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_第1页
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_第2页
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_第3页
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_第4页
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数学专项排列组合题库(带答案)+英语试卷

高三语文联考(附详细参考答案)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

罗天强鼓正坤

规律是生成的。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生成论规律

观认为规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物质世界的演化而生成的。所谓生成是“产生”“形成”我的意思,

是从“无”中生出来“有”来。

技术规律是人工生成的。如果说自然规律是自然生成的。那么技术规律则是人工生成的。技术是人类

特有的现象,技术活动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但也存在自身特有的规律。

陈昌曙先生认为:“人工自然领域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并不意味着人工自然没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

张华夏先生也说到,技术“促使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工客观新规律的出现”。他们所说的“特殊规律”或“新

规律”既是本文所说的人工生成的技术规律。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过程。是自然规律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特定的自然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

因此,技术规律的生成相应的,涉及到特殊的人工条件、人工物制基础,以及人为建立的关系。技术规律

在严格特殊的人工条件下生成。规律的生成,存在与特定条件有关。人们借助于技术手段提供的人工控制

的严格特殊的条件便成为技术规律生成的重要途径。

人工条件下人工物质生成过程中技术规律的生成。在人工合成的化学反应中,人工创造的特殊条件具

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特殊的人工条件不仅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的内部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或以别的方

式发生作用,同时还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之间发生特殊的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转

化过程。

人工条件下物质加工过程中技术规律的生成。由于许多物质材料(包括天然和人工的物质材料)并不

能直接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因而还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给予特定的“造型”。物质材料加工成特殊

造型,创造了自然界不存在的转化和过程。并因此生成了在研的技术活动中才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

在人工物质研究和赋予技术产品使用条件中技术规律的生成。人工生成的新物质具有什么性质或功

能,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加以考察。这个实验研究过程,实际上是赋予人工物质特殊人工条件的过程,因

而也是提供特殊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也是生成技术规律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质的人工物志是在相应的条

件下才会呈现出特定的功能和变化规律。人们制作特定产品,总是依据特定的物质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的

功能或尊循的规律以及特定的技术目的。赋予产品或零部件特定的结构,这些结构中包含了特定的物质载

体和预设的条件,当技术产品在使用时,预设的条件在人为的操作下变为现实。运用于其中的自然规律和

技术规律使以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改变了传统的关于人与规律关系的认识,人们能够发现和利用已存在的规律。能

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生成和应用原来不存在的规律,彰显了人对规律得更为积极的能动关系?

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无限性,使技术发展也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高的水平

上创造人工自然,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合理性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可能。

技术规律的生成和应用,将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讲技术发展与生态和环境保护同一起来。

将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天然自然的保护统一起来,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速度的张力。更好地了解地球生

态环境及人工技术和人工自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促进技术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促使人类有意识的,科

学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选自《自然辩证法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术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技术活动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技术规律是人工生成的,它和自然规

律的生成截然不同。

B.人工生成的技术规律,是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的人工自然自身的特殊规律,是新出现的,自然界

原先有的人工客体现新规律。

C.技术规律是严格特殊的人工条件下生成,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的。技术规律生成的重要途径就是要

借助于技术手段提供的人工控制的严格特殊的条件。

D.技术规律的人工生成途径,是自然规律在自然条件下,自然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涉及到特

殊的人工条件、人工物质基础,以及人为建立的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特殊的人工条件使参与作用的反应物内部,反应物之间发生改变成以新的方式发生特殊的相

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然界本来没有的转化过程。

B.只有生成了在人们的技术活动中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才能对材料进行加工,给予特定的“造

型”,来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C.在特定条件下考察人工生成的新物质具有什么性质或功能使赋予人工物质特殊人工条件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提供特殊相互作用的过程、生成技术规律的过程。

D.人们依据特定的物质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功能或遵循的规律以及特定的技术目的制作特定产品。

