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卷_第1页
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卷_第2页
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卷_第3页
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卷_第4页
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四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③①是消费者 B.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2.(2分)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3.(2分)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D.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4.(2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5.(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6.(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 B.枯草杆菌 C.葫芦藓 D.蝗虫7.(2分)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8.(2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9.(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A.捕食 B.共生 C.合作 D.竞争10.(2分)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11.(2分)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 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2.(2分)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13.(2分)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14.(2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能适应生存的环境,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环境 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既有互助也有斗争 C.阳光对植物有决定性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D.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不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15.(2分)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二、综合题。(共30分)16.(6分)请根据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2)蛇与鼠的关系是。17.(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参与物质循环的.(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如果大肆捕杀鹰之后,兔群数量的变化是.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原因是.18.(5分)如图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请补充完整。①②③④⑤。19.(13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是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③①是消费者 B.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C.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大多数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所以①是生产者,②③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A错误;B、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生物成分,但是还缺少非生物成分,B错误;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正确;D、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但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①→②→③,因此不存在食物网,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书写。2.(2分)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解答】解:在寒冷、干旱新疆与温暖、潮湿的广东,不同的主要发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广东,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在寒冷、干旱的新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要比温暖、潮湿地区要少。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3.(2分)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D.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绿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最终形成了土壤,表明地衣生物能影响环境。D、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4.(2分)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A.调查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解答】解: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应采用调查法。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选:A。【点评】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以对象总体中抽出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考察,并由样本情况推断总体情况的调查方式。该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区分为随机抽样调查与非随机抽样调查5.(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正确;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正确;C、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少量的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错误;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6.(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 B.枯草杆菌 C.葫芦藓 D.蝗虫【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腐生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分解者。C、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属于生产者。D、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需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属于消费者。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7.(2分)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3)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4)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5)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BCD、小麦,蚜虫,细菌,都属于生物部分,BCD不正确;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8.(2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据此解答。【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A错误。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甲、乙、丙、丁不能组成了生态系统,故B错误。C、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故C错误。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9.(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A.捕食 B.共生 C.合作 D.竞争【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0.(2分)分析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C、图中表示出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此图没有表示出完整的生态系统,只表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故A错误,C正确;B、图中的生物只构成了食物链,故B错误;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组成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11.(2分)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 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A错误。B、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B正确。C、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C错误。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12.(2分)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解: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营养级最高的是肉食大型鱼,所以肉食大型鱼数量最少。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的特点。13.(2分)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不仅是指生存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解答】解: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都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雷鸟的体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保护色,是对环境的适应;D、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14.(2分)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都能适应生存的环境,也以不同方式影响环境 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生物,既有互助也有斗争 C.阳光对植物有决定性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 D.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不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分析】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生存的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解答】解:A、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A正确。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互助合作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正确。C、生存的生物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阳光对植物有决定性影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C正确;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物之间的捕食和竞争会使大量个体死亡,这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5.(2分)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解答】解:A、一块农田,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B、一片小麦,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一群大雁,只是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一堆蘑菇,只有部分分解者,没有生产者、消费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所以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块农田。故选:A。【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二、综合题。(共30分)16.(6分)请根据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2)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1)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因此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少食物链越短,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2)蛇吃鼠,因此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故答案为:(1)4;草→鼠→猫头鹰(2)捕食关系【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和生物之间的关系。17.(6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草→兔→鹰.如果大肆捕杀鹰之后,兔群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因此人们应尊重生态规律,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分析】(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3)图中A二氧化碳,B氧气,C水和无机盐.【解答】解:(1)AC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作用是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草→兔→鹰,当鹰的数量减少时,兔的数量会因为天敌减少先增加,当食物草不足时数量会减少.可以看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3)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分解者(2)草→兔→鹰;先增加后减少;生态平衡(3)草原生物数量和种类少【点评】只要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结合题意,分析图片即可正确答题.18.(5分)如图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请补充完整。①生物部分②消费者③自动调节④能量⑤森林。【分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了食物链。【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是逐级递减,单向循环。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所以,①是生物部分;②是消费者;③是自动调节;④是能量,⑤是森林生态系统。故答案为:①生物部分;②消费者;③自动调节;④能量;⑤森林。【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9.(13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是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大山雀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