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技法(一)_第1页
水粉画技法(一)_第2页
水粉画技法(一)_第3页
水粉画技法(一)_第4页
水粉画技法(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粉画技法〔一〕1绪论一水粉画的概念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它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以较多的水分调配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动性与透明性方面,那么无法与水彩画相比较。含粉意味着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产生限制的作用。因此,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这一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而开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在国外,并没有水粉画这一独立的画种。一般都将其包括在水彩画的范畴之中,称为不透明的水彩画,或用水粉颜料绘制的广告招贴画等统称为水粉画。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原因,普及美术和实用美术开展很快,从而促进了水粉画的不断普及与提高。使它具有一套完整而系统的、与其他画种不同的技法,成为在绘画领域中具有群众根底而又受专业画家所钟爱的一个独立画种,进而显示出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风貌。二水粉画的产生与开展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从使用水溶性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石窟、墓窟、寺院壁画中得到佐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古罗马地下墓室中的壁画,也大多是使用胶或蛋清调合颜料粉绘制而成的胶粉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们手下的壁画原作,在后来修补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发现,有的也是使用胶粉颜料绘制的。这些古今中外早已出现的使用粉质水溶性颜料的绘画作品,都具有了水粉画的根本艺术特点,这说明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这类古代水粉画,虽然使用的颜料品种有限,作画的工具与方法也与现代水粉画有所不同,但对现代水粉画的提高与开展,不无研究与借鉴的意义。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开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开展与欧洲大陆水彩画的产生与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掌握的美术资料,可以认定欧洲大陆最早运用水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物。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局部,而这就是水粉画的表现效果。丢勒时期的水彩画,只是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开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在水彩画艺术产生与开展的早期,水彩画的价值并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人们以为水彩不具备油画那样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习惯用欣赏油画的传统目光,来看待这种新画种,摆脱不了油画优越论的影响,而把水彩画看成是绘事末技,是低级的画种。为此,不少水彩画家借鉴油画的绘制技法,以提高水彩的表现力,争取提高水彩画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在借鉴油画表现技巧的过程中,只有采取使用白粉色和不透明色,才能到达油画表现的充分、深入、具体、厚实的效果。这样,水彩画实际上已失去传统水彩画水色渗化流畅、透明的艺术特点,成为近似油画效果的水粉画。到18世纪后半叶,它已成为水彩画家族的一个分支(见作品赏析图3《哈利姆生活》)。水粉画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仍以透明水彩作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画出景物深入具体的立体空间效果,使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样完成的作品已失去传统的水彩画所具有的流畅、透明的艺术特色,形成一种现代概念的水粉画(彩图1)。彩图1从阿斯顿草地看克利夫顿

[英国]费朗西斯·旦比我国的现代水粉画,是建国以后才开展形成的一个画种。过去它只用于宣传与广告(故市面上出售的水粉颜料,通常称为广告色)。水粉画的功能有欣赏与实用两个方面,表现方法有写实和装饰两个系统。更值得重视的是,在水粉绘制的装饰性绘画中,已融进了民族传统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某些手法与形式因素,使画风显示出引人注目的新颖别致的东方风格(见赏析图13《舞》)。这就开启了水粉画在装饰绘画中的新前程,为水粉画开拓了广阔的新领域。三水粉画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水粉画的最主要特点是颜料的含粉性质和不透明性,水粉颜料容易被水溶解,是一种覆盖力较强的、且有粘着性的不透明颜料。也就是说,水粉颜料色层能够紧密盖住底子和下面的色层,而且水粉颜色干透以后非常结实,外表呈现出无光泽的天鹅绒般的特有美感。由于水粉颜色含有一定分量的白粉,使色彩干湿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即湿时色彩较暗,干后白粉色浮现在外表,明度比湿时要强,而色彩鲜明度减弱。这一状况,使水粉画在制作中掌握色彩干湿变化时增加了难度。画家只有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水粉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操作都比较简单,画幅的不同尺寸,画风的粗放或精细,描绘的具体或概括都能适应。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画家外出写生、收集生活素材、绘制色彩画创作初稿等都非常方便适宜。由于水粉色的色块可以画得非常均匀、柔润和明确,很适宜表现单纯、概括、鲜明强烈的画面效果。美术家们因此常常选用它绘制各种装饰风格的绘画。另外,水粉也同样适宜于绘制平画广告、招贴宣传画、图案设计、建筑设计效果图、舞台美术设计图等等。四有关水粉画学习的几个问题当前,水粉画已是我国绘画、实用美术、舞台美术等专业色彩根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关这些专业的院校在招生中,大多也以水粉画作为衡量考生色彩表现能力的应试课目。要使水粉画的学习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效果,就应该提高认识,明确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途径。1.色彩与素描的关系素描与色彩是美术教学的两门重要根底课。在学习时,应是先学素描,后学色彩;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也可分阶段交错进行。学习素描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对形体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掌握用线和明暗调子表现对象形体结构、立体空间等的技能;色彩的根本学习要求,除了要用色彩来完成素描的任务外,还必须了解形成色彩个性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诸要素,按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去认识色彩现象。在写生实践中,通过颜色调配和使用,提高感受色彩美的能力,并掌握比照谐调、变化统一的色彩规律和表现技能。素描是色彩画的根底,开始学习色彩时,往往容易产生两种弊病:一是只着眼于素描的明暗关系,在表现对象时,只是发挥色彩明度变化这一要素;二是受长期形成的固有色概念的束缚,在观察色彩时,无视物体由于光线与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复杂色彩变化现象。因此,在色彩写生学习的开始阶段,不必过分要求素描关系的正确,而重点应放在对固有色、环境色上的认识。环境色是绘画色彩写生的一个中心问题。素描与色彩关系需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统一与提高。

另外,素描、色彩学习从易到难的进度应同步进行,一开始就接触复杂过难的色彩写生课题,是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经验的色彩教师应善于把握适宜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色彩练习课题。

