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考点讲义_第1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考点讲义_第2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考点讲义_第3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考点讲义_第4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考研考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7)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9)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1)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1)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2)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3)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9)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9)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21)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24)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32)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32)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37)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40)第一节人内传播 (40)第二节人际传播 (43)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49)第一节群体传播 (49)第二节组织传播 (54)第七章大众传播 (57)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57)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59)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61)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65)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65)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66)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74)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74)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84)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91)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91)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95)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97)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00)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100)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04)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109)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14)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114)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116)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118)知沟理论 (119)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26)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3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134)关于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论著 (137)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与主要流派 (141)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141)第二节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学派 (148)第十五章传播研究方法 (184)第十六章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192)《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概念库利(1864~1929)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188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分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学家,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库利和皮尔士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如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2—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3.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 (2)区别①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②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4.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传播的中文义:合成一词,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而广泛地宣布、传扬。Communication播”相比,不仅具有单向的精神内容的传布、扩散和物质实体的传染 (病菌)、撒扬(花粉),而且具有双向的人际交往、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意义共享、物质交换等意蕴。相比较而言,英语的含义较丰富而又具有弹性。 (1)“共享”说施拉姆认为,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这个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亚历山大·戈德的定义即是: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3—“共享”说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但没有明确指出:传受两者个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或者对一个人有意义,对另一个人却毫无意义”。传播“乃是设法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2)“影响”说沃伏·韦伦认为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定义强调了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贾尼斯和凯利的定义为:传播是指“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 (信宿)”。沃伦·韦弗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影响”说强调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把传者目的的实现和受者行为的改变看作是一切传播的基本特征,并据此检测传播活动进行了没有和进行得怎样,而忽视了人类传播活动中还有一些信息并非是向人们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事实。“影响”说定义有它的长处,比如用它来指导和评估政治传播和经济传播等具有明显劝服性的传播活动,就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3)“反应”说这类定义吸收了心理学中刺激一反应论的观点,其含义极为广泛和模糊。史蒂文斯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S·Stevens,理兹的看法是:“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不管是语文或非语文、记号或符号)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LRich,1974)。定义在强调传播的广泛性和受者反应的必然性的同时,抛弃了传播的社会性和受者的能动性,而有的定义甚至混淆了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传播学与心理学、生物学之间的界限与区别,使传播学成了一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4)“互动”说格伯纳认为: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定义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格伯纳后来进一步解释道:所谓传播,就是“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C·Gerbner,瓦茨罗维克等人也认为:“在互动的情境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活动都是传播”(1967)。这些定义借用社会学术语,强调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人类传播毕竟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一来一往的讯息互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向的有目的、合—4—需求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同时,随着信息传播的持续进行,每个参与交流的人所拥有的信息非但不会减少,也不限于对等交换,而且会一起增加、共同累积。 (5)“过程”说希伯特(P·Siebert,1974)认为:“传播的确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就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行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被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就是通过某种媒介向许多人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德弗勒和丹尼斯在《大众传播通论》一书中定义更全面些:“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过程”说定义强调了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它要求传播有始有终,而且传播的效果最终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传播缺乏基本要素或者传播中断、阻塞,就不能构成传播的过程和发挥特有的功能。这似乎是一种渐趋成熟的定义。它既标明了信息传播的轨迹,也指定了传播研究的要素,已被不少中国传播学者所采用和接受,但它仍有“模糊”、“宽泛”和难以把握的缺陷。 (6)对上述定义的评价对于上述几类定义,我们指出了各自的不足和缺点,也许是一种近似苛刻的要求,因为有的并非科学定义、有意定义,而是操作定义、无意定义;有的只是特定时代和传播阶段的定义,而时代和媒介却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它们往往有时有用,有时无用;在某个操作层面有用,在另一情况下无用。另外由于任何定义都具有突出和遮蔽的双重作用,即它必然只限于有选择地强调和突出“传播”的某些方面,同时又回避和遮蔽了“传播'的其他方面,而不可能全面详尽地指称和列举它的具体情景和所有义项,从而使得任何高明的定义都有某种瑕疵。可见,要想给“传播”下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德弗勒和丹尼斯指出:“一贯正确不是科学的特点。科学是实现理解、前进和纠正错误的厉刃。”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既不能无视前人的精神劳动成果,也不能照单全收、不假思索,用操作性、随意性的传播定义来“指示”科学的传播学研究,也不能在没有对传播取得明确认识的情况下而贸然进入它的研究领域。复习补充:传播理论的七个传统来源传播是现在通常定义为一个在我们日常社会活动领域发挥基本功能的互动过程。传播研究的相内传播、崇拜交际、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商业传播、政治传播、大众传播、家庭传播、健康传播甚至精神传播等等。传播理论在学术界的发芽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好像植根于所有的知识传统,所有的社会空《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5—间都传播实践发生关联。来自语言学,物理学、工程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思想理论都被传播学吸收消化,被解释为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尽管传播学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在全世界的大学和知识界生根发芽,但是时至今日,这个学科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成为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清晰的学科。修辞学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从古典修辞学的观点来看,传播可以作为一种话语的实践艺术来学习和培养。修辞(Rhetoric)的古典意义是指运用演讲来规劝、说服听众,让他们接受一种观点并采取某种行动。作为西方的修辞学的Rhetoric,指的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运用演讲或话语、象征来影响人的观念、行为的学问。符号学传统认为,传播是一种依靠符号的主体之间的媒介。符号学研究的是信号的科学。符号学理论把传播建构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观点依靠符号和符号系统进行传达。符号学理论认为,传播问题源于理解障碍,而理解障碍来源于信号载体,如物理信号,如口语和书面文字,或者图像与他们承载的意义,符合体系的结构以及符号的特殊使用方式之间的滑移。美国符号学家和数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指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传播是对符号的操作,符号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传播是依靠符号进行的人类互动活动。所有的思想靠符号,思想是对符号的操纵。所有的符号过程是三个部分的关系:没有任何传播是可以在符号系统之外进行的,我们总是将符号翻译成其他符号。符号系统的陈规控制了产生意义的方法,也将意义范围限制在我们所能利用的范围。现象学传统把传播定义为对话中的自我和他人的经验。20世纪的现象学理论家包括当马丁·布伯(MartinBuber)、德国学者伽达默尔(HansGeorgeGadamer)、依曼纽·艾斯·列维纳斯(EmanuelLevinas)和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广泛认同了这个传统。现象学传统如何看待传播?认为符号是两个主观观点之间的鸿沟:一个人不可能直接经验另一个人的感觉,因此两个主体之间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传播学理论的控制论传统源于二十世纪中叶香农(Shannon)、维纳(Wiener)、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Bateson)以及一大批其他领域社会科学家的工作。—6—所有复杂的系统,包括计算机和电讯设施、DNA分子和细胞、植物和动物、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社会群体和组织、城市和整个社会、都是信息处理意义上的传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态度、信念和情感的个体。文化社会学认为传播是一个生产和再生产共享的意义、仪式和社会结构的符号过程。在于传播中,而且只能存在于传播中”。批判理论传统的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是反思性、辩证的话语,传播在本质上与社会中的权力、压迫和解放等文化和意识形态有关。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或者说寻求相互理解的的话语行为,其固有的特定有效性的要(socialactors)必须自由公开地辩论。有些时候,传播会因为权力不平衡而被制度性的扭曲,影响人们的参与和表达,传播理论通过对制度性传播扭曲来源的反映服务于利益解放。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7—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三种表述第一种表述: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科学。第二种表述: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第三种表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把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任务:它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在这个方面,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他们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比自然群体结构秩序更严密的社会集合体。其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的设置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现代组织的典型形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从事生产,而生产是一种综合的活动,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机结合,系统性显而易见。大众传播—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大众传播特点体现在: (1)(主体活动)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 (2)(对象)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 (3)(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4)(内容)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 (5)(机制)也有反馈机制(如读者来信或视听众热线电话等),但是迟延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大众传播拥有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播既是社会互动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系统。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收集、整理、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由此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社会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人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制约,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9—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等。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而产生的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社会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而人能够主动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社会信息系统永远处于平衡与不平衡、矛盾的存在与克服的辩证运动的过程中。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学好传播学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第一、在我国传播学是主从西方尤其美国引进的。其中不乏精华。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为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我们必须从唯物史观出发重新建构传播学理论体系。第二、哲学指导的普遍性。