赋予产品或零部件包含特定的物质载体和预设条件的特定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保持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适度的张力,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技术发展与生态和环城保护、人

工自然的创造与天然自然的保护要统一。

B.技术规律人工生成的无限性,使技术发展具有无限性的特定,使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们日益发展

的合理性需求,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可能。

C.本文认为,人们不禁能够发现和利用已存在的规律,更能够通过自己的时间活动和应用原来不存

在的规律,强调了技术规律的生成和应用智能依赖实践活动。

D.技术规律的生成与应用应该关注对地球生态环境及人类技术和人工自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只有

这样,人类才能科学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践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雪夜

(日本)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

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

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

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

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

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

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

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相呼应,揭示了主题。

B.真相大白后,陌生人没有再说话。表明他灵魂受到了震撼,人性中的某些因子在他内心深处被激

活了,这是他洗心革面的开端。

C.小说结尾再一次写冬夜的静谧和像白色的小精灵一般悠然飘落的雪花。与开头完美照应,使小说

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D.结局部分由警长解开悬念。由此推知警长对辖区内居民的家庭情况较为熟悉,有较强的说服力。

这样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5.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包含内容符合生活的本质,也含着小说在结构上潜伏者这种发展趋

势的可能性。老人的儿子早就不在,这在小说的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请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4分)

6.“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分析这篇小说

可能有的多种主题。(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蔡元培:向人生“辞职”

蔡元培爱辞职,是出了名的。

他一生公开的辞职高达24次之多,其中为了北大辞职7次。原因多种多样,有反对政府不给经费的,

有反对政府干涉北大行政的,有因为五四运动抓学生的,甚至还有一次是因为学生闹事的。有人查过蔡元

培日记与年谱,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

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

然而,与这些具体的辞职相比,蔡元培几次向人生的“辞职”,才更耐人寻味。

1889年,21岁的蔡元培双喜临门:一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二是在父母包办下迎娶妻子王昭。3

年后,蔡元培又考中进士,一举进入翰林院。虔诚的儒学士子蔡元培,已经可以眺望传统读书人可以达到

的顶峰。

不过,一帆风顺的背后,也有烦心的琐事。儒生蔡元培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

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偏偏王昭和他性格差异极大,双方矛盾渐增,令蔡元培烦不胜

烦。

家庭“战争”频繁爆发,中日两国也终于开战。惨败之后,清廷搞起变法,不过百日,蔡元培最崇拜

的谭嗣同便喋血菜市口。此前,和其他儒生一样,蔡元培绝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经此事变,

蔡元培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此时,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

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着名的《夫妻

公约》,从此两人真正拥有了幸福的婚姻,蔡元培形容为“伉俪之爱,视新婚有加焉”。

向I日人生“辞职”,向旧道德“辞职”,那一年,蔡元培34岁。

随后几年,对新式教育兴趣日渐浓厚的蔡元培认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

所以“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1907年夏,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清朝翰林终于到达德国首都柏

林,他准备至少用五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

蔡元培负笈西来,系自费留学,尚有柴米之忧。他一边学德语,一边做家庭中文教师,还要为上海商

务印书馆编书、译书。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元培埋头读书,内容主要涉及哲学、心理学、德国文化史、

文学、艺术等。他曾翻译了一篇题为《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哲学家包尔森的名着《德

国大学与大学学习》的绪论。包尔森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

知识高等学科之黄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留德

四年,蔡元培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

人格,他完成了向塞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的“辞职”。1911年,他应邀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

总长。那一年,他43岁。

历经反复,以1917年1月9日发表就任校长演说为标志,49岁的蔡元培正式执掌北京大学。他清积

习,除昏聘,寄望于诸君者三:曰抱定求学之宗旨,日砥砺严谨之德行,曰敬爱师友之情谊。三言既出,

全校一震。他延揽诸方英才,为此不拘一格,一时群贤毕至;他独尊教授治校,为此开罪官僚,却得传道

有道。凡此种种,俱化为他为北大注入的灵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治下的北大,从此成为中国

