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_第1页
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_第2页
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_第3页
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_第4页
专题09 文言文对比阅读-【好题汇编】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专题09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嗟(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节)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夫不能利泽生民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2)尝诣灵祠求祷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无乃失于卑耶课内迁移(先帝不以臣卑鄙)(4)下以救贫民之厄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10.请将“也”“夫”“哉”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A.()

B.()

C.()11.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12.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13.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这里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又分别指什么?【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③定?”因为肃画④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⑤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删改)【注释】

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豫:同“预”,预先,事先。④画:谋划,筹划。⑤拊:抚摸。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见往事耳

见: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3)肃意尚轻蒙

轻:______

(4)遂往诣蒙

诣:______20.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像定?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2)肃于是越席就之。22.阅读【甲】【乙】两文,用出自甲文的成语填空。肃意尚轻蒙,只因蒙初不习文,学识浅薄,人称“______”;后过寻阳,与蒙论议,得五策,不由对蒙“______”。23.【甲】【乙】两文均以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对刻画吕蒙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大盖:车上的伞盖。②自下:指无骄傲之志,甘居人下,③抑损:克制、谦逊。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3)策驷马()

(4)然子之意自以为足()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C.妾是以求去也

御以实对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晏子怪而问之15.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1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既而归,其妻请去17.【甲】文和【乙】文都与劝谏有关:【甲】文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没有自我陶醉,反而冷静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齐威王不要(1);【乙】文中的御之妻将晏子乘车和丈夫驾车的表现进行对比,劝谏丈夫不要(2)。(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对比阅读气象万千◆黄图珌【甲】云霞雾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气也。气结成云,云散为□;气凝成雾,雾滞为□。春气温煦,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雾若烟而露若膏,定然阴雨。夏气炎烈,云有奇峰,霞饶文锦,雾蒸溽暑①,露拂南风。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冬气寒肃,云轻霞薄,风日并美,雾凝露结,霜雪交荣。故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______春夏秋冬之令节。【乙】夫风者,天地之呼吸气也,无声无形。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雨者,天地之熏蒸气也。夏天当热,凉则不晴;冬天应寒,暖则必雨。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露凝而为□,雨结而成□。霜降于秋杪②,能驱烦暑而豁新凉;雪骤于腊中,可杀诸毒而获丰兆。【注释】①溽(rù)暑:潮湿闷热之气。②杪(miǎo):末尾。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并()

晦()

雨()

骤()7.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8.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甲】文中画横线处(

)A.之 B.乎 C.而 D.也9.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10.请结合语境,在文中选择恰当的单音节词填入方框内。11.你的朋友想在节日出门拍摄风光明媚的照片。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词句,为他的出行整理天气观测指南。时间气象气温清明A_____温煦元旦云轻霞薄B______12.积累链接:请默写许浑《咸阳城东楼》的第二联。【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对比阅读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对楚王问(节选)宋玉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①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③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ǔ)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C.志怪者也〔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 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无马邪C.化而为鸟/学而时习之 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8.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9.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的壮美景象。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鲲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踔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10.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质。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11.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乙】僧澄波①善弈,余命霞裳②与之对枰③。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④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⑤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节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注释】①澄波:人名。②霞裳:人名。③对枰(píng):对坐下棋。④参错:杂乱不齐。⑤怀远:人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3)僧澄波善弈

弈:________(4)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曳:________2.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4.请你从感官角度,比较【甲】【乙】两文写景分别侧重于什么?5.请你概括【甲】【乙】两文写景的对象及其特点。【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古诗文联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游琅琊山记宋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①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②,兵后③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D.树林阴翳

(翳)遮盖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发而幽香C.行者休于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D.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遗德3.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B.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C.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D.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4.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5.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B.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C.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D.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6.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郗超①与谢玄不善②。苻坚③将问晋鼎④,既已狼噬梁、岐⑤,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⑥。吾昔尝与玄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⑦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大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有删改)【注释】①郗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善:关系友好。③苻坚:前秦君主。④问晋鼎:图谋夺取东晋政权。⑤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带地区。⑥济事:办成事情。⑦履屐:鞋履和木屐,形容不起眼的小事。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拨:选拔B.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漏:缺失疏漏C.人间颇有异同之论

