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_第1页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_第2页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_第3页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美术学科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以大观念为统领,设置问题情境,构建任务群的主题性单元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法宝”。新课标在学段划分、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结构等方面更加强化和凸显了人的因素,而“育人”的关键在于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学习过程,从而真实地创作作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通过各种艺术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一、设置任务驱动,注重艺术实践《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大亮点是更加体现艺术学习的特点——实践性。根据内容重新整合课程,形成四个实践门类,突出艺术学科的艺术性。在实践过程中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学习内容和要求嵌入这些任务之中,学生通过解决任务,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等学习内容,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任务都具有真实性,是主题式、生活化、情境化、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即真实性任务。执行真实性任务的过程是在课堂上阶段性开展的,可以多次连续展开,需要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各项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循序渐进地进行开放性探究学习,整个过程应由学生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最终形成真实性任务成果。比如:“学习单”“任务单”“学问单”“评价表”等,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引导功能。我们以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造型·表现”这一单元的内容为例一起分析探讨教与学的模式,包括用心灵接触自然、变迁中的家园、空间与层次三课内容。在第二课时中,教师在讲解风景透视环节时,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无锡的风景图片(见图1、图2、图3、图4),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说说运用了怎样的透视原理,它们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任务单(见表1)。在第三课时中,教师布置了真实性任务,开展小组活动:将生活中的一棵平面的树变立体,要求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成果展示(见图5),每组的树都有一定的立体感,有的局部提亮,有的局部加深,还有的加了一些其他的颜色……引出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白杨树》。学生亲自实践把平面的树变立体后,会更细致地观察画家的做法。二、重视真实情境,促进深度体验真实性任务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根据特定情境进行自主开放性的探究,而“情境”则可以是真实生活的情景再现和真实事件的背景勾勒,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仿真情景。《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的具体化,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或特定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完成的项目、解决的问题等。新课标中提到的20项美术学习任务中的每一项均要求学生以真实学习情境为出发点,完成相应的艺术实践,获取第一手的经验。真实学习任务情境很大程度上需要重视生活经验与艺术学习的联系。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经验与情境纳入课程艺术实践,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将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习思想方法,获得艺术思维的深度学习。在第一课时中,教师一开始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风景图片,可以是自己亲手拍的深受感动的一处风景,可以是自己小时候和父母或祖父母一起生活过的、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住处,也可以是网上或杂志上的一处没去过但又非常向往的地方。本单元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借鉴大师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心中的美景,抒发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优秀的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在学习西方风景画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的仿真情景,播放视频《至爱梵·高》中的片段,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见图6):梵·高在麦田中作画时,面前竖着这样一件物品,看上去很像我们写书法的米字格,这可能是梵·高为了方便取景而自制的取景框。课上教师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模仿情节:梵·高被拒绝、被误解;一生只卖出一幅画、穷困潦倒;在疾病和心理困扰下住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创作了著名的作品《星空》等。三、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真实学习任务情境化在主题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尤为明显,主题式单元教学在真实学习任务情境下展开任务群学习,能使学生在单元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本单元中教师联系校园生活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学生有没有发现校园狭长的地下车库入口、枯燥的长长的楼梯、窨井盖以及隔壁幼儿园的路障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创作风景画的区域。为了完成这个真实性任务,在单元教学中运用“以终为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逆向设计”),首先确定最终获得的成果,然后根据预设结果设定评估证据,再向前逐一设计每个学习环节。学习环节的形成是根据问题的导向,借鉴问题进行自主鉴别、合作探究,在对问题持续不断的探索中系统地学习单元知识,最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重新设置课程,将本单元课程设计围绕一个基本问题和三个具体问题来驱动学习,罗列问题清单,让学生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学习过程。本单元课程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完成一幅风景画创作,依托三个具体问题分层探究。第一个具体问题:面对实景,如何取景、构图?从构思层面上,根据美术评论家费德门提出的美术鉴赏方法,从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环节欣赏大师作品,结合大师作品学习取景、构图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风景,完成2~3幅素描小稿。第二个具体问题:如何在风景画中画树和建筑?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使画面具有较强的空间感与层次感。从技能层面上,借鉴大师作品探索风景中常见的树、建筑的画法,了解平行和成角的透视原理。学生尝试将第一课中的素描小稿升级成一幅素描风景作品,可重明暗,可重线条,也可线面结合,对画面中的各元素都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现。第三个具体问题:大气透视和空间透视在风景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用色彩表现风景中的空间和层次。从创作层面上,解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透视的方法,感悟情感体现。学生在前期素描稿的基础上用油画棒在砂纸上进行彩色风景画创作,学习风景的色彩透视和印象派的几种表现形式。这三个具体问题层层递进,梳理了知识清单,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核心素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关注的问题设置课题,本单元架构与课题设置由此形成。教师通过逆向设计倒推课时,用3个课时完成了本单元的教学。四、教学评一体化,形成评价新生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不再是教学后的环节,应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从而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而真实性评价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导学案等真实性要求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事件情境下的一项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评价。重视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最后作业的评价,而且各个教学阶段都有自评、互评、总评。真实性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最为完整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在本单元中每一课都有一定的评价量规的模板评价。以第三课时的作业量规为例,如文末表2所示。单元主题式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在真实性学习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建构,让他们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过程,体验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各自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鼓励学生像某一领域专家一样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主动探究教材和情境化的问题。面对新课标,我们要厘清和解读的还有很多,如关注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实践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