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1.(2023·山东模拟)1954年,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西方阵营首次公开分化。这年8月,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1月,中国又与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是因为()A.朝鲜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C.第三世界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日内瓦会议增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2.(2023·广西河池)1952—1953年,国家对高等学校院系实施大调整。调整后,综合大学数量大为减少,单科性专门院校则大量增加,工业院校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专科学校逐渐减少。此外,在调整过程中,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立。这些调整()A.得益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B.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最初萌芽C.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保证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3.(2023·江苏扬州)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为了便于人民大众理解,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突出宪法的时代性 B.突显宪法的严肃性C.便于推动普法教育 D.更好贯彻民主传统4.(2023·湖北模拟)《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立场态度,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下列1949—1956年《人民日报》关于国家话语部分核心词词频统计数据中,按年度顺序处于明显上升趋势的应该是()A.人民、新民主主义、苏联B.民主、革命、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和平、抗美援朝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5.(2023·湖南衡阳)1955年4月,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时说:“中国坚决相信,只要能够支持并遵守这五项原则,任何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都可以建立起来,并且可以巩固和发展下去。”由此推知,中国政府此行()A.加强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B.加强了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关系C.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交往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6.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7.(2023·湖南模拟)土改结束后,土地买卖现象开始出现,有的农户因为被国家征收部分土地而不得不再购买土地;有的农户因丧失劳动力,无力经营而卖地;有的农户因生活困难、负债、破产等而卖地。这表明()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成效有限B.新型农业生产关系亟待建立C.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D.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定弊端8.(2023·海南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9.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了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两次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到24个省区,向4000多万听众报告志愿军在前线作战的事迹;还利用广播、报刊、小册子、开会传达等方式扩大宣传。这些活动()A.保障了军事战争的胜利 B.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C.建立了爱国统一战线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0.1953年12月,某大资本家说:“做老板迟早死路一条,企业必须走联合国的道路。”材料中的“联合国的道路”实际上是指()A.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完全国有化C.建立生产合作社 D.走合作化道路11.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增长到361.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化是为了()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12.1953年,一位中央领导人说:“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这一认识()A.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C.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的同步发展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在外交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序号新中国外交制度建设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基本参照前苏联外交部的模式,筹建外交部各地区司局和职能司局的组织机构,构建外交部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②1950年初,外交部决定把中国人民大学等作为职业外交官培训基地。周总理还在1955年制定了《培养外交干部十二年规划》,健全外交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③新中国成立之初,有步骤地完善外交岗位体系和外交工作程序。根据调来的干部的语种和特长,规划了一个各地区业务司的编制,并把各司的各级干部配备好,以便全体干部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职④早在1952年第一次外交使节会议上,周恩来就提出了规章制度建设问题,强调“应当规定一套制度,大家必须遵守”。建国初期,外交部人事处就制定了有关人事工作方面的规定、办法、注意事项等40余种——摘编自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1.(2023·山东模拟)1954年,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西方阵营首次公开分化。这年8月,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1月,中国又与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是因为()A.朝鲜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C.第三世界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日内瓦会议增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解析]根据“这年8月,中国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1月,中国又与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可得出,这一年4月—7月,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走向国际舞台,使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第三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广西河池)1952—1953年,国家对高等学校院系实施大调整。调整后,综合大学数量大为减少,单科性专门院校则大量增加,工业院校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专科学校逐渐减少。此外,在调整过程中,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立。这些调整()A.得益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B.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最初萌芽C.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保证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解析]结合所学,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这一时期国家对高校实施的大调整明显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项;“保证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江苏扬州)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为了便于人民大众理解,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突出宪法的时代性 B.突显宪法的严肃性C.便于推动普法教育 D.更好贯彻民主传统[解析]依据材料“为了便于人民大众理解”可知,修改以后,老百姓更加能够理解宪法的内容,体现了宪法是为人民服务的,便于推动普法教育,C项正确;材料中进行文字的修改,并不是要突出宪法的时代性,排除A项;宪法表述的修改对严肃性并没有任何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贯彻民主传统,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湖北模拟)《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立场态度,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下列1949—1956年《人民日报》关于国家话语部分核心词词频统计数据中,按年度顺序处于明显上升趋势的应该是()A.人民、新民主主义、苏联B.民主、革命、土地改革C.社会主义、和平、抗美援朝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6年,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其在《人民日报》中的出现频率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在1956年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非该时期的上升核心词,排除A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其使用频率不应保持上升趋势,排除B项;抗美援朝在1953年已结束,不是1954到1956年间上升的核心词,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湖南衡阳)1955年4月,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国家会议时说:“中国坚决相信,只要能够支持并遵守这五项原则,任何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都可以建立起来,并且可以巩固和发展下去。”由此推知,中国政府此行()A.加强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B.加强了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关系C.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和平交往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1955年4月”“亚洲国家会议”“只要能够支持并遵守这五项原则,任何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都可以建立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亚洲国家会议上,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了亚洲国家间的友好关系,B项正确;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非洲国家,排除C项;D项错在“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项。6.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解析]根据材料“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当侵略者伤亡惨重,被迫求和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得审时度势,把战争停下来,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新中国的建设,B项正确;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只是抗美援朝出发点之一,谈判的根本出发点是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中“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符,排除。故选B项。7.(2023·湖南模拟)土改结束后,土地买卖现象开始出现,有的农户因为被国家征收部分土地而不得不再购买土地;有的农户因丧失劳动力,无力经营而卖地;有的农户因生活困难、负债、破产等而卖地。这表明()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成效有限B.新型农业生产关系亟待建立C.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D.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定弊端[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土地改革虽然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不足,农民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受限,农民自主支配土地买卖可能会使土地改革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必须加速推进,才能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需求,成就巨大,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于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海南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巩固新生政权,A项正确;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与之后重大节日突出国家形象符号无关,排除B项;提高新政权在民众中的认同感,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些国家形象符号并不能直接体现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排除D项。故选A项。9.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了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两次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到24个省区,向4000多万听众报告志愿军在前线作战的事迹;还利用广播、报刊、小册子、开会传达等方式扩大宣传。这些活动()A.保障了军事战争的胜利 B.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C.建立了爱国统一战线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抗美援朝总会组织赴朝慰问团、宣传志愿军在前线作战的事迹等活动,其目的在于揭露美国侵略行径和树立志愿军正面形象,这为战争胜利奠定了舆论基础,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故B项正确;“保障了军事战争的胜利”说法夸大,故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0.1953年12月,某大资本家说:“做老板迟早死路一条,企业必须走联合国的道路。”材料中的“联合国的道路”实际上是指()A.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完全国有化C.建立生产合作社 D.走合作化道路【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的道路”实际上是指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故A项正确;企业完全国有化不是1953年国家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的改造措施,故B项错误;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是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无关,C、D两项错误。11.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增长到361.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化是为了()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1953年,因此这一时期政府提高农业税主要是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与农业税增加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征收粮食税与全面恢复国民经济无关,排除D项。12.1953年,一位中央领导人说:“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这一认识()A.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C.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的同步发展【解析】当时中国发展工业需要农业的支持,实现农业合作化可以更好地为工业做出贡献,符合当时中国国情,C项符合题意;这一论断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违背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