教育史上的一部不朽史诗。

我们今天回望蔡元培的24次辞职,有的颇具深意,有的则更像轶事,然而蔡元培两次对人生的“辞

职”,却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不可或缺的一环。倘若没有参透时代的智慧,没有勇于决裂的魄力,今人注定

只能在暗自喟叹中甘于平庸。世上最难改变的,是自己.我们今天常说,教育家去哪了?“教育家”正沉

沦于顾影自怜的“中年危机”中,正委身于集体沉默的心安理得中。不如学学蔡元培,49岁,还能换种活

法。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蔡元培花四年时间,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这样

对他日后执掌北京大学,并为北大注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灵魂有一定的影响。

B.在“半工半读”“半佣半丐”的艰苦中,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

知识人格,以便于他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职务。

C.已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

的。他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特地向妻子道歉。

D.作者在本文中借蔡元培多次对人生的“辞职”,表现了蔡元培的智慧和魄力,并表达了作者对如

今教育家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如今教育界的深思和绝望。

8.文中提到了几次蔡元培耐人寻味的向人生“辞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5分)

9.从蔡元培的多次“辞职”中,我们领悟到了他的什么人生智慧?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T3题。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

探,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津参、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

窥衅。太祖谕良日:“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

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朦髓蔽江,其将苏

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

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

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

兴学等,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常召良劳日:“吴院判保障一方,我

无东顾忧,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大发兵取淮东,克

泰山H。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巴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

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日:“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

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

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

内附,粤西遂平。十二年,齐王封青州。王妃,良女也,遂命良往建王府。十四年卒于青,年五十八。赠

江因公,速襄烈。

(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

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B.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

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C.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

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D.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

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东,即宋代淮南东路的简称,和淮西(淮南西路)相对。淮东即淮右,淮西即淮左。朱元璋在

《明太祖实录》里就曾说过,“予本淮右布衣”。淮东所包括的主要范围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淮安、

南通、盐城、滁州、革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区。

B.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比如,升:提升。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

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超迁:越级升迁。擢:在原官职上提按官职。陟:提升官

职。文中的“进”也有升官之意。

C.学宫,在文中是指学校。“学宫”一词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历史上著名的

稷下学宫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D.谥号,是指古代王保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在古代,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庙号联系在一起,如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

帝就是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良和弟弟都是勇猛有谋略的人,而且各有特长,吴良水性好,吴祯经常乔装区当间谍。

B.张士诚举兵来犯。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应战,而另遣人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胜。敌人溃逃

之后,又来侵犯常州,也没有成功。

C.明太祖领兵和陈友谅作战,金陵兵力空虚,但是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有吴良。

D.吴良用兵如神,多次立下战功,太祖对他的评价其高,将他比作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并予以重

赏,还命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己。

(5分)

(2)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5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刘诗一二句和雍诗一二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风平浪静、湖面安宁静谧的景象。

B.雍陶这首诗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直接描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

笔,表现君山的秀美别致。

C.刘诗选择了渴望的角度。写洞庭湖夜色迷人,明月清辉之下•湖光山色俱佳,交相辉映,浑然一

体。

D.刘诗的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白银盘里一青螺”,

设警精警,真是妙句。

E.这两首诗都写洞庭山水,以细致笔触描摹出了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境。

雍诗侧重于写情,融情于景,情动景出。而刘诗侧重于写景。

15.两首诗都写山水。共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雍诗较之刘诗,手法更多样且有所

不同。请举出一种并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

句使:,.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

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

这两句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里用“”写出了激战后黯然凝重的氛围和悲壮场面的色彩。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13年,竟写下了约4000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

军—。

②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被塑造成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形象。

③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虐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所以毕业生就业也不是一样特别难以解