2.技术学习的几个特点美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习以训练掌握技术为主。掌握水粉画的方法和技能,必须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才会获得有效的成果。当然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必然会包含着重要的审美教育。技术学习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四点:循序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是学科教学中不能无视的进度原那么。目前在我国专门美术院校中,在素描教学中已形成从几何形体写生开始到人像、从室内静态对象到室外速写等一整套完整的合理的内容与进度的写生教学体系,这对打好扎实的造型根底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在色彩写生教学方面,循序性却并不十分严格,没有与素描的进度相适应与配合,以至初学色彩阶段就以复杂而难于表现的器物作为写生课题,其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如果画静物,缺乏供选择的道具、器皿、衬布等,要组织好一组适宜的、色彩完美的静物是困难的。所以色彩教学的写生,要从主要方面来不断改良,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色彩写生一般先从室内静物开始,后进入风景写生。风景写生也要重视难易进度,从简单的景物构图开始,然后画较复杂的景物。色彩人物写生课题,应在色彩学习的最后阶段进行,是否安排人物课题,应该考虑专业的需要。严格性。技术学科的根底训练都应是十分严格的,这是教学的一般原那么,美术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严格的本质意义是反对随意性,在美术院校里,根底教学的严格性反映在贯彻教学大纲和表达在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授课方案和严格的技术指导之中。根底训练实质上是一种限制,限制在作画时脱离教学要求的随意与不严格。只有经过严格训练,在未来的艺术表现中,才可能有更多的自由与较强的表现力,否那么将来的艺术表现力必受限制。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反复性。任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都须经过不断反复、千锤百炼方能到达其目的。在数量积累后才有可能获得质的飞跃。无视质量要求的数量是缺乏严格要求的不可取的做法。技术精进,唯有依靠反复的磨练。坚持性。根底学习,一般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是绘画技能的不断开展与长进,无法跨越这个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成败。所谓“坚持就是胜利”,说明学习中的意志、毅力,与获得成功胜利有着密切关系。如以画速写为例,一天化一二十分钟,在室外画三五张速写是简单易行的事;要是每天都画速写,坚持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以至终生不断,那就是不得了的事。许多著名的画家和速写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持之以恒”是走向成功的保证,色彩学习也是如此。3.几种色彩画习作的形式色彩练习的方法,除了解色彩原理而绘制色彩图例习作外,主要是通过以写生为主的练习来到达学习的目的。如果在写生练习的过程中,结合一些色彩速写练习、临摹一些名作,或凭记忆、想像作些色彩画,那么可促使色彩学习更全面、更迅速。写生。写生是根据眼前的具体对象作画的方式。写生有室内写生与室外写生之别。室内写生以静物、人像为主;室外主要是以风景为主。依教学的顺序,应先进行室内写生练习,然后再进行室外写生练习。因为室内组成的写生对象,可以根据学员不同的程度和教学的要求来摆设,且主题明确、内容单纯、光线稳定,便于学习根本技法,并为进入室外较复杂条件下进行写生练习做好准备。室内写生作业的画幅大小、时间长短,都要根据具体对象与学习要求来决定。一幅题材不太复杂的4开写生习作,一般需要6至10小时;内容较简单的习作,可以用8开或6开纸,用3至4小时来完成;内容较复杂的静物,可以用对开纸,约需20小时左右才可以完成。这样的作业统称为长期作业,要求有严格的构图、色彩有变化统一的效果,并能运用各种技法具体生动地描绘对象,画面有整体效果。还有一种写生作业,耗时较短,表现对象比较简单扼要,或只重点描绘对象某些特征,这称作短期作业。写生的过程,就是观察、感受、理解、研究、反复探索表现对象的过程。所以完成一幅习作,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功,也有可能存在某些弊病甚至遭到失败。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绘画能力的提高,常常是从失败中接受教训而获得的。因此要重视完成习作后的总结。写生是绘画根底训练中比较重要的课题,没有这个根底,要想进行速写、临摹、记忆、想像画等其他方式的作业练习,就会碰到比较大的困难。当然,其他方式的练习,也会促进写生能力的提高。色彩速写。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也就是对色彩的直观反响能力。这一点,还没有被较多的初学者所认识和重视。其实,这与素描学习中强调画生活速写,来开展瞬间记录对象形体动态的能力,道理是一样的。从素描造型转入色彩造型的初期,总是习惯于看对象的明暗关系,把对象画成色彩单调的固有色素描。要改变这种认识色彩的错误习惯,采用色彩速写这一作业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它着重于训练提高学生在瞬间记录对客观对象色彩感受的能力。色彩速写的时间要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画幅要小,16开左右就行了,数量要多,着重将对象不同时间、光线、气候、季节、环境的色彩调子区别出来,可不拘泥于对形体的具体刻画(彩图2、3、4)。彩图2静物作者不详

彩图3

彩图4临摹。这是学习绘画的主要途径。人们以为学习传统的中国画,应从临摹入手,学西洋画如油画、水彩等画种,那么须从写生入门。而实际上,不管学习什么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包含着临摹的内容。临摹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了解大师或优秀美术作品的风格,学习其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从中吸取营养,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如结合写生进行,可配合写生的内容、进度来选定适宜的临摹作品。临摹前,对作品要先进行一些了解、分析,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地照葫芦画瓢。过多的临摹或对质量很差的作品临摹,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所以要十分注意。另外,也可用水彩或水粉的工具材料临摹油画作品。尤其是水粉画颜料的不透明特性与油画更有相似之处。油画作品中的艺术处理,色彩和表现技法,都是水粉画可以学习借鉴的。印刷品与原作在色彩上会存在一定距离,如要选用需要慎重。故最好是临摹优秀的水粉画原作。水粉记忆画。当我们用审美的意识,去观察生活周围的环境或欣赏大自然美景时,一定会受到景色的情调、气氛、意境的感染,以至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用色彩把这个印象凭记忆默写下来,就是一幅色彩记忆画。这与色彩速写有类似的要求与意义,不同之处在于:速写在现场完成,默写在事后完成;速写着重训练敏锐的观察力,默写着重培养对色彩现象的记忆力;速写重感性,默写那么偏理性。记忆画也能起到创作想像的作用,记忆画的进一步开展,就逐渐向想像画与创作过渡。如有的画家,室外现场写生的作品,不一定画完或画得很工整,常需要在室内凭记忆与想像来进行艺术加工。根据素描速写的构图稿子用想像的色彩来完成,也是可以的,并且有时能获得更好的表现效果。水粉画技法〔二〕2水粉画的工具与材料科技的进步,促使绘画工具、材料的不断改良、提高与开展。工具、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美术家从事专业实践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作画的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一水粉画颜料1.水粉颜料的性质绘画颜料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水溶性颜料、油溶性颜料和固体颜料。水粉颜料是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制造水粉颜料所采用的原材料与水彩颜料所采用的原材料,根本上是一样的,不过水粉颜料比较偏重于遮盖力强的颜料,如土红、土黄、土绿、殊砂、镉红、镉黄、钴蓝等,还要添加5-10%的白色颜料。采用其他具有半透明或透明性质的颜料,如洋红、玫瑰红等各种植物性沉淀色时,需要加50~120%的白色颜料,这样就使色彩有很大的遮盖力,并使其色层变为不透明。由于根本上所有水粉颜料在制造中或多或少地参加白粉颜料,干透后的色层浓密厚重,外表无光泽,浮现微微泛白的天鹅绒似的色相美,它对于水粉画显示自己的艺术特色起了重要作用。2.水粉颜料制造中的结合剂制造水粉颜料需要有各种着色剂、填充剂、胶固剂、润湿剂、防腐剂等结合剂。着色剂——使用球磨机磨研成极细的颜料粉。填充剂——主要是各种白色颜料或小麦淀粉等。胶固剂——糊精、树胶等。润湿剂——冰糖、甘油等。防腐剂——石炭酸或福尔马林。水粉画的填充剂所采用的白色颜料有铅白、锌白、白磁土(钡白)、陶土(高岭土)等。铅白——是纯白色的人造矿物质颜料。纯洁的铅白与镉黄以外的其他颜料相混合都是十分耐光与牢固的。钛白——是一种华美的纯白颜料,属人造矿物质颜料。无论单纯的钛白或与其他颜料混合,都是耐光与持久的,但要防止与钴黄、镉黄和洋红相混合,因为一经混合即会变黑。白磁土——即钡白,是纯硫酸钡,为人造矿物质颜料,具有特别的耐光性和抗衡外部影响的巩固性,与其他颜料混合具有持久而巩固的特性。锌白——是一种稍微偏冷的白色,耐光而持久的人造矿物质颜料。它的严重缺点是色层脆弱缺乏弹性,易龟裂散落;且易吸潮、容热;遮盖力也较薄弱。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特别是受了太阳热和潮湿的影响,就会明显地丧失遮盖力,色彩也不纯粹,主要作为制造质地及品级较低的水粉颜料的附加物。结合剂中的胶固材料(糊精、树胶等)能使颜料牢固地附着在纸面上,胶固剂过量时,可能会使局部水粉色层产生外表光亮,使画面不统一;相反胶固剂如果用量不够,会使颜料枯燥污秽,与纸面结合不牢固,容易擦掉。结合剂中的润湿剂,如冰糖、甘油等能使颜料增加弹性,减慢枯燥速度,画面色彩衔接滋润柔和。糖分与甘油是吸收潮湿力极强的材料,如果过多,就会使颜色变黑,色层酥脆而不结实。使用石炭酸、福尔马林等防腐剂能使颜料在气候的温湿度变化情况下,也不至于发霉变质。3.颜料耐光力的简易测定方法古今中外一些卓有成就的美术家,他们选用作画的颜料十分讲究,其中对于颜料耐光力的了解是选用颜料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颜料的耐光力与绘画作品的保存时间,对作品是否变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恐怕还没有能够制造出永久不褪色的颜料。彩色绘画作品为什么不能放在有阳光或强光照射的墙面上,就因为画中耐光力差的色彩会较快产生褪色现象,使作品失去原有的光荣和美感而显得陈旧。一般颜料中,矿物质颜料耐光力最强。在敦煌壁画中的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色,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仍然保持原有的新鲜色感,而人物的肤色却变成了带乌黑的色调,主要原因就是各种颜料的耐光力不同所致。我们现在市场上供给的水粉颜料,色相有几十种之多,如要测定它们的耐光程度,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取一条20厘米宽的铅画纸条,将每个未经调配的颜料依次平行画在纸条上;然后在纸条宽度的二分之一处剪开,这就将画在上面的色条一分为二,成为完全一样的各10厘米宽的两个纸条;将一条贴在受阳光照射的墙上,另一条放在暗的抽屉里;经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后,将各个剪断的色彩条再连接起来作一比较,就可发现阳光照射过的纸条上的许多颜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或褪色。这就可以测出每个颜色的耐光程度,作为提供选择使用较稳定的色彩颜料的科学依据。耐光力只是反映颜料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颜料是否纯洁(是否含有杂质)、制造的工艺是否精致先进、颗粒的粗细状况、各种填充剂的配合比例是否科学合理等等,都会影响颜料的质量。二