传播学属于一门社会科学。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同样必须从科学的传播观出发。第三、研究传播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国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将唯物史观贯穿于传播学研究之中。二、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交往”的概念。“交往”包括两方面,一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二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分工产生于生产的需要,而交往则是实现生产和分工的保障。生产和交往是有机的成对概念。人类的生产活动可分为两大类:物质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一类是精神生产,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广义上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没有多大差异。我们把精神交往理论看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2.精神交往理论与西方传播学的区别 (1)行为主义传播学,传播基本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单纯地研究信息和传播,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 (2)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要考察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行为主义传播学回避这些重大问题。 (3)精神生产是一种生产,信息是其产品,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与其他物质产品的共性。信息产品又有其个性。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信息的消费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物质产品的消费多是一次性的,信息产品的消费一般是多次性的。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所要坚持的几项原则:(一关系两化一宗旨)” (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传播在西方诞生,无论是“管理”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其诞生环境和考察对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活动,其结论并不能照搬于中国。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汲取精华,弃去糟粕。 (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因为西方传播学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播实践问题,生搬硬套,必然缺乏说服力或引起逻辑和思想的混乱。 (3)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我们应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状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探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题,包括如何通过理顺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群体的、组织的、人际的现实传播关系,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2.发光。(萤火虫求偶)动物传播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总结: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劳动:从传播学角度讲,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总结: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重要意义:1.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2.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同时,口语也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局限性:递和交流。2.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因此,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在没有诸如电话等口语媒介的情况下,它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重要意义: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2.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总结: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局限性: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一部书抄写多册,耗费大量时日和人力。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重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还另具两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使文化传承的内容更丰富,感觉更直观,依据更可靠。一句话,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电子信号的传输也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发展。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关系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美国传播学家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总结: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更加增加了信息及其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此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得到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如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普及程度。这与50年代后人类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高度信息化阶段—从80年代末到今天。《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此阶段特点是: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信息社会特点经过80和90年代的发展,逐渐变成社会现实。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信息量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信息洪流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丹尼尔·贝尔(DannielBell)美国著名社会学家。194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新领袖》杂志主编、《幸福》杂志编委和撰稿人1952年起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前工业社会:多数劳动力从事农林渔矿业等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从时间维度来看,前工业社会面向过去,注重保存与传递生活经验;工业社会面向现在,强调改善与改良现代生活;后工业社会面向未来,强调预测与展望未来世界。他宣称: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则是由知识技术为基础;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他还提到后工业社会面临的一些新问题:理论知识的首要性;新知识技术的产生;知识阶级的扩展;从商品变为服务;工作性质的改变;妇女的作用;科学的蜕变;工作地点变为政治单位;能者统治;信息经济学等。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革命》全球同步出版。第一次浪潮:从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变革。第二次浪潮: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革。第三次浪潮: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变革。电子传播科技、遗传工程、太阳能等新的高科技的发展。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历时300年,它摧毁了古老的文明社会。工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年达到顶峰。在第二次浪潮时期,以使用不能再生产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技术突飞猛进;出现大规模的销售系统;技术突飞猛进;出现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加上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时期的社会结构。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在第三次浪潮条件下发展新的民主,摈弃谬误和吓人的观念。“第三次浪潮文明”,是对未来社会设计的一种蓝图,其立足点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重要观点。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是MIT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和共同创办人,并且是媒体科技Negroponte机械集团的奠基人,负责许多人-数字化生存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此书的流行和传播对上个世纪信息时代的启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深入浅出了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巨大的价值和数字时代的宏伟蓝图,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作者尼葛洛庞帝成为了信息技术投资和趋势分析领域的教父,他的知名度和因此带来的无形价值不可估量。