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知识培训_第1页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_第2页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_第3页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_第4页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的概念医院消毒是指在医院环境中杀灭或清除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媒介物是指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以及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物品。终末消毒是指在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是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的过程。清洁是指用清洁剂清洗物品上的污垢。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终末消毒方法包括一拆、二擦、三照、四铺。一拆指拆除床单位,清除病人使用过的物品。二擦是指一般病人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特殊病人则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或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三照是指用紫外线照射床单元30分钟以上,保持一米间隔并注意防护。四铺是指铺设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医院消毒隔离制度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医护人员上班期间应穿戴工作衣帽,每周更换一次。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或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持续使用4小时后需更换。3、保持病房与诊室的整洁。4、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运送患者的车辆应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5、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随脏随换。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要及时更换。6、各种医治、护理、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熏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非凡熏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医治室;熏染性敷料应放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处置。7、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结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用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8、体温计、医疗盘等物品用后应立即消毒。继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医疗装置等设备,每天清洗消毒1次,干燥保存。9、碘伏瓶、酒精瓶、棉球缸等,每周灭菌2次。无菌敷料包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次性医疗用品(棉签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10、垃圾及时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放置标识封闭运送作无害化处理,杜绝医疗废物回流市场。11、非凡区域(医治室、处置室、手术室等)布局公道,分区明确,标识分明,并有相应的消毒隔离制度。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例如:注射针、穿刺针、针灸针、外科手术器械、植入物、输血器材、输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气管插管、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移植器官、心脏导管、非一次性的窥器等。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2、中度危险性物品是直接或间接与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器材。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结肠镜、麻醉机管道、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口温/肛温计)、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度风险性物品是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东西。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要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风险的物品。比方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止血带、腋表、痰盂(杯)、便器、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固定电话等。低度风险性物品,宜采用低程度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置惩罚。无菌物品、药液开启后使用时间无菌纱布、棉球开启后应说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持物筒须注明开启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抽出药液如未能及时注射,应注明抽吸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要说明抽吸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含氯消毒液要求现配现用,使用中要加盖保存,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中的戊二醛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说明开启时间所用标签持物筒、棉球缸等灭菌之后必需说明开启时间的标签,必需使用3M胶带(也就是灭菌时灭菌包上所用的),上面说明开启时间。一次性医疗物品所用标签,可以用抠取纸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一切标签不得使用医用胶布。(包括拖布、抹布的标识)对酒精、碘伏的请求规定一律使用100ML酒精,100ML碘伏,因为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大于1000ML,两桶以上就要单独放入铁柜,大容量酒精、碘伏开启后用不完就要废弃,尽量减少浪费。无菌物品储存要求一、环境要求1.无菌物品储存柜(包括药品柜、液体柜),应便于清洁,不易生锈;保存环境应清洁、明亮、通风,照明光芒足够;温度低于24℃,湿度低于70%,每天有温湿度监测记录。2.手术室、医治室、换药室等采用天然通风的,当通风不良时可使用排气病强制换气;无菌物品保存环境均应每日清洁,物体表面及地面湿式擦拭,避免扬尘。3.灭菌物品应分类存放,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层大包装存放,存放位置相对固定,标识清晰;物品存放应距地面20cm以上,距墙壁5cm以上,距天花板50cm以上。4.灭菌时的不再使用储物槽,包括对纱布、棉球、器械的灭菌,一概使用小包装。包管同一中其它物品的有用期。二、职员请求1、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清点物品时以目测为主,减少触摸。2、必需手触清点时,应轻拿轻放,重点查看物品保存环境是否清洁、物品有用期、灭菌过程指示标志变色、灭菌包的外观质量等。3、使用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査看包装质量、有效期及包内物品质量。无菌物品取用遵守“左放右取,先进先出,上拿下补”的原则。摆放无菌物品时应按照有用期限依次摆放,有用期标志醒目,邻近过时的物品放在方便取用位置;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一个批次用完再放入下一批次,或将剩余少量未用完批次物品放在上层。