对外政策更加消极保守,一改永乐年间对朝贡使团入贡期限不加节制的做法,限制朝贡使团入贡频率,多次申令海外诸国如占城、爪哇等国须遵守“三年一贡”的规定。这一举措旨在(D)A.强化天朝上国的观念B.发展传统外贸政策C.亲密中国与世界联系D.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正统时期,在内忧外患之下,明朝面临着严峻的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明朝已经无力招揽海外国家入贡,对外政策转向内敛,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项正确。12.[情境创新/2024河南南阳月考]嘉庆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与精致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与审美。海宁人陈鳣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变更,谓:“夫居处之雕镂,服御之文绣,器用之华美,古之所谓奢也,今则视为平凡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C)A.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对外贸易政策发生异变C.受到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D.东学西渐影响社会风尚解析据材料“今则视为平凡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可知,清代江南地区的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期中西贸易发展,西洋货物涌入中国,反映了中国受到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项正确;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发生在鸦片斗争以后,解除A项;此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照旧是闭关政策,并未发生变更,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器物传入中国,而不是东学西渐,解除D项。13.[跨学科·跨地理/2024辽宁名校联考,12分]边疆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历代王朝在治边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方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朝设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元朝对吐蕃地区实现了干脆管理,在西北边疆实行了设置军政机构等政策,还建立了驿站制度,将边疆地区和中原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下表为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康熙朝清廷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大张旗鼓的人地测量活动,即使是道远路阻的西藏地区也派专员前往,历时多年制成了《皇舆全览图》雍正朝接着康熙朝的地图测绘工作,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以虚线标注乾隆朝清廷对西北准噶尔部的斗争刚一结束,乾隆帝就派人深化西北勘测地形并绘制地图,填补了《皇舆全览图》上西北地区的大量空白之处,同时清廷接连修订各省旧有舆图,最终制成规模宏大的《乾隆内府舆图》——摘编自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探讨》(1)依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边疆治理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以治理西北地区和吐蕃地区的相关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康雍乾三朝测绘疆域地图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设行中书省”“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实行了设置军政机构等政策,还建立了驿站制度”可得出,建立较完善的边疆治理体系,设置特地管理机构。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在西北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吐蕃由直属中心政府的宣政院管理等方面来举例说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