决的事。

④以前他是我家的邻居,我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你都了如承革。

⑤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震中毋令的枪

击爆炸事件。

⑥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外夜在公,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

卷。

A.①③⑤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的实体书店不再是简单地卖书,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以其个性化,高品质的特点愁住

了自己的特定粉丝,积累出一定的文化口碑。

B.“低头族”不分时间地点,都捧着电子产品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都使跟人聊天时也忍不住看手

机,其行为对人际关系危害很大。

C.近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纯属谣传。

D.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日元和英镑。

19.下面这段文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是()(3分)

①或许停下来侧耳倾听,铺满地的落叶。

②人们为了迎接她而把一切首饰得整整齐齐,粮仓也因此变得满满当当。

③割下一片片稻谷,搞下一架架丝瓜,将红透的苹果采下,把雪白的棉花收集。

④人们享受着奔波,享受着忙碌。

⑤一脚踩上去清脆的脆裂声让耳朵也变得十分享受。

⑥秋是高贵的,所有人们为她的到来变得格外繁忙。

⑦布谷鸟的声音格外悦耳,谷中的山歌也格外喷亮。

A.①③⑤⑦⑥②④B.⑥③②④⑦①⑤C.⑥②③④①⑦⑤D.②④③⑦⑥①⑤

20.下面的语段存在五处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5分)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下的提出,我想有两个北京最值得关注:一是以全球范围看,“国际化大都市”

与“世界缓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授大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社会学家

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缓。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中国来说,

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而且是“城市文明”在当下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

方面,文明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并且匮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仿写下面的句子,与之构成一组意境接近。表达合理的排比句。(至少写两句)(16分)

良知是人生的鸡汤,在你遗落寒冬时,给你雪中送炭的温暖。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引发热议:一老太太误将邻居自家院子里种的洋水仙当做韭菜偷割,并做成饺子

给孙子吃,导致孙子食物中毒。老太太伙同子女来闹,理由是不该种植有毒植物,故意害人。老太太报警

后,警察出于人道主义让种植洋水仙的邻居赔偿部分医药费。邻居感觉很是冤枉。对此有网友说,老太太

理应后果自负;也有网友说警察处理不当;还有网友说,种植洋水仙的邻居不该赔偿医药费。

杜宇以上观点。你更认可哪一种?请将你的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

含意,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

贵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参考答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1.(3分)D

2.(3分)B

3.(3分)C

4.(3分)D

5.(4分)①日本的冬天,下大雪,两位老人在烤火,并不时往火盆里加炭,可他们的儿子,竟一个人“夜

以继日”地在楼上“苦读”,老人最应关心的不是“给他送茶”,而是关心他冷不冷。那种发出吱吱呀

呀声音的“陈旧的楼梯”上面,是不大可能烧火取暖的。②两个老人年龄那么大,“干枯的手”,“蹒

跚”地走路,在强盗面前坦承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孩子不应当仍

然处在读书(看样子是中小学)的年龄,而应当参加工作了。③在警察揭晓真相之前,强盗的惊讶更

是道出了蹊跷“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6.(5分)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死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的深沉的亲情主题。(3

分)

其他参考主题:①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

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

②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从小说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

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似乎蕴涵着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批判。(①②

任意写出一个给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7.(3分)A

8.(5分)①向旧道德“辞职”,蔡元培曾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

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后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

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②向清廷“辞职”,之前他绝

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后来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③向

旧知识“辞职”,他向装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辞职",他留学德国,在德国“专修文科

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后来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

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5分)

9.(6分)①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敢于改变自己的决心。蔡元培曾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接触

过新式教育渐有女权意识后,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断然向妻子道

歉并与之幸福相处。②敢于决断的勇气和魄力。蔡元培任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后,他对清廷彻底失

望,最终辞职。③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浓厚兴趣。虽然是一名儒生,满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但他也

不断学习新思想,并留学德国,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人格。后为北大注入思想自由,兼

