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

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微雕

吴金良

这是一种妙到毫巅的艺术!在一根头发丝上刻一首诗,且配画,且笔力遒劲,且画意

隽永。以天下之大,负此种绝技者能有几人?而梁公便是一个。

梁公不足五十岁,远不到被人称“公”道“翁”的年龄。但自从他的微雕艺术在国内

外引起轰动,并且他的大名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之后,他便逐渐被人们称为“梁公”

了。梁公特意蓄了胡须,留了长发,这就颇具艺术家的气质,而且愈发使人觉得他像一位

“公”。

粱公是地区人大代表。这一年又到会期,虽然会场离他的家只有一箭之地,但接规定

也须“住会”。几位年高资深的外地代表,知道这位严肃端庄的大胡子便是那位世界名

人,于是动员他“献技”。梁公心中老大不乐意:我这是艺术,不是街头卖艺的,岂能随

便就让人品头论足!并且还是“献技”!可是,众代表一再托人恳求,梁公折衷:“当场

献技绝无可能,我去取一件作品让你们看看便罢。”众人同意,梁公打道回府。

作品都陈列在书柜里,用一只只锦盒装着。每只锦盒前面竖一纸卡,标明内容,以免

混乱,也可免去过多使用显微镜的麻烦。梁公本能地选了一件得意之作,掂了掂却又放下

了。心想,都是些门外汉,得意之作他们也是看不出什么“得意”来的。就信手取了一

件,揣在怀里,又拿了显微镜,折回宾馆。

众人早巳等得心焦。见梁公回来,立即有热心人维持秩序。梁公打开锦盒,取出绷好

了的发丝,置于显微镜下,做个“请”的手势,退到一旁。第一名观众搓搓手,上前。是

一位皓发童颜的老者,左眼看了右眼看,良久不发一言。众人打熬不住,齐声催促。老者

迟疑:“这上面……”梁公默默接口念道:“数风流人物……”“哦哦哦,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老者口中喃喃,啧啧退下,“好好好!真是绝了!”

第二位迫不及待上前,左瞄右看,摇头感叹:“不可思议!神乎其技矣!不是亲眼看

到,简直不敢相信!”

退下。

次第数人,都是屏息敛气如睹神物,且一个比一个肉麻地大加赞赏。梁公始终不动颜

色,只干巴巴地应酬:“缪赞缪赞,承爱承爱!”

观赏完毕,梁公道声惭愧,收拾起来,急忙送回家中。一进门,其子小梁正面壁发

呆。见了父亲,慌忙请罪:“爸爸,我没来得及告诉您就把它拿走了,是小倩要看。”小

倩是没过门的儿媳,梁公听得莫名其妙,翻了儿子一个白眼。儿子见状,更赔了小心:

“您放心,完璧归赵,半点也没碰坏!”说时指了指书柜。梁公这才发现,在“数风流人

物……”的纸卡后面,已经赫然摆了一个锦盒。愕然片刻,他扬了扬手中的锦盒,正待发

问,儿子却笑了:“这里面是小倩的一根头发,我拿那个作品的时候,怕盒子里面空了被

您发现,就用它顶上了……”“这个,这里面是小倩的头发?”梁公举着手里的锦盒问。

“是啊!您拿它干什么去了?”梁公一声暴喝:“你给我滚出去!”儿子怔住,立刻屁滚

尿流而去。

给人家观赏了半天的竟是一根普普通通的头发!梁公呆立在书柜前,似想象得到,此

刻,人们正在背后谈论自己。谈论些什么呢?粱公看不起人,居然敢公开嘲弄咱们!如此

议论还算是好的,最要命的是,大家会因此认为我梁某人是个江湖骗子,一定是靠了什么

见不得人的手段而浪得虚名。无论人家背后说什么,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梁公毕竟是梁

公,他决定立即回去澄清事实。澄清事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再展示一件货真价实的微雕作

品。于是梁公选了一件真正的得意之作。这一次为了保险,他特意先用显微镜观赏了一

番,这才匆匆忙忙赶回宾馆。

宾馆里的气氛十分热烈。那有幸观赏了“微雕作品”的几位代表正被许多人困住,大

家脸上闪着钦敬赞佩的光,正认真而神往地听那几位代表盛赞“梁公绝技”。

“那么细的头发,好家伙,刻上字!了得!”

“而且是狂草,随意挥洒!在头发上随意挥洒!”