水粉画笔画笔,是表现技法的重要工具。绘画中,形体的塑造、质感的表现、画面气氛的渲染、以至绘画风格的形成,都与不同品种画笔的笔法运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画家都重视选用自己比较爱好而习惯使用的画笔作画。水粉画笔的质量,一般以含水性好而富有弹性的为上等。因此,狼毫笔是比较理想的。羊毫画笔毛质太软,笔法柔软无力;油画笔含水性差、毛质过硬,都不是理想的画笔。但是,究竟什么笔是画水粉画最好的笔?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答复。因为每一种质地不同、形状不同的画笔,都有它自己的使用特性和功能,也同时存在局限。如果在作画时,能够充分发挥其特点并获得好的表现效果的,那就应该说是好画笔。通常使用的画笔有如下几种:1.扁形方头笔这是模仿油画笔形状制造的,有大小不同的各种型号,很适宜涂较大面积的色块及用体面塑造形体。画笔侧面也可画出较细的线,如运笔时正侧转动,就会出现线面结合、富有变化的表现效果。在使用与表现形体时,也便于吸收油画的一些表现技巧。2.中国毛笔中国毛笔的品种很多,笔的大小也很悬殊,可以根据其性能,自由选用。富有弹性、又含水性好的狼毫画笔,它的应用可以获得丰富的中国画笔法的表现效果。毛笔的笔锋长而尖,中锋、侧锋等各种笔法画出来的线条,灵活生动,表现某些具有线特征的形体,如树木、花果、建筑、车船、人物等。效果可有独到之处,为扁形画笔所不及。3.油画笔不管是猪鬃或狼毫的笔毛,由于笔锋短,笔毛质地坚挺,其吸水性都差,但笔触却刚直有力。它适宜于厚画,蘸一笔画一笔,不能像其他吸水性较好的画笔,可以蘸一笔画一片,或画含有饱满水分的色彩效果。用油画笔作水粉画的使用方法比较近似油画效果。4.底纹笔底纹笔是笔头扁平的羊毫笔,笔头比最大号的水粉笔要宽,可有25厘米至75厘米的宽度。用于涂底色、画大面积的天空、地面,及比较概括统一的远景等;幅面较大的静物画背景,也常使用底纹笔来画。底纹笔,是制作较大水粉画幅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国外有狼毫制成的此类水彩画笔,画水粉画时也是十分理想的。5.画刀水粉画使用画刀是一个创造,也是移植于油画的工具。一些油画在制作时使用多种画刀,到达与画笔绘制出来不同的艺术效果。画刀实际上是金属片状的画笔,用弹性钢片制成,要求薄而有弹性。其形状、大小可以多样,如尖头、圆头、平头等,也可有厚薄之别。薄而有弹性的塑料片,同样可以做成适用的画刀。各种不同性质、形状的画刀,使用于不同要求的表现对象,可以获得别致的艺术效果。为了获得某些独特的画面效果,在水粉画制作中,结合使用的还有其他的工具材料,如喷笔、刮刀和蜡笔、油画棒等非水溶性固体颜料。画水粉画,一般应备有五支左右不同大小的画笔。画水彩画那么只需一二支画笔就可以了,这是因为水粉色在画笔中,不如水彩色那样容易在水中洗净,水粉色残留在笔根中,在蘸其他颜色继续作画时,残留的颜色会渗出,起污染作用,影响色彩效果。所以根据色彩的性质多备几支笔分工作画,可以防止这一弊病。同时还需要培养作画时换笔使用的习惯,否那么多支画笔中的色彩,仍然可能成为同样的脏色彩。任何画种都如此,画笔对作画有直接的关系,是重要的绘画工具。不少国画家,终身习惯选择某种画笔,因为画笔对发挥艺术表现力、显示艺术个性和风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三水粉画纸对水粉画纸的质量要求,不像对水彩画纸那样严格。因为水粉画纸的纸面,根本上是被色层遮盖掉的,但是纸质、纸纹和纸的本色与色彩效果、表现技法效果仍然有一定的关系。水粉画纸要求纸质结实不吸水,会吸水的纸色彩效果灰暗;并且要有一定的厚度,上色后不起凹凸皱纹;要有纸纹,以利于颜料的附着。目前市售的各种画纸有:铅画纸,纸色发灰、纸质薄,使用效果不理想。白卡纸,质地结实,有厚度,纸色白,是目前较好的水粉画纸,但其纸面光滑,颜料在纸面上的附着力较差;另外,日久之后纸色会发黄。其他画纸如水彩画纸、有色书面纸、厚纸板、中国画纸都可以用于绘制水粉画。画家往往根据这些材料的特性,研究探索发挥其独特的表现功能,从而获得别致的艺术效果。四颜料盒与调色板颜料盒主要是贮放颜料,同时也作调色使用的一种画具。在作水粉画过程中,颜料的消耗量比水彩要大得多,所以颜料盒中贮放颜料的格子,容量要大。水彩颜料盒的颜料格子浅、容量小,不适宜作水粉画使用。国内目前水粉颜料盒结合调色板的品种大约有如下几种。图1左为颜料盒,可用于水彩画,也可用来水粉写生,是具有贮放颜料与调色两种功能的塑料制品。由于颜料格子容量及调色板面都嫌小,并不适用于画水粉画,而且质地非常薄弱,容易损坏。

图1各类调色盒图1右上的颜料盒,格子容量较大,盒盖虽可用来调色,但面积太小,盒盖上调色并不十分理想。如果另外备一个搪瓷盆作为调色之用,可以获得很好的调色效果。搪瓷盆有各种不同大小的尺寸,色纯白,易清洗,不像塑料制品的盒子,如沾上青莲、玫瑰红这类颜料,即染在盒子板面上,很难洗去,影响调色效果。图1下是模仿油画调色板制造的,较轻便,只能作调色用,周围虽有色格,但很浅不易贮放颜料,而且容易蒸发水分使颜料干涸。在图1左和右颜料盒中,有一条长格子,设计者可能是考虑存放画笔用的,凡作过水粉画的人,就一定会感到这条格子并不实用,不如加工分隔成贮放颜料的格子更为适宜。现在市场上已有出售没有放画笔的颜料盒了。五吸水布与其他吸水布是作画过程中帮助作者控制画笔中的水分和色彩分量的;也可以用来抹去画笔中残留的颜料,防止将剩余的颜色都洗入水中,而导致调色用水的混浊。作画时,有些人习惯于用挥笔来去掉笔中的色水,这是不好的习惯,且也难于控制水色的分量。作画结束后,还可将吸水布洗净放入色盒内,用它挥发出来的水分用来保持盒内颜料的湿润。写生作画时的其他用具,如水罐、画夹、画板、画架、铅笔、橡皮,以至室外写生时用的小凳等在此不作赘述。水粉画技法〔三〕3色彩的根本知识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怎样去认识和掌握色彩,怎样使色彩在绘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就需要在色彩写生中,训练直观的视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还要懂得色彩的根底理论知识,掌握色彩的使用方法和规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一色彩的性质人们生活在色彩世界之中,所见到的任何景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色彩。色彩通过人们的感官,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在美学领域,色彩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色彩是什么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认识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他的实验方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因此通过三棱镜后,便产生不同程度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光。

