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33专题08诗歌鉴赏知识串讲《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答: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岳阳楼、滕王阁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寂寞、惆怅4.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5.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7.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8.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3.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燕然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5.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6.《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理解意境,读者必须展开想像,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7.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对不能完成使命的一丝忧郁之情。《渡荆门送别》
唐代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③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2.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3.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4.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5.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6.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和此行的___。记叙。地点、目的7.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8.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9,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行,(欢乐、快乐、愉快等,意同即可)。2.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①内容: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②炼字A“争”、“啄”: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家”,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C“早”、“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③修辞:A拟人,见②之A例;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④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3.诗句勾画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①诗句勾画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②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③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4.颔联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其中动词的使用更让诗句增色不少,请选取其中一个动词并结合全诗赏析其表达效果。①“争”字: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②“啄”字: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5.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6.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7.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8.试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西湖早春的美景。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当时这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赠从弟》
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猛烈,而松枝又如此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3.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专题过关(2020·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B.颔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D.这首诗角度新颖,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2.本诗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答案】1.B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的融入了诗人孤寂的感情。【解析】1.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颔联两句均为虚写。B项中“颔联描写塞上秋景……”理解有误。故选B。2.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要求从炼字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壮阔的感觉。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落日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据此选择回答即可。3.(2020·广东·广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歌,然后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写的景象。(2)诗歌尾联中一“送”字用得好,请赏析。【答案】(1)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向广阔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而去。(2)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表达了自己思乡深情。【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理解。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示例: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送”是送别的意思,“送”字点诗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送”字看似是写家乡的水对诗人的依依不舍,其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借水之“送”将这一情感表达得含蓄而又浪漫。4.(2020·广东·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请写出首联中点明诗人身份的词。(2)古代诗人常借“落日”抒写内心,请分析《使至塞上》中的“长河落日圆”和《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分别借助“落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案】(1)属国(2)《使至塞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壮丽景观的赞叹。《黄鹤楼》:夕阳西下,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的积累。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以上两种解释皆可看出诗人的身份是到边塞慰问。(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的赏析。落日是古诗常见意象。《使至塞上》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为我们描绘了辽阔的大漠上,黄河边,一轮圆日垂挂天边,既给人亲切温暖之感,又写出来边塞的苍茫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大漠风光的赞美之情。《黄鹤楼》一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黄昏已近,极目远眺,诗人不禁发出我的故乡在哪儿的感叹,凝视烟波浩淼的江面,真让人愁肠百结啊!此诗表达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2020·广西百色·八年级期中)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5.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钱塘湖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B.“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一致。C.颈联写诗人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淹没。D.尾联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他不禁发出“最爱湖东行不足”的赞叹。6.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乱”字的表达效果。【答案】5.C
6.“乱”字写出了早春鲜花开放的样子,东一朵,西一朵,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乱”字本身带有贬义色彩,但在诗句中,却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的赏析和理解能力。要在整体阅读诗歌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表述去分析和遴选。C.“颈联写诗人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错误。由“浅草才能没马蹄”可知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所以“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表述不当;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炼字的能力。诗歌炼字是诗歌语言的艺术范畴,彰显的是诗人高妙的语言艺术,我们要从炼动词、形容词等角度去分析和品味作者的精彩语言艺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思是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一个“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鲜花开放的样子,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同时,“乱”本指不整齐、凌乱,此处贬词褒用,既写出了春日鲜花盛开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之情。(2021·青海海东·八年级期中)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薄暮”“徙倚”分别是什么意思?8.“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7.薄暮:傍晚;徙倚:徘徊。
8.表达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隐退的愿望。【解析】7.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意思是,黄昏的时候伫立在房舍东边的高地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薄”指“接近”,“薄暮”的意思是“傍晚”;“徙”是“迁移”,“倚”是“停靠”,由“欲何依”可知“徙倚”是“徘徊、流连”之意。8.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辞官归乡的诗人面对“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的情境,从“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这样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来,更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诗人只能追怀殷商遗民伯夷、叔齐那样采薇而食的隐逸之士,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的隐逸山林之志。(2021·福建宁德·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C.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空寂。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10.请简要分析诗颈联中“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妙用效果。【答案】9.C
10.“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繁茂的样子。生动地描绘了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的自然美景。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解析】9.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尾联描绘了一幅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的画面,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这里是借景抒情,并不是直抒胸臆;故选C。10.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为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历历”是指汉阳树木在阳光下分明可见的样子,“萋萋”是指鹦鹉洲一幅芳草繁茂的画面。这两个叠词“历历”“萋萋”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押韵,给人一种音韵美,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的自然美景,对仗工整,音律和谐。(2021·湖南常德·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单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此诗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答案】11.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12.【示例】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大漠、烽烟、黄河、落日,各有色彩,引人想象。【解析】11.本题考查诗文中词语的理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乘一辆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单车”指“一辆车”,车辆少,形容轻车简从,出使随从不多。12.本题考查诗文赏析。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运用白描的手法,直接展现景物的特点,描绘了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大”字,体现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却又表现了“烟”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长”字体现了横贯沙漠的黄河绵延没有尽头;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文言简义丰,景物色彩分明,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诗中有画”,景中含情。(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3.“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请描绘“云脚低”写出了西湖怎样的初春景象。14.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赏析尾联。【答案】13.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辉映中,天空中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
