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本试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意味着种群发生了进化,长此以往可形成新物种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了原材料,并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渐渐增大,可以产生生殖隔离D.协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1、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胜利,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2、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3、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变更,导致生物朝着确定的方向不断进化。4、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详解】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更意味着种群发生了进化,A错误;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了原材料,自然选择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C、地理隔离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渐渐增大,当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时,就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C。2.某种群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Aa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更如图,第36个月时基因a在种群中的频率为()A.0.2 B.0.3 C.0.4 D.0.6【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引起基因频率变更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详解】由题图可知,第36个月时Aa基因型频率为0.4,AA为0.2,aa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4+0.4×1/2=0.6,ABC错误,D正确。故选D。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24-2025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运用量及细菌X对该类抗生素耐药率的变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2024202420242024人均运用量/g0.070.120.140.19耐药率/%2.66.110.925.5A.抗生素干脆对细菌的耐药性基因进行选择使耐药基因频率增大B.抗生素的不科学运用导致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并逐代积累C.治疗细菌X引起的疾病困难的主要缘由是细菌简洁发生基因重组D.刚好更换新的抗生素类药物,可将细菌耐药率限制在较低水平【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更并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抗生素的干脆选择对象是抗药性状,而非基因,A错误;B、细菌耐药基因的产生并不是抗生素导致的,而是自发产生的,B错误;C、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可遗传变异类型只能是基因突变,C错误;D、耐药率过高预示着此细菌将不受限制的繁殖,因此可通过更换新的抗生素将细菌对原抗生素的耐药率限制在较低水平,D正确。故选D。4.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下列有关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成分相像,三者之间均可以相互渗透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神经递质、呼吸酶等C.毛细血管壁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膜和血浆及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D.人体的全部细胞都必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成分相像,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但组织液只能进入淋巴,淋巴只能进入血浆,A错误;B、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侧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可以通过细胞膜和血浆及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D、人体的大多数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少数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细胞可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

5.太空环境中,航天服和航天器为航天员们供应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航员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其机体就处于稳态B.宇航员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心脏活动、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等过程都存在着稳态C.内环境稳态就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来协调和维持的D.通过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可以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整”应驾驭以下几点:(1)实质: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及各种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整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整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整。(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指宇航员体内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B正确;C、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整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D、通过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可以维持航天员的体温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6.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围绕轴突生长形成髓鞘,髓鞘有规律的中断形成郎飞结,如下图所示。在有髓鞘包袱的区域,轴突膜中没有Na+通道,在郎飞结处,轴突膜中的Na+通道特别密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只出现在郎飞结处B.构成髓鞘的细胞能够支持疼惜神经元,但不参加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C.郎飞结处于兴奋状态时,Na+大量内流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帮助作用,二者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详解】A、由题干可知,动作电位只在郎飞结上产生,其缘由是髓鞘的轴突膜上没有钠离子通道,A正确;B、构成髓鞘的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帮助作用的细胞,并且与神经元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B错误;C、郎飞结处于兴奋状态时,Na+大量内流,但膜内Na+浓度照旧低于膜外,C错误;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A。7.如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限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B.图中虚线框内所示的结构中共有4个突触C.考试期间某同学“憋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D.正常成年人的神经元N兴奋不愿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必需完整,反射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限制。题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图中A代表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方框甲和乙分别代表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而M、N则是与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联系的神经纤维,大脑通过M、N限制乙的活动。【详解】A、B上有神经节,可推断B是传入神经,据此可推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正确;B、虚线框内所示的结构中共有3个突触,B错误;C、考试期间某同学“憋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限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C正确;D、假如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D不愿定兴奋,D错误。故选B。8.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峻可导致死亡。