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_第1页
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_第2页
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_第3页
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_第4页
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S32N14Mg24Fe56Cl35.5 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下列特产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恩施玉露” B.酿制“孝感米酒” C.清洗“洪湖莲藕” D.装运“蕲春艾条”2.(1分)2024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节约能源,禁用化石燃料 B.合理施肥,维护生态平衡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3.(1分)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氮、铝、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镓和氮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C.镓和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D.镓和铝都是金属元素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检验CO2是否集满 C.测溶液pH D.铁丝在O2中燃烧5.(1分)化学与各个学科联系紧密。下列学科中的事例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数学:不等式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因为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地理:火山喷发时出现诡异的蓝色火焰,是因为火山口有大量的硫 C.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D.美术:古代画家用墨作画,保存时间长且不变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6.(1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的导电性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C菜炒好后关闭燃气灶开关将燃气与火源隔离可灭火D用洗洁精洗碗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A.A B.B C.C D.D7.(1分)下列实验方案(箭头右侧)设计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区分CaCO3、NaOH、NH4NO3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观察现象8.(1分)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极易溶于水 B.熟石灰溶液的pH<7 C.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溶液变浑浊 D.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2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10.(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苦泉”的溶质——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胆矾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11.(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滴入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选项滴管甲烧杯丙滴管乙烧杯丁A双氧水二氧化锰水氢氧化钠B稀盐酸锌盐酸碳酸钠C水氢氧化钠水硝酸铵D水生石灰稀盐酸镁A.A B.B C.C D.D12.(2分)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CO→CO2”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CO2→H2CO3”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 D.“CO2→CaCO3”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13.(2分)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下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析出固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32分)14.(4分)《本草纲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罐得火气合于肉,……,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排去罐内空气,这个过程体现了酒精的性。(2)“火药乃焰消、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统机诸药者”,“焰消”的主要成分可作为复合肥料,它是(填字母序号)。A.NaNO3B.K2CO3C.KClD.KNO3(3)“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带来出售中土,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明亮如新,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线粉”是铁锈。铁生锈的条件是。(4)“风热目疾,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有效。”药方中的曾青是天然的硫酸铜。《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请用化学方程式对“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句进行解释。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植物秸秆大量提取;此外,还有氢内燃车、太阳能汽车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1)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2)由图可知,锂电池优于铝空电池的性能指标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依据如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B.农业大国盛产薯类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4)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5分)高纯度CaO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制造高纯度Ca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1)实验室进行操作A后,得到的滤波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写出1点即可)。(2)鼓泡塔内先通入NH3,再鼓入CO2,你认为原因是。(3)焙烧炉中,CaCO3在1000℃时转化为高纯度CaO,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17.(6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很长时间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什么?小提示:(1)已知原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实验探究】(1)一位同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2)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产生,化学方程式为,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位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4)取(2)中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18.(5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此盐酸于烧杯中,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9.(4分)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如图装置的顺序依次为;F装置进气应从(填“a”或“b”)口进入。20.(4分)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1)传统方法:CaCO3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CaO和CO2。新方法:①反应器1:一定的H2环境及较低温度下,CaCO3可与H2反应生成CaO、CO和H2O,C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CaCO3还可以直接分解。反应器1中CO、CO2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时,抑制CO2生成的效果最好。②反应器2:一定条件下,CO与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CH3OH),化学方程式为。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有(写1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湖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下列特产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恩施玉露” B.酿制“孝感米酒” C.清洗“洪湖莲藕” D.装运“蕲春艾条”【解答】解:A、采摘“恩施玉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酿制“孝感米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清洗“洪湖莲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装运“蕲春艾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1分)2024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节约能源,禁用化石燃料 B.合理施肥,维护生态平衡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禁用化石燃料,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故选项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十分有效地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保护了水体的生态平衡,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1分)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氮、铝、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 B.镓和氮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C.镓和铝的化学性质相似 D.镓和铝都是金属元素【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左上角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故A正确;B、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它们不在一个周期,故B不正确;C、铝元素和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D、镓元素和铝元素都是“钅”字旁,都是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B。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检验CO2是否集满 C.测溶液pH D.铁丝在O2中燃烧【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装置错误。故选:B。5.(1分)化学与各个学科联系紧密。下列学科中的事例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数学:不等式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因为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地理:火山喷发时出现诡异的蓝色火焰,是因为火山口有大量的硫 C.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D.美术:古代画家用墨作画,保存时间长且不变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解答】解: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B、火山喷发时出现诡异的蓝色火焰,是因为火山口有大量的硫,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光合作用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古代画家用墨作画,保存时间长且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6.(1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的导电性B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C菜炒好后关闭燃气灶开关将燃气与火源隔离可灭火D用洗洁精洗碗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A.A B.B C.C D.D【解答】解:A、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的导热性,故A错误;B、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通过隔绝氧气,故B正确;C、菜炒好后关闭燃气灶开关,将燃气与火源隔离可灭火,故C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乳化油污,故D正确。故选:A。7.(1分)下列实验方案(箭头右侧)设计正确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区分CaCO3、NaOH、NH4NO3三种白色固体→分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观察现象【解答】解:A、硫酸钠能与适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B、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加入水溶解、过滤,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分离出碳酸钙,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C、甲烷、氢气燃烧均能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不能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D、分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观察现象,难溶于水的是CaCO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NaOH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故选:D。8.(1分)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熟石灰极易溶于水 B.熟石灰溶液的pH<7 C.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溶液变浑浊 D.