异同:不同D.大功既举

举:举行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悉以咨之人间颇有异同之论B.愚以为营中之事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于时朝议遣玄北讨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吾昔尝与玄共在桓宣武府3.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见使才皆尽虽履履之间亦得其任4.翻译下列句子。(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5.甲文中诸葛亮知人善任,北上伐魏之前,他举荐了一批文臣武将,这些文臣武将的共同特点是①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中郗超力排众议,坚定相信谢玄的能力,这表明他既有先知先觉的本领,又有“②___________。”(用乙文原语句填空)的胸怀。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专题09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2024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嗟(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时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微①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②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③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C),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根据命题需要,原文有删节)注释:①〔微〕贫贱。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谋求利益。④〔无乃〕莫非,恐怕,表揣测。⑤〔及〕(恩惠)到。⑥〔物〕人,众人。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夫不能利泽生民查阅词典(①沼泽,湖泽。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2)尝诣灵祠求祷课内迁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无乃失于卑耶课内迁移(先帝不以臣卑鄙)(4)下以救贫民之厄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10.请将“也”“夫”“哉”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A.()

B.()

C.()11.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12.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13.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这里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乙文中也谈到了范仲淹的“进”“退”选择,又分别指什么?【答案】9.(1)加恩惠于人(2)曾经(3)地位低微(4)困厄10.A.夫B.哉C.也11.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12.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13.甲文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乙文中的“进”指当宰相,“退”指当良医。【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1)根据查阅词典法确定选③。“夫不能利泽生民”译为: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泽:加恩惠于人。(2)用课内迁移法解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为: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尝:曾经。据此推测“尝诣灵祠求祷”的“尝”理解为“曾经”,“尝诣灵祠求祷”译为:曾经去神祠求签祈祷。(3)用课内迁移法解释:“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社会地位低微。据此推测“无乃失于卑耶”中“卑”理解为地位低微,“无乃失于卑耶”译为: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4)根据语境推断法解释:联系上下句“上以疗君亲之疾”“中以保身长年”的意思“上可以治疗君亲的疾病”“中能够保身长年”推测,“下以救贫民之厄”中的“厄”的意思是“困厄”。“下以救贫民之厄”译为:下可以救助贫民的困厄。1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联系上文可知,这里是范仲淹描述了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表现后发出慨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的,是什么呢?而“嗟夫”常放在句首,表示慨叹。所以“夫”应放在A处。B.联系上文可知,有人认为不当宰相当良医“无乃失于卑耶”,范仲淹回答“唉,怎么会如此呢”这里表示反诘语气。而“哉”是语气助词,常用来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或“呢”。“岂为是哉”意思是:怎么会呢?所以“哉”应放在B处。C.联系下文“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可知,范仲淹认为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治疗君亲的疾病,下可以救助贫民的困厄,中能够保身长年。这是肯定的。而“也”放在句末常用于加强语气或表达确定的语气。“果能为良医也”意思是: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所以“也”应放在C处。1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意思是: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矣”是文言助词,用于句末;“夫”文言发语词,用于句首,“……者”表判断;据此断句为: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大丈夫:有志向、有抱负的男子;志:志向;相:当宰相;理则当然:道理当然是这样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1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联系上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这里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表达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之心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由乙文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可知,这里范仲淹的“进”指当宰相以利泽万民,“退”指当良医,以疗君亲之疾,贫民之厄,保自身长年。表现了范仲淹一生只想辅佐明君治理国家,为百姓谋利造福的利泽苍生之心。【参考译文】:【甲】: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他们在朝为官也担忧,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乙】:范仲淹还未显达时,曾经去神祠求签祈祷,说:“将来我能当丞相吗?”(然后抽签)结果表明不可以。然后又(再次求签)祈祷,说:“不行的话,那我就当个良医。”结果表明还是不可以。过了一会儿,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的志向。”某一天,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恐怕有一点太卑微了吧?”范仲淹回答说:“唉,怎么会如此呢?古人说:‘常常善于挽救他人,因而才没有被遗弃的人;常常善于拯救万物,因而也没有被废弃的物’,能够普济万民的,当然只有宰相能做到。既然(求签结果表明)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救人利泽万物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治疗君亲的疾病,下可以救助贫民的困厄,中能够保身长年。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③定?”因为肃画④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⑤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删改)【注释】

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豫:同“预”,预先,事先。④画:谋划,筹划。⑤拊:抚摸。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见往事耳