本书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英“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尼葛洛庞帝向我们展示出这一变化的巨大影响。电视机与计算机期的18篇文章集结成书出版。《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屏幕的差别变得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正演变成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相反,人们或他们的数字勤务员将把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拿过来”并参与到创造它们的活动中。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与之交谈,与之一道旅行,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这些发展将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我们的生活方式。犀利的见解使尼葛洛庞帝成为wried杂志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数字化生存》一书充满这种洞见,是数字化时代每个人的必读之书。信息高速公路是把信息的快速传输比喻为“高速公路”。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其速度之快,比目前网络的传输速度高1万倍;其容量之人,一条信道就能传输大约500个电视频道或50万路电话。此外,信息来源、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传递信息。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实质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它是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体系。开发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仅促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1992年,当时的参议员、现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提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structureNII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国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高速公路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1)信息高速通道。这是一个能覆盖全国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的,辅以微波和卫星通信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 (2)信息资源。把众多的公用的、未用数据、图像库连接起来,通过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资料,影视,书籍,报刊等信息服务。 (3)信息处理与控制。主要是指通信网路上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高性能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对信息在输入/输出,传输,存储,交换过程中的处理和控制。 (4)信息服务对象。使用多媒体经济,智能经济和各种应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相互通信,可以通过通信终端享受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各自的需求。有五个基本要素: (1)用于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现声音、数据和图像的物理设备。光纤传输线、微波网、打印机等。 (2)信息。包括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图形、图像、文本、多媒体等的海量信息,其中80%与空间位置相关。 (3)应用系统和软件。它们允许用户使用、处理、组织和整理由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给用户的大量信息。 (4)传输编码与网络标准。这些编码与标准促进网络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兼容,同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人员。包括信息及设施的生产者、使用者和决策者等。广域网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光纤通讯、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技术,用户与主干线之间采用光缆、同轴电缆、有线及无线信道相连。信息服务将由超级计算机,大、中、小、微型计算机以及大量的并行机参与。用户终端使用传统的PC机、掌上机、智能电话以及电视设备等。网络上使用的软件将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用户界面、数据库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信息获取系统等。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一大飞跃,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大,结构更加复杂。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类型: 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如美国佛罗尼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theMedia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 (2)策略性融合(Tacticalconvergence),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介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 (3)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这种融合与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美国《奥兰多哨兵报》决定雇用一个团队做多媒体的新闻产品,使报纸新闻能够加工打包后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报纸的编辑记者可能作为专家到合作方电视台去做节日,对新闻进行深入报道与解释。《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人类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符号可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信号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象征符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如冒烟是着火的信号,这种对应关系是客观的、具有因果性的联系。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20—非语言符号的几种类型: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也称为副语言。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如仪式和习惯、服装恶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传播者,传播对象。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论知识补充巴赫金站在唯物论基础上,指出符号作为意识观念,由物质现实决定,是对现实的反映,任何符号都具有物质形式的外观和载体。他极为重视符号的“意识形态”属性,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有意义:它代表、表现、替代着在它之外的某个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符号。哪里没有符号,哪里就没有意识形态。”符号能够反映或折射、歪曲或证实现实,所以,对待每个符号,都有各种意识形态评价标准。巴赫金提出对唯心主义、心理主义的反对,认为对符号的理解的基础,在于以已掌握的符号来阐释新符号,而这个阐释过程本身,是意识形态范畴行为。巴赫金符号学是根据语言实践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变化来解释语言符号系统所确立的形式和意义统一的特殊性。巴赫金强调,个人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事实。这是由于,符号只产生于众多单个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来解释(对话理论)。单个意识本身就充满着符号。而对意识而言,只有当它充满思想的、相应的符号内容,只有在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才能成为意识。这样,符号的存在不是别的,就是这一交际的物质化,而意识的客观定义只可能是社会学的。只有弄清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区别,才能明白符号与意识的关系。意识是在由有组织的集体的社会交际过程而创造出来的符号材料中构成并出现的。个人意《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21—识有赖于符号,自身反映出符号的逻辑和符号的规律性。 (1)生平:卡西尔(1874—1945)德国哲学家,生于波兰弗罗茨瓦夫,被认为是与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等当代名家相提并论的重要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述广泛,在逻辑学、语言哲学以及美学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美学,被人们视为符号美学运动的“开路先锋”,“马堡学派的集大成者”。 (2)著作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人类文化哲学,是从探讨人和人类文化本质入手来展开全部思想体系的。卡西尔强调艺术是生命形式的符号化表达,读者通过阅读参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通过对艺术品的直观对其所表达的生命形式进行把握,使人的整个生命都发生运动和颤栗,从而更新自己的生命。卡西尔的这一理论后来被美国哲学家、美学家苏栅·朗格所发挥,从而形成了20世纪较有影响的一个美学流派—象征符号美学。