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教学案例_第1页
地图教学案例_第2页
地图教学案例_第3页
地图教学案例_第4页
地图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学会透过地图看世界了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课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图,我们在出游

的时候往往要用到地图。这节内容先介绍了地图的基本要素,在此部分比

例尺与地图的详略关系、以及比例尺同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换算是难点。

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让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

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重点:地图的三要素

难点: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地图,对于地图有了

大致的了解,但对各类地图和读图的方法还不清楚。因此,在这一节课中

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外,还对如何读图,如何用图作了简要

的介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能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中去。

三、教学理念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重要工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使每个

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因此,我们把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学习、使用地

图的过程,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在活泼轻

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地图的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能够用

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地图的判读,总结出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

法。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

围大小的关系。通过对比例尺的学习,学会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比例尺的地

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图在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

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让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

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法:运用情景创设、自己动手、直观教学等方法,展开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生生多边的交互式活动。

学法:自主、合作学习。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好学、会学、乐学。

六、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一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期

望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大量不同类别的地图,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本地地图、气

候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地球仪,收集一些地图,白纸、铅笔、米尺等。

教学步骤

【导入情景】

1、展示地图:分门别类地把收集到的地图展示给学生看,并作简要说明。

(政区图、地形图、规划图、气候图、交通图、、卫星云图等)

2、引导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并简要说明该图的作用。

3、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出地图的三要素:比

例尺、方向、图例。

4、让学生根据自己展示的地图,完成下列任务,总结方法并写在笔记本上。

(1)判断方向(2)识别符号(3)量出图上距离(4)计算实际距离

方法和策略:这个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搜集的各类地图,踊跃

发言、介绍自己收集的地图。发现自己在搜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总结

完成任务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习地图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习新课】

(一)比例尺

1、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一一比例尺、

方向、图例。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大屏幕展示台湾岛的地图,提出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

少?实地距离又是多少?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2、讨论计算: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讨论明白第一个问题,需先量出图上两

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两点间的实

地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图上的这种方式

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3、提出问题: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

式,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

组织讨论:指导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以学习小组讨论推导出比例尺的

其他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4、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

提出问题: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表示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的详略是什么关

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大比例尺小比例尺

表示范围的大小小大

表示内容的详略详略

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己动手量算出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

地距离。了解比例尺的作用。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归纳比例尺的类型,

最后通过比例尺大小和地图范围、详略的比较,总结两者的关系。通过计

算、讨论、探究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方向

多媒体展示三幅地图(有经纬网德、有指向标的、既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

的)。学生分组讨论:

1、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

2、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

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启发引导:教师指出在地球仪上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也适用于小比

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的地图,经纬差比较小,图上往往没有经纬线,

可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

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北方。

归纳总结:地图上三种定向方法①一般定向法②经纬网定向法③指向标定

向法

方法和策略:运用多媒体展示三幅不同类型的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确它

们的区别,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过渡: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只认识比例尺和方向是不

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三)图例

提出问题: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

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

2、教师用多媒体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

3、让记的好的学生说出自己记忆的方法。

方法和策略:首先通过阅读明确图例的概念,并利用相互交流记忆法的形

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图例进行辨认和记忆。最后,检查学生的记忆效

果,并说出自己的记忆方法给其他同学借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参

与的深度,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巩固练习】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0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没有指向

标的地图,通常采用“”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

手持地图,面朝背朝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一方向,纬线指示一方向。

3、比例尺就是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

选用比例尺—,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o比例尺

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初中毕业了,旺旺同学不忘母校,绘制

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如下图),回答

4、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

致是()

A、先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东南向西北

5、旺旺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有

一处明显的错误,这处错误是()

A、比例尺应为1:30万B、指向标错误C、缺少经纬度D、缺少图例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帮

助学生记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学习使用地图的基本方法,贴近生活实际,

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课堂上,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入到讨论之中,充

分发挥想象,热情洋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使整个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改变

了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不停地讲解语言点,学生埋头苦记笔记的不良现

象,一节课下来,老师写了几黑板,学生也记了好几页纸,累得够呛,却

收效甚微。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

不断实践,绝对不是仅仅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