见: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3)肃意尚轻蒙

轻:______

(4)遂往诣蒙

诣:______20.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像定?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2)肃于是越席就之。22.阅读【甲】【乙】两文,用出自甲文的成语填空。肃意尚轻蒙,只因蒙初不习文,学识浅薄,人称“______”;后过寻阳,与蒙论议,得五策,不由对蒙“______”。23.【甲】【乙】两文均以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对刻画吕蒙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案】了解到,等到轻视,看不起拜访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鲁肃于是越过自己的座位,靠近吕蒙。意对即可,酌情给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两处均以鲁肃的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意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2)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3)句意: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轻:轻视,看不起。(4)句意:于是去拜访吕蒙。诣:拜访。2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今东西虽为一家”是陈述现象,其后可断开,“而关羽实虎熊也”是述说实际情况,“计可不预定”是得出的结论,中间可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可不预定。21.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辞,推托;以,用;务,事务。(2)重点词:越,越过;就,靠近。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第一空。乙文中,“肃意尚轻蒙”,是因为甲文中写的吕蒙起初不学习,学识浅薄。由甲文中“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当初吕蒙才略很低,被人称为“吴下阿蒙”。第二空。乙文中,鲁肃敬过寻阳,与蒙论议,得到吕蒙给他谋划的五条计策,不由得大为吃惊,更为佩服,可用甲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刮目相待”填空。23.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甲乙两文的结尾均为“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侧面描写。根据甲内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是因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惊人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让鲁肃大加赞赏,于是“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文结尾“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根据“因为肃画五策”“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可知,是因为吕蒙给鲁肃谋划了五条对付关羽的计策,让鲁肃大加赞赏。“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同样从侧面突出了吕蒙开始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十分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读书人(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到达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劝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竟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2023年湖北省黄冈、孝感、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大盖:车上的伞盖。②自下:指无骄傲之志,甘居人下,③抑损:克制、谦逊。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3)策驷马()

(4)然子之意自以为足()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C.妾是以求去也

御以实对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晏子怪而问之15.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16.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既而归,其妻请去17.【甲】文和【乙】文都与劝谏有关:【甲】文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没有自我陶醉,反而冷静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齐威王不要(1);【乙】文中的御之妻将晏子乘车和丈夫驾车的表现进行对比,劝谏丈夫不要(2)。(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案】同“熟”,仔细认为……美用马鞭驱赶神情、表情D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1)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不久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17.被奉承所迷惑(蒙蔽);骄傲自满。【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邹忌仔细地看着他。孰:同“熟”,仔细。(2)句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美:认为……美。(3)句意:用马鞭驱赶车前的四匹马。策:用马鞭驱赶。(4)句意:然而你的表情,(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意:神情、表情。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B.介词,对/介词,含比较之意;C.连词,因为/介词,用;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故选D。1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根据句意断为: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1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畏:惧怕、畏惧;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2)既而:不久;归:回来;去:离开,在此可译为“离婚”。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甲文“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齐威王因身份地位的关系,容易受到蒙蔽;邹忌提醒齐威王不要被别人随意的赞美和奉承而迷失自己。乙文中,御之妻认为晏子“常有以自下”,而丈夫作为车夫“自以为足”劝谏丈夫不要骄傲自满,要谦恭谨慎。【甲】参考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乙】参考译文:晏子担任齐国的丞相时,有一天坐车出去,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马鞭驱赶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不久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眼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情,(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对比阅读气象万千◆黄图珌【甲】云霞雾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气也。气结成云,云散为□;气凝成雾,雾滞为□。春气温煦,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雾若烟而露若膏,定然阴雨。夏气炎烈,云有奇峰,霞饶文锦,雾蒸溽暑①,露拂南风。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冬气寒肃,云轻霞薄,风日并美,雾凝露结,霜雪交荣。故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______春夏秋冬之令节。【乙】夫风者,天地之呼吸气也,无声无形。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雨者,天地之熏蒸气也。夏天当热,凉则不晴;冬天应寒,暖则必雨。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露凝而为□,雨结而成□。霜降于秋杪②,能驱烦暑而豁新凉;雪骤于腊中,可杀诸毒而获丰兆。【注释】①溽(rù)暑:潮湿闷热之气。②杪(miǎo):末尾。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并()

晦()

雨()

骤()7.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8.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甲】文中画横线处(