容并包的灵魂。④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对清廷彻底失望后,他辞去职务,并在新式教

育的启发下悟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到德国留学,并在脑中逐渐形

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每点结合具体例证分析给2分,答出三点给5分,能结合自己实际谈

启示给1分)

10.(3分)B

11.(3分)A

12.(3分)D

13.(10分)翻译:

(1)(5分)江阴,是我们东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

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得分点:判断句式1分,“外

交”“逋逃”“保境安民”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5分)敌人晚上撤逃。不久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的援兵。(得分点:“遁”

“寻”“间道”,倒装句“歼其援兵于无锡”各1分,句意通畅1分)

14.(5分)EA(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B.C.D不得分。)

15.(6分)两首诗都使用了比喻的修群手法.(L分)刘诗将水面比作铜镜、银盘,将山比作者螺,遥遥望

去,如同一只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想象丰富,形象动人.雍诗将水

面比作铜镜,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音堂色的螺髻.这个比喻融入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奇特生动.(2

分)“

雍诗手法的不同之处:想象(或虚写、虚实结合),雍诗把君山想象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而后

又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君

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衬托(或正衬),诗歌第二句写不见碧绿的湖水,只能看见那对比鲜明的深翠山影,以湖水的浅碧衬托山

色的深翠,映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描摹出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

(答出“想象”或“衬托”1分,分析正确2分)

16.(每空1分,共5分)

(1)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塞上燕脂凝夜紫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17.(3分)D

18.(3分)B

19.(3分)B

20.(5分)①在“国际化大都市”前加“以”,构成“以……为中心”。②“也对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

中的“对”改为“使”或“让二③”从中国来说”改为“对中国来说”。④“而且是”改为“也

是”。⑤“并且”改为“乃至”或“甚至”。(每点1分)

21.(6分)

信念是人生的力量,在你身处绝境时,给你柳暗花明的安慰。(3分)

希望是人生的基石,在你面临迷茫时,给你永不言弃的陪伴。(3分)

22.(60分)【写作点拨】根据题目的要求,本文应在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言之有

理,不宜在三个角度之外立意。

认为老太太理应后果自负,可以从她的行为角度来把握,自己有错在先,偷人财物,还要贼喊捉贼,无理

取闹,甚至让无辜的人来替自己承担后果,这无疑是一种值得批判的做法。可以联系社会上类似的现

象,批判这种不合理、法的做法。

认为警察处理不当,可以从警察只顾息事宁人,不顾公平公正的原则的角度来分析。警察作为执法者,应

秉持公心,严肃办案,而不应该草率行事,让无辜者寒心,否则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认为种植洋水仙的邻居不该赔医药费的,可以从维权的角度考虑。作为公民,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应

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对偷自己东西的老太太强加给自己的罪名,比如对息事宁人的

警察的不合理建议或要求,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然可能有纵容坏人坏事的嫌疑。

这既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对这个社会上不良现象大胆说“不二

上述角度在就事论事的同时,都要注意适当联系现实,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以思考有深度为上。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良,安徽定远人。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叫吴良。和弟弟吴祯都凭借勇猛有谋知名。跟随明太祖朱

元璋在濠梁起义,和弟弟一同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够潜入水下探听敌人消息,吴祯经常乔装去当间谍。

张士诚的军队屯聚在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着吴地的全部地区,横跨淮东、浙西,兵粮充足。江阴处在交通要道,背靠长江,

扼制着南北的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钱玉帛犒劳将士,伺机攻打。明太祖告谕吴良说:“江阴,是我们东

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

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吴良接受命令后非常小心,修整防备。吴良因为打败敌人的

功劳,被封为枢密院判官。张士诚大举进兵来侵犯,战船布满长江,他的将领苏同佥驻守在君山,指挥进

兵。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北门和苏同佥作战,并暗地派元帅王子明带领壮士骑马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