“最要功夫的是那个‘数'字,笔划那么多,写得是又清楚又有劲,真……”

“难写的还是那个‘今’字,笔划越少越见功力!”

梁公被更多的人们用艳羡的目光拘住,他再也没有勇气拿出那件“得意之作”了。他

觉得,比较起来,今晚的际遇才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一件作品。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就夸赞微雕艺术的精妙难得,既是为引出梁公,又为后文写众人要求“献

技”作铺垫,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数得。

B.面对观者的不吝赞美,梁公之所以“始终不动颜色,只干巴巴地应酬”,其中一个原

因是,认为他们都是门外汉而已,并不是真的懂得欣赏。

C.明明只是一根普通头发,众代表却将其当成珍宝来大肆赞美,甚至煞有介事地分析刻

字的精妙,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皇帝的新装》有同工之妙。

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全篇语言生动形象又通俗直白,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比如

“你给我滚出去”等句子,完全口语化,给人亲切之感。

8.小说构思精妙,前伏后应。试从小说中找出三处前后照应的地方,加以分析。

9.本文标题是“微雕”,有人则认为本文以“得意之作”为题目更好。这两个标题,你

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7.D

8.①第三段中”会场离他的家只有一箭之地”,为后文梁公回家拿作品,提供了条件;

②第四段中“每只锦盒前面竖一纸卡,标明内容……”一句,为后文梁公没有事前观察作

品真假和小梁以能假充真提供了依据;③第四段中“就信手取了一件”,表明梁公没有认

真看,不知真假,为后文作品为假作了伏笔;④第五段写老者看作品时“左眼看了右眼

看,良久不发一言”以及说话迟疑,已在暗示所看到的只是一根普通头发。

9.观点一:“微雕”更好。①小说第一段以代词“这”指代“微雕”开篇,并阐释了

“微雕”的特点,以“微雕”为题,与此结合更紧密。②小说是围绕“微雕”而展开的,

“微雕”贯穿始终。③“微雕”含义丰富,既实指微雕艺术和微雕作品,又可以指借一根

普通头发而展现的那些代表附庸风雅、自欺欺人的丑陋面目,以及由文中众人“代表”的

只重外在、虚伪不诚的浮躁现实。

观点二:“得意之作”更好。①“得意之作”具有形成悬念、吸引注意的作用,而“微

雕”则显得平淡。②文章多次提到“得意之作”,且主要情节是围绕“得意之作”而展

开,以此为题,可以更好地形成照应。③“得意之作”语带双关,既是指小说中梁公的得

意的微雕作品,又指梁公''今晚的际遇”,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题,展现众人的丑陋面目与

社会的浮躁现实。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

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

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全篇语言通俗直白,质朴

自然,充满生活气息”错误,从文中来看,本文多用书面语甚至文言词语,如“神乎其

技”“谬赞谬赞,承爱承爱”等,语言凝练雅正,生活气息并不浓厚。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

说构思精妙,前伏后应。试从小说中找出三处前后照应的地方,加以分析”,然后理解

“前伏后应”“前后照应”的意思,再分析小说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哪些关

联,找出这些相关连的地方,并进行分析。所谓“照应”及前面交代过的内容,后面要有

所回应、强调。这篇小说标题是“微雕”,小说的情节就是围绕“微雕”展开,主要写

“回家取微雕”“观赏微雕”“拿错微雕”等情节;梁公之所以能够从会场回家取微雕是

因为前面交代“会场离他的家只有一箭之地”,梁公之所以会拿错微雕是因为“作品都陈

列在书柜里,用一只只锦盒装着。每只锦盒前面竖一纸卡,标明内容,以免混乱”“信手

取了一件",老者之所以“左眼看了右眼看,良久不发一言”是因为所谓的微雕就是一根

普通的头发,这些内容前后照应关联,让小说内容清楚,结构完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标题是‘微雕’,有人则认

为本文以'得意之作'为题目更好。这两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小说内容谈

谈你的理由”,然后先明确观点,即认可“微雕”还是“得意之作”,再分析“微雕”或

“得意之作”的内涵以及这一标题与小说情节、形象、主旨之间的关联。先看“微雕”,

从文中来看,“微雕”既有实指,也有虚指,小说第一段说“这是一种妙到毫巅的艺术!

