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综合素质评价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综合素质评价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综合素质评价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综合素质评价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综合素质评价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综合素养评价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2.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3.如图所示,小东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木箱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箱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小东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的运动状态没有变更D.小东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的惯性变大4.小华家距学校2.5km,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0km/h,学校要求早上7点准时到校,小华从家中动身的时间一般不能晚于早上()A.6:45 B.6:30C.6:20 D.6:505.关于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6.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的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F2是一对平衡力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依据图像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4m/sB.经过6s两小车确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确定相距4.8m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8.双休日小唐一家人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擅长视察的小唐看到汽车上有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汽车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为km/h,路程为_________km,时间为h。9.国庆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望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假如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__的,卡车是的。(前两空均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10.如图甲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起先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上面的棋子由于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受到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如图乙所示,在军事演习中,轰炸机应在目标上空(填“A”“B”或“C”)处投弹才能击中目标。11.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正在水平向右做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推断的依据是(填“水”“烧杯”或“小车”)具有惯性。12.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表示汽车静止的是,④表示汽车做(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运动。13.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用手抓住竹筷并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最终使玻璃杯静止在空中。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1kg,g取10N/kg,则筷子对米的摩擦力是N,此摩擦力的方向;若加大手对筷子的压力,筷子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如图甲所示,小昕坐在有轨电车上,有一只带轮子的行李箱始终在自己的左手边且位置不变。一段时间后他突然发觉该行李箱向其左侧方向运动,如图乙所示。(1)电车原来的运动状态为(填“向东匀速直线运动”“向西匀速直线运动”或“向东变速直线运动”)。(2)行李箱起先运动瞬间,其受力是否平衡?(填“是”或“否”),请分析行李箱向小昕的左侧方向运动的缘由。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8分)15.(1)(2分)如图(a)所示,一个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向下做减速运动,忽视空气阻力,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G和弹力F的示意图。(2)(2分)“海天闲逛”是厦门最高的户外空中步道,位于世茂海峡大厦58层。如图(b)甲是小鹭打卡时的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她的受力示意图(忽视空气阻力)。(3)(4分)请依据图(c)所示图片,在图(d)中画出汽车的s-t图像和v-t图像。四、试验题(本题3小题,共20分)16.(9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试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a)所示,视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试验中是通过变更来变更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2)试验中发觉: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填“快”或“慢”)。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3)在此试验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探讨成果,概括出牛顿第确定律。牛顿第确定律(填“能”或“不能”)干脆由试验得出,得出这个定律的物理探究方法称为;物理学中还有试验与本试验运用的方法相同。(4)17世纪,伽利略通过做类似试验并推理认为:假如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始终运动下去。因此,物体的运动(填“须要”或“不须要”)力来维持。如图(b)是伽利略的试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填“甲”或“乙)。(5)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索如下的问题:如图(c)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假如摆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逝,那么摆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17.(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试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试验原理是。(2)试验前必需学会娴熟运用电子表,若让小车过了A点才起先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3)小车通过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vAC=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m/s。(4)试验时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可以接受坡度(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进行试验,也可以通过增大来进行试验。18.(4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试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试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缘由是。(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来变更F1和F2的大小。(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试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需满足的条件。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2分)19.(6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接受“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假如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从图中信息可知,该路段限速是多少?(2)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接受“区间测速”时,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为超速?(3)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须要多少分钟?20.(6分)一列长为l=1500m的货运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运动中所受阻力为f=4×105N。在要通过某长度为L=600m的跨江大桥时,为提示大桥上铁轨两旁的行人留意,处于车头的司机在列车到达桥头时拉响汽笛,位于车尾的列车员经过t1=4s听到汽笛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1=340m/s,求:(1)列车供应的牵引力F。(2)列车的行驶速度v2。(3)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t2。六、综合题(本题3小题,共18分)21.(6分)为了丰富校内生活,我校八年级实行了一场班级拔河竞赛,在拔河竞赛中应用了许多物理学问:(1)竞赛时应选择质量较大的同学参加竞赛,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越大,_________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变更。(2)竞赛刚进行时,双方处于相持阶段,此时竞赛双方的同学们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竞赛时,双方队员均接受身体下蹲并略向后仰的姿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便利出力;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的高度,从而增大稳度。(4)竞赛相持一段时间后,八(3)班的同学获胜,你认为确定竞赛输赢的关键因素是(填“拉绳子的力”或“脚与地面的摩擦力”),鉴于此,请你对竞赛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22.