14.内容上:点明了春行的终点即白沙堤,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结构上:“行不足”不但是喜爱的表现,同时也照应题目中的“行”字,使结构严谨。【解析】13.本题考查画面描述。注意在描述中加入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意思是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云脚”是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示例: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14.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结合诗歌题目“钱塘湖春行”可以看出,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始,到“绿杨阴里白沙堤”终,因此尾联表明了春行的终点;“最爱湖东行不足”中,“最爱”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行不足”表明他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同时照应题目中的“行”字,以此结尾,使全诗结构严谨。(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5.请发挥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16.律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本诗颔联在结构上属于“承”,请分析此联是如何承接首联的。【答案】15.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股烽烟直冲云天,一条大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大漠上,夕阳浑圆橙黄,映照在河面上,闪动着晚霞似的波光。
16.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直抒内心感受,承接首联,与“单车”“居延”相照应,表现出诗人轻车简从,形单影只的情状,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解析】15.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根据诗意和描述画面的要求,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可拟写为: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明镜一般的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16.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这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居延”相呼应。(2021·福建宁德·八年级期中)赏析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
〔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塞上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C.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诗中的“直”与“圆”字,用得逼真传神,充分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1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7.C
18.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空旷、旷远、辽阔、广袤)壮美的意境;表达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也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解析】17.此题考查诗歌鉴赏。C.“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有误。本诗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故选C。18.此题考查对诗歌意境及情感主旨。“大漠”写出了沙漠的广阔;“孤烟”写出了烽烟的少,写出了景物的单调,同时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长河”写出了黄河的长;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联诗整体上描绘了一幅壮阔、异、苍凉而又温暖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写出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可据此作答。(2021·河南驻马店·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9.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了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答案】19.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20.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送我,依依不舍,体现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解析】19.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示例: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中的朵朵彩云,忽而连接在一起,好像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意境非常优美。20.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021·湖北十堰·八年级期中)阅读《黄鹤楼》,按要求回答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2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这首诗仅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答案】21.C
22.不是。该诗不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抒情方面亦有独到之处,该诗融情于景。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达了世事沧桑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解析】2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C.“词语“乡关”准确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有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愁”。尾联中,“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烟波”一词写出了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联系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可知,这样的景象使人怀古伤今,暗含物是人非之感。此时江面雾霭沉沉,遥想“乡关”,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故选C。2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引出作者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据此总结作答。示例:该诗不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而且在抒情方面也很有特点。本诗颔联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颈联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引发诗人的乡愁。尾联,直抒胸臆,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收到了言外传情的艺术效果。(2021·湖北襄阳·八年级期中)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春”字写景,选取了诸如“早莺”“新燕”等意象以体现西湖春天的勃勃生机。B.诗人畅游西湖的行踪依次是:“孤山寺北”到“贾亭西”再到“湖东”。C.“几处”“乱花”等问语说明此时的西湖已经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24.请品析尾联中“行不足”的表达效果。【答案】23.C
24.“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解析】2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乱花”说明春草并没有长得丰茂,这是描绘早春景象,并非“已经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故选C。24.本题考查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是: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行不足”是百游不厌,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游兴未尽,沉浸在这美景之中,再次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乙】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选自《王绩诗注》)25.下列对两首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徙倚欲何依”写出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B.甲诗颈联“驱”“返”“带”“归”四个动词,衬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C.乙诗开头两句用平淡的记叙来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D.两首诗的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意味无穷。26.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下列写景的诗句在表达效果方面的异同。(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答案】25.B
26.同:都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异:(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渲染了凄清、寂静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忧伤的心情。(2)“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渲染了温馨、安宁的气氛,烘托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解析】25.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衬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有误,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故选B。26.考查诗歌鉴赏中分析写景抒情手法的能力。解答时,结合诗句内容和大意来进行分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意思是在这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星星点点的秋萤穿梭飞舞。相同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不同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日间田野劳动后轻微疲乏和快意安恬,怀着对归隐田园生活欣然自适,两位乡居老朋友在宁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一个满月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辉映之中,显得格外静谧、安闲、和谐。穿梭飞舞着星星点点秋萤,织成一幅幅变幻不定的图案。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意致和欣然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诗人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据此总结作答即可。27.(2022·上海杨浦·八年级期中)诗词鉴赏。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历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B.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答案】(1)清楚可数(2)C【解析】(1)本题考查诗文中词语的理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数,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历历”的意思是:清楚可数。(2)C.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表述有误;故选C。28.(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阅读崔颢《黄鹤楼》一诗,完成小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答案】“愁”字;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缠绵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愁。【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感情的理解。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愁”。尾联中,“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烟波”一词写出了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联系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可知,这样的景象使人怀古伤今,暗含物是人非之感。此时江面雾霭沉沉,遥想“乡关”,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全诗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出作者缠绵的乡愁。(2021·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中)阅读《赠从弟(其二)》,回答下列问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亭享”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诗歌第三、四句中,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C.“风声”“冰霜”是环境描写。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30.“松柏有本性”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29.D
30.松柏的“本性”是挺立风中不倒、历经严寒不凋(或刚正坚贞、不屈不挠)。诗人希望堂弟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解析】29.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有误,这首诗托物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故选D。30.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大意: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第一问,根据“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可知,用“亭亭”修饰“松”,写出了松树的傲岸姿态,意在表现松的傲骨;根据“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可知,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对松的敬佩与赞美的感情倾向;根据“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可知,由上文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根据“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可知,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据此可知,“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第二问,根据对松坚贞不屈的赞美和题目《赠从弟》来看,诗人借松树的高洁和坚贞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因环境的残酷而改变的志向和操守。(2021·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1.《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媚风光。32.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答案】31.
