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曲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曲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曲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曲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靖市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历史、道德与法治合场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同时发卷(卡)。考试结束后,分学科交回答题卡。2.本卷为历史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历史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历史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某校七年级的历史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大家进行角色扮演,小张同学扮演的是原始人类——北京人。他在切割兽肉时选择的道具应该是()A.打制石器 B.铁制工具 C.青铜工具 D.磨制石器【答案】A【解析】【详解】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应是石打制工具,A项正确;旧石器时代,还没有出现铁制工具、青铜工具,排除BC项;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华北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绝大部分是磨制石器,基本上见不到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成为整个生产工具的主流,因此磨制石器也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2.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远古居民能建造房屋,如下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远古居民A.已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B.使用铁制农具以及牛耕C.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 D.能制作乐器和种植蔬菜【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千年前,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远古居民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排除A项;六七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还不会使用铁制农具以及牛耕,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能制作乐器和种植蔬菜,排除D项。故选C。点睛】3.“栉风沐雨”形容的是人经常在外不顾风雨的辛苦奔波,它最初指的是我国古代一位传奇人物“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请问,这个成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传说()A.炎帝的传说 B.黄帝的传说C.禅让的传说 D.大禹治水的传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结合所学知识,大禹专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水患,可得出反映的是大禹治水的传说,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二里头文明反映了夏朝的历史,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故A项正确;商朝、西周、东周都不符合“最早的中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5.2021年9月,随着考古学家公布了三星堆5月以来的最新发掘成果,大家再次聚焦于三星堆新发现,探寻古蜀文明。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5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完整黄金面具、青铜“神坛”等国宝。如图也是我国青铜器的国宝代表,它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图片中是司母戊鼎,它铸造于商朝。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B项正确;夏朝已出现青铜器,但图片青铜器不属于夏朝,排除A项;图片青铜器也不属于周朝或秦朝,排除CD项。故选B项。6.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以及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幽王,他们统治都残暴或腐败,最后导致王朝灭亡。故C符合题意;夏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A;皇帝此时尚未出现,排除B;处理犬戎部族的关系只适合西周时期,排除D。故选C。7.为了防范蛮夷入侵,周王将三个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周公、太公分封在山戎、东夷、淮夷三个最大威胁的附近。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促进经济发展 B.推动民族交融 C.传播中原文化 D.巩固西周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为了防范蛮夷入侵”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周王将三个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周公、太公分封在山戎、东夷、淮夷三个最大威胁的附近,是为了防范蛮夷入侵,D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交融和传播中原文化的意图,排除ABC项。故选D项。8.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 B.政治大一统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周王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因此这一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A项正确;大一统和专制皇权加强体现的是秦汉时期,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民族政权并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A项。9.下图为《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秦、楚、韩、燕 B.齐、楚、秦、燕C.燕、齐、赵、楚 D.燕、齐、楚、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战国七雄中,燕国在北方,齐国在东方,秦国在西方,楚国在南方,互相争战,纷争叠起,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古堰雄峙闽江滩,驾驭水龙蜀川旋。飞沙水溢宝瓶盖,伏龙浪来银树缠。”诗中所提到的历史工程是指()A.灵渠 B.都江堰 C.长城 D.秦始皇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堰雄峙闽江滩,驾驭水龙蜀川旋。飞沙水溢宝瓶盖,伏龙浪来银树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闽江滩”“蜀川旋”“飞沙”“宝瓶”可以体现该历史工程为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B项正确;灵渠是广西桂林地区的工程,排除A项;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位置不符,排除C项;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排除D项。故选B项。11.历史学家在提起秦国的军队时会有一个专属的形容词,叫做“虎狼之师”,比喻秦国军队像虎狼一样勇猛。商鞅变法中有利于秦国军队成为“虎狼之师”的措施是()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制 D.推行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期间,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B项正确;奖励耕织促进了经济发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三者均与军队战斗力增强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2.近期央视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9月12日节目聚焦《道德经》,本期的主人公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A项正确;与孔子相关的有《论语》,墨子的作品是《墨经》、庄子的《庄子》,排除BCD项。故选A项。1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盐铁官营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盐铁官营与汉武帝相关,并不符合“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排除A项;大兴文治并不是“富民政策”,排除B项;平抑物价与汉武帝相关,并不符合“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及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A.发展小农经济 B.控制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巩固大一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D项正确;发展小农经济、控制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排除AB项;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扩大地方权力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5.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西汉历史时间轴,请你判断西汉持续的时间是()A.212年 B.211年 C.210年 D.193年【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历史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中,如果两个历史事件跨公元前后,他们之间的时间差是这两个事件的时间相加,在减去1,因此西汉王朝持续的时间是:202+9-1=210年,C项正确;A项为212年,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是210年,排除A项;B项为211年,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是210年,排除B项;D项为193年,西汉王朝存在的时间是21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6.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他学习的内容是()A.平王东迁 B.文景之治 C.刘邦建汉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史称汉光武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D项正确;平王东迁是在周朝,排除A项;文景之治是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排除B项;刘邦建立的是西汉,排除C项。故选D项。17.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是在:A.东汉初年 B.秦朝未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后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是封建皇帝的外族,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封建专制制度为他们专权提供了基础。