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B.将1.0L酒精与1.0L蒸馏水混合得到2.0L溶液C.用5.0g氢氧化钙投入95.0g水中配制5.0%的氢氧化钙溶液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3.醋是我们宝鸡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苹果醋”中主要成分之一是苹果酸(C4H6O5),下列关于苹果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4gB.一个苹果酸分子含有70个质子C.一个苹果酸分子含15个原子核D.苹果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4:3:40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5.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B.镁的化合价+2价:Mg2+C.3个氧分子:3O2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6.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HClKCl B.BaCl2Na2SO4Na2CO3HClC.CuSO4NaOHKNO3BaCl2 D.KClAgNO3HClHNO37.甘氨酸是最简单的氨基酸下列有关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B.甘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每个甘氨酸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D.甘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

)A.闪电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9.对下面符号或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B.NO2、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D.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属于同一元素10.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原理为:3C+S+2KNO3X+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A.K2S B.H2O C.SO2 D.K2SO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为缓解雾霾频发天气,我市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并着力改变居民取暖方式,例如: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雾霾天气市民外出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小刚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在A、B两装置中他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A装置B装置现象________现象_________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验证的性质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A观察颜色B加稀盐酸C在空气中灼烧(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装置实验前/g实验后/gC198.0205.2D221.0225.4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1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B钾长石(主要成分K2O·Al2O3·6SiO2)C赤铁矿(主到成分Fe2O3)D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下图为探究金属相关性质的实验。①上图甲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②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③上图实验乙中,通过对比A和B中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对应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绿色物质。经查阅资料发现,该物质为铜绿一—化学式为Cu2(OH)2CO3,你推测是铜与空气中的O2、_______和______(本问的2空均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_________。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②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银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④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16.小明农贸市场买回一包化肥,化肥包装上的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肥中C、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该化肥中N、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详解】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选项正确;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到试管内,选项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如果将瓶塞斜放或正放,桌面上的污物会随塞入瓶污染瓶中的药品,所以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2、D【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B、分子间有间隔,故将1.0L酒精与1.0L蒸馏水混合无法得到2L溶液,错误;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5.0g的氢氧化钙无法全部溶解于95.0g水中,错误;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正确。故选D。3、A【解析】A、根据苹果酸的化学式,其相对分子质量=12×4+1×6+16×5=134,没有单位g,选项A错误;B、碳是6号元素,1个碳原子含有质子数为6,氢是1号元素,1个氢原子含有质子数为1,氧是8号元素,1个氧原子含有质子数为8,所以苹果酸含有总质子数=6×4+1×6+8×5=70,选项B正确;C、一个原子含有一个原子核,苹果酸由4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组成,所以一共有15个原子,对应15个原子核,选项C正确;D、C、H、O质量比=(12×4):(1×6):(16×5)=48:6:80=24:3:40,选项D正确。故选A。【点睛】原子序数=质子数;一个原子具有一个原子核。4、B【详解】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元素到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锰元素质量没变,由于生成了氧气,反应后固体质量在不断减少,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当反应完毕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B正确;

C、在没有加入氯化钠之前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是零,故C错误;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5、C【详解】A、两个氢原子应为:2H,H2是氢气的化学式,表示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选项A不正确;B、表示镁的化合价+2价应为:,Mg2+表示的是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选项B不正确;C、表示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标上数字,因此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选项C正确;D、钡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因此氯化钡的化学式应为:BaCl2,选项D不正确。故选C。6、D【解析】A、由于FeCl3溶液显黄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是NaOH溶液,在分别加入剩余的无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稀盐酸,则最后一种物质是氯化钾,故A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与另外的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盐酸,分别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能使沉淀溶解的,说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钠,不溶解的是硫酸钠,故B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C、由于CuSO4溶液显蓝色首先鉴别出来,能与CuSO4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BaCl2溶液,最后一种溶液是KNO3溶液,故C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D、由于硝酸银与氯化钾、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Cl、HCl,故D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故选D。7、C【解析】A、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错误;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达到千或万甚至几十万,甘氨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C、甘氨酸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每个甘氨酸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选项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甘氨酸化学式为C2H5O2N,其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24:5:32:14,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错误。故选C。8、A【解析】A、闪电是大气中产生的电火花,属于一种放电现象,与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故A正确;B、酸雨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形成的酸雨,故B错误;C、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向空气中排放一些含氟的物质造成的,故C错误;D、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9、C【解析】试题分析:A.Fe2+、Fe3+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铁元素,但离子所带电荷数不同,不是同一种离子,说法错误;B.NO2、N2O4化学式不同,是不同的化合物,说法错误;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铵根中氮元素为-3价,硝酸根中氮元素为+5价,说法正确;D.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二种微粒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说法错误;故选C考点:元素种类的判定;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0、A【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K2S。故本题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天然气取暖,减少煤炭的燃烧等CO或SO2等带防雾霾的口罩等【详解】着力改变居民取暖方式,例如:用天然气取暖,减少煤炭的燃烧等;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雾霾天气市民外出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带防雾霾的口罩等。【点睛】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石蕊变红由低到高依次熄灭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A装置:二氧化碳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现象是石蕊变红。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B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验证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AlFeCuFe+CuSO4=FeSO4+CuA减小2Cu+O2+2H2SO4=2CuSO4+2H2OSO2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20.4g46.4%偏小偏大【详解】(一)(1)金属材料,人类使用的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Cu;(2)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A、黄铜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颜色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B、黄铜是铜锌合金,加入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在空气中灼烧,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黄铜变为黑色,黄金与氧气不反应,故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1)①铜能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减小;②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两个方程式合并为:;(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该气体是:SO2;(3)方案2产生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方案1更合理;(三)1、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其影响实验结果;2、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使其充分吸收,减少误差;3、①由资料可知,氢氧化铜的分解温度较低,故一开始是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故图中F点对应的m=27.6g-(205.2g-198.0g)=20.4g;②由图可知,最后剩余固体是氧化铜,氧化铜的质量为16.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与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相等,故铜元素的质量为:,故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③若缺少装置E,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D装置吸收,使得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计算得出的碳酸铜和碳酸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偏大,故x的值偏大,从而使计算得出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偏小,氢氧化铜生成水的质量偏小,进而导致计算得出的氢氧化铜的质量偏小,导致y的数值偏小,氢氧化铜生成水的质量偏小,故计算得出的结合水的质量偏大,导致z偏大,故填:偏小;偏大。14、AC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熔点低隔绝氧气H2OCO2③④【详解】(1)A、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B、K2O·Al2O3·6SiO2由K、O、Al、Si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D、Fe3O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ACD;(2)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图甲中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②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熔点低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③A和B中不同的因素是是否与氧气接触,故可推知对应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④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