诗人行踪
早春
32.C【解析】3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空,从题目可知,这首诗描写的西湖的春景,是围绕“行”字展开描绘的。联系“孤山寺北贾亭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内容可知,以诗人游踪为线索;第二空,根据题目中的“春行”,及“几处早莺”“浅草才能没马蹄”等具体描写可知,是描写的是早春(初春)景象。3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有误,五、六两句,“乱花”写的是花东开一朵,西开一朵,没有规律,作者看到的是春花正在开放,小草刚刚没过马蹄,是初春、早春的景色,还不是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翠绿如茵的景象;故选C。(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纱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34.《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33.C
34.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解析】33.本题考查对诗歌赏析的辨析。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错,“历历”的意思是“分明的样子”,“萋萋”的意思是“形容草木茂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晴日里的原野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此处写的是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繁茂景象。故选C。3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思是: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作者登上黄鹤楼,登高怀远,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而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自己在前往仙台路上所记得的地名“日暮里”,作者此时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看到“日暮里”,自然想到了崔颢的《黄鹤楼》,于是便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家国之念,所以作者“记得这名目”。35.(2021·山东临沂·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有人认为诗歌标题为《赠从弟》,但是内容却是写松柏,二者似乎没有联系。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你的理解。【答案】诗歌通过“风声之盛”与“松枝之劲”的经比,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雪的美好品格,暗示从弟要做一个像松柏一样的人。【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作品歌颂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诗人以此自勉并勉励从弟要不畏险恶环境,保持坚定、端正的高贵品格。起首四句,写松树在猛烈的寒风中坚强挺立的生命状态,反映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写环境恶劣,但松树“常端正”;最后两句以问答作结,揭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原因。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36.(2020·广西柳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的前三联,分别写出了西湖哪些景色?(2)白居易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的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为什么?【答案】(1)春水、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莺争暖树、草没马蹄(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写出了早春黄莺尚少,它们争先恐后纷纷飞向向阳的枝头尽情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气。【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意思是“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描绘了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的景色。“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意思是“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描绘了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思是“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描绘了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2)本题考查诗歌字句的赏析。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2021·广西河池·八年级期中)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7.请对颈联中展现的画面加以描绘。38.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37.示例: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38.示例一:同意。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示例二:不同意。诗人将江水拟人化了,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情感,故乡的江水,不辞万里送我远行。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言之有理即可)【解析】3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展现的画面的描绘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题作答时要抓住月亮、云彩的特点,突出景色的瑰丽、奇妙。例如:水势平缓的江面上,一轮明月倒映水中,仿佛天界落下的一面仙镜;远远望去,天边的云彩层层叠叠,仿佛海市蜃楼一般。3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本题时,应先表态“同意”或“不同意”,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例如“不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以人送人为题材,而这首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送别诗人的动人情景。联系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为“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故乡水的角度来写,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江水上,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因此“送别”二字不可删去。例如“同意”:结合本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可知,这里的“送”指的是“故乡水”送别“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实则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故乡水”上,侧面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因此这首诗里没有“某人送别某人”的意思,故可以删去“送别”二字。(2021·黑龙江佳木斯·八年级期中)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B.诗人将“黑”“金”“紫”“红”等颜色融入诗中,给人以沉重感。C.第六句中的“声不起”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4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答案】39.C
40.借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解析】39.C.“斗志难振”表述有误。“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表现出战士们大无畏的精神;故选C。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只为报答君王的恩遇,握着宝剑奋力厮杀,视死如归。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据此可知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2021·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42.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尾联。【答案】41.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桑代克公开课
- 内科学题解含答案
- 审计基础知识培训
- 辅导培训机构学管师工作流程明细(纯干货)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衡重式挡土墙专项方案
- 博物馆节庆活动管理方案
-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预测试题
- 外企销售合规培训
- 事业单位培训招生演讲
- 能源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空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使用电器安全教育课件
- 动物的生长激素与动物发育
- 《实名认证》课件
- 语文教学之学理
- 餐饮创业湘菜计划书
- 销售意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美术创意《橙子变变变 》课件
- 2024年物流配送行业无人机配送方案
- Part3-4 Unit4 Volunteer Work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人美版全国小学美术优质课一等奖《摆花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