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状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峻可导致死亡。因此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A正确;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B正确;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可以使胞外的Na+持续内流,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动作电位,C错误;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引起持续兴奋的中毒症状,D正确。故选C。9.2024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主题是“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可卡因既是一种毒品,也是一种兴奋剂,通过抑制多巴胺(DA,一种神经递质)的回收而使神经系统处于持续兴奋状态,作用机制如图所示(DAT是参加多巴胺回收的转运体,箭头粗细表示DA转运量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T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B.可卡因通过与DAT结合促进DA的回收C.削减机体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数量可以缓解毒品成瘾D.“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变更,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详解】A、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依据干信息可知,DA一种神经递质,故DA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突触后膜,而DAT是参加多巴胺回收的转运体,A错误;B、题干信息:DAT是参加多巴胺回收的转运体,箭头粗细表示DA转运量的多少;依据题图,当可卡因与DAT结合后DA回收量削减了,明显可卡因抑制了DA的回收,B错误;C、削减机体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数量,可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吸毒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可卡因的摄入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神经兴奋性,进而导致毒瘾更大,不能缓解毒瘾,C错误;D、S区发生障碍,患者不能讲话,S区属于运动性语言中枢;故“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其大脑皮层言语区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B.学习和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共同参加的C.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变更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心情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与大脑的功能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1、人的大脑有很多困难的高级功能,因为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很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限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3、学习和记忆也是脑高级功能,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阅历的过程。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犹如人脑的其他高级功能一样,学习和记忆也不是由单一脑区限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加。【详解】A、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A正确;B、学习和记忆不是由单一脑区限制的,而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加的,B正确;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沟通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态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变更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D、心情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心情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与大脑的功能有关,D错误。故选D。11.下图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中蛋白质含量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a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能低于b,以便维持二者之间渗透压的相对平衡C.若图示为肺部组织,与I端相比Ⅱ端血浆中葡萄糖和氧气含量均较低D.若图示为胰岛组织,则饭后Ⅱ端比I端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含量高【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干脆生存的环境;b为血浆,是血细胞干脆生存的环境;c是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干脆生存的环境。【详解】A、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液,血浆b中蛋白质含量过多,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B、a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b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a中的无机盐含量可能高于b,以便维持二者之间渗透压的相对平衡,B正确;C、假如图示为肺部组织,则Ⅱ静脉端比Ⅰ动脉端相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因不断消耗而降低、O2不断进入血浆而增多,C错误;D、饱饭后,血液经过胰岛组织时,胰岛组织要摄入葡萄糖,同时感受到高血糖的信号后,胰岛组织会向血液中释放胰岛素,所以饱饭后Ⅱ端比I端血浆中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错误。故选B。12.关于激素的发觉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试验证明雄激素睾酮影响公鸡的雄性特征C.当动物缺乏胰岛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D.摘除健康狗的胰腺后再注射胰岛的提取液,分别用了的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觉过程中,沃泰默试验分为三组,两组为比照组,一组比照是解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胜利的一个重要缘由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究和创新的精神。【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B、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试验只能证明睾丸影响了公鸡的雄性特征,不能证明是雄激素睾酮的作用,B错误;C、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能被分解,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C错误;D、摘除健康狗的胰腺运用了减法原理,注射胰岛的提取液运用了加法原理,D正确。故选D。13.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作用范围较广泛、时间较长C.激素除了传递信息,还能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D.激素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整作用。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详解】A、激素起到调整作用,而非催化作用,A错误;B、与神经调整相比激素调整具有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通过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等特点,B正确;C、激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调整生命活动,不能为生命活动供应能量,C错误;D、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因为靶细胞上有相应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在非细胞条件下不能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B。14.最新探讨发觉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确定的关联。科研人员通过对100位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志愿者进行试验,并服用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和痊愈后志愿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含量(T3和T4都属于甲状腺激素)结果如表所示。在正常人体内,当T3达到确定含量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激素类型治疗前治疗后TSH1.81IU/mL1.70IU/mLT31.59nmol/L1.68nmol/LT484.12nmol/L89.77nmol/LA.分析表格可知,青少年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削减有关B.