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A、由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7g,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熟石灰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错误。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60℃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熟石灰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熟石灰析出,溶液不会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D、3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5g,3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若是不饱和溶液,则小于上述数值,即30℃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2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解答】解:A、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温和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该选项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该选项正确。C、反应前有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后为0,说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数目为2,同理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数目为7﹣1=6,所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该选项不正确。D、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温和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后乙醇和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选项正确。故选:C。10.(2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苦泉”的溶质——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胆矾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解答】解:A、苦泉水是硫酸铜的水溶液,“苦泉”的溶质是CuSO4,故选项说法正确。B、“把其水熬之”,利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D、将胆矾溶于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1.(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先将甲中液体滴入丙中,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状;再将乙中液体滴入丁中,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选项滴管甲烧杯丙滴管乙烧杯丁A双氧水二氧化锰水氢氧化钠B稀盐酸锌盐酸碳酸钠C水氢氧化钠水硝酸铵D水生石灰稀盐酸镁A.A B.B C.C D.D【解答】解:A、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氧气一段时间后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A错误;B、稀盐酸与锌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一段时间后不会被吸收,气压不能减小,气球不能恢复原状,故B错误;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不会重新鼓起来,故C错误;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盐酸与镁混合产生氢气,氢气不会被吸收,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故D正确。故选:D。12.(2分)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CO→CO2”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CO2→H2CO3”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 D.“CO2→CaCO3”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解答】解:A、C可以与O2、CuO反应生成CO2,故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CO可以与O2反应生成CO2,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一氧化碳可以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CO2可以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2分)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下实验均用到了对比的方法。下列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C.图3实验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图4实验能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析出固体【解答】解:A、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变色,而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则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A正确;B、95℃热水提供的热量使铜片上白磷燃烧,不能使铜片上红磷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B正确;C、铁片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银片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银不如铜活泼,故三种物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故C正确;D、将硝酸铵固体加入烧杯中的水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硝酸钾晶体析出,饱和石灰水不会析出固体,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32分)14.(4分)《本草纲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罐得火气合于肉,……,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排去罐内空气,这个过程体现了酒精的可燃性。(2)“火药乃焰消、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统机诸药者”,“焰消”的主要成分可作为复合肥料,它是D(填字母序号)。A.NaNO3B.K2CO3C.KClD.KNO3(3)“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带来出售中土,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明亮如新,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线粉”是铁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4)“风热目疾,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有效。”药方中的曾青是天然的硫酸铜。《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请用化学方程式对“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一句进行解释Fe+CuSO4═FeSO4+Cu。【解答】解:(1)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等排去罐内空气,这个过程体现了酒精具有可燃性。(2)A.NaNO3中只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N,属于氮肥,故A错误;B.K2CO3只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K,属于钾肥,故B错误;C.KCl只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K,属于钾肥,故C错误;D.KNO3只含有N、P、K三种营养元素中的K和N,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故选:D。(3)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或空气)同时接触。(4)“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铜),过程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1)可燃;(2)D;(3)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4)Fe+CuSO4═FeSO4+Cu。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汽车使用化石燃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更加多元化。电动汽车: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几类电池的部分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其中能量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具有的能量;乙醇汽车: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植物秸秆大量提取;此外,还有氢内燃车、太阳能汽车等。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未来可期。(1)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2)由图可知,锂电池优于铝空电池的性能指标是循环寿命。(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A.依据如图可知,提供相同能量时,铝空电池的体积最小B.农业大国盛产薯类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及时用土进行掩埋处理(4)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2CO↑+Si。【解答】解:(1)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答案为:C2H5OH;(2)依据图示可知,锂电池优于镍氢电池的性能指标是循环寿命;故答案为:循环寿命;(3)A.依据图示可知,铝空电池能量密度最大,提供相同能量,体积应该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醇汽车以乙醇为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发酵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或发酵粮食收割后剩余的秸秆大量提取,因此农业大国盛产甘蔗和玉米,有利于推广乙醇汽车,故选项说法正确;C.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要回收利用,不能用土进行掩埋处理,以免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4)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2CO↑+Si;故答案为:SiO2+2C2CO↑+Si。16.(5分)高纯度CaO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制造高纯度Ca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图。(1)实验室进行操作A后,得到的滤波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写出1点即可)。(2)鼓泡塔内先通入NH3,再鼓入CO2,你认为原因是NH3的溶解度大,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更有利于吸收CO2。(3)焙烧炉中,CaCO3在1000℃时转化为高纯度CaO,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填化学式)。【解答】解:(1)操作A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是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滤波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2)鼓泡塔内先通入NH3,再鼓入CO2,原因是NH3的溶解度大,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更有利于吸收CO2;(3)CaCO3在高温时反应产生CaO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4)根据流程分析,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故答案为:(1)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承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2)NH3的溶解度大,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更有利于吸收CO2;(3);分解反应;(4)CO2。17.(6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很长时间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什么?小提示:(1)已知原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实验探究】(1)一位同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碳酸氢钠。(2)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位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钠变质能够生成碳酸钠。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4)取(2)中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氢氧化钠。【解答】解:(1)一位同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碳酸氢钠,是因为稀盐酸能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气泡;碳酸氢钠。(2)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故答案为: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3)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位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钠变质能够生成碳酸钠。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变质能够生成碳酸钠。(4)取(2)中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含有氢氧化钠,说明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氢氧化钠并且已经变质。故答案为:氢氧化钠。18.(5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此盐酸于烧杯中,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1.3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