在一根头发丝上刻一首诗,且配画,且笔力遒劲,且画意隽永”,可见“微雕”是指微雕

这门艺术以及梁公微雕的作品,从后文众人欣赏微雕这一作品时候的表现来看,“微雕”

的深层含义是指社会上只看重外表、虚伪的自欺欺人的风气;再看小说的情节,这篇小说

从头至尾围绕梁公的微雕作品展开,从介绍他的作品到他回家取微雕作品,到众人欣赏微

雕作品,到解开微雕之谜,小说处处围绕“微雕”展开,可谓文章的线索;从主旨来看,

人们在“微雕”面前的表现揭露了浮躁的社会现实,凸显小说的主旨。如果选择“得意之

作”,可以分析“得意之作”的内涵,文中的“得意之作”显然是指梁公那些优秀的微雕

作品,而文末“比较起来,今晚的际遇才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一件作品”中“得意之作”是

指梁公“今晚的际遇”,作者用“得意”形容这场闹剧,讽刺意味很浓;从情节上来看,

文章多次出现“得意之作”一词,小说的主要情节也是围绕其展开;从标题的效果来看,

“得意之作”到底是什么,文中揭晓答案,这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睛】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

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

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

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

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

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

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

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假若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种新元素含量微乎其微的话,我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决心

和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的设备很差,经费又不足。现在回想起来,幸亏不知道难度会

这么大,所以决心才很大,真正干起来之后,尽管发现困难重重,但研究的成果却在不断

地显现,所以劲头也就大增,不去想那些困难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于把这种

新元素分离出来了,它就是今天众人皆知的镭。现在我把我们研究和发现它的情况简略地

介绍一下。

开始研究时,我们并不了解这种未知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只是知道它的放射性极

强,于是我们就紧紧抓住这条唯一的线索不放,穷追不舍。第一步就是想办法从圣约阿希

姆斯塔尔运来铀沥青矿,对它进行分析研究。除利用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以外,我们还用

皮埃尔发明的精密计电器,精确地测量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这种方法今天已成为一种新的

化学分析法的基础了。后来,这一分析法被逐渐加以改进完善,为许多人所采用,而且他

们因此也发现了其他几种放射性元素。

干了没几个星期,我们便深信我们的预测是正确的,因为未知的那种新元素的放射性

在有规律地增强。又过了几个月,我们便从铀沥青中分离出一种与钿混合在一起的元素,

其放射性大大超过铀元素,这种新元素具有明确的化学性质。1898年7月,我们便宣布了

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并命名它为针,以怀念我的祖国波兰。

在发现针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从铀沥青矿里分离出来的/盐中含有另一种未知的元

素。我们随即又紧张地工作了几个月,终于分离出来第二种新元素,我们后来才知道它比

针更为重要。1898年12月,我们宣布了这一发现,命名这种新元素为镭。

物理和化学学校并未为我们提供合适的实验场地,但幸运的是校长准许我们使用先前

作为解剖教学用房的一间废弃的木棚。木棚顶上有一个很大的玻璃天窗,只不过有多处裂

痕,一下雨就会漏水。棚内夏天闷热潮湿,冬天阴冷难忍。虽然可以生炉子取暖,但也只

是火炉旁边有一点点热气而已。此外,我们还得自己掏钱购置一切必备的仪器装置,木棚

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松木桌和几个炉台、气灯。做化学实验时,常会产生有毒气体,刺鼻呛

人,我们不得不把这种实验移到院子里去做,就这样,棚内仍旧有毒气进来。我们就是在

如此恶劣的条件之下,拼命地干着。

尽管如此,我们却觉得在这个极其简陋的木棚中,度过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

时光。有时候,实验不能中断,我们便在木棚里随便做点什么当做午餐,充充饥而已。有

的时候,我得用一根与我体重不相上下的大铁棒去搅动沸腾的沥青铀矿。傍晚时分,工作

结束时,我已像是散了架似的,连话都懒得说了。还有的时候,我又得研究精密的结晶,

进行分离,必须待在灰尘四起的室内。灰尘会影响浓缩镭的程序,难以保存好分离出来的

东西,让我苦恼至极。唯一让我觉得满意的是,没有人前来打扰,我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做

我们的实验。实验做得很顺利,眼看令人满意的结果即将出来时,我们会激动不已,有说

不尽的欢欣鼓舞。但有的时候,干了半天却不见成效,沮丧失望的心情也在困扰着我们。

不过,这种情况持续不一会儿,我们就又去考虑新的设想、新的工作了。工作间歇,我俩

便在木棚中踱来踱去,一边冷静地思考,讨论正在做的实验,那种喜悦心情也是难以表述

的。

但是,自我们的发现公布之日起,我们的知名度日见高涨,以致实验室的宁静被扰乱

了,渐渐地,我们的研究工作就受到了干扰。

1903年,我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年的年末,我和皮埃尔

以及贝克莱尔因发现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之后,报纸和

杂志对我们大加颂扬,致使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法安心工作,每天都有人登门造访,有