彩图5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光体发出的光,是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响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呈现为白色,相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蓝绿、紫和黄绿、蓝和黄等比照色光混合,都合成一种色光的色相。而颜料的比照色混合那么成为灰黑色。颜料混合多,纯度越差,色相倾向越灰黑。在绘画调色中,如果能掌握色混合的规律,准确调配出各种不同纯度的色相,是掌握色彩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根本功。4.原色、间色与复色原色:根据太阳光谱绘成的颜料色环,其中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原色是指这一颜料中的色彩,已不能再进行分解。也可以说,红、黄、蓝这三个根本色,不可能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三原色是色彩中最纯粹、鲜明、强烈的根本色,但三原色可以调配出其他各种色相的色彩。间色:由两个原色相混合的色彩称为间色,即红调黄得橙、黄调青得绿、红调青得紫。由此,可产生红、橙、黄、绿、青、紫六色色环。如将六种色与相邻色相再调合,就可以再得六个间色,即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这样可绘制成12色色环(彩图6)。

彩图6复色:如果将两个间色(橙与绿或绿与紫,紫与橙相混合)或一个原色和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混合都可得复色。由此可见,复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5.补色在色环中,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互称为补色。补色比照,是最强烈鲜明的比照。在对色彩观察与感受中,补色比照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相应的补色。如一座白色房屋,夕阳光线投射在受光面,白墙呈明亮的红橙色。未受夕阳光芒照射的背光面的白墙,与受光面的色彩联系起来观察时,必会产生与红橙色的补色因素——青绿色,但这红橙与青绿补色的色彩明度、纯度,都不会是色环中所显示的色相,而是根据具体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的。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写生一个红色背景中穿灰色衣服的人像,在观察色彩关系时,人像的肤色与红色背景在比照中,必产生偏绿的补色成分,灰色的衣服也同样会显示出灰中带绿的色调。实际上这是生理视觉形成的错觉,这错觉主要显示出色彩比照中的补色关系。由此可见,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色彩比照下,所显示出来的色彩并不会是相同的。在观察和表现绘画色彩时,利用这种视觉中产生的补色关系,去加强色彩比照和增强美感,是很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6.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光源,即发光体,是物体颜色的来源。发光体与产生色彩现象的关系十分密切。太阳是主要的发光体,阳光是具有各种波长的光,可称为标准光。所有物体,在阳光的投射下,反映出来的色彩比较全面而纯粹,即色彩概念上的固有色。日光灯的光,是偏蓝青色的冷调光,红固有色的物体在日光灯光下,色彩是不鲜明的。普通家用电灯的光是偏黄的,投射在物体上,会罩上一层暖色调。其他如磷光偏绿。各色霓虹灯光,只有单一的某种波长的光,根本上不能显示出物体在正常阳光下的色彩因素。同一物体在红霓虹灯光下,就只能呈现红色,在绿霓虹灯光下,就只呈现绿色。光源色,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变物体的固有色,它对谐调色彩关系和形成色彩调子,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色彩训练中,能认识并表现出光源色的色彩特点,也是色彩学习的要求之一。环境色,是指某个物体在不同环境里,其固有色会受环境色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即环境的色彩反射到物体上,及物体色彩与环境色彩比照中,产生的色彩变化。因此,一个色彩单纯的物体,在具有条件的环境里,可以使单纯的物体,产生复杂的色彩变化,这变化的色彩称为环境色。一般绘画色彩,都着重研究环境色的色彩规律与色彩效果;装饰绘画,那么是研究固有色的色彩规律的。综上所述可知,人们生活环境和大自然的色彩现象,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所综合而成的。由于日光在晴、阴、雨、雪不同的气候和早、中、晚不同时间的情况下,光源色也会产生变化。另外,光的强弱,光的投射角度和物体质地的不同等等条件的差异,物体的色彩也会产生复杂变化,这产生变化的色彩也称“条件色”。绘画写生中的色彩观察,是直接依据条件的变化规律来表现色彩的。7.色调色调即色彩的调子,也就是色彩在绘画总体组合中的一种色彩倾向性。色调是一种独特的色彩美感形式。它对于表现绘画主题思想、情调意境,具有无法替代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形成色调的自然因素有地理环境、气候、季节、时间和光线等,这些因素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色调变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如西北黄土高原,具有苍茫、粗暴、纯朴的色调特征;江南的青山绿水、苍翠的林木、桑田、民居的片片白墙,形成了秀丽、雅致的色调特点;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壮阔、深沉,又别有一番色彩情调。色彩总是与地理环境紧密联系而显出魅力的。季节的变迁,如春的嫩绿、夏的浓荫、秋的金黄、冬的灰褐,显示出各个季节冷暖色调特征。气候的变化如晴天阳光灿烂的暖色调,阴天沉暗的冷灰色调,雨天朦胧迷茫的蓝灰色调,雪天素雅肃穆的银白色调(彩图7、8、9是同一写生环境,在晴、雨、阴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色调)。另外,不同的光线(如日光、月光、灯光),不同时间(如早晨、中午、黄昏)的景色,都会有色调的变化。以上所举例子,说明某一色调的形成,实际上是综合了多种因素的结果。要认清这复杂的色调现象,全在于画家对色彩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彩图7吴德隆