选项D正确;东汉初年、秦朝未年与西汉末年都没有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排除ABC项。故选D。18.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与东汉黄巾起义的描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B.两次大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C.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镇压黄巾起义 D.项羽、刘邦继陈胜吴广继续反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结论是指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做出的一种主观性总结性认识,包括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地位影响等的认识。两次大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是对两次起义作用的总结性认识,B项正确;A、C、D项都属于对两次起义史实的叙述,排除A、C、D项。故选B项。19.张骞为国分忧勇敢出使,曾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余年。但他“持汉节不失”,最后完成了使命。其值得赞扬的精神品质是()A.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B.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C.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D.不忘初心的开拓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余年,‘持汉节不失’最后坚持完成使命”,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开拓精神,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20.1978年,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万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他以传记的方式.描述了100位深刻影响世界的人物.有6位中国古人上榜,其中蔡伦上榜并排在第七位,你认为理由是他A.发明“麻沸散” B.修筑都江堰 C.发明地动仪 D.改进造纸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故D项正确;华佗发明“麻沸散”,李冰修筑都江堰,张衡发明地动仪,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21.它既是史学,又是文学,是第一部帝王称本纪,人臣称列传,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记叙历史事件,合称纪传体的史书。“它”是A.《春秋》 B.《论语》 C.《史记》 D.《后汉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帝王称本纪,人臣称列传,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符合题意,C项正确;《春秋》、《论语》都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AB项;《后汉书》不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排除D项。故选C项。22.小丽在学习某一历史内容时,即兴编写了如下一副对联:“上联:百万雄兵下江南意欲江山一统:下联:一场大火烧北师却成天下三分。”请你为此对联选一个合适的横批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汉末年赤壁之战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根据“一场大火烧北师却成天下三分”可知这幅对联描述的是赤壁之战,B项正确;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巨鹿之战是在秦末汉初,排除C项;淝水之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3.下图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社会发展的特点是()A.政权分立割据,王朝更替频繁 B.北方战乱频繁,有利实现统一C.北方经济衰退,南方经济发展 D.北方局势稳定,加强民族交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示意图可以看出,东汉之后我国出现三国鼎立之势,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之后分裂为东晋和十六国,南北分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是政权并立,割据混战,王朝更迭频繁,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他时期都处于分裂状态,“实现统一”之说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由于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但材料并未体现出“衰退”迹象,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稳定”之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4.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王羲之,书法登峰造极,备受推崇,后人尊其为“书圣”。其代表作是()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女史箴图》 D.《大明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排除A项;《女史箴图》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流传下来的作品,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排除C项;大明历,是由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创制的一部历法,也称“甲子元历”。在历法中,祖冲之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是中国第二次较大的历法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25.他不仅在中国享有盛名,在世界上也广为人知,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壁上注文介绍了他求得的圆周率,莫斯科大学礼堂的走廊上镶嵌有他的大理石塑像。“他”是()A.贾思勰 B.华佗 C.张仲景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求得的圆周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D项正确;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排除A项;华佗是东汉末医学家,排除B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大事记1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奏朝2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创立度、设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4北修长城,南开灵渠。5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6“焚书坑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的时间,写出“长城”的起止点。(2)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第二种,秦始皇是一个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你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答案】(1)时间:公元前221年。起止:临洮,辽东。(2)观点:能够明确提出观点。说明:能够从材料或所学知识中选择史实作为依据,对所持观点进行简要解释即可。【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辽东,西至临洮。(2)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即可。如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结合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立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角度进行论述;如果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那么根据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暴政进行阐述即可。2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文字称为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材料二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学说?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三: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2020年,在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与西医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及时同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这一独特经验,在全球抗疫中贡献了中国智慧。(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谁?其医学著作是什么?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4)根据材料四,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哪些精髓?【答案】(1)甲骨文;商朝。(2)孔子;儒家学派。(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根据材料“为政以德”,结合所学知识,主张施行仁政的是孔子;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3)根据所学知识,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作是《伤寒杂病论》。(4)根据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8.中华民族,是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①”的名义进行征战……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的“①”应填什么内容?列举一位春秋时期的霸主。材料三: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其改革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英姿焕发……(4)结合材料四,谈一谈我们可以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做些什么?【答案】(1)华夏民族是多民族交融而形成的。(2)尊王攘夷。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热爱祖国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族形成的特点是多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①”的名义进行征战……”及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及所学知识可知,“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小问4详解】不听课为开放型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热爱祖国等。29.经济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