(7分)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平安,车与车之间必需保持确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觉某一异样状况到实行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实行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下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的数据。请依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序号速度/(m·s-1)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距离/m112.5914232257433021.679.4101(1)分析表中序号1、3两行数据可知:=+制动距离,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将答案干脆写在表格中的横线上)(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停车距离(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状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致使停车距离变,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23.(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实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放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起先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依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测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放射两次信号,依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放射两次信号,两次放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放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其次次放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放射信号起先计时)如图丙所示。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的惩处。(超声波速度取340m/s)(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同时说明声可以传递。(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m。(3)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是m,跑车两次遇到信号的时间间隔是s。

答案一、1.C2.D【点拨】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更,不是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更,不是匀速运动,故B、C不符合题意;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相同,速度可能不变,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3.C【点拨】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木箱没有动,是因为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推木箱的过程中,木箱没有动,说明木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变,故C正确;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推木箱过程中,木箱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D错误。4.A【点拨】小华骑自行车到学校所用的时间t=sv=2.5km5.A【点拨】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和杯子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慢慢变大的过程中,B受到A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A、B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图中,在相等时间内,该同学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小,因此该同学的速度是慢慢减小的,故D错误。6.D【点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作用在挂钩上的力的大小,即F1的大小,而F2是作用在弹簧测力计拉环上的,并不是弹簧上,所以不会影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A、B错误;因为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且在同始终线上,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所以F1、F2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7.D【点拨】图像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当t=6s时,由图甲可知,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由图乙可知,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则v甲=s甲t=3.6m6s=0.6m/s,v乙二、8.50;40;0.8【点拨】由图得,速度仪的示数为50km/h,即汽车的速度为50km/h;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由v=st得,行驶所用的时间t=sv=9.静止;运动;长途汽车【点拨】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相对于长途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更,所以小车是静止的;小明望见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说明卡车相对于长途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更,所以卡车是运动的;若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长途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更,所以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所选的参照物是长途汽车。10.力能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重力;A11.匀速直线;减速;水12.②③;①;加速【点拨】①是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②是s-t图像,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是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④是v-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表示汽车静止的是①,表示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是④。13.10;竖直向上;不变14.(1)向东匀速直线运动(2)否;行李箱原来和有轨电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有轨电车突然减速时,行李箱由于惯性会接着向东(即小昕的左侧方向)运动三、15.【解】(1)如图(a)所示。 (a) (b)(2)如图(b)所示。(3)s-t图像如图甲所示;v-t图像如图乙所示。【点拨】(3)由题图可知,汽车在0s时位于起点,10s、20s、30s、40s时通过的距离分别为200m、400m、600m、800m,据此画出s-t图像。因汽车在每个10s内通过的距离均为200m,故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v=st=200m10s=20m/s,据此作出v-四、16.(1)水平面的粗糙程度(2)慢;匀速直线运动(3)不能;志向试验法;真空不能传声(4)不须要;甲(5)做匀速直线运动17.(1)v=st(2)大(3)0.24;0.2;0.3【点拨】(1)该试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试验原理是v=st。(2)假如让小车过了A点才起先计时,计时晚了,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st算出的平均速度vAC偏大。(3)由图知,小车通过全部路程s1=120cm=1.2m,所用的时间t1=5s,平均速度vAC=s1t1=1.2m5s=0.24m/s,通过s2的路程用的时间t2=3s,路程s2=12s1=12×120cm=60cm=0.6m,平均速度vAB=s2t2=0.6m3s=0.2m/s,通过BC段的路程s3=1218.(1)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视不计(2)钩码个数(3)转动;在同一条直线上【点拨】(1)甲图中用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用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视,试验更精确。(2)小车受到的拉力F1和F2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所以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变更F1和F2的大小。(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转动。这是接受限制变量法的思想来探究两个力平衡时,必需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五、19.【解】(1)由图可知,该路段限速120km/h。(2)由图可得,通过该路段所用的时间t=10:41-10:31=10min=16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5km因150km/h>120km/h,故该汽车在该路段会被判为超速。(3)由v=st得,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须要的时间t'=sv'20.【解】(1)由于列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F=f=4×105N。(2)列车拉响汽笛后,声音传播的时间等于车尾列车员听到汽笛声的时间,即t1=4s,因列车行驶的距离和声音传播的距离之和等于列车的长度即l=1500m,因此有(v1+v2)t1=l,代入数据得(340m/s+v2)×4s=1500m,解得:v2=35m/s。(3)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列车通过的总路程s=l+L=1500m+600m=2100m,列车的速度v2=35m/s,所以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t2=sv2=2100m35m六、21.(1)惯性(2)平衡力;相等(3)重心(4)脚与地面的摩擦力;穿鞋底比较粗糙的鞋子【点拨】(1)惯性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变更。(2)双方处于相持阶段时,绳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此时竞赛双方的同学们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