的请我们去作报告,有的则向我们约稿。

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而且,奖金数额很高,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大

有裨益。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已是精疲力竭,两个人往往总有一个体力不支,以致我们都

未能在当年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和发表演说。一直到1905年,我们才到瑞典首都去,由

皮埃尔作了接受诺贝尔奖的答辞。在那里,我们受到瑞典人民的热情欢迎与接待。

我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导致身心疲惫,可现在,由于获奖后探访者不断,我

们疲于应付,不胜其烦。我们所喜爱的平静的、有规律的生活被完全破坏了,工作和生活

全都受到了影响。我已经说过,我们必须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才能继续正常的家庭生活

和科学研究工作。前来造访的人虽说出自好心,却不知这样会给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摘编自《居里夫人自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开始阶段并不了解这种未知元素的化学性质,而是抓住它放射

性极强的特点进行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B.皮埃尔发明的精密计电器可以精确地测量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这种方法被许多人所采

用,并且让皮埃尔发现了其他几种放射性元素。

C.居里夫人和丈夫具有很强烈的爱国情怀,当她与丈夫皮埃尔从铀沥青中分离出一种放

射性元素时,就命名为“针”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

D.居里夫人与丈夫在一起实验.虽然条件艰苦,甚至受到有毒气体的毒害,但是,居里夫人

却认为那足他们一生中最美最快乐的时。

E.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他们随即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和

发表演说,并受到瑞典人民的热烈欢迎。

(2)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6分)

(3)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闲难?请结合讨料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C表述不严密,居里夫人的丈

夫是法国人,B张冠李戴,原文是“为许多人所采用,而且他们因此也发现了其他几种放

射性元素”。E混淆时间,原文是“以致我们都未能在当年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和发表演

说,一直到1905年,我们才到瑞典首部去,由皮埃尔作了接受诺贝尔奖的答词”)

(2)文章第一段写了作者在设备很差,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坚持研究,最终提取了“镭”

这一新元素。(2分)在结构上.起到引出下文对研究“镭”的过程介绍的作用。(4

分)

(3)①设备差,采用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和皮埃尔发明的精密计电器进行放射线测量。②经

费不足。从远方的圣约阿希姆斯塔尔运来铀沥青矿进行提炼研究。③条件差,没有适合

的试验场地.在一间废弃的教学用房的木棚里实验,夏天闷热潮湿,冬天阴冷难忍;有毒

气体刺鼻呛人。(每点2分)

(4)①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克服闲难的决心和勇气。②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

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③对科学的追求能够激发我们的热情和信心。即使在过程中有

许多闲难和失败,也应该充满信心与鼓舞。④真正的追求,应该保持单纯,不为外物名

利所困扰(干扰),能够耐得住寂寞(或守得住平静、平淡)。(每点2分,其他答案,

紧扣文本、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千万年来,在中国的青藏高原生息着一种叫做蝙蝠蛾的昆虫。这是一种体色褐

