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说明1、任务来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在凤莲路改线工程,包括主道路、附属支路一、附属支路二。主道路起点顺接兴龙大道,东西走向,本次设计道路全长1500m,准路幅宽度2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双向四车道。纵断面最大纵坡2.15%,坡长140.0m。附属支路一设计全长160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度24米。附属支路二设计全长92.948m,标准路幅宽度7米,结合地勘资料和现场实际地形,边坡分段支护和地基处理详见表1、表2:边坡防护根据道路设计标高,将形成如下高边坡表1边坡分段支护一览表边坡编号边坡范围边坡类型边坡高度(m)安全等级破坏模式1K0+070-K0+250道路右侧永久填方边坡6~13一级圆弧滑动2K1+500道路末端永久填方边坡3~15一级圆弧滑动地基处理根据地勘资料,拟建道路下方存在1~15m的抛填土,根据抛填土的深浅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详见下表表2地基处理一览表里程桩号长度(m)抛填土厚度(m)处理面积(m2)地基处理备注K0+050~K0+2401908~147671强夯+分层碾压回填强夯面为路面以下8m,夯击能为5000KN.mK0+240~K0+5703301~78355翻挖+分层碾压回填K0+570~K1+2306604~1217032强夯+分层碾压回填强夯面为路面以下3m,夯击能为5000KN.mK1+230~K1+320901~32250翻挖+分层碾压回填K1+320~K1+4801604~134001强夯+分层碾压回填强夯面为路面以下3m,夯击能为5000KN.mK1+480~K1+500404~12500翻挖+分层碾压回填支路一K0+000~K0+1201204~82850强夯+分层碾压回填强夯面为路面以下3m,夯击能为5000KN.m支路二K0+015~K0+080557408强夯+分层碾压回填强夯面为路面以下3m,夯击能为5000KN.m设计依据2.1设计委托书;2.2《设计合同》;2.3《永川凤凰湖凤莲路改线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二二年六月);2.4主要规范、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18〕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9〕27号;结构设计标准边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永久边坡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大于2年。工程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勘察区属剥蚀、侵蚀地貌,整体呈北高南低的地貌形态。现状地貌受人类活动改造较大,人工填土分布广泛,为大面积人工填土覆盖,厚度较大,填土整体平坦,地形坡度整体<10°,主道路右侧由人工填土堆填形成陡坎,局部地形坡度可达45°。主道路地面最高处位于K0+520左侧,高程约291.6m,最低处位于K0+180右侧,高程约270.1m,高差约21.5m。附属支路一地面最高处位于K0+320左侧山坡顶,高程约300.2m;最低处位于K0+110处,高程约286.5m,高差约13.7m。附属支路二地面最高高程约288m;最低高程约284.0m,高差约4m。地质构造根据《重庆市构造纲要图》,拟建场地构造上处于石庙场向斜西北翼~核部,(详见图2.4-1: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岩层呈单斜产出,根现场调查测绘,场地岩层产状为120°~140°∠5°。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岩体结构面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在勘察区基岩露头处量测基岩体内发育两组构造裂隙:(1)J1裂隙:353°∠72°,间距2~3m,隙宽3~5mm,延伸长1~3m,无充填物,裂隙面平直光滑,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2)J2裂隙:307°∠69°,间距0.5~2m,隙宽3~10mm,延伸长1~3m,无充填物,裂隙面平直光滑,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岩层层面平直较光滑、略有起伏,闭合状,间距0.30~0.80m,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砂岩、泥岩及泥质砂岩各岩层接触面平直较光滑、略有起伏,闭合状,间距0.10~1.0m,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很差,均属于软弱结构面。根据实地地质调绘以及钻探揭露,岩体呈块状结构,基岩内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图2.4-1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地层岩性拟建场区内地层经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主要为人工填土覆盖,局部分布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泥质砂岩,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层(Q4ml)、粉质粘土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1)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勘察区内人工填土分布较为广泛。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泥岩块碎石组成,砂泥岩块碎石粒径大小不一,分选性差。碎石含量一般5~40%,粒径主要5~100cm,呈棱角状。整体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均为人工抛填,回填年限约1~3年,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9.1m(ZK172),整个场地均有分布。现有道路路基,填筑时间约5年,以粉质黏土、碎块石为主,结构稍密~中密,粗颗粒径大多处于2~30cm之间,含量约30~50%。