)A.之 B.乎 C.而 D.也9.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10.请结合语境,在文中选择恰当的单音节词填入方框内。11.你的朋友想在节日出门拍摄风光明媚的照片。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词句,为他的出行整理天气观测指南。时间气象气温清明A_____温煦元旦云轻霞薄B______12.积累链接:请默写许浑《咸阳城东楼》的第二联。【答案】都,一起昏暗下雨急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B(风)掀起波涛而获得形貌,依托树木而发出声响。霞露霜雪云如絮而陵如绮寒肃/寒1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微风和日光都很美好。并:都,一起。句意:所以说云霞雾露的明亮昏暗对应着春夏秋冬的节令。晦:昏暗。句意:天气暖那么必定要下雨。雨:下雨。句意:雪急骤地落在寒冬腊月。骤:急。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句意:秋高气爽,云朵出现各种形状,霞光多彩,雾气里含风,露水生出凉意。“秋气高爽”总写秋的水气,“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故断为: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故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______春夏秋冬之令节”,意思是:所以说云霞雾露的明亮昏暗对应着春夏秋冬的节令。原句横线处是介词,“着”的意思,因此在用“乎”字来联结;故选B。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兴,兴起、揿起;而,表承接;形,形貌;依,依托;以,来。1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甲文中,根据“云霞雾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气也”可知“气结成云,云散为□;气凝成雾,雾滞为□”写的是“云霞雾露”的相互转化,因此两个方框中分别填入“霞”“霜”;乙文中,根据“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可知,“露凝而为□,雨结而成□”是写霜和雪的成因,因此两个方框中分别填入“霜”“雪”。11.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根据清明节气,气温温煦的特点,可用甲文中“春气温煦,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的“云如絮而霞如绮”来填空;根据元旦的时间,气象“云轻霞薄”可用甲文中“冬气寒肃,云轻霞薄”的“寒”或“寒肃”来形容气温。12.本题考查古诗积累。许浑《咸阳城东楼》的第二联为“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注意“溪、阁”等字的正确写法。【点睛】参考译文:【甲】云霞雾露,都是山川河岳中蒸腾到空中的水气。水气结成云,云散开成为霞;水气凝成雾,雾凝结为霜。春天水气温煦,云彩像棉絮而霞像织锦,天气自然是晴朗明净的;雾像烟,露像汤膏,一定会阴天下雨。夏天水气炎热,云彩出现奇峰,霞光比文锦艳丽,雾气蒸发出潮湿闷热之气,南风吹拂会出现露水。秋高气爽,云朵出现各种形状,霞光多彩,雾气里含风,露水生出凉意。冬天水气寒肃,云轻霞薄,微风和日光都很美好,雾凝露结,霜雪交替出现。所以说云霞雾露的明亮昏暗对应着春夏秋冬的节令。【乙】风,是天地之间流动的气,无声无形。(风)掀起波涛而获得形貌,依托树木而发出声响。雨,是天地之间熏蒸的水气。夏天应炎当热,天气凉就不会出现晴天;冬天应当寒冷,天气暖那么必定要下雨。霜,是天地之间清凉气所凝结而成的;雪,是天地间肃杀的水气。露凝结而成霜,雨凝结而成为雪。霜降于秋天的末尾,能驱除烦暑而带来新凉;雪急骤地落在寒冬腊月,可以杀死病毒而预兆着来年的丰收。【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对比阅读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对楚王问(节选)宋玉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①欤?何士民众庶不誉②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③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④,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释:①〔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②〔誉〕称誉,赞美。③〔属(zhǔ)而和〕跟随着唱和。④〔徵(zhǐ)〕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⑤〔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水面〕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C.志怪者也〔志:记载〕 D.抟扶摇而上者〔扶摇:盘旋飞翔〕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乃记之而去 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无马邪C.化而为鸟/学而时习之 D.去以六月息者也/无从致书以观8.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语义直白,节奏轻快。前句写不避路途遥远,后句写对游览去处的向往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出蜀入楚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B.颔联化静为动,气势不凡。前句摹写轻舟直下,群山后退,平野推移的动态;后句著一“入”字,既写出江水奔腾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情。C.颈联视角变换,比喻精妙。前句俯视,写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后句仰视,写江面云霞蒸腾,映照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D.尾联反面立意,物我相融。本来是“我”恋故乡,却偏写故乡的水一路送“我”远行,表面写水的深情,意在写人的厚意,由此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9.下面对《北冥有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在想象中运用比喻。如写鹏鸟展翅“若垂天之云”,生动地表现了鹏鸟硕大无比的身形和搏击奋飞的壮美景象。B.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夸张。如写鲲鹏身形用“几千里也”,写鹏鸟奋飞用“三千里”“九万里”,均为用夸张手法造成浩大声势和广阔意境。C.本文在想象中运用对比。文中极写鲲、鹏之大,又举出雾气、尘埃等极小之物,用极大与极小对比,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凭借的道理。D.本文在想象中寄寓理想。文中的“鹏”无需借助外力,踔厉奋发、自由翱翔,寄寓了庄子超脱万物、志存高远、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10.下面对《对楚王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楚王的责问,宋玉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使用比喻说理、类比论证的手法巧妙地为自己辩解。B.宋玉借曲高和寡的故事暗比自己是少有人理解的雅乐名曲,意在表明自己超凡脱俗、卓然独秀的高洁品质。C.《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流行于楚国的音乐,宋玉指出国人喜爱前者而鄙弃后者,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D.宋玉把自己比作翱翔九天的凤凰,是世俗之民无法理解的瑰意琦行、超然独处的杰出人物。11.用“/”给《对楚王问》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D7.C8.D9.D10.C11.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1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D.句意:环绕着旋风飞上了(高空)。扶摇:旋风。故选D。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代词,它;B.代词,它的/表诘问;C.连词,表承接;D.介词,凭借/连词,来;故选C。8.本题考查诗歌赏析。D.“点出送友人的离愁别恨”错误,应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故选D。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无需借助外力”错误,结合“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知,鹏也要借助外力。故选D。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C.结合“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可知,《阳春》《白雪》不是流行音乐;结合“圣人瑰意琦行⑤,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可知,不是“暗讽楚王治国无方、世风日下”,而是表现自己志趣高洁。故选C。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因此断句为: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1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苍苍(深蓝色)”“正色(真正的颜色)”“极(尽头)”等。【参考译文】:《北冥有鱼》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高空往下看的时候,也不过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对楚王问》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乙】僧澄波①善弈,余命霞裳②与之对枰③。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④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⑤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节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注释】①澄波:人名。②霞裳:人名。③对枰(píng):对坐下棋。④参错:杂乱不齐。⑤怀远:人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2)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3)僧澄波善弈