彩图8吴德隆

彩图9吴德隆色调的类别很多,从色相分:有红色调、黄色调、绿色调、紫色调等;从色彩明度分,可以有明色调、暗色调、中间色调;从色彩的冷暖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从色彩的纯度分,可以有鲜艳的强色调和含灰的弱色调等。以上各种色调又有温和的和比照强烈的区分。绘画中艺术形态的色调是自然形态的色彩调子经过画家的感受,根据表现绘画主题的需要提炼、加工而成的,它比自然形态的色调更集中、更强烈,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美感。必须说明,从绘画的实践与开展中,可以发现不是所有的绘画,都具有色调这一概念的。但凡色彩并不作为重要艺术表现手段的绘画,是不太讲究色调的,例如相对西方的油画而言,在东方的某些传统绘画中可以得到说明。因此,色调这一概念与理论根本上是属于西洋绘画范畴的。二色彩的要素每个色彩,都具有形成色彩个性特征的某些要素。如何巧妙地在调色板上调配出丰富复杂的色彩,到达色彩表现的预期效果,这需要画家对色彩的各种要素有所了解和研究。色彩的要素,有色彩的本身所具有的和使用时所形成的两个方面。大约可以归纳为三类:光感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任何一个未经调合的,或在调色板上经过混合调配的复色,都必具备这几个要素。形象要素——指色彩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在画面上的位置和色彩外表的肌理等。这是画家在绘画创作中,根据表现主题的要求和形式美法那么而创造的艺术形态因素。心理要素——色彩冷暖、进退、轻重、胀缩、厚薄、动静等。这是色彩的个性,对人的心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感觉。现分别略述于下:1.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或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每个名称代表具体的色相。在颜料中,每一类红色,如大红、深红、朱红、玫瑰红、土红、曙红、桔红等,是红色类不同的色相。它们之间存在着色相近似与差异的关系。颜料经过复杂调合后,产生非常丰富的含灰复色。这些复色,比较难于全部定出它们确切的色相名称。2.明度每个没有调配或经过调配的色彩,都具有自己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明度。色彩中,明度最强的是白色,最弱的是黑色。黑白两色称绝色,又称无彩色。任何颜色中如调入白色,必会提高混合色的明度,调入越多越明亮。调入黑色那么情况相反。为提高或减弱某个色彩的明度,一般并不单纯使用白与黑两色;而是根据色彩的纯度、冷暖等要求,用调入其他较明亮的色来提高明度,调入较暗的其他色来减弱明度。举一简单的例子:如红色,要转化为比红色深而偏紫含灰的色彩,就得调入蓝青一类比红色深的颜料,调入黑色虽然可以使色彩变暗,但并不能出现偏紫的色相,因为黑白色是无彩色。3.纯度纯度是说明色质的名称,也称饱和度或彩度、鲜度。色彩的纯度强弱,是指色相感觉明确或模糊、鲜艳或混浊的程度。高纯度色相加白或黑,可以提高或减弱其明度,但都会降低它们的纯度。如加人中性灰色,也会降低色相纯度。在绘画中,大都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色相的颜料调合的复色。根据色环的色彩排列,相邻色相混合,纯度根本不变(如红黄相混合所得的橙色)。比照色相混合,最易降低纯度,以至成为灰暗色彩。色彩的纯度变化,可以产生丰富的强弱不同的色相,而且使色彩产生韵味与美感。4.冷暖冷暖即色性。这是心理因素对色彩产生的感觉。人们见到暖色(如红、橙、黄等)一类色彩,会联系到阳光、火光、鲜血等景物,产生热烈、欢乐、温暖、开朗、活泼、恐怖等感情反响。见到冷色(如蓝、青等)一类颜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洋、月亮、冰雪、青山、绿水、蓝天等景物,产生宁静、清凉、深远,悲哀等感情反响。在生活中,我国喜庆活动多用暖色调装饰,以显示热烈欢快的气氛。酷夏避暑,冷饮场所中的环境多用冷色调装饰,使进入这环境的人们心理上产生凉爽的感觉。冷暖是温度给人的感觉,怎么会与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相联系?其实,色彩通过人的视觉感官,进而产生心理反响,这种反响显示出色彩的感染力。日本色彩学家大智浩,曾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色彩效应:将两个车间的环境颜色,一个涂冷调的青灰色,另一个涂暖调的红橙色。在客观上,两个场地的温度是相同的,但车间中的工人主观感受上的温度有很大差异。在青灰色车间工作的人,在华氏59度时仍感到冷,但在红橙色车间工作的人,在华氏52度时还不感到冷。由于车间环境色彩的差异,工人们感受的温度竟有7度之差,其原因是冷暖不同色调的色彩环境刺激人的感官,产生了降低血液循环或加快血液循环的生理现象。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信号,红灯使人产生警觉,绿灯使人产生平安的心理,也说明不同色彩在人们心中具有不同反响。卫生间热水龙头涂红色标记,冷水龙头涂蓝色标记,那么直接引发人们对冷热的联想心理。冷暖色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还可以用如下一些概念来表示。冷色——阴影、透明、冷静、镇静、稀薄、流动、远、轻、湿、退、缩小……暖色——阳光、不透明、热烈、刺激、浓厚、固定、近、重、干、进、扩大……冷暖色彩在心理上产生的种种相对的反响,说明具有复杂的表现力,但这种表现力并不是孤立的、绝对的,是需要与绘画中的情节、形象等构图中的种种其他因素相联系、相结合而产生的。5.面积、形状与位置当颜色进入画幅以后,色彩的面积大小、形状与位置,应是形成画面结构与表达主题思想和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画面的均衡稳定、比照谐调、色调位置交错,产生色彩照应的节奏韵律感都起着重要作用。在绘画中,对色彩的大小、形状、位置来表现三度空间,虽不像运用色彩平面构成的装饰绘画那样明显可辨,而以上原理是共同一致的。6.肌理肌理是指客观物象的材料性质及其表层物质组合。我们所见到的各种自然色彩,是从各种不同肌理的物象光辐射而来的。由此,在感知色彩的同时,也就感觉到该物体材料的性质与表层特征。油画使用的厚色层笔触,水彩稀薄透出纸面纹理,水粉色层的匀润,色粉笔画外表的不平滑有颗粒感……这些不同的肌理,都是通过色彩感觉的差异而被视觉分辨出来的,色彩依附在肌理之中,没有肌理的色彩是不存在的。肌理对色彩的影响:物体表层肌理不太光滑且较平润的,色彩就较稳定统一,固有色也明显。如果肌理是外表粗糙不平有上下起伏,或外表非常光滑,反映出来的色彩富有变化,有闪动感。同一颜色,涂在不同肌理外表,它们的色彩纯度与明度就会有区别。如观察比较同一色彩的光滑的纸、布、呢绒、绸缎,由于肌理不同,给人的色彩感觉也不会相同。纸和绸缎外表肌理光滑,受周围物体色彩的影响明显,色彩的明度、纯度及冷暖变化较大。因为绸缎有闪光感。外表比较粗糙的呢绒,固有色明显,色彩统一单纯,明度比布要暗。现代绘画与装饰,十分重视肌理与色彩的综合艺术效果。肌理的艺术手段与审美价值,是现代美术探讨与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三色彩的比照与调和比照与调和也称变化与统一,这是绘画中获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条重要原那么。如果画面色彩比照杂乱,失去调和统一的关系,在视觉上会产生失去稳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烦躁不悦;相反,缺乏比照因素的调和,也会使人觉得单调乏味,不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比照与调和,是色彩运用中非常普遍而重要的原那么。要掌握比照与调和的色彩规律,首先应了解比照与调和的概念和含义、比照或调和的表现方式和规律。1.比照比照意味着色彩的差异,差异越大,比照越强,相反就越弱。所以在色彩关系上,有强比照与弱比照的区分。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三组补色,是最强的比照色。在他们之中,逐步调入等量的白色,那就会在提高它们明度的同时,减弱其纯度,成为带粉的红绿、黄紫、橙蓝,形成弱比照。如参加等量的黑色,也就会减弱其明度和纯度,形成弱比照。在比照中,减弱一个色的纯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来色相的个性,两色比照程度会减弱,以至趋于调和状态。色彩的比照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色相比照——从色环中的各色之间,可以有相邻色、类似色、中差色、比照色、互补色等多种关系。在色环中180。角的两个色为互补色,是比照最强的色彩(色环中大于120。角的两色都属比照色)。色环中成90。角的两色为中差色比照(如红与黄、红与蓝、橙与黄绿等)。色彩中还有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等)和相邻色(如红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等)。它们包含的类似色素占优势,色相、色性、明度十分近似,比照因素不明显,有微弱的区别,属调和的色彩关系。如相邻色的两色之间类同的色素逐渐减少,就会形成强弱不同的比照(如红与黄绿、红与青、黄与绿等)。类似色比照要比相邻色强些,它们在色环中约在600角左右。颜料中的红色类、黄色类、蓝青色类称同类色。色彩比照的强弱程度与比照的性质,可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互补色比照,色彩效果鲜明、强烈,在视觉上的知觉度也最强,具有吸引力(彩图10)。我国的民间年画、建筑彩画,都采用这类比照方法取得醒目、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在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画家中,塞尚的画常用蓝绿与红赭色形成比照,与跃动的笔触相配合形成画面的旋律感,表达了他的激情。高更的鲜明辉煌的感人色彩,是由高纯度的红、橙黄与蓝绿等比照色关系而获得的,加上粗暴的笔法和线的运用,使作品具有东方风味的装饰美特点。20世纪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运用多组单纯的高纯度比照色交错、并列、对照、照应、均衡等方法,结合奔放的笔触和线条,产生非常强烈的刺激性的艺术效果。他们为竭力显示色彩的魅力和装饰性效果,摒弃了对于形体的三度空间表现,甚至提出色彩是绘画的根底的观点。这在色彩画技巧与风格的开展中,开辟了以强比照色作为主要艺术语言,来显示其艺术个性与风格的新领域。由此可见,每个画家对于所采用的色彩比照与谐调的不同手法,是表现其艺术个性的重要方面。彩图10花园中的女人〔水粉复制〕

埃米尔·诺尔德明度比照——即色彩的深浅比照,色彩的深浅关系就是素描关系。我们从颜料管中,挤出来的每一种颜色,都已具有自己的明度。颜色与颜色之间有明度的差异,如从深到浅来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循序:黑、蓝、青紫、墨绿、黑棕、翠绿、深红、大红、赭、草绿、钴蓝、朱、桔黄、土黄、中黄、柠檬黄、白。如果每个颜料调入黑或白,就会产生同一色性质的明度差异;如调入比这一颜色深或浅的其他色,就会产生不同色个性的明度差异。由此可见,色彩的明度比照,包含着相当丰富复杂的因素。区分单色明度和明度比照比较容易,如果要正确区分包含色彩纯度、冷暖等因素的明度比照,那么并不容易。如看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红绿色相易辨,但红、绿的明度强弱就一时分辨不出来。所以在色彩写生中,要正确及时地掌握不同个性的色彩明度推移、连接与比照关系,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根据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形成各种等级,大致可分成高明度色,中明度色和低明度色三类。在绘画中,不同等级的明度,可以产生不同类别的色调,即亮调,暗调、中间调。色调效果受明度比照因素影响。为取得画面的均衡,就不能将明度强的弱的色彩集中到画面的某一边或一部位,需要经过色调的交替,使画面通过对照、照应的方法到达均衡、统一的效果(图2)。这幅《和平,为了母亲和儿童们》是黑白版画,画面的黑白比照十分单纯,画的中心是一大块黑的暗色调,用点线刻画出母亲与孩子躺卧着的优美安详的体态。这黑色块中白色明亮的点和线,与黑色块周围的亮调子起色调交替作用,产生照应的效果;亮调子中黑色点线,与中心的大块黑色,也同样具有色调交替的作用和效果,这使一圈白色不致感觉孤立与主体失去联系。画幅最外边的黑色粗边线,是色调交替、照应取得均衡的又一反复,使整个画面的色调比照产生节奏和韵律感。明度比照与感情表达,也有直接的关系。如高明度与低明度色形成的强比照,具有振奋感,富有生气。明度比照弱,没有强烈反差,色调之间有融和感,可反映安定平静、优雅的情调。如色调比照模糊不清、朦胧含蓄,会产生玄妙和神秘感等等。即使在素描作品中,不同的明暗比照,也同样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情效果。图2和平,为了母亲和儿童们

