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F/03/wKhkGWaBg46AeoM5AAKkKsnBLmY170.jpg)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F/03/wKhkGWaBg46AeoM5AAKkKsnBLmY1702.jpg)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F/03/wKhkGWaBg46AeoM5AAKkKsnBLmY1703.jpg)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F/03/wKhkGWaBg46AeoM5AAKkKsnBLmY1704.jpg)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F/03/wKhkGWaBg46AeoM5AAKkKsnBLmY170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提升三中国现代史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阶级结构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夫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主要冲突三大改造前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三大改造完成后,主要冲突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须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须要的状况之间的冲突。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记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2024山东联考]下图为1953年钱大昕创作的年画作品《把自己最满足的人选出来了》。该年画描绘的是当选者胸前戴大红花与大伙见面的场景,反映了(B)A.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B.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民群众参政热忱高涨解析由年画的名称《把自己最满足的人选出来了》和时间“1953年”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先选举各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年画反映的就是选举出来的代表与大伙见面的场景,这体现出随着政权巩固和经济复原,人民群众拥护党的领导,选出自己满足的人当代表,去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故选B项;社会主义民主确立的标记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先于改革开放后,A、C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D项由材料得不出来,解除。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变革缘由内容结果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峻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全部制,实行农夫阶级土地全部制。把农夫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须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主动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心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阅历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2024呼和浩特一模]下表为1978年和1995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单位:%)。1978年1995年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79.362.4林业15.527.4畜牧业3.64.0渔业1.65.9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A.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拓展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实施解析据材料可知,与1978年相比,1995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占比下降,养殖业和林业占比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夫生产自主权不断扩大,故选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才初步确立的,解除B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更主要得益于国内农业政策的调整,而不是对外开放格局的拓展,解除C项;材料所述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变更,与科技发展无干脆关联,解除D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调整时间详细表现缘由核心内容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向支配经济体制转变。内部: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须要。外部: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支配经济体制,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复原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起了主动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支配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支配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的经济体制。中共中心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阅历和教训,并借鉴了国外阅历。发展多种全部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政企分开。增加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20世纪90年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中共中心对国情的充分相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阅历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整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024福建宁德三模]1953年10月,中共中心作出关于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确定,接着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用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这些政策的实行旨在(A)A.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须要B.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C.加快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推动土地改革全面绽开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国家严格禁止粮食等的自由买卖,是国家限制粮食等资源的支配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保证“一五”支配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顺当进行,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求平衡,故选A项;统购统销政策是支配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重要标记,不利于市场的发展,解除B项;对油料的统购和食用油的统销、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除C项;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解除D项。[2024山西运城调研]从1985年起,国家对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企业的工资改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把职工的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贡献亲密结合起来。这反映了(A)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B.按劳支配原则的形成C.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D.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解析据材料可知,1985年,我国对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了相应的工资改革,以调动企业、职工的主动性,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故选A项;1987年10月实行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以按劳支配为主体、其他支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解除B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者均与工资制度改革没有必定的联系,解除C、D两项。四、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时间方针、政策成就世界形势奠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头末)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出现了第一次建交高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参与日内瓦会议起到主动作用;参与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到1956年,与多国建交。美苏两极格局渐渐形成,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孤立。突破(20世纪60年头)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加强同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合作,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同法国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美苏争霸;西欧联合;第三世界兴起。新局面(20世纪70年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气。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起先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与西方多国建交;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美苏争霸态势发生变更;日本、西欧崛起。新进展(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不结盟,遵循和平与发展理念,全方位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两极格局走向解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新作用(21世纪初)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主动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多极化趋势加强。新贡献(新时代)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实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2024贵州六校联考]20世纪50年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记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状况下,中国对亚洲集体平安的政策的提出。这主要是在强调中国(B)A.实行“一边倒”的必要性B.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C.冲击美苏对峙的世界格局D.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孤立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头我国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尤其是邻近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它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它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故选B项。[2024河北唐山摸底]1999年,“99巴黎·中国文化周”在法国巴黎举办。文化周的重点是由中国科技成就、中医药教化、当代陶瓷艺术、京剧服饰、传统手工艺术等19个专题组成的大型综合展览。整个文化周期间参观者有10万余人。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听课评课记录
-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3.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听课评课记录1
- 部审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18.2.1 第1课时《矩形的性质》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五年级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认识三角形》听评课记录5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7.3图形的平移1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产业链链长分工表
- 国际金融课件(完整版)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一)课件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全英文剧本 《剧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轴线PPT通用课件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 京东方顶岗实习报告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