黄,体表长有长毛的普通昆虫,如果不是后来的一系列遭遇改变了它们的生命轨

迹,它们将在这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不为人知地自由飞翔。

就像许多蛾类生物一样,蝙蝠蛾在长出翅膀之前,也经过蛹状幼虫阶段。蝙蝠

蛾的幼虫极喜低温环境,它们生活在地表之下,以植物根茎为食。当大雪飘飞的冬

季到来时,它们纷纷潜伏于冻土层中。春暖花开时节,气温不断上升,冻土解冻,

蝙蝠蛾幼虫也随之来到土壤表层,并在四周筑起上下相连的隧道,以便活动取食。

经过4年的生长之后,蝙蝠蛾幼虫长出了双翅。雌性蝙蝠蛾较重,只能边跳边飞,

雄性蝙蝠蛾则可迅速飞行。这些成熟后的蝙蝠蛾像它们的前辈一样,继续在高原上

生息繁衍。

但是,如果蝙蝠蛾幼虫一旦和一种真菌相遇,生命的运行方向将被强行拐弯。

这种真菌就是虫草菌,它和蝙蝠蛾一样,也喜欢低温和高海拔。虫草菌生活在地

面,与地表之下的蝙蝠蛾幼虫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当虫草菌的抱子随着雨水

渗入地下后,如果机缘巧合,抱子恰好和蝙蝠蛾幼虫遭遇,便会黏附在蝙蝠蛾幼虫

身上。一旦有适宜的条件,抱子就会萌发出芽管,这些尖状的芽管通过蝙蝠蛾幼虫

的口腔、气孔等一切有可能的通道侵入其体内,并在它的体内形成真菌丝。真菌丝

充分利用蝙蝠蛾昆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在其体内迅速蔓延。一种异物无端

侵入体内且不断蔓延,小小的蝙蝠蛾幼虫为此烦躁、痛苦,它在人类看不见的地下

苦苦挣扎。最终,一切挣扎都是徒劳,它死了。然后,风雪弥漫的冬天到了,一切

又陷入无边无际的沉默与深睡。

但风雪之下的另一个生命却在顽强孕育,它不会因外界的严寒而停止既定的进

程。来年春天,又一次春暖花开时,原本潜伏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真菌丝一点点冒

出了地面,它渐渐长成了一株紫红色的小草,顶端有一个菠萝状的囊壳。

至此,这场化蛹为蝶般的成长终于大功告成:原本普通至极的蝙蝠蛾幼虫在付

出生命的代价之后,和同样普通至极的虫草菌珠联璧合,生成了一种神奇的药材,

那就是名声在外的冬虫夏草。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23期

5.下列对“冬虫夏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蝙蝠蛾幼虫因意外遭遇而改变了生命轨迹而成了虫草菌

的营养。

B.真菌丝以蝙蝠蛾幼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为营养,次年冒出了地面成了“冬虫

夏草”。

C.蝙蝠蛾幼虫一旦死去就会成为虫草菌的营养,最终长成了“冬虫夏草”。

D.虫草菌在蝙蝠蛾幼虫付出了生命代价后,经过一冬天的孕育于次年长出地

面。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蝙蝠蛾幼虫生活在地表之下,原本与生活在地面的虫草菌井水不犯河水。

B.依靠地下水为媒介,虫草菌苑1子与蝙蝠蛾幼虫相遇,从而生成了一种新的

生命。

C.真菌丝一旦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形成并蔓延后,蝙蝠蛾幼虫就会烦躁、痛

苦,但它的一切抗争都是徒劳。

D.真菌孩子与蝙蛹蛾幼虫遭遇并黏附在它身上,这是一种机缘巧合。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若非蝙蝠蛾幼虫在生活过程中遭遇不幸,被虫草菌抱子侵入,蝙蝠蛾的生

命轨迹就可能不会改变。

B.边跳边飞的蝙蝠蛾到了冬天,就纷纷潜伏到冻土层中沉睡,等待次年春暖

花开。

C.蝙蝠蛾普遍至极,虫草菌也同样普通至极,这两种生命一旦相遇,就会形

成蜚声中外的冬虫夏草。

D.冬虫夏草的产生是蛹化蝶的成长过程,蛹就是蝙蝠蛾的幼虫,蝶就是长出

了双翅能够飞行的成虫。

参考答案:

5.C(C项说“蝙蝠蛾幼虫一旦死去就会成为虫草菌的营养”错,真菌丝入侵蝙

蝠蛾幼虫是在其活着时,真菌丝把蝙蝠幼虫折磨死的;其他选项的理解均为正确的)

6.B(B项中“依靠地下水为媒介”错。“雨水”应为地表水)

7.A(B项中“边跳边飞的蝙蝠蛾到了冬天就纷纷潜伏冻土层中沉睡”错;C项

中“这两种生命一旦相遇”的说法错,因为在地表两种生命相遇也不会成为冬虫夏

草;D项“蛹化蝶”在原文中是比喻说法。“蝶”并非指蝙蝠蛾的成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

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

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

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

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滔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

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己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渭

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日:“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

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

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渭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

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

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蓄。齐潘王之败济

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苗,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

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

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

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

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

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

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

君。

《史记•乐毅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报:报复

B.乃去赵适魏适:到……去

C.于是屈身下士下:降职

D.皆为郡县以属燕属:归属,从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西摧三晋于观津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使乐毅为上将军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齐之田单闻之

7.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者其先祖臼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

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B.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

/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C.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

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D.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

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潜王自高自

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

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

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

夺了乐毅的军权。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当是时,齐潘王强,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3分)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笛。(3分)

(2)从文章找出能直接表明乐毅有军事谋略和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

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5.答案:C(下:谦逊地对待)