[苏]哥·萨哈罗夫作纯度比照——色彩的效果,是从相互比照中显示出来的。纯度比照,是指色彩的鲜明与混浊的比照。运用不鲜明的低纯度色彩来作衬托色,鲜明色就会显得更加强烈夺目。如果将纯度相同,色面积也差不多的红绿两比照色并列在一起,不但不能加强其色彩效果,反而会互相减弱。如将绿色调入灰色来减弱纯度,红色才会在灰绿的衬托比照中更加鲜明。我们在雨天街头观察行人使用的五颜六色的雨披和雨伞,那鲜艳纯洁的色彩异常醒目、美丽,其原因就是受周围环境沉暗的冷灰色调比照衬托的缘故。高纯度的色彩,有向前突出的视觉特性,低纯度的色彩那么相反。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中,可以产生纯度的差异与比照。如观察处在近、中、远不同距离的三面红旗,近处的红旗是鲜明的;中景位置的红旗与近景中的红旗相比,那么呈含灰的紫色;远景中的红旗,在相比之下,纯度更差,呈灰色。这是色彩因空间关系的变化,反映出色彩纯度变化而产生空间距离感。一个画面中,以纯度的弱比照为主的色调是幽雅的,所表达的感情效果根本上是宁静的;相反,纯度的强比照,那么具有振奋、活泼的感情效果。冷暖比照——色彩的冷暖感,是来自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的生活经历。由此,色彩要素中的冷暖比照,特别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色彩冷暖倾向是相对的,要在两个色彩相比照的情况下显示出来。在色彩写生过程中,认识色彩冷暖比照变化,主要是依靠互相比较的方法。晴天观察天色,如是紫灰色调子,一般地面或远山的天色,会显得暖一些,上边的天色会倾向于冷,有微弱的冷暖区别;一个物体受阳光直射,受光面偏暖,背光面偏冷,受光部强光局部又偏冷,背光面受蓝天光线反射的局部,显得更冷,而背光受地面阳光反射局部,却罩上一层暖调色。从色光的自然规律理解,可以通过观察,认识到色彩冷暖比照的规律,这在色彩学习中十分重要;如果不能认识并表现出这种冷暖色彩的比照关系,画面色彩就可能趋于单调。冷暖比照,可以有各种形式。如用暖调的背景环境,衬托冷调的主体物;或以冷调的背景环境,衬托暖调的主体物;或以冷暖色调的交替,使画面色彩起伏具有节奏感。面积比照——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在色彩要素一节中已提到过。这是美术设计中的构成或绘画中布局结构相关联的因素之一。所谓色彩的面积,在设计或装饰绘画中,一般比较明确,因为大多是采用色相单纯的平面色块,结合色块的形状,通过安排上的穿插,形成强弱、起伏的节奏效果。在写实的绘画中,根本上不会存在单纯的平面色块,在一块色面积中,一定同时具有许多色彩变化,可是仍然具有色彩面积、形状、位置等比照的形式因素。色面积的大小与形成色调有关。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是通过比照来获得色彩效果的。考虑色块形状是指外形的美,同时也包含着线与形的比照关系,一个方形与圆形比照有不协调的因素,这与曲直线条给人的感觉并不相同。譬如,风景画中的一片天色,一座建筑物,一片田野,一棵树,都具有它的色面积、形状和位置。“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但具有色相的补色比照,也有色面积的强比照效果。“丛与点”是形状和面积的比照。如在画幅中,处理“一点红”的位置,当然应在视觉的中心位置。以上所谈及的各种色彩要素的比照,都是在效劳构图的形式法那么中,发挥其效果的。在构图一章中,还要谈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2.调和色彩调和,就是色彩性质的近似,是指有差异的、比照的、以至不协调的色彩关系,经过调配整理、组合、安排,使画面中产生整体的和谐、稳定和统一。获得调和的根本方法,主要是减弱色彩诸要素的比照强度,使色彩关系趋向近似,而产生调和效果。比照与调和,是互为依存的、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是获得色彩美感和表达主题思想与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一个画面中,根据表现主题的不同要求,色调可以以比照因素为主,也可以以调和因素为主。在感情上的反映,一般积极的、愉快的、刺激的、振奋的、活泼的、辉煌的、丰富的等等情调,是以比照为主的色调来表现的。舒畅、静寂、含蓄、柔美、朴素、软弱、幽雅、沉默等情调,宜用调和为主的色调来表现。同种色调和,是指任何一个根本色,逐渐调入白色或黑色,可以产生单纯的明度变化的系列色相。这趋向明亮或深暗的不同层次的颜色,可称为同种色或同次色,有极度调和的性质。如果一组比照色,双方同时混入白色或黑色,纯度都会降低,色相个性会削弱,加强了调和感。相邻色、类似色的调和,是在色彩中包含的类同色占优势,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因素十分近似,比照特征不明显,属于调和的色彩关系。如相邻色红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朱红等。类似色的色比照稍强于相邻色。无论什么颜色,与非彩色的黑、白、灰配置在一起时,都可以产生调和效果。比照两色中,如混入同一复色,即含灰的色彩,那么比照各色就会向混入的复色靠拢,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都趋向接近,比照的刺激因素因而减弱或消失。调和效果的加强与混入色量成正比。比照色双方,如一方混入对方的色彩,或双方都混入对方的色彩,可缩小差异,减弱,趋向调和。两个不调和的比照色之间,处理一个与两个比照色都能谐调的色彩,就可以使不谐调的两个比照色谐调起来。如在红绿比照色中,间以与红绿都能调和的黄色,红绿的比照强度就会减弱,而趋向调和。在摆设写生静物时,主体物中如有强比照不协调的色彩时,在配衬布时往往根据以上的规律,考虑适宜的衬布色彩,使静物具有比照谐调的整体色彩效果。色彩的比照与调和原那么,在色彩实践中是一个重要而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以上,所谈及这方面的知识和色彩比照调和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只能起到一些启发作用。有关色彩各种形式的比照与各种方法的调和,是异常复杂的,它们表达的主题与感情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只有在真正具有色彩的根底能力后,不断地在色彩实践中举一反三,逐步深入领会色彩的比照、谐调规律,才能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四色彩的使用方法根据各种绘画颜料的性质,色彩的使用,大致可以归纳为色彩的混合,色彩的重置和色彩的并列三种根本方法。1.色彩的混合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两种或多种颜料混合,调配出另一种色彩。在色相、色度和色性等方面,相异于原来的颜色,但仍含有原来颜色的个性因素,并与原来的颜色具有谐调关系。如红与蓝调合为紫色,紫色与红或蓝都很谐调,具有红、蓝两色的个性因素。如是比照的补色相调合,根据调配时两个颜色的分量的多少,可以很快不同程度地减弱色彩纯度,以至成为含灰的弱色。如红绿相调合时,红色中加微量绿色,就可以出现带灰的,沉着稳定的红色。如两分量相近的混合,可出现色相不鲜明,纯度、明度很低的灰黑色。色彩混合的目的是,使色彩趋于丰富、有比照而谐调的效果。色彩的关系能符合表现对象的要求。色混合的方法,总是会将色纯度降低,这个方法容易产生使画面色彩发灰,缺乏生气的弊病。调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一幅色彩作品,极大局部色彩是经过在调色盒中调合后,再画到画幅上去的。因此,要掌握调色的技能,除了懂得一些色彩的根本知识外,主要还是在写生实践中获得经验。有些画,色彩关系零乱,缺乏谐调感,或色彩灰暗,画面失去生气,这都与调色有一定的关系。开始学习色彩时,总会感到要调配出自己所观察认识的对象色彩十分困难,尤其是调配含灰色彩更为困难,这是必然的过程。因为要找到一个含灰色彩,需要哪几个颜色来混合,它们的分量该多少,还应参加多少白色等等问题十分复杂。混合的方法,可以到达近似对象的色彩效果,真实感比较强。但是,混合的方法往往容易使色彩失去纯度,缺乏色彩的鲜明感和力量。调色有一些规律,可是没有公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去逐步掌握。2.色彩的重置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重叠,产生另一个色彩的方法,就是色彩重置的方法。重置所得色彩的色相,大致近似混合的效果。这种方法水彩画应用较多。这是由于水彩颜料具有透明性,这也是运用重置方法的一个条件。如果先画一个黄色,干后上面盖上一层蓝色,黄色就会透出外表与蓝色层综合成绿色。如再在上面盖一层有比照关系的褐色,就会产生偏绿的灰褐色。一些画得深入具体的水彩画,必须运用色彩重置的技法来完成。由于水粉色的不透明性,重置方法应用并不普遍。如果将水粉色调人大量的水分,使颜料具有透明感,也可以如水彩那样取得重置的效果。可以通过重置,调整色彩关系,如用冷调的透明色重置,画出阳光的阴影等。水粉色重置,下笔要果断快速,不能反复涂擦,因为底层色彩容易被破坏。另一种水粉画的重置技法,是在第一次色层上面,用枯笔或其他工具,蘸比较干的不透明色,重置上第二次色,不能完全盖掉底色。这种方法具有并列的色彩效果。它不仅可以调整色彩关系,还能使色彩更加富于变化与含蓄,产生具有厚度的色彩复杂的效果。3.色彩的并列并列的方法是用笔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连接并列起来,在视觉上产生色彩空间的混合效果。如将黄与蓝的色点并列起来,就会产生空间混合的绿色,这绿色可以比两色混合所得的绿色鲜明而活泼。这种并列法是光学原理在色彩方法上的运用,它来源于19世纪某些印象主义和后期印象主义画家的色彩实践中。如莫奈、西斯莱、毕沙罗、凡高、塞尚、修拉、西涅克、勃纳尔等画家的油画作品中都有所运用(彩图11)。彩图11花园中的妇女