大胜,俘虏并消灭的敌人很多。敌人晚上撤逃,不久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的援

兵。这时候,明太祖多次亲自带领军队争夺长江、楚江的上游,和陈友谅作战,大军多次调出,金陵兵力

空虚。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吴良在江阴作为明军的屏障。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名声、女色、财物都不喜欢。晚上住在城楼上,枕着兵器睡觉直到天明。

训练将士,常常像敌人真的来侵犯一样。空闲的时候就请来读书人讲解经史,修建学府,建立社学。大力

屯田,平均徭役,减免赋税。在江阴任职十年,地方平安无事。明太祖常常召见吴良犒劳他说:“吴院判

能够保障一方平安,我在东边没有后顾之忧,你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于是命学

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他,仍然让他回去镇守江阴。不久发动大军进攻淮东,攻下泰州0张士诚派兵又从

马驮沙出发,侵犯镇江。巨大的战船好几百艘,沿长江逆流而上。吴良严阵以待。明太祖亲自指挥大军抵

抗。张士诚的军队撤退,太祖追到浮子门。吴良出兵夹击,斩获敌军二千人。明太祖到江阴犒劳军队,巡

视了壁垒,感叹说:“吴良,就是当代的吴起啊!”洪武三年,晋升都督同知,封为江阴侯,享俸禄一千

五百石,授予世代承袭的铁券。

洪武四年,吴良征讨靖州、绥宁各蛮地。洪武五年,广西蛮族叛乱,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

靖州征讨。几个月内,全部平定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转移军队进入铜鼓、五开,收复潭溪,攻下太平,

在铜关铁寨歼灭清洞、崖山敌众。各蛮族都十分震惊,纷纷纳降归附,粤西于是平定。洪武十二年,齐王

受封青州,王妃就是吴良的女儿。就让吴良前往青州建造王府。洪武十四年,吴良死在青州,年纪五十八。

皇上追赠他为江国公,谥号襄烈。

排列组合(附参考答案)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

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

题方法和策略。

一、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法(利用计数原理)

解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应按元素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保证每步独立,达到分类标准

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例1、五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不同的排法有()

A.120种B.96种C.78种D.72种

4

分析:由题意可先安排甲,并按其分类讨论:1)若甲在末尾,剩下四人可自由排,有A4=24种排法;2)若甲在第

二,三,四位上,则有3*3*3*2*1=54种排法,由分类计数原理,排法共有24+54=78种,选C。

解排列与组合并存的问题时,一般采用先选(组合)后排(排列)的方法解答。

二、特殊元素与特殊位置优待法

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

例2、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

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280种(B)240种(C)180种(D)96种

分析:由于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所以翻译工作就是“特殊”位置,因此翻译工作从剩下的四名志愿

者中任选一人有0: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其余的5人中任选3人从事导游、导购、保洁三项不同的工作有种不同的选法,

所以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0;45=240种,选七

三、插空法、捆绑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空隙中插入即可。

例3、7人站成一排照相,若要求甲、乙、丙不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3

分析:先将其余四人排好有A』=24种排法,再在这些人之间及两端的5个“空”中选三个位置让甲乙丙插入,则有C5=10

种方法,这样共有24*10=240种不同排法。

对于局部“小整体”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局部元素捆绑在一起看作一个元,与其余元素一同排列,然后在进行局部排列。

例4、计划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起,

并且水彩画不放在两端,那么不同的陈列方式有()

4445434445414445424445

(A)44A5(B)A3A4A5©A3A4A$⑪)A2A4A$

A2

分析:先把三种不同的画捆在一起,各看成整体,但水彩画不放在两端,则整体有种不同的排法,然后对4幅油画

和5幅国画内部进行全排,有4c5种不同的排法,所以不同的陈列方式有C2c4c5种,选D。

一、选择题

1.(2010广东卷理)2010年广州亚运会组委会要从小张、小赵、小李、小罗、小王五名志愿者中选派

四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不同工作,若其中小张和小赵只能从事前两项工作,其余三人

均能从事这四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36种B.12种C.18种D.48种

【解析】分两类:若小张或小赵入选,则有选法8=24;若小张、小赵都入选,则有选法用A;=12,

共有选法36种,选A.