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乏累、反应迟钝、畏寒等症状C.图中所示的细胞位于人体的垂体中,T3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作用于垂体来调整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整。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整。【详解】A、T3和T4都属于甲状腺激素,依据表格数据可知,治疗后T3和T4的含量都有所上升,说明青少年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削减有关,A正确;B、由表格数据可知,抑郁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因此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乏累、反应迟钝、畏寒等症状,B正确;C、图中所示细胞能合成TRH,是下丘脑的分泌细胞,因此位于下丘脑。T3进入该细胞须要依靠膜上的甲状腺激素转运体,并消耗ATP,因此为主动运输,C错误;D、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整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来调整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D正确。故选C。15.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此过程须要机体各器官及系统共同协调完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长跑过程中,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是副交感神经调整的结果B.体内失水过多,会引起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C.若机体失水过多可能引起肾上腺髓质醛固酮分泌增多D.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削减【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体温调整:(1)体温调整中枢:下丘脑;(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削减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燥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人体的水平衡调整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增加→尿量削减,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故长跑过程中,运动员心跳加快,呼吸加深主要是交感神经调整的结果,A错误;B、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上升,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故体内失水过多,会引起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B正确;C、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削减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取,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故若机体失水过多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多,C错误;D、出汗时,体温保持稳定,冷觉感受器抑制,新陈代谢加快,所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加,D错误。故选B。16.如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更的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其含量的变更与神经系统的限制有关B.若X代表肾上腺素,其分泌既受神经调整限制又受体液调整限制C.若X代表血糖,则a→b段出现的缘由可能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D.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较强【答案】A【解析】【分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整。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整。2、水盐平衡的调整: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取增加→尿量削减。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上升血糖,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分级调整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则其含量的变更与神经系统的限制有关,A正确;B、若X代表肾上腺素,其分泌受神经调整限制,B错误;C、若X代表血糖,则a→b段出现的缘由可能是肝糖原的分解,而肌糖原不能干脆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D、假如X是抗利尿激素,a点时抗利尿激素含量低,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则a点时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较弱,D错误。17.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整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B.在水盐平衡调整中,下丘脑同时可作为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C.下丘脑对肾上腺的调控既可通过神经调整,又可通过体液调整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通过分级调整调控醛固酮的分泌,从而调整血钠的平衡【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调整:体温调整中枢、血糖调整中枢、渗透压调整中枢。【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整的中枢,但冷觉和热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后,下丘脑作为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更,下丘脑作为水盐平衡中枢,参加水盐平衡的调整,下丘脑还作为效应器,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故在水盐平衡调整中,下丘脑同时可作为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B正确;C、肾上腺既有神经与之相连,又有相关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下丘脑对肾上腺的调控既可通过神经调整,又可通过体液调整,C正确;D、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其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调整方式为分级调整,最终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D正确。故选A。18.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导致严峻的血液循环障碍,机体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削减皮肤分泌的汗液量。但长时间排汗削减,会使机体核心温度快速上升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峻致命性疾病。热射病的治疗主要是降温、血液净化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速率可能会大于散热速率B.高温时,正常人体可通过神经调整使皮肤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多C.热射病病人排汗量持续削减,与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大量削减有关D.人的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可通过刚好降和顺补水等方式预防“热射病”【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整:(1)体温调整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削减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燥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导致严峻的血液循环障碍,机体关闭皮肤血液循环,削减皮肤分泌的汗液量,会导致散热量削减,即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速率可能会大于散热速率,A正确;B、高温时,正常人体可通过神经调整使皮肤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多,以增加产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C错误;D、体温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热射病是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液大量丢失,导致严峻的血液循环障碍,机体关闭皮肤血液循环所致,故可通过刚好降和顺补水等方式预防“热射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小熊猫喜食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鸟卵和其它小动物、昆虫等,尤其喜食带有甜味的食物,而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最新群体遗传学的探讨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终点,照旧具有进化潜力。回答下列问题:(1)小熊猫和大熊猫基因组上的共性,可以为生物有___供应证据,这是生物进化___水平的证据。(2)小熊猫和大熊猫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说明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___性。