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晋江市安海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初一年历史科试卷第I卷(选择56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开通了大运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混南北为一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最大的作为是统一全国,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C项正确;题意中没有涉及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排除A项;隋文帝开创了开皇盛世局面,但题意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隋炀帝开辟了大运河,排除D项。故选C项。2.隋定都长安……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的粮食物资供应北方……隋朝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为此,隋统治者()A.治理黄河 B.建都江堰 C.修筑长城 D.开大运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隋朝为加强南北沟通开通了大运河,D项正确;黄河主要流经北方地区,与题意沟通南北不符,排除A项;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排除B项;长城修筑于秦朝,为了抵御北方匈奴,排除C项。故选D项。3.下面为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时间项目动用劳动力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百余万大业四年(608年)筑长城百余万大业八年(612年)伐高丽发四海兵A.实行暴政 B.自然灾害 C.宦官专权 D.外敌入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朝的暴政。隋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滥用民力、纵情享乐、发动对外战争等,A项正确;题干中表格内容没有体现自然灾害,宦官主权、外敌入侵等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4.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的兴衰示意图。据此可知,其反映的是()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始于618年,灭亡于907年,唐朝著名盛世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末有著名的黄巢起义,A项正确;北宋始于960年灭亡于1279年,与示意图不符,排除B项;元朝始于1271年,灭亡于1368年,与示意图不符,排除C项;明朝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排除D项。故选A项。5.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唐太宗在施政中,注重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体现出这两位领导人哪一治国理政思想()A.重农抑商 B.富国强兵 C.以民为本 D.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可知,这均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是以民为本,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国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不是说重农抑商、富国强兵、对外政策,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6.如下图为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的笔记,笔记中的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A.兴盛的结果 B.兴盛的原因 C.农业的发展 D.衰落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知人善用,他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宣布贤才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整顿吏治,亲自选拔地方官员,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故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B项正确;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结果是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材料并未提及,排除A项;只有武则天提及了农业的发展措施,排除C项;唐太宗到唐玄宗这一时期是唐朝逐渐兴盛的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7.诗歌载史,下图所示是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据此可知,诗歌内容反映了唐朝()《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因庐但蒿藜我里百徐家,世乱各东西。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开明到专制 D.由繁荣转衰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忆昔》反映的是开元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表现,《无家别》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社会现实,从诗歌中可以分析得知唐朝的盛衰,D项正确;先南后北统一,材料未能体现,排除A项;唐朝末年开始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由开明到专制,材料未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杜甫的诗淳朴厚重,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这表明唐诗()A.形式多样 B.数量众多 C.内容丰富 D.风格多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杜甫的诗淳朴厚重,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唐诗风格多样,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排除ABC选项。故选D项。9.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唐蕃结为亲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友好往来。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A.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 B.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D.增进了唐蕃间友好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唐蕃结为亲家。在此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发生过战争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唐蕃间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题意中未提及削弱了吐蕃文化的影响力,排除A项;题意中未提及使西藏地区归属唐朝管辖,排除B项;同理,题意中未提及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图所示的内容反映出唐朝()A.社会风气开放 B.市民阶层崛起 C.城乡差距缩小 D.男女地位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图示内容反映的是女子可以骑马,说明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A项正确;图示内容说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并不能体现市民阶层崛起和城乡差距缩小,排除BC项;唐朝时期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11.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天宝年间,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据此可知,他们()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文化交流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玄奘西行将印度佛教文化传播到中国,鉴真东渡将唐朝文化传播到日本,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维护国家统一,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推动了民族交融,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2.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这说明了《大唐西域记》()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 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 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内容包括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这些都促进了文明交流的研究,C项正确;《大唐西域记》内容广泛,材料无法体现主要记载的是佛学经典,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印友好交往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佛教的中国化,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所示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可以印证唐朝()A.钱币收藏成为时尚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所以产自大食、波斯金币、东罗马的金币流通到中国,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中外经贸交流频繁,D项正确;钱币收藏成为时尚,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随葬文物品种多样,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中外铸币技术高超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里一个重要阶段,其典型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典型的历史特征,排除B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时期典型的历史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1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示意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A.三国 B.南北朝 C.五代十国 D.元朝【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C项正确;三国、南北朝在隋朝之前,排除AB项;元朝在北宋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16.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认识。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局面 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D.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答案】B【解析】【详解】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这是对五代十国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这是历史史实,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是历史史实,是真实发生的,排除C项;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这一表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17.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于限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A项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不会导致军事实力衰弱,排除B项;和亲会盟加强了各民族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副使有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据此可知,这些措施()A.激化了君相间矛盾 B.有效防止宰相权力过大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的权力,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造成了冗员,B项正确;题意中没有提及君相之间产生的矛盾,排除A项;根据题意由于人数过多,职责重复,因此会严重降低政府行政效率,排除C项;题意中没有提及缩小地方行政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19.“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以上内容是王安石变法的()A.影响 B.内容 C.目的 D.背景【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社会背景是政治风气因循守旧,阶级矛盾尖锐;边疆危机;财政危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而非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措施,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20.