弈:________(4)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曳:________2.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4.请你从感官角度,比较【甲】【乙】两文写景分别侧重于什么?5.请你概括【甲】【乙】两文写景的对象及其特点。【答案】1.

抱,持,这里是穿着

下棋

拖,拖拉2.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3.(1)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4.甲文从视觉角度写景,乙文从听觉角度写景。5.《湖心亭看雪》写雪景,表现出清新雅致的特点;《峡江寺飞泉亭记》选段写飞泉亭,表现出万籁合奏,美妙至极的特点。【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是日更定矣”的句意是: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是:代词,这。(2)“拥毳衣炉火”的句意是: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拥:抱,持,这里是穿着,裹着。(3)“僧澄波善弈”的句意是:澄波法师擅长下棋。弈:下棋。(4)“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的句意是:又有手杖触地的声音像从云中传来。曳:拖,拖拉。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的意思是:想不到观赏瀑布的快乐,竟然到了这般境界,这亭子的功劳实在大啊!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三日(多日)、俱(全,都)、绝(消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复(再)、作(起,这里是‘响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景角度的分析。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甲】文写景侧重于视觉角度;从“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⑤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可以看出,【乙】文写景侧重于从听觉角度。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从【甲】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作者写景时采用白描和对比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写出了雪后西湖景色的清新雅致。从【乙】文“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可知,乙文主要从游人的感受角度写飞泉亭,突出了坐在飞泉亭上万籁合奏,美妙至极的特点。【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乙】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差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古诗文联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游琅琊山记宋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①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②,兵后③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D.树林阴翳

(翳)遮盖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发而幽香C.行者休于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D.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遗德3.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B.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C.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D.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4.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5.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B.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C.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D.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6.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答案】21.A22.B23.C24.B25.A26.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27.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A.踌躇:想得很多,心里不安或犹豫不定。此处意为陷入思索之中。故选A。22.本题考查词的意义和用法。A.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B.都是连词,表并列;C.……的人/……者……也,表判断;D.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故选B。23.本题考查对《山坡羊·撞关怀古》的赏析。C.“望西都,意踌躇”中的“西都”即长安,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写出了作者看到长安从繁盛到荒凉的沧桑巨变,不由感慨横生。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而非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故选C。24.本题考查对《醉翁亭记》赏析。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突出太守与民同乐。故选B。25.本题考查对《游琅琊山记》理解。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到天宁寺,然后欣赏让泉,最后游醉翁亭。故选A。2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为:有一根石栏杆压在上面,石栏杆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让泉水通过,直径大约五六寸。所以,断句为: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2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汉语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注意重点词:“从”,跟从;第一个“乐”指快乐;第二个“乐”是意动用法,以……为乐;第三个“乐”是快乐;“而”表转折,但是。【参考译文】《山坡羊·潼关怀古》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依旧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醉翁亭记》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