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广丰区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B.①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③的粒子符号为Mg2.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蜡烛燃烧 D.菠萝榨汁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如图1所示,并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B.图2实验开始时密闭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C.由图3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将无法支持蜡烛燃烧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气体4.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③饱和NaCl溶液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CO2混有HCl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BCuO混有碳粉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C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DCu(NO3)2溶液混有CuCl2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A.A B.B C.C D.D6.氮化镓可用作制芯片材料。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C.图中x=18D.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17.下列有关CO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CO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CO与CO2可以互相转化C.CO与CO2中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相似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8.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与试管1相连的电极是负极C.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9.向①、②、③三只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图Ⅰ所示为充分溶解后的三只烧杯中的现象;图Ⅱ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据图Ⅰ可知,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此温度时NaNO3的饱和溶液B.据图Ⅰ烧杯①③中的现象可知,图Ⅱ中乙可代表NaNO3C.据图Ⅰ烧杯②③中的现象可知,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D.据图Ⅱ可知,t1℃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0.铝热焊是铁轨焊接的常用方法,其化学原理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A.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B.不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不按分类投放垃圾12.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与足量O2反应,测得反应后气体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是()A.1g B.3g C.5g D.7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1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3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盐酸体积相同)。(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无明显现象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实验结论铁、铜、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一试管中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1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我们一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请你依据结论写出相应的步骤和现象。步骤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燃烧需要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________________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5.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的实验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2)铁丝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乙同学的实验中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4)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复燃,在氧气中复燃,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做木炭燃烧实验时,应将红热的木炭从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底,目的是________。16.下列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一)原理分析:(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_____。蒸馏蒸发结晶吸附过滤(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步骤;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二)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_____、_____、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在过滤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三)迁移应用沂源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_____(填“②”或“③”或“④”等序号)(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填选项序号)A杀死水中的细菌B减少水中的氧气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D分解有毒物质(3)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1)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18.向盛有2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倒入5克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质量为2.4克,试计算:(1)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是_____克;(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1)石蕊小花放入集气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可以省略,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①的质子数即原子序数是17,对应的元素为氯元素,元素名称中不带“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③的电子数为:2+8=10,核内质子数为12,质子数比电子数大2,粒子为阳离子,符号为Mg2+,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菠萝榨汁是将菠萝中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B【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1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项正确;B、由图3可知,实验开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说明实验开始时密闭装置内不是纯净的氧气,故B项错误;C、由图3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就会熄灭,所以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一定值时将无法支持蜡烛燃烧,故C项正确;D、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空气中氮气不支持燃烧,蜡烛燃烧后有氧气剩余,所以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气体,故D项正确。故选B。4、C【详解】因为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是因为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除掉了水后就不会反应了,因此颜色不变,同时氢氧化钠的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所以甲内含有氢氧化钠也可以将反应改变。故选C.5、D【详解】A、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错误;B、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而碳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不能除去杂质,反而消耗了氧化铜,故错误;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后可以除去氯化钙,但是引入了碳酸钠杂质,故错误;D、Cu(NO3)2溶液混有CuCl2加入适量AgNO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铜,且不生成其他杂质,故正确。故选D。6、D【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图可知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正确;C、镓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31,则其核外电子数也为31,故x=31-2-8-3=18,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有数字表示质子数,不表示中子数,根据原子结构图不能知道镓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1,错误。故选D。7、B【详解】A、与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4,化合价不相同,说法错误;B、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与可以互相转化,说法正确;C、与中组成元素相同,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二者分子构成不相似,说法错误。D、中混有少量的,因为二氧化碳较多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性考查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二者的相互转化,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详解】A、试管1与负极相连,产生氢气;试管2与正极相连,产生氧气,选项错误;B、由电解水实验图可以看出试管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选项正确;C、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选项错误;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B。9、B【详解】A.据图Ⅰ可知,烧杯②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钠晶体,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此温度时NaNO3的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据图Ⅰ烧杯①③中的现象可知,③的温度比①高,①中溶解10g硝酸钠,③中溶解25g硝酸钠,相同量的水中,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越多。故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而乙不能代表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故B符合题意。C.据图Ⅰ烧杯②③中的现象可知,③的温度比①高,①中溶解10g硝酸钠,③中溶解25g硝酸钠,相同量的水中,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越多。故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故C不符合题意;D.据图Ⅱ可知,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假设为Sg,所以它们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是置换反应。故选C。11、D【详解】A、排放达标的工业废水,有利于保护环境,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B、不露天焚烧树叶、秸秆,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C、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D、不按分类投放垃圾,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值得提倡,符合题意。故选D。12、B【详解】由于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不能与氧气反应,而一氧化碳能,所以气体的增加值即为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解之得x=7g;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7g=3g;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检验产物CO2水沸腾,液滴飞溅铜生锈需要氧气锰铁铜【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物CO2;(2)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禁止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图1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水剧烈沸腾,液滴飞溅;(3)①和②中变量为氧气,所以考查氧气与铜生锈有关;(4)根据实验现象,锰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大于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故锰的活泼性大于铁,铜不与盐酸反应,故铜最不活泼,从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锰>铁>铜;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14、将卵石和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卵石不燃烧,木条燃烧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上蜡烛很快熄灭分别用火柴点燃纸屑和煤块纸屑燃烧,煤块不燃烧【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详解】将卵石和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卵石不燃烧,木条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上;观察到蜡烛很快熄灭;说明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分别用火柴点燃纸屑和煤块;观察到纸屑燃烧,煤块不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5、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Fe+2O2Fe3O4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浓度防止氧气逸出,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详解】(1)在该实验装置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因此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物的温度较高。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3)乙同学的实验是利用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因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4)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没有复燃,在氧气中复燃,空气与氧气的不同之处是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做木炭燃烧实验时,应将红热的木炭从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底,目的是防止氧气逸出,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16、颗粒大小漏斗玻璃棒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C肥皂水加热煮沸【解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杂质的,据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蒸馏除去。【详解】(一)原理分析:(1)不溶性固体小颗粒通过过滤除去,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可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蒸馏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