(2)粉质粘土(Q4el+dl)褐色,一般呈可塑状,局部为软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场地经人工改造后,粉质粘土层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以下。根据现场勘察,场地区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原始地貌沟谷区,钻探揭露厚度0.3(ZK36)~5.9m(ZK237)。(3)淤泥质土(Q4el+dl)淤泥质土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勘察区内鱼塘底部和农田底部;由粉质粘土长期被水浸泡形成;呈流塑或软塑状,且富含有机质,高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差。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据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区内基岩主要为泥岩、砂岩、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分述如下:(1)泥岩(J2s-Ms)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砂质成分;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质软。钻探揭露表层强风化带厚度0.1~4.9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块状,中等风化岩芯主要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呈块状、碎块状,裂隙较不发育,岩体整体较完整。(2)砂岩(J2s-St)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质胶结;较硬。钻探揭露表层强风化带厚度0.2~3.5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芯整体较完整,主要呈短柱状、柱状。(3)砂质泥岩(J2s-Sm)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砂质成分;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质软。钻探揭露表层强风化带厚度1.0~1.9m,强风化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呈短柱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层岩主要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呈块状、碎块状,敲击无回弹,裂隙较不发育。(4)泥质砂岩(J2s-As)灰白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粘土矿物为主;细~中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质胶结;较软。表层强风化带厚度0.7~4.2m,强风化岩芯呈块状、碎块状,中等风化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短柱状,局部呈块状、饼状。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经勘察报告得知,附属支路一K0+193-K0+233段穿越积水区域,主道路K1+000和K1+360南侧零星分布有鱼塘,勘察期间鱼塘水深0.5-2.5米。临江河距主道路终点K1+500直线距离约100米,河水水位低于拟建道路标高,对道路影响较小。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雨季积水量大。在地势较高的斜坡及丘顶平台,地表水迳流条件较好,场地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地表水易下渗聚集于岩土体空隙内或排入临江河中。雨季施工应配备抽水设备或设置其他截排水措施。道路建设后部分鱼塘将不存在。地下水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层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部分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向斜坡下方或低洼处排泄。地形较低洼的地带,在雨季可能形成上层滞水。勘察区填土厚度较大地段地形平缓,有利于地下水汇集,在雨季大气降水渗漏入素填土中,场地内将存在上层滞水,即临时性潜水,旱季和雨后数日水量减少。人工填土结构松散~稍密,孔隙率较大,透水性较好,接受大气降水后垂直入渗,在基岩面及原始地面处富集地下水。粉质粘土层由于孔隙率较小,透水差,含水性差,水量微弱,为相对隔水层。(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裂隙中,由于区内地质构造简单,裂隙发育程度及连通性不高,故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上覆土层孔隙水补给,向斜坡下方或低洼处排泄。钻孔施工完成后,提干孔内循环水,24小时后进行水位观测,场地鱼塘附近和原始地形低洼处见有地下水恢复,如ZK112(标高269.18m)、ZK122(标高288.7m)、ZK123(标高290m)、ZK124(标高289.1m),但地下水位不连续,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区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汇水影响,雨季较丰富,旱季较贫乏,场区无统一地下水位。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勘察报告及资料分析,区内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其他典型不良地质现象如:主道路K1+480~K1+500区段左侧,出现一土体溜滑,滑体方量约1000m3,滑体后缘裂缝位于现有人工填土上,呈弧形,裂缝长约20m,宽2~3cm,滑动方向为N75E,滑体处于欠稳定状态。220kV苏城线高压铁塔位于该滑体的滑塌区、滑塌影响区内。滑塌范围内将来为主道路填方区域,道路施工后将消失, 除上述不良地质现象外,此次勘察期间,场地内未见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整体基本稳定。岩土设计参数素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勘察区内人工填土结构松散~稍密,粗颗粒粒径不均匀,填筑年限大于5年,根据根据地区经验,人工填土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天然重度γ取20.00KN/m3,综合内摩擦角取25°;饱和重度γ取21.00KN/m3,综合内摩擦角取21°。