主要符号学论述:他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在此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彼此表示人类种种经验,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文化人”。艺术是从人类最原初经验的符号化—神话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符号形式,艺术同其他的符号形式一样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独特性在于艺术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发现,对自然和生活所作出的新的探讨和解释,美的形式是一种自由主动性的产物。由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种生命的形式,都有一个直观的结构,意味着一种理性的品格,因而艺术品应该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审美价值的本质不仅是要激发起某种情感,而是要由所激发的情感洞见这种情感的本质,洞见一种生命形式,再由这种生命形式去统承由艺术所产生的激情,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自主的境界,最终实现生命的解放。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22—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的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语言符号的暧昧性: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还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社会学家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他甚至得出了如下结论,《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23—“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情境定义: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在任何自决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情境定义。一套支配人们行为、调节个人愿望的道德法规是通过连续的情境定义才建立起来的。情境定义的概念使人们主义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人类行为特有的解释、选择、判断等主观心理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托马斯强调知道人们实际上怎样想要比知道他们所想的内容在客观知识意义上的真伪更重要的缘故。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者意义的胚芽。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世纪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会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至于情境意义,也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相互组合而成的意义。霍尔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循环论的影响,提出了信息交流的四阶段理论:生产、流这四个环节是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各环节均有联系,但又保持着相对自治。霍尔认为,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是以符号为载体形式传播意义,这一过程既有赖于技术和物质工具,也取决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模式“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能把不同时刻作为一个复杂关系结构的结构化概念而受到批判。”霍尔提出三个“假想的立场”来描述话语的各种解码过程。主导一霸权立场。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际相同含义的交流。处于这一立场的新闻传播者的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完全清晰的传播”,即受众在主导符码的范围内进行解码,其对信息解读的方式和过程完全符合于编码时刻所设定的预期。协商式立场。霍尔援引葛兰西的霸权思想:“在协调的看法内解码包含着相容因素与对抗因素的混合:它认可旨在形成宏大意义(抽象的)的霸权性界定的合法性,然而,在一个更有限的、情境的(定位的)层次上,它制定自己的基本规则—依据背离规则的例外运作。”在此,霍尔看到了编码一解码过程中存在着包容与控制的双向运作。抵制式或对抗式立场。—24—霍尔认为,虽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主导媒体文本中处于优先解读地位,但并非说明所有的受众都会自动做出这种选择,解码人的社会状况会激励他们采用不同的姿态来对待同一媒体文本。因而,如霍尔所分析的,工人受众往往会将主流媒体编码的关于“限制工资必要性”的“国家利益”解码为阶级利益。这一立场富于批判性和抵制性。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人类特有。象征符具有双层意义,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两层意义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类似性。这种类似性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论,倡始人是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象征性社会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认识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称为符号互动,意义互动。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是,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受传者而言,是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25—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库利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布鲁默和G·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它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米德认为,自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其中并无先天成份。人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之间的互动过程。就好像他人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人那看到了自己,并且认为那是真正的自己。在符号互动论那里,符号是基本的概念。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在符号互动论那里,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因为人们可以将上述因素进行组合以表达自己的意义。实际上,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其意义。同样,人们只有将符号视为一个系统,或者在一定背景下去理解符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涵义。比如,打了人耳光这一动作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意义会有不同,甚至意义完全相反。解释情境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和进行互动就十分重要。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在这里,主观的含义包括他把哪些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和怎样去解释它们。当然,所谓主观解释并不完全是主观的,实际上一个人对情景的解释是他以往社会化成果的反映。主要观点有: (1)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26—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3)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4)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5)存在于互动之中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6)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人类创造出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又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文化符号体系的内容和含义是以社会合约的方式形成的,而它们一旦具有了这种共同性和统一性,就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这种约束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现代社会的消费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流行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象征符过滥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传播学教程》考点精讲—27—生混乱。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到处充满了象征符,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的等。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1)概念“拟像理论”是鲍德里亚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他认为,正是传媒的推波助澜加速了从现代生产领域向后现代拟像社会的堕落。而当代社会,则是由大众媒介营造的一个仿真社会,“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而变得拟象化了”。 (2)理论基础鲍德里亚为后现代的文化设立了一个坐标系,他考察了“仿真”的历史谱系,提出了“拟像三拟像的第一个序列时期是仿造(counterfeit),仿造是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的主导模式,这一序列的类像遵循“自然价值规律”,也就是承袭了亚历士多德以来的“模拟说”,这一时期的仿真追求的是模拟、复制自然和反映自然。拟像的第二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