[美]F·C·费列西克以上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色彩的混合。重置与并列法,是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色混合,如使用得当,也可以取得很好的表现效果。五色彩的观察与调配如何才能表现出对象的色彩关系、色调和色彩美感,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地掌握色彩观察方法,和颜料调配规律。色彩观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孤立起来看局部的错误方法;二是从整体比较着色彩相互的关系中,认识色彩个性与倾向的正确方法。前者,观察的效果,会使有区别的同类色画得完全相同,失去色彩变化与丰富的美感。所以在色彩训练的过程中,培养整体观察的习惯是首要任务,整体观察的方法,也即通过比较去认识色彩倾向的方法。比较,即比色彩与色彩之间色相、色性、色度、冷暖的区别。孤立起来观察色彩还有另一种不良后果,如观察一块白色衬布的色彩,盯住看局部,白色衬布可在你视觉中显现出蓝、黄、紫、绿等多种色彩因素,通过调配,这个复色肯定是灰暗不堪的脏色。如果把这块白布与其他物体联系起来比较着观察,它的色彩就会非常明确易辨,可以画出鲜明并有大的色倾向的调子来,可以获得与主体物有比照、有陪衬、有谐调的色彩效果。在室内画静物的暗部或物体的底面,许多地方都十分深暗;如果只从素描的观点去认识,只能表现出浓淡的关系;如果联系起来整体去观察比较,这些暗部仍然存在色彩冷暖的各种变化,不至画成相同的暗色。当然,比较色彩的关系,认识了它们的区别,也可能在表现时,夸张了区别的因素,使色彩失去谐调统一感,这并不要紧,只要对调色进行适当的控制,就可以逐渐得到解决的。关于颜色调配的认识,是要通过写生实践而逐渐获得经验的。认识了色彩现象,并不一定就能调配出来,通过屡次的调配试验,才能逐步到达目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色彩,就绝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色彩关系的。在水粉写生中,常常会产生灰暗的脏色,其中也包含调色不当的原因。主要是调含灰色彩没有把握。为了保持色彩的纯度,能用两个颜色调出一个含灰色,就不要使用更多的色来调配,如用棕色加粉绿就可以获得棕灰色,也可以用蓝,黄,土红,白等多种颜色去调出棕灰色,那么,这两种不同调配方法所得的含灰棕色,前者色纯度为佳,色彩效果好。这也说明了色混合的科学规律。调色盒是提供调色时找到正确色彩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不管色彩明度的推移、纯度的变化、色彩冷暖的转变连接等等关系,都是先在调色盒中,通过色调配获得准确色彩后,再画上纸面,而不是孤立地调一个颜色,画到纸面后,再去看对不对。许多初学者在色彩画写生时,并没认识到这一点,实质上是未能发挥调色盒最重要的作用。水粉画技法〔四〕4构图的根底知识一构图的概念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局部,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局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构图的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并根据构图形式美的法那么来决定。构图的概念和法那么,与审美意识、艺术观念、理论与风格密切相关。学会掌握构图的原理和规律,可以帮助艺术家对生活现象进行选择,和对素材的运用、组织,处理加工,以至到达形式上的完美,以加强艺术感染力。但单纯依靠构图规律来构图,是难以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所以构图的理论与法那么,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它将在美术实践中被不断否认,是在变化中开展的。二构图的根本法那么不管是创作或习作,内容是人物、风景或静物,构图一般都遵循以下一些法那么:1.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应当附属于作品根本内容的表达。2.美术作品中的一切形式因素,都应当相互保持联系。3.作品应当通过构图,形成一个吸引观众最大注意力的视觉中心。4.一个画面的构图结构,应是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应当利用形体、明暗、线条、色彩等因素的比照谐调规律,以及空间处理,体积结合、节奏韵律等手段,使作品形式新颖生动,并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5.安排画面物体,处理细节,应当防止一切偶然性,注意与主题表现的密切联系。6.应用构图中的均衡,以表现稳定和静止;应用构图中的不均衡,以表现不稳定和运动。7.作品尺寸的大小,应配合它的内容;画幅的长宽比例应服从构图的需要。三构图中的均衡原理均衡是绘画构图中一项最根本的法那么。均衡通过视觉而产生形式美感。均衡不同于对称。对称是最稳定而单纯的均衡,对称是一种美的形态,主要应用于装饰与图案。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寺院,都采用对称格式。人体和一些美丽的昆虫的生理结构,也是对称的。对称的构图法那么,在绘画中也同样被应用,但不是绝对形式上的对称。对称显示高度整齐的状态,有完美、庄严、和谐、静止的效果,但也会产生单调、缺乏生趣等弊病。图3《墨西哥少女》,这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画家卡里尔·斯沃宁斯的版画作品,采取的是左右均衡的构图形式,具有装饰性特点和静止、和谐、优美等艺术效果。它并不是如图案中的那样形象左右对称、整齐,布局需要绝对的一致,而是一种绘画性的对称。其中有些地方,并不处理成完全的对称,如头部稍有转动的姿态,左右发辫的形状,以及头部左右蜷曲状的蛇形图案等。这些差异,是为了削弱绝对对称的构图容易产生的呆板弊病,使其增加生动性。另一幅德国R·赫福特的《桥前》(图4)也是对称形式的构图。画面在对称中处理了某些不对称因素,但仍具有均衡效果,表达出统一变化构图的形式规律,这可说是绘画性对称构图的一个特点。均衡的构图法那么,在绘画中广泛持久地被应用,而且均衡的形式多样,可以显示出各自的构图美。均衡的原理,是根据人的视觉形象,产生重量感的心理反响而开展起来的。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大小、形状,色彩的个性,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景物的运动,或静止的状况,都能在视觉中产生不同重量感。如动物比植物重,人比动物重;在淡色的底子上,深色比淡色重;相反在深色底子上,淡色比深色重;粗细条比细线条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立体的比平面的重;直线比曲线重;颜色纯度强的比弱的重;物体密集的比疏松的重;明暗和色彩比照强的比比照弱的重等等。构图中,如果重量偏依在画幅的某一角或某一边,就会导致在视觉上产生不稳定感。这均衡的原理,可以从天平秤上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取得平衡的简单道理得到说明。图3墨西哥少女〔版画〕