6.答案:D(A.介词,对、向1/介词,在;B.介词,替/|动词,担任;C.介词,因为/|介

词,表目的,来;D.都是结构助词,的)

7.答案:D

8.答案:C(“故意不让……臣服”,无中生有。)

9.答案(1)①在这个时侯,齐潘王很强大,向南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昧。

(“是"、“南”、句式各1分)

②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

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罢”、“至于”、语意各1分)

(2)①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②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③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

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

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

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

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

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

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

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

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

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

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琏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

伯梁玷,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瑞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

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

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瑞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

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

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

主复业则还之。

B.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

原主复业则还之。

C.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

复业则还之。

D.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

主复业则还之。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

僚。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

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

闱”或“礼闱”。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

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

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

诏,让王来与梁瑶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

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参考答案:

7.C8.A9.A

10.(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

啊。(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

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发

语词、句末语气词、时间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

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该题中判断动词是关键一一“合

作”“听”“还”。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

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

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

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8.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D项,无“肱股之臣”。(敕:【名】1.皇帝,帝王

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

书)。2.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一白居易《卖炭翁》又如:敕书(皇帝

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

证)。)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

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十一古代军制。该题干中,A.C项考核“古代职官”。B项考核“古

代军制”。D项考核“文史典籍”。

9.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

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

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

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文中并没有提到太

后对陈武宠幸。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

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

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

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

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

键所在。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

发现,说法错误。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

译:(1)贼,残害;去,除去;困,困苦。句意2分;(2)疾,痛恨;以,因为;县令

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句意2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

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

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

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

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

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

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

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

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

做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

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该选择贤能的守官,

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

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

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

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

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

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

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

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琏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

使代替侯琏。与保定伯梁瑞,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

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班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

“近来因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

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琦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

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珏,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

人又反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

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

6.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日:“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

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

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

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

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

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

日:“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

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

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

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日:“陛

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

第,赐赍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

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

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

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

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谱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

《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

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

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微行:帝王或尊者隐藏自己的身份换装出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与:赞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启箧取一书而读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害II,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

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B.②⑨⑤C.②④⑥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

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足古今公理,

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

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3分)

(2)皆再拜日:“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4分)

参考答案:

5B6A7A8A9见译文

高三涪文答案

2013.0116

1.D(A幅、iffshan>咯kG/炮辂lud,厚践ql/独辟蹊名xitB.弋yi/颐yi,侪Ch6

i/Efji»轴承'垂直轴线zh6mC.妣pl/篇p】,缠、泄薄荷B6/漫利多销B6t

D.旗“ng/役jing.晤wfl/梧wO.歌落son/散兵游勇sdn)

2.C(C."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让人甫意,与句意不相符.A.比喻事情做的特

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的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B.形

容当面错过.D.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幅,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

3.D(A.成分赘余,处女作指的是一个人初次发表的作品,与“第T”重复,*去"第

T”.3.不仓逻58,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默念有交叉关系,不整并列.C句式杂修,

*去因为或者等原因造成的.)

4.C(题干是"我的心境”,自然连接的是,先从正面来说,然后是后面,接着是联

想,说明联想的庾因有二,最后一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是联想的绝句.)

5.B(道.方法、途径.)

6.6.A隹词,表承接.B.因,介词,趁机t介词,经由C.介词,凭r注词,后一动作

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降”而““以致”等.D.副词,表对已偿或发现

的强调.可僚为“原来是",连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

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恒1是并列关系.可泾为“就”,或不谈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毋个“则”字都用在建I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句里,表不分句

之间是并列关系.可泽为“就”,或不译.)

7.A(③是乐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破说赵晋普用《论语》治政)

8.A(错在“经过功臣的家□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济“

9.

(1)陛下认为天下狭d艰?向南北征过,现在正是时候.

得分点,小,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4生仃也.“杆句.

(2)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内婀广

得分点:再拜,古今异义,拜了两拜।所谓……也,固定结构।生死滑f:.使动用法.

(3)刑法是用它来惩治罪恶的,堂赐是用它来SB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米共同的道理.

辨分点,刑以惩罪,皆略句,以(之),酬.朝谢,通道,共同的道理,古-2通道吗.到

断句.

【参考注文】韩

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

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

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

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向南北(方向)征讨,

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

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

“太原阻挡着西、北边境,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处边境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

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

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未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

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

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

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

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

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

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

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

之业,多养些歌妓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

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

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