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主题3山水田园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一、(2021·山东聊城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归嵩山作① 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迢递:形容山峰高远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运用拟人手法,以“如有意”和“相与还”赋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情态,仿佛它们对诗人有深长的情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表面写物,实则写人。B.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C.尾联前句交代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后句“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D.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却又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2.这首诗写得极有层次,随着归山途中景物的转换,诗人的心情也有所变化。请简要分析概括。二、(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注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中“暮”“归”两字,表明天色已晚,诗人踏上归途。三、四句是说,诗人回顾来路看到山林苍茫,一片青翠之景。B.“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中,“荆扉”指简易的柴门。这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诚挚的友谊。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对意象的选择,对意境的处理,都注意到了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本诗律诗的特点。D.这首诗写的是探访友人的所见所感及琐事人情,读来自然亲切,晓畅清新,也表现出诗人惯有的朗俊豪爽的风格。4.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三、(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5~6题。满江红·思隐 尤侗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屋后十弓①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但囊中、尚乏买山②钱,从天借。注①弓:古代丈量地亩的工具和计算单位,五尺为一弓。②买山:指归隐。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凿斯池”“放笋竹”“栽桑柘”“还留些、隙地种梅花”写出了词人萌生思隐之心后对居住环境的考虑安排。B.下片“北海钓,南山射。东墅弈,西园画”运用互文手法,想象退隐之后的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C.下片“东墅弈”“有邻翁来往”“笑问老妻”不同于官场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是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的体现。D.词的题目为“思隐”,而结尾说“但囊中、尚乏买山钱”,表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思隐而不得的痛苦无奈之情。6.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并加以分析。四、(2021·辽宁沈阳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江城子 苏轼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①。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②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注①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在老友的帮助下求得东门外东坡故营地数十亩,开垦耕种。苏轼因此自号东坡居士。②陶渊明50岁游斜川,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似无理而实妙,开篇即具有奇句夺目之效,言说唯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B.词的下片暗含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既引出苏轼对陶渊明斜川之游的向往,又饱含着深沉的感慨。C.“吾老矣,寄余龄”,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苏轼纵情山水、渴盼终老于此的心愿。D.这首词写景富于立体感,鸣泉、山亭、远峰等景物,声色相映,错落有致,写出了田园景物的恬静与清幽。8.词中有“只渊明,是前生”,请结合全词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分析苏轼和陶渊明在人生境遇和情感上的异同点。参考答案高频主题3山水田园1.B解析B项,“色彩鲜明”理解有误。颈联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可知颈联景物充满了黯淡、凄凉色彩。2.①首联、颔联中,“去闲闲”“如有意”“相与还”,体现了诗人安详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②颈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景图,烘托出诗人越接近隐居地就越发感到凄凉的心境。③尾联中,“归来且闭关”,写归隐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世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主旨,这时感情又趋向闲淡平和。3.C解析C项,“充分体现了本诗律诗的特点”分析错误。这首诗为五言古体诗,不是律诗。4.①山中美景令人神怡:诗人漫步山径,山中有青翠掩映的山林。②朋友家的恬静环境令人称羡:日暮投宿,幽深的小径两旁,绿竹浓密,青萝依依。③与朋友欢欣畅谈令人沉醉:主客畅饮,饮酒高歌,忘掉世俗机巧之心的欢快,令人沉醉。5.D解析D项,“表达思隐而不得的痛苦无奈之情”错误,结合后面的“从天借”可知表现了词人的洒脱风趣。6.①志趣高雅:通过对居住环境的考虑安排、退隐后人物富有情趣的活动、梅竹的君子形象可看出。②风趣洒脱:“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不羁、幽默风趣。③安贫乐道:囊中羞涩、“蒿簪藜杖”却依然想归隐,想保持高雅的情趣,可见其安贫乐道。7.C解析C项,“表达了苏轼纵情山水、渴盼终老于此的心愿”理解有误,这首词饱含着宦海浮沉的感慨。“吾老矣,寄余龄”虽有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上市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年沈阳货运资格证考试中心
- 农资货物销售合同范本
- 出售桌球桌子合同范本
- 全手机购销合同范本
- 劳动解约合同范本
- 划线施工合同范例
- 《第一单元 参考活动1 唱响团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内墙翻新粉刷合同范本
- 3人合伙养殖合同范本
- 复合材料手糊成型工艺
- 2023可信数字底座白皮书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四川县乡卷)
-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转学申请表
- 公司管理培训《5S管理》精美课件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临聘人员信息表
- 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课件
- 粤教版必修二《向心力》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