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雁门太守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雁门太守行唐·李贺原文译文鉴赏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炼字:“黑云”一词营造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也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军中号角声震天动地;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内容:“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鼓角齐鸣,杀声干云,战争是残酷的,而“秋色”又是美丽的,将反差极大之事凝于一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雄浑壮烈之美。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做了铺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内容:“半卷红旗”写乘夜奔袭之状。“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视,(将士们)手携宝剑,视死如归。用典: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之士的典故,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提携玉龙”是提着宝剑的意思,表现出官军将士们的忘身报国之情。情感:“提携玉龙为君死”直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达了官军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主旨: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场面,准确地表现了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斗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一、选择题1.下列对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B.首句写景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借日光显示敌军威武雄壮。C.诗人引用“黄金台”的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D.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首句意为:敌军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首句写景又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并借日光显示了守军将士的威武雄壮。选项中“借日光显示敌军威武雄壮”有误。故选B。2.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第四句是说边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丽。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说明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穀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然凝重的氛围,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并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边塞风光的秀美”;故选C。3.下面对《雁门太守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白天的画面,既是写景,也是写事,用“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渲染出紧张的气氛。B.第三四句分别从视听两方面写出阴寒惨切的战地场面,正面写出战争的悲壮。C.“半卷红旗”写出了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D.结尾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招揽天下之士的典故,点明诗作主旨,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忘身报国之情。【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写法及感情。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本项中的“视听两方面”“正面写出战争的悲壮”错误,应为“三、四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从侧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故选B。4.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借黑云显示守军严阵以待的士气。B.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战场的悲壮气氛,表现了战斗的激烈残酷。C.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D.全诗多处使用描绘色彩的词语,形成一种浓墨重彩的美,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A.首句句意: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以“欲摧”两词,更突出来势之猛烈,刻画了危险的情状,接着“金鳞”借代战士的铠甲,写军容整肃,军威雄伟,表现了将士们的临危不惊之气概。选项“借黑云显示守军严阵以待的士气”有误。故选A。5.选出下列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B.首联写景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C.颔联先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D.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C.颔联先后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故选C。6.选出下列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的抒情诗。首句一个“压”字,写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次句则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B.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但在“角声满天”中,边塞大地呈现出斑斓色彩,富有生机。C.后四句写战场上夜寒霜重,将士们面临困难,却满怀壮志豪情,引用燕昭王的典故,含蓄地抒发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心愿。D.这首诗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用词色彩秾艳,既新颖,又显得很妥帖。【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B.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选项中“边塞大地呈现出斑斓色彩,富有生机”有误;故选B。7.阅读诗歌《雁门太守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律诗,诗的前六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景叙事,最后两句“报”和“死”两个动词,前后呼应,直抒胸臆,具有极强的震撼力。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黑”一“金”,给事物涂上浓重的色彩,表现敌军的气焰嚣张和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两相比照,爱憎分明。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通过听觉、视觉描写,渲染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活用燕昭王在易水筑台纳贤的典故,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鉴赏。A.“这是一首律诗”有误,《雁门太守行》不属于律诗,而属于七言古诗。“诗的前六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景叙事”有误,此诗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故选A。8.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出了惨烈悲壮的战地景象;秋色中,号角声震天动地;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敌军半夜突袭“我”军,已到易水,此时天寒霜降,“我”军红旗半卷,战士无力击鼓,斗志难振。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奋战沙场、报效朝廷的决心。【答案】C【详解】考查诗歌赏析。C.“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这两句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但是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并非“‘我’军红旗半卷,战士无力击鼓,斗志难振”;故选C。9.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了“黑”“金”“燕脂”“紫”“红”等浓重色彩,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以色彩斑斓的战争风云,构成了悲壮、奇特的意境。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正面描写战争的规模。C.“临易水”表达出将士们悲壮激烈的豪情;“霜重”点明天冷霜重,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战争形势的严峻。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边城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答案】B【详解】考查诗歌赏析。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侧面写战争,给人以悲壮之感。故选B。10.选出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方孤城扑来;我方将士泰然不惧,准备出击;角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盆花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极箔产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山东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幼儿戏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原理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运动选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程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文学批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食品营养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天气与气候
- 四级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运用HFMEA品管工具优化临床安全输血流程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护理部联合临床输血科信息处)
- 《商务沟通-策略、方法与案例》课件 第八章 求职沟通
- 法律思维及案例培训
- Meta分析高分文献汇报课件模板
- 养老院各职位岗位职责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沟设计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燕窝采购合同模板
- 小学五年级下册外研版英语:Module 5 模块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