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3200字(论文)】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3200字(论文)】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3200字(论文)】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3200字(论文)】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3200字(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目录TOC\o"1-2"\h\u243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建议 113922一、审慎适用网络型寻衅滋事罪 17728二、明确区分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 25803(一)社会秩序破坏程度 228409(二)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 227778(三)防控监管阻碍程度 215742三、增设单位犯罪 35873四、增设罚金刑罚 427093参考文献 4摘要: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后,各种与之相关的网络谣言迅速传播且范围极广。面对网络谣言犯罪,刑法规制十分重要。我国现行刑法对网络谣言犯罪进行了一定的规制,但是仍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现行的网络谣言犯罪立法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罪名之间、刑法和行政之间适用难题和刑罚惩治过轻等困境。因此,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并对取消相关网络谣言罪名的适用,明确刑事与行政的界限,增加刑事主体责任和完善刑罚配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网络谣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刑法规制一、审慎适用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在2015年《刑(九)》中新添加的一条罪名,继续保留《网络诽谤解释》中关于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规定将会导致司法机关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产生矛盾。但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存在一定的立法缺陷,即并未全面概括虚假信息的类型。而此时寻衅滋事罪恰恰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来对其他类型的网络谣言进行规制。同时,为了有效打击网络谣言犯罪,应当提高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刑期上限以及对虚假信息的范围进行完善。在没有完善法律规定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于社会危害巨大的网络谣言还在肆意传播时,可以一定程度的适用寻衅滋事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设立并不是完全否定网络型寻衅滋事罪对网络谣言的适用,而是将其限定在一个范围之内适用。但是基于网络型寻衅滋事罪的作为口袋罪的弊端,定罪量刑时需慎重,或者在程序上增加需要上一级的法院审理等条件。这样既能保证罪责刑相适应,又避免该罪扩大化使用。二、明确区分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区分涉疫情谣言的行政与刑事责任的判定可以在实践中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秩序破坏程度在刑事制裁方面,《关于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强调要严惩的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造谣、传谣行为。目前,这两个要求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但是可以将《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如“致使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等,作为参考。虽然该标准是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为对象制定的,但笔者认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期间,相关的网络谣言范围更广,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与虚假恐怖信息的危害程度不相上下。如果造谣某高铁或航班飞机有新冠感染者等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后很有可能在未经查实情况下导致航班停止运行和进行大范围筛查等严重后果。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谣言罪的适用标准可以参照执行。(二)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在防治公众健康和安全工作中,针对不同目的的网络谣言,应区分造谣者与传播者的主观心态,并赋予其准确的定性。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的主观态度是知道自己的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个结果的产生是条件之一。主观上将虚假信息以为是真实准确的消息而传播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如果主观方面没有恶意,动用法律进行管制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是传播同样内容的谣言,由于传播主体的主观心态、传播范围的差异,所产生的危害也会有所不同。如,同样是编造口罩大幅度涨价,有的是了蹭热度引人注目获取关注,有的是为了抬高物价获取利益,有的是攻击政府的民生物资价格管控不力,故意营造对立的氛围为行为人的目的,主观故意不同,对具体案情在定罪和量刑上差别化对待。(三)防控监管阻碍程度重大卫生事件期间,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面对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威力和破坏性的网络谣言,如果对防控造成阻碍,那么很有可能会受到刑法规制。如果在网络中编造某地区出现患病的病例或者出现密接人群的谣言,造成当地或社区的隔离管制实施混乱,破坏了社会关于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和秩序管控。类似的编造某小区出现了传染病例等谣言,不仅引起大众的恐慌,也可能模糊社区的预防控制重点,导致防控措施不能真正到位,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应该制定更加细致的标准用于实践中的刑法规制。如多次导致数人无法进行核酸检测影响隔离措施实施的,应该作为某种罪名认定的参考标准。我们必须将公共卫生的秩序和防控作为保障目标,在面对各类网络谣言时对法律模式进行选择,如果能够对于公共卫生秩序的稳定影响不大或者易于维护的,我们应该遵循比例原则,处罚模式应该选择执法成本更小,具有灵活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胡乱捏造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漏洞,或明知是不实而故意散布,其主观恶意极大,客观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治安混乱。要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刑事追究。而面对言论犯罪时刑法应当遵循谦抑性原则。有些网上流言,尽管其传播面很广,但其危害程度并不高,不能作为一种犯罪的标准来看待。刑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国家对犯罪分子的刑罚,而且对于行为人应享有的权利进行捍卫义务。所以,在处理网络谣言难题的过程中,要慎重。防止过分地打击利用网络发布各种信息和言论,造成“寒蝉效应”1“寒蝉效应”:1“寒蝉效应”:在谈论表达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时候,人们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受到惩罚,或者面临巨额的赔偿,进而不敢发表言论,就像是在严寒的冬天里一只不敢发出声音的蝉。三、增设单位犯罪如今,无论是个人、公司或者工作室群体,还是因拥有大量粉丝流量的“大V”和营销号、“媒体号”等,他们通过发表言论来进行舆论引导。在他们的言语在社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传播虚假信息,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利。当今,网络谣言犯罪者很少是单独在网络上活动,其背后往往有着网络公关公司等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如果单位犯罪主体被忽略,那么真正破坏网络空间和平稳定的势力则会不断发展,网络谣言的散布会进一步猖獗。目前,法律没有规定此类单位的犯罪刑事责任。因此,有必要在法律层面充分考虑到网民背后的公司或团体可能以单位形式进行网络谣言犯罪。对于网络公关公司应当实行双罚,即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而“网络水军”的主要成员和组织者,可以按照共同犯罪的主犯来处罚。要对故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的单位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惩处,实现依法惩处。四、增设罚金刑罚维护公共秩序是设定罚金刑的目的。当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发现有利可图时,往往会铤而走险,付出的少量的成本而获取丰厚的利益。而当收益小于成本,甚至付出金钱的代价时,行为人便可能三思而后行。在刑罚带来的恶果大于违法犯罪行为带来的好处时,刑罚便发挥了应有的效果。若不能抑制行为人其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愿望,将使犯罪行为更加猖獗。而高于获利的刑罚只会让行为人望而却步。增设罚金刑,使行为人意识到不仅不能获得不正当利益反而可能被判处罚金的情况下,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此类犯罪。关于罚金的数额可以根据犯罪分子对社会秩序的危害程度,非法所得的多少,等来进行选择。如果网络谣言大面积传播,点赞转发的人数众多或者对卫生事件防控造成阻碍,情节严重的,罚金数额应当多一些,无法计算犯罪数额的,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情节较轻的,罚金数额应当少些,以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参考文献谢惠加,陈柳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当代传播,2021,(01).周振超,张梁.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的法理诠释与实践向度[J].理论月刊,2021,(01).陈小彪.网络谣言犯罪证明困境及其出路——兼论否定性命题之司法证明[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