从上往下按照高压灭菌、一次性医疗物品、药品顺序存放。无菌物品有用期1.使用棉布材质包装的无菌物品:保存环境能达到要求的有效期可延长到14天;保存环境不能达到要求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存放有效期7天。遇持续霉雨天气或沙尘天气保存期应缩减。2.使用一次性包装材质包装灭菌的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清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条件:①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用期为1个月。②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包装袋、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有效期为6个月。③硬质密封包装的有效期为6个月。3.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怀疑有污染、受潮或对灭菌包的包装质量产生怀疑时,应停止使用并对包内物品进行重新清洗、包装和灭菌。4.开放性储槽、器械盒等不能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5.灭菌器厂家指导意见与国家规范不一致时,遵循从严原则。消毒液配制方法(84消毒液原液为含有用氯4.5-5.5%)配置计算公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的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配置数量一所需原药量=加水量250ng/L有用氯(稀释浓度200倍)配制:84(原液)5m1+水995ml50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100倍)配制:84(原液)10u1+水990m11000mg/L有效氯(稀释浓度50倍)配制:84(原液)20m1+水980ml2000ug/L有效氯(稀释浓度25倍)配制:84(原液)40ml+水960ml浸泡物品的含氯消毒剂必须每日更换,同时监测其浓度消毒液配制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用氯500mg,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内,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用氯500mg/L的消毒液;放入2L水中就配成了有用氯250mg/L的消毒液。泡腾片的配制、使用相对比力方便。体温计的消毒方法1.体温表收回后,置于浸泡I中(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2.护士戴无菌手套后,将体温表取出,体温表甩至35度以下。(用清水冲洗)3.再将体温表用无菌纱布擦干放于干燥Ⅱ中,备用。4.浸泡I每日更换消毒液。5.每周更换灭菌一次。(夏季每周两次)注意事项凡误差在0.2摄氏度以上或玻璃管有裂痕的不能再使用。医院废物的分类收集与运送执行目录·医疗废物的处理锐器盒:盛放损伤性废物,一次性使用,一旦封口,无法打开。注射器和输液器的针头、缝合针、刀片、一次性镊子、玻璃安瓿等黄色医疗废物桶(脚踩):里面套黄色医疗废物袋,盛装感染性废物。输液器、注射器、输血器、输血袋、导尿管、集尿袋、氧气管(面罩)、雾化管、一次性手术衣、帽子、口罩、棉签、棉球、纱布、被血液污染的卫生纸和被服等。黑色垃圾袋:各种外包装袋:包括输液器和注射器的包装袋、输液贴的包装袋、纸盒、纸箱、药盒等输液瓶、青霉素类小药瓶都不属于医疗废物,是可回收垃圾,要求资质的公司专门收集,不能用于原用途。周转箱:在医疗废物运送过程当中,用于盛装经初级包装的医疗废物的专用。日常工作中不能直接盛裝医疗废物或者生活垃圾。标准防备的定义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有否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职员面部时,应当戴口和具有防滲透性功能的口罩、防护眼镜。3.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后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滲漏的隔离衣或围裙。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使用后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氛围传播的隔离与防备措施·接触以氛围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防备的根蒂根基上,还应采用氛围传播的隔离与防备。·有条件时,应收住单间,或同种熏抱病人住院病室。·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换。·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單,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氛围消毒。·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陪护人员串门,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外出。·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空气:紫外线消毒近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没有持续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紫外线消毒消毒方法紫外线灯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安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1.5W/m³,照射时间≥30min。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映照消毒。监测方法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我院采用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检测方法: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5分钟。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型新灯辐照强度>90uW/cm²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²为合格。紫外线灯管监测时间1000小时以内每半年监测一次大于1000小时每季度监测一次冰箱的管理用冰箱存放药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先将药品,尤其是开封后的药品放入密封的塑科盒或瓶中,苒入冰箱,以防药品受潮。(2)药品与冰箱壁之间至少留1~2厘米的空隙。(3)最好在放置药品的位置放一个温度计,以监测冷藏室内的温度。(4)发现药品与原有的性状不同,即使在有效期之内,.也应停止使用;如果在冷藏室保存的药品发生冻结,印使化冻后外观没有发生变化,该药品也不能再使用。冰箱消毒管理冷藏室温应恒定在2-8度,监测温度:每天用干净抹布擦拭一次,每周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清洁消毒一次,每周除霜一次,如冰箱有积水、污迹随时清理,保持冰箱干净整洁三十项消毒隔离方法与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废物处置惩罚条例》。2.重点检查治疗室、换药室及病房等区域的布局、分区及物品摆放的合理性。3.对于无菌物品应保证100%合格,专柜专放,按消毒灭菌先后顺序排放,包装外应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灭菌器编号、批次、打包者姓名;包装内应有化学指示卡,包装应无潮湿、破损,松紧适度;开包以后标注时间,有效期24小时。4.无菌盘:应现用现铺,标注时间(有效期4小时),并及时更换(肌注小壶加药)。5.无菌溶液应标注开启时间,根据用途有效时间为-无茵溶液有效时间≤4小时;配药、雾化等溶媒≤24小时;抽出药液≤2小时,故应现用现配;特殊药品如胰岛素,肌注常温保存,输液冰箱保存,应查看说明书。6.酒精/碘伏应保持密闭,每周灭菌2次,上标注灭菌日期。7.持物钳单包装一用一灭菌,II类环境,干罐标注灭菌日期、启用日期和时间,4小时更换。8.一次性无菌物品注意有效期,包装完好(打开的不可再存放),应一次性使用。9.治疗车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清洁(治疗盘、手消液及输注液体等),下层污染(利器盒、垃圾袋及使用后的物品等)。10.医务人员手卫生根据操作内容选择洗手、卫生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11.冰箱应整洁,无过期私人物品,每周清理,定期除霜,保存药品需登记。12.床单元晨、晚间护理,应一床一套(一次性)湿式清扫,扫床套总数不少于床位数,扫床套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