2.(2010北京卷文)用数字1,2,3,4,5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

A.8B.24C.48D.120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以及分步计数原理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的考查.

2和4排在末位时,共有=2种排法,

其余三位数从余下的四个数中任取三个有^=4x3x2=24种排法,

于是由分步计数原理,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2x24=48(个).故选C.

3.(2010北京卷理)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

A.324B.328C.360D.648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知识以及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基本运算

的考查.

首先应考虑“0”是特殊元素,当0排在末位时,有4=9x8=72(个),

当0不排在末位时,有=4x8x8=256(个),

于是由分类计数原理,得符合题意的偶数共有72+256=328(个).故选B.

4.(2010全国卷H文)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

(A)6种(B)12种(C)24种(D)30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类与分步原理及组合公式的运用,可先求出所有两人各选修2门的种数C42c4?=36,

再求出两人所选两门都相同和都不同的种数均为=6,故只恰好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24种。

5.(2009全国卷]理)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

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D)

(A)150种(B)180种(C)300种(D)345种

解:分两类⑴甲组中选出一名女生有=225种选法;

(2)乙组中选出一名女生有C;♦C;=120种选法.故共有345种选法.选D

6.(2009湖北卷理)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

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分法的种数为

A18B24C.30D.36

【答案】c

【解析】用间接法解答:四名学生中有两名学生分在一个班的种数是C:,顺序有用种,而甲乙被分在同

一个班的有国种,所以种数是C:用-禺=30

7.(2009四川卷文)2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5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

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A.60B.48C.42D.36

【答案】B

【解析】解法一、从3名女生中任取2人“捆”在一起记作A,(A共有=6种不同排法),剩下一

名女生记作B,两名男生分别记作甲、乙;则男生甲必须在A、B之间(若甲在A、B两端。则为使A、B

不相邻,只有把男生乙排在A、B之间,此时就不能满足男生甲不在两端的要求)此时共有6X2=12种排

法(A左B右和A右B左)最后再在排好的三个元素中选出四个位置插入乙,所以,共有12X4=48种不

同排法。

解法二;同解法一,从3名女生中任取2人“捆”在一起记作A,(A共有=6种不同排法),剩下

一名女生记作B,两名男生分别记作甲、乙;为使男生甲不在两端可分三类情况:

第一类:女生A、B在两端,男生甲、乙在中间,共有6A;A;=24种排法;

第二类:“捆绑”A和男生乙在两端,则中间女生B和男生甲只有一种排法,此时共有6A;=12种

排法

第三类:女生B和男生乙在两端,同样中间“捆绑”A和男生甲也只有一种排法。

此时共有6A;=12种排法

二类之和为24+12+12=48种。

8.(2009全国卷H理)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至少有1门不相同

的选法共有

A.6种B.12种C.30种D.36种

解:用间接法即可.CjC:-C:=30种.故选C

9.(2009辽宁卷理)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选3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分队,要求其中男、女医生

都有,则不同的组队方案共有

(A)70种(B)80种(C)100种(D)140种

【解析】直接法:一男两女,有CsiC/=5x6=30种,两男一女,有CS2CJ=10X4=40种洪计70种

33

间接法:任意选取C9=84种,其中都是男医生有C5=10种,都是女医生有CJ=4种,于是符合条

件的有84-10—4=70种.

【答案】A

10.(2009湖北卷文)从5名志愿者中选派4人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

求星期五有一人参加,星期六有两人参加,星期日有一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A.120种B.96种C.60种D.48种

【答案】C

【解析】5人中选4人则有C;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