基底摩擦系数取0.20,负摩阻力系数取值0.25,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6MN/m4。将来场平填筑时(开挖反向台阶填筑),新、老(填)土界面取值如下:天然条件下,新、老(填)土接触面粘聚力取5kpa,内摩擦角取25°;饱和条件下,未做粗糙处理的新、老土接触面粘聚力取3kpa,内摩擦角取21°;经粗糙处理(开挖宽度不小于2m的反向台阶),且分层碾压回填后的新、老土接触面综合内摩擦角取26°。根据地区经验,天然条件下,素填土与基岩接触面粘聚力取3kpa,内摩擦角取22°;饱和条件下,土岩接触面粘聚力取2kpa,内摩擦角取18°。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指标根据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对粉质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表5.2-1。表5.1-1粉质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表土体名称重度kN/m3抗剪强度指标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基底摩擦系数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e(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内摩擦角φ(°)粘聚力C(kPa)粉质粘土天然状态19.80*11.4122.7215*0.25*150*40*60*饱和状态20.00*9.2515.74注:*为地区经验值。根据地区经验,天然条件下,粉质粘土与基岩接触面粘聚力取17kpa,内摩擦角取9°;饱和条件下,土岩接触面粘聚力取14.5kpa,内摩擦角取7°。由于场地内的粉质粘土厚度不均,而拟建大部分建筑的承载力要求较高,粉质粘土不宜作为基础的地基持力层。岩体物理力学指标据室内岩石试验统计成果及经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于表5.3-1所示。表5.3-1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表岩体名称天然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变形模量
(MPa)弹性模量(MPa)泊松比抗拉强度(MPa)内摩擦角(°)粘聚力C(MPa)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基底摩擦系数μ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psik(kpa)强风化泥岩*250*30*220*0.35*140强风化砂质泥岩*270*40*220*0.35*140强风化泥质砂岩*300*60*230*0.38*160强风化砂岩*350*80*250*0.38*180中等风化泥岩24.3424.573.191.76638.88772.1922.80.350.0722.730.22*40*270*0.40中等风化砂质泥岩24.6224.867.274.541648.021037.61228.90.320.1625.750.55*70*300*0.40中等风化泥质砂岩23.7824.0115.7810.693880.472105.42387.00.270.3529.280.95*180*500*0.45中等风化砂岩23.8724.1026.8419.807187.403371.73760.20.170.5434.221.63*300*760*0.55注:*为地区经验值。据钻探揭露,中等风化岩石大多较完整。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中14.2、14.3节,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折减系数取0.7,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取0.9,粘聚力折减系数取0.3,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边坡岩体及洞室围岩抗剪、抗拉强度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乘地基条件系数1.1再乘0.33的折减系数;在保证地基不受水浸泡且开挖后立即封闭的前提下,可采用单轴抗压强度天然值进行设计,否则采用饱和值。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因岩体裂隙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故岩体裂隙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50kPa,内摩擦角=18°。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22kPa,内摩擦角=12°。砂质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22kPa,内摩擦角=13°。砂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30kPa,内摩擦角=14°。泥质砂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28kPa,内摩擦角=14°。上为砂岩和泥质砂岩,下为泥岩和砂质泥岩时,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20kPa,内摩擦角=12°。支护措施根据《勘察报告》,结合道路总图最新设计资料,参照周边构筑物布局及现有支护形式,综合考虑,边坡治理支护如下:边坡范围边坡类型边坡高度(m)安全等级支护形式K0+070-K0+250道路右侧永久填方边坡6~13一级分级放坡+格构植草绿化K1+520道路末端永久填方边坡3~15一级分级放坡+格构植草绿化K0+070~K0+250右侧边坡边坡治理支护原则:采采用分级放坡+格构植草绿化,放坡坡率为1:1.75+1:2,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坡面采用格构+植草绿化护坡。坡脚结合排水沟设置护脚。K1+520道路末端边坡边坡治理支护原则:采采用分级放坡+格构锚杆绿化,放坡坡率为1:1.75+1:2,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坡面采用格构+植草绿化护坡。坡脚结合排水沟设置护脚。