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北方的辽和西北方向的西夏,C项正确;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方向,排除A项;金灭掉了辽,辽和金没有同时并立,排除BD项。故选C项。21.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A民族交融 B.北宋经济发展 C.宋夏和约 D.辽宋议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文物可知,北宋、契丹和西夏钱币的形状都是圆形方孔,图中文物钱币都延用和效仿了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说明少数民族契丹和党项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与汉族政权北宋之间的交融,A项正确;契丹和西夏的钱币并不能说明北宋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与题目无关,排除C项;辽宋议和与西夏钱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的行书作品《题临安山水》,大意为:万里江山应该是统一的,江南怎么能有别的朝廷。我要带领百万雄兵到西湖,骑马踏上吴山第一峰。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金与南宋对峙C.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D.行书较为盛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江南怎么能有别的朝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反映出当时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行书较为盛行,排除D项。故选B项。23.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C.民族政权分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因此,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C项正确;辽宋夏金时期没有地方军阀割据,排除A项;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辽宋夏金时期国家没有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图是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订立和约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与金议和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 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C.各政权在“战与和”中政权更替 D.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实现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在“战与和”中政权更替,C项正确;北宋被金所灭,南宋与金议和,没有被金灭,A说法错误,排除A项;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议和没有体现是战争状态,排除B项;材料最终是宋金议和,不是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25.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早市”和“夜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则上万”。材料描述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市的交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根据所学可得出这最早出现在宋代,因此最有可能是在其都城东京,C项正确;汉唐时期限制严格,排除AB项;元朝在宋代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6.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下列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A.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B.民族政权的并立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纸币是商业发展的表现;《货郞图》是城市中商品交易的表现;《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繁华的场景;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这些都是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D项正确;A项只符合图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政权并立和民族间的关系,排除BC项。故选D项。

27.南宋时期,汉民族人口分布有了重大变化,南方人口数量开始超越北方。这一状况()A.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B.加剧了南方积贫积弱C.加速了黄河流域开发 D.不利于南方技术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社会较为安定,加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江南地区的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A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经济越发繁荣而不是积贫积弱,排除B项;黄河主要流经北方,南方人口增多加速了长江流域的开发,排除C项;经济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南方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8.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现象说明()A.南宋偏安东南一隅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四川地区出现纸币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现象说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项正确;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不是题干要说明的,排除A项;四川地区出现纸币只是宋代经济的现象之一,不足以概括题干内容,排除C项;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题干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44分)二、本卷共4题,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618年,唐朝建立,随后,唐高祖统一全国。继位的唐太宗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虚心纳谏,巩固边防,国力增强。武则天称帝后,继承太宗时期的政策,使唐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登基后,在继承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注重文教的传统外,针对时弊,对军事、财政等制度进行改革,唐朝进入全盛。——摘编自汪篯《唐王朝的崛起与兴盛》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全盛时期的治世名称。(2)小史同学认为,正是因为政策的延续性,将大唐帝国推向鼎盛。你是否同意小史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开元盛世。(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唐太宗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虚心纳谏,巩固边防,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唐玄宗继承太宗政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可见,正是由于政策的延续,造就了大唐盛世。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开元年间,唐玄宗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注重文教,并针对时弊,进行改革,出现“开元盛世”。但是,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弱。可见,统治者励精图治,是唐朝强盛的重要原因。(从国家统一、制度变革、社会开放等角度作答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唐玄宗登基后,在继承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注重文教的传统外,针对时弊,对军事、财政等制度进行改革,唐朝进入全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成为开元盛世。【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苏同学认为,正是因为政策的延续性,将大唐帝国推向鼎盛。同意与不同意都可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同意的理由:唐太宗以民为本,轻徭薄赋,虚心纳谏,巩固边防,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唐玄宗继承太宗政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可见,正是由于政策的延续,造就了大唐盛世。不同意的理由:开元年间,唐玄宗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注重文教,并针对时弊,进行改革,出现“开元盛世”。但是,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走向衰弱,可见,统治者励精图治,是唐朝强盛的重要原因。言之有有理即可。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能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长安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外城的“坊”和“市”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旁,国内外商人在这里集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来到这里,雕塑、音乐、舞蹈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此时的长安城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联系,政府专设鸿胪寺、礼宾院管理外事,各国的使臣、学者、僧人、商人向这里汇聚,甚至迁居于此。——摘编自宁欣《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等(1)根据材料一,简述隋唐时期被称为“发明”的制度名称。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长安城的城市功能。(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繁荣的因素。【答案】(1)制度名称:科举制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②对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2)城市功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性大都市。(3)因素: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开放。【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能参政的机会……”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材料“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对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外城的“坊”和“市”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旁,国内外商人在这里集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来到这里,雕塑、音乐、舞蹈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此时的长安城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联系,政府专设鸿胪寺、礼宾院管理外事,各国的使臣、学者、僧人、商人向这里汇聚,甚至迁居于此“可知长安城是唐朝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小问3详解】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唐朝繁荣的因素有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开放。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隋朝至元朝)材料二伴随唐蕃和亲,唐人饮茶之习也被传入吐蕃,逐渐成为社会风习。滇、川、藏三地之间开始了以茶叶为主,加上盐、棉布、药材等其他商品的贸易往来。唐朝时期,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贸易政策,如茶马互市等。宋朝,内地茶叶经济得到繁荣发展而西部地区需求较大,西部盛产良驹恰好适应国家需求,中央政府在促进经济和军事发展的基础上,为维护西南地区安全以稳固国家政权,对茶马贸易的重视度愈甚,正式建立起了茶马互市制度。——摘编自杨宁宁《论茶马古道的文化内涵》(1)根据材料一,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隋朝建立的时间。(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宋时期茶马古道兴盛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隋朝至元朝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答案】(1)时间:6世纪80年代(2)原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密切了内地与西部的贸易联系;内地与西部贸易商品的互补性的需求;政府重视,建立茶马互市制度;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政治管辖。(3)特征: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