(3)大熊猫和小熊猫之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___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___的结果。(4)依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___(填“大熊猫”或“小熊猫”)的存在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缘由是___。【答案】(1)①.共同祖先②.分子(2)普遍性和相对性(3)①.遗传(基因)和物种②.协同进化(4)①.小熊猫②.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诞生存空间,小熊猫食性更杂【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更;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小问1详解】小熊猫和大熊猫基因组上的共性属于比较DNA片段之间核苷酸的差异,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可为生物有共同祖先供应证据,这是生物进化分子水平上的证据。【小问2详解】全部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作为一个生物学术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确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确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适应是普遍存在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小熊猫和大熊猫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存活下来,说明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小问3详解】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大熊猫与小熊猫是两个物种,它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缘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小问4详解】收割理论由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该理论指出,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开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确定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据题干信息,小熊猫食性更困难,故小熊猫的存在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缘由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诞生存空间,小熊猫食性更杂。20.下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淌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图2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B和a、b、c代表相关结构,①、②、③代表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的b对应图1中的___(填序号)。若图1中②为肝脏细胞,饥饿时,a处的血糖浓度___b处的血糖浓度。(2)图2中激素③的名称是___,激素②在血液中含量过多会抑制___(填器官名称)的分泌活动。(3)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测定血液中某种(些)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这反映了激素在机体内具有___的特点。一般来说,激素与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有___(写出两点即可)。(4)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幼龄期动物表现出神经系统发育异样,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这说明体液调整与神经调整的关系是___。【答案】(1)①.③②.低于(2)①.促甲状腺激素②.下丘脑和垂体(3)①.通过体液运输②.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后会快速灭活(4)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和图示可知,图1中的①是淋巴液,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淌的方向。2、图2中a是突触小泡,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3、图2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③是促甲状腺激素TSH,②是甲状腺激素。【小问1详解】图2中的b是突触间隙,液体为组织液,对应图1中的③,若图1中②为肝脏细胞,饥饿时,肝糖原分解,a处的血糖浓度低于b处的血糖浓度。【小问2详解】图2中③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为促甲状腺激素。②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小问3详解】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测定血液中某种(些)激素含量来检测疾病,这反映了激素在机体内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一般来说,激素与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有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后会快速灭活。【小问4详解】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幼龄期动物表现出神经系统发育异样,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这说明体液调整与神经调整的关系是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1.人体心血管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着心脏活动。为探讨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是何种信号,某试验小组取4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养分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发觉A1心脏跳动变慢,随后又进行了如下试验,试验过程和现象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试验操作试验结果①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从A1的养分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1的养分液中B1心脏跳动变慢②?B2心脏正常跳动(1)在进行这个试验时,该试验小组基于的假说是:___。(2)请将组别②的试验步骤补充完整___。(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它们支配内脏、血管等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又称为___。它们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缘由可能是___。(4)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信号依靠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该结构中心肌细胞膜参加组成的是___,在该处能完成的信号转换是___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缘由是___。【答案】21.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号22.不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养分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养分液中23.①.传出神经②.自主神经系统③.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更24.①.突触后膜②.化学信号→电信号③.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解析】【分析】1、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宁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物质的吸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更。2、分析题干和题表:该试验中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其中试验的自变量为B1和B2的培育液中是否有刺激A1和A2副交感神经培育液的加入,所以该试验自变量为是否刺激副交感神经,故题表中“?”处应是“不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养分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养分液中”。小问1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科学家这样设计试验基于的假说是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试验预期结果是B心脏的跳动减慢。【小问2详解】该试验中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其中试验的自变量为B1和B2的培育液中是否有刺激A1和A2副交感神经培育液的加入,所以该试验自变量为是否刺激副交感神经,故题表中“?”处应是“不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养分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养分液中”。【小问3详解】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它们支配内脏、血管等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