地基处理为消除人工堆填弃土高回填路基沉降问题,针对高回填区进行专项设计,根据道路设计标高结合现状地形,对该场地已回填的抛填土进行处理,具体为:(1)K0+240~K0+570、K1+230~K1+320、K1+480~K1+520支路二K0+160~K0+180,采用翻挖+分层碾压回填的地基处理方法。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与道路压实度对比取大值。(2)K0+050~K0+240、K0+570~K1+230、K1+320~K1+480、支路一K0+000~K1+120、支路二K0+015~K1+080,采用翻挖+强夯+土工格栅+分层碾压回填的地基处理方法。开挖基坑底部距离强夯边界线1.5m以上,夯击能为5000KN.m,本层强夯为两遍点夯后两遍满夯,直至满足收锤标准;最后一遍再用低能量1000kN·m满夯一遍,锤印1/3搭接。强夯层载荷试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180kPa。强夯完成后再铺设土工格栅以及分层碾压回填,土工格栅起铺于强夯面,共铺设1层,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进行静载监测;未铺设区域按道路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与道路压实度对比取大值。加筋分层碾压层载荷试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220kPa。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强夯参数的确定1)夯击能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强夯处理的加固影响深度,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表6.3.3-1,及上述地基处理技术要求。2)夯击次数点夯每点为12击,具体应按现场试夯试验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的平均沉降量不宜大于50mm,若超出要求时,应当调整夯击击数。(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若发生过大的隆起时,致使击数少于设计锤击数,应增加点夯遍数,施工参数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若夯坑过深,击数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击数,夯沉量未达到收锤标准时,应在夯坑中填筑中风化填料后继续夯击,直到夯击数达到设计要求与夯沉量满足收锤标准3)夯击遍数、夯击点距及夯击点布置本工程夯击四遍,夯点梅花形布置,前两遍点夯,最后两遍再用低能量(1000kN·m)满夯,锤印搭接。第二遍点夯结束后,推平并用12~15t压路机进行碾压一遍,碾压时相互搭接30~50c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也可用推土机碾压。强夯施工工艺参数初步设计详见下表:强夯施工工艺参数在强夯施工开始时,由设计人员,甲方及监理人员根据试夯情况作适当调整。4)处理范围处理范围见平面布置图。各个施工分区域的搭接宽度不小于3m,详见搭接示意图。5)最佳锤击数最佳锤击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具体操作方法:呈十字型夯锤中心点外2.0m、2.5m、3.0m、3.5m、4.5m处分别埋设小木桩,每进行一次夯击,测量小木桩的竖向位移和夯坑夯沉量,根据夯坑夯沉量与坑周隆起量,确定有效夯击数及施工夯击数。一般按设计锤击数或最佳锤击数试验确定的锤击数执行。6)间隔时间由于场地的人工填土渗透性较好可连续夯击,具体视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若含水量很大,特别是遇到夯坑内有积水情况时,间歇时间要延长,直到孔隙水压力基本消失。强夯施工要求1)夯锤:强夯锤质量可取18~20t,其底面形式采用圆形,直径2.5m左右,为了提高夯击效果,夯锤底面必须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250mm~300mm。2)脱钩装置: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臂杆端部是否设置辅助门架,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备定,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1)每个强夯施工分区不低于1000平方米。(2)施工顺序从四周向中间夯。3)施工要点(1)试夯:强夯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现场进行单点夯试验检验强夯效果,以便最后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调整设计参数。(2)平整场地:根据平面图中所列方法确定夯前地面高程,然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同时应认真查明强夯场地范围的地下构筑物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尽量避开在其上进行强夯施工,否则应根据强夯的影响深度估计可能产生的危害,必要时采取措施以免强夯施工对其造成损坏;平整场地还包括排除场地积水与挖除淤泥土层,清除耕植土、草皮等。(3)填料要求:夯坑填料采用中等风化石料,填料粒径不宜大于50cm。累积夯沉量为≤2m时,满夯前填筑一部分,填料颗粒不宜太大,粒径<30cm(在天气较好及填料厚度不厚的情况,可采用强风化石料);若累积夯沉量为>2m,填料采用中风化石料,填料粒径不宜大于50cm,并且再加一遍点夯,点夯要求如前所述。4)强夯施工的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推平高差控制在±20cm以内。(2)标出第一遍夯击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作记录。(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夯锤中心对准夯点,夯锤对中偏差不得超过10cm)。(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作记录。(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并作记录。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并作记录。(9)在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强夯施工注意事项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测量每击的夯沉量,根据实际情况可对夯击能、击数、夯击点间距作适当调整。