卡里尔·斯沃宁斯图4桥前

[德]R·赫福特从明暗调子来说,一点黑色可以与一片淡灰获得均衡。黑色如与白色结合在一起时,黑色的重量就会减轻。从色彩的关系来说,一点鲜红色,可与一片粉红或一片暖黄色取得均衡。一幅作品是否到达均衡效果,可以将画面划分为四等分。画面田字形的上与下,或左与右的幅面中,或画面对角线的两半的幅面中,综合各因素是否具有均衡感,就比较容易区别出来。有经验的欣赏者,从画幅整体观察中,仍然可以发现存在不均衡、不稳定的因素,而不需要采取以上方法来检查。其实,画面轻重感觉和理念,是画面各种因素复杂地综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四构图中的比照统一规律构图中的变化与统一,也可以称为比照与谐调。因为在绘画中,总是通过比照来追求变化,通过谐调来获得统一的。在画面中如果无视这一构图法那么,失去变化统一的效果,其表达的主题就不会生动,也不可能获得最完满的形式美感。画面中的比照变化因素很多,包括视点、视平线的变化,位置重复与变异的变化,形的比照变化(如方与圆、薄弱的形与饱满浑厚的形等)。形体与空间大小的比照变化(画幅中形体小,显得空间大;形体大,显得空间小)。明暗的比照变化。色彩的比照变化(如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色要素的比照)。线的性质的比照变化(水平线与垂直线、平行线、垂直平行曲线、斜线等)。质地肌理的比照变化(如粗糙外表与光滑外表)。以及表现方法中的笔触运用,颜色厚薄等等比照变化关系。其中大多数变化因素与构图有关。比照的因素,如何在构图处理上到达统一谐调的效果呢?以罗马尼亚迪克·费伦克的黑白版画《渔民》(图5)为例,进行变化统一的构图分析,以便得到具体的领会。此作品构图复杂,充实饱满,结构严谨。画面中具有较多的比照形式因素——黑白色块、垂直线与平行线、直线与曲线、长线与短线、垂直、平行线与斜线;河岸上门窗大小方块的形。画面中谐调的形式因素——画幅上半局部,以垂直因素为主,但也有平行因素;下半局部,以平行因素为主,而又有垂直因素。这种交错处理上下的比照因素,产生了照应,使比照具有了谐调感。布满画面近似大小方块的形,也是使画面在比照中产生谐调的重要因素。点和线密集的局部,空间视觉效果是灰色中间调,这使黑白的强比照趋向柔和而谐调。画的主体是船上的一群渔民,处理在明亮的河岸边,显得突出。人物形成的无规那么的、多变化的起伏线面,是统一整个画面中的比照因素,从而突出了主题,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图5渔民

[罗马尼亚]迪克·费伦克谐调是近似的关系,比照是差异的关系。比照要通过画面诸形式因素的倾向性和近似的关系,来获得谐调感。以谐调与统一占优势的构图,也必定有处理某些变化的因素,使整个画面不致单调而有生动感。美国尼兹多夫斯基的《绵羊图》(图6)是一幅黑白版画,构图是特写性的,主题十分单纯、突出而富有装饰性。画中绵羊的形象很类同,排列也简单,十分统一,似有单调之感,但是在中间局部,却有一只绵羊的头,搁在旁边一只绵羊颈项上,另一只绵羊昂首在叫,在动势上与所有其他绵羊有所不同,绵羊的位置前后稍有错开。这些小小的变化,是造型重复中的变异因素,它使得整个画面有了生趣。这充分显示了比照统一构图法那么的艺术表现力。图6绵羊图

[美]尼兹多夫斯基五构图中的形式因素——明暗与线条1.明暗是构图布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暗是指最深的暗调子至最淡的明调子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明暗层次,不仅应用于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还同时在画幅构图中通过明暗色调的交错,获得画面的变化与均衡,产生节奏韵律感。一般认为,明暗是西洋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似乎是不讲明暗因素的。如线描作品,在形式概念和表现手法上,是不用明暗调子的,它只用纯粹的线条表现对象的形与结构,并在构图布局中,进行线的疏密比照处理。实际上,这就表达出明暗的比照关系,即线密的地方调子深,线疏的地方调子淡,可见线的疏密也包含有明暗调子的意义。线的疏密比照就是明暗的比照。另外,黑白版画虽只有一种黑色,实际上却通过点、线、面的处理运用,使画面产生的明暗层次变化非常丰富,在构图中发挥出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所以,明暗这一形式因素,在各种绘画中,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被广泛运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画面明暗基调的类别。在绘画中表现各种主题与情调时,明暗的运用类别很多,大概可归纳为下述三类:明调——画面使用的大局部色彩明度较强,画面色调明亮。这一类色调,宜于表达欢快、舒展、明静、爽朗、简洁等感情,也可用于忧伤,悲壮的主题。明色调比暗色调更为动人有力。暗调——与明调相反,由比较深暗的色彩组成画面。深沉、庄重、浓郁、静穆、神秘、恐怖等情调的主题,往往采用暗色调。在色彩调配上,深色使用多,白色使用少,也常使用黑色。中间调——明调与暗调之间的各种中间冷暖色调,是最富有变化,并运用十分广泛的色调。在普通光线下,人们生活与活动环境,一般都处在中间色调之中。所以在表达各种生活的绘画主题,较多采用中间色调。(2)画面明暗比照处理的几种形式:暗的背景衬托明亮的主体——各种形式对突出主体物很有效果,是常被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许多古典的静物与人物肖像画中尤为普遍。如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人物肖像画,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比照形式。以深暗的背景把明亮的人物衬托出来,效果单纯、集中、强烈。明亮的背景(或环境)衬托较暗的主体——19世纪俄国巡回画派画家列宾的许多肖像画,较多采用这一明暗形式。明亮的背景,使画面爽朗,主体物也非常突出。中间色调衬托明暗比照鲜明的主体物——根据人们对日常生活观察的经验,近处的物体,总是觉得形象具体突出,色彩鲜明,黑白调子比照强烈。远处的景物在与近处景物比照之下,总是显得形体模糊,黑白比照减弱。因此,在绘画中,运用这一明暗比照形式很普遍,具有真实感,也较容易表现出空间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构图的明暗形式处理,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情景需要。同时也要运用明暗比照手段,显示出构图的主体局部和陪衬局部的正确关系。在一幅画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明暗比照因素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复杂的题材,表现重大的主题。(3)在构图中,明暗色块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变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画面中各种色调面积变化,可以是大而少,即只有一大块暗色调或明色调;也可以是小而多,即许多小块暗色调或明色调;色调形状的方圆曲直,界限清楚与模糊,都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色调面积大,相互间比照明显,界限清楚,这可以产生富有生气、活泼、动人的效果。大块的暗色调与小块的明色调配置,具有庄严、悲壮、深沉、神秘等效果。大面积的明亮色调与少量暗色调配置,具有舒畅、轻快、爽朗等效果。淡色调具有优美、纯真的情调;柔和的色调具有含蓄、抒情、优美、安详等表现效果。2.线条是构图中重要的形式因素。中国史前绘画以线开始,儿童绘画也以线开始。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是造型的根底,线成为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之一,这些主要是指线在造型上的应用。至于线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那么更为广泛。线可以到达引导观众视线集中到作品主题中心去的目的,线条本身也具有自己的表现力和美感,将线加以组织,可以具有构图形式上的韵律和节奏感。线条可以分为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