4)每遍夯击整平后应测地坪标高。5)满夯结束后应立即用推土机推平,在必要时,采用人工整平,应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达到施工验收标准。6)在整个施工期间,夯坑及场区不应有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抽干或排除。7)在施工期间,如遇下雨,应在下雨前将夯坑填平或推平,并用压路机将表面压实,必要时在表层覆盖防水材料,尽量减少雨水流入夯坑。8)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强夯处理层以上地基的处理强夯处理层以上采用分层碾压+土工格栅,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进行静载监测且与道路压实度对比取大值,在道路范围内强夯层顶面铺设土工格栅,未铺设区域按道路专业技术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且与道路压实度对比取大值。分层碾压施工要求1)填料要求:填料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平整场地:当地表横坡陡于1:5时,应清除表土,并在基岩面开挖2~3米宽台阶,台阶的高度不宜大于0.5m。平整场地还包括排除场地积水与挖除淤泥土层,清除耕植土、草皮等;当表土层厚度大于0.3m时先压实表土层再进行填土。3)回填时分层厚度≤0.5m,再用15-20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4)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进行施工和检测。验收指标强夯层验收指标载荷试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180kPa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单孔平均值≥8击,整体平均值≥10击瑞雷波速度≥180m/s密实度最小值不低于0.93,平均值≥0.95。加筋分层碾压层验收指标载荷试验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密实度最小值不低于0.93,平均值≥0.95,并与道路压实度对比取大值质量检测1)检测内容: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及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必须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措施。2)检测时间: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1~2周的时间再对地基进行检验。3)检验方法: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应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地基密实度试验、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的物探试验(物探试验应做夯前和夯后对比试验),重型动力触探等。4)检验部位:各个强夯层均须进行质量检测。检验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程序的施工,施工完毕又对其进行检测。5)检验数量:具体检验点数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执行。密实度检测深度尽量大点,数量少点,深度建议超过6.0m,即开挖强夯影响深度。深层密实度的数量可根据现场试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6)通过测试应对经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及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加固深度进行评价。7)地基稳定以建筑场地稳定为前提,本次地基加固设计是在场地整体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土工格栅铺设施工要求就地选取符合要求的填料;也可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等材料,严禁采用淤泥、腐质土;当采用粘性土作为填料时,应在最佳含水量时施工。填料不得含有有机料及生活垃圾;填料粒径不宜大于填料压实厚度的2/3,且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有尖锐棱角的粗粒料应避免摊铺在铺设筋材的表层,回填料采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所规定的填料,回填料的摩擦角不小于35°,并应按相应施工规则进行施工。1)基槽:槽底平面尺寸一般大于处理范围外缘300mm;当纵向高度变化较大时,基槽底沿纵向可成阶梯状开挖,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0m;基槽底在横向的倒坡为3%~5%。2)加筋材料-整体钢塑格栅(1)原材料要求整体钢塑格栅要求以冷拉碳素弹簧钢丝、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抗紫外线、防老化助剂及其它增强改性物质,经挤出、复合的钢塑复合条带经向、纬向整体加工成型的钢塑格栅。聚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较高的刚性和韧性,较高的长期强度,良好的耐溶剂性,耐酸、耐碱和耐蒸汽性,以及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聚乙烯材料必须满足GB11115相关要求。受力材料冷拉碳素弹簧钢丝,采用的冷拉碳素弹簧钢丝要求机械性能好,满足GB/T4357相关要求。(2)成型工艺整体钢塑格栅采用先进的整体成型工艺,使得格栅条带交叉点的极限剥离力较交通行业标准(JT/T480-2002)提高了近17倍,达到500N以上。整体钢塑格栅的主要受力元件为条带内的碳素弹簧钢丝,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调整钢丝的直径和根数来改变筋带的拉力大小,生产不同拉力要求的条带,并配合网孔尺寸大小,以形成纵、横方向力学指标要求不同的单向、双向和双向异型等各种强度的整体钢塑格栅。(3)标称强度标称强度即破断强度要求,为材料破断时的极限标准值。在进行加筋挡墙计算时的重要参数,按照相关设计规范通过对极限标准值的折减取得设计允许值。(4)标称伸长率标称伸长率即破断伸长率要求,为材料破断拉伸时的伸长率。整体钢塑格栅标称伸长率为小于等于3%。伸长率的大小直接决定加筋挡墙施工和运行阶段的变形率,过大的变形率将导致加筋失效。(5)结点剥离力结点剥离力是条带交叉点剥离时的力学指标。整体钢塑格栅要求结点剥离力大于等于500N。结点剥离力格栅运输和施工中避免施工扰动,保证格栅整体性的重要指标。(6)条带宽度条带宽度是指土工格栅纵、横向条带的宽度。是整体钢塑格栅重要的物理指标,整体钢塑格栅每延米的条带宽度为14mm-23mm。(7)条带厚度条带厚度是指格栅纵横向条带的厚度。整体钢塑格栅要求条带厚度大于2mm,此时每根受力钢丝在外裹塑料中形成单独通道,具有有效的保护层厚度。(8)网孔尺寸网孔尺寸,是指整体钢塑格栅纵、横向条带之间的内空间距。整体钢塑格栅网孔在100mm-180mm。(9)碳黑含量整体钢塑格栅的外裹聚乙烯塑料要求碳黑含量必须不小于2%。(10)整体钢塑格栅应有出厂试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书,第三方送检项目为:标称抗拉强度、标称伸长率、条带宽度、条带厚度、结点剥离力、网孔尺寸,当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不予验收。3)土工格栅施工(1)施工前准备熟悉设计文件,做好现场材料核查。根据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和工期要求,做出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线测量:恢复原有中线桩,测定边界线线,设置施工用固定桩。水平测量:测量中线标高,并设置施工水准点。核对断面,复核横断面是否满足筋带铺设宽度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须提请设计变更。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有关规定进行场地清理、整平压实。(2)基槽工程基槽:开挖前应进行详细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基槽底应按设计文件开挖到设计标高;槽底平面尺寸一般大于处理范围外缘30mm;当纵向高度变化较大时,基槽底沿纵向可成阶梯状开挖,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米。槽底在横向的倒坡为3%~5%,且应与面板长度模数相一致。基槽检查:在施工前,必须经过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一般分段开挖,分段处理,分段验收,分段填筑。遇地下水时应做好排水。(3)加筋材料的铺设整体钢塑格栅下料:整体钢塑格栅下料应事先作好规划防止浪费。整体钢塑格栅与面板的连接:将钢塑格栅的一端制作成型后夹入预制面块,后采用钢筋插销连接上下两层面块。整体钢塑格栅铺设:整体钢塑格栅垂直于道路中线,铺设在压实整平的填料上,不得重叠,不得卷曲或折曲,不得与硬质棱角填料直接接触。整体钢塑格栅尾部的固定:为避免填料摊铺和碾压时对筋材的扰动,可在格栅的尾部采用适当的方法固定筋材。沿纵向在平面上形成折线或曲线时,在转角处设置的加强筋与设计的筋材不能直接接触,须在设计的格栅铺设好后,摊铺大于5厘米厚的填料,再在其上铺设加强筋。无需张拉,在填料表面顺直即可。(4)填料摊铺压实填料采集:按设计要求确定填料采集场,选好后,应按设计要求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T06)规定的击实方法,确定填料在施工状态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为填料压实过程中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填料摊铺:卸料时机具与面板距离不应小于1.5米,机具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材上行驶,并不得扰动下层筋材。可用人工摊铺货或机械摊铺,摊铺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机械摊铺时,运行方向与筋材垂直,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材上行驶或停车。填料压实:每层填料摊铺平整后应及时碾压。一般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先轻后重碾压,作业一般先从筋材中部开始,逐步碾压至筋材尾部。用粘性土作填料时,雨季施工应采取排水和遮盖措施。压实的检查:压实度的标准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防水、排水和其他工程:要求严格按设计做好防、排水施工及其他附属设施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有多年土工格栅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筋材,并由生产厂家派出专人进行施工指导,贯彻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危大工程风险控制要点本次设计范围内高填方为危大风险控制要点。高填方区危大工程应遵循“事先、事中、事后”三阶段全过程控制的原则,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高填方工程应先清表,且横向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不大于0.5m,宽度不小于1m,就地选取符合要求的填料;也可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砂砾、碎(砾)石、粉煤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培训教案
-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
- 服装批发市场房产转让协议模板
- 流行病怎预防
- 玩具公司法务聘用合同
- 挖掘机港口物流协议
- 酒店总经理任职合同及条款
- 私人影棚建造合同
- 矿山安全清罐施工协议
- 糖尿病分娩护理
- 大同市云州区殡仪服务馆和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一线带班》读书分享
- (完整版)政府项目申报及激励管理办法3
- 腾讯广告营销顾问(中级)考试必备题库(含答案)
- 护士护理VTE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连接器手册(中文版)
- 中小学主题班会-《科普知识主题班会》课件
- 带电宝典-配网不停电作业绝缘遮蔽
- 钙(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8-Grammar-Focus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