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汉朝制度的高度包容和适时调整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制度的适时调整包括()①实行“上计制”②确立察举制③设立刺史④建立文书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下图为西汉与隋朝京畿地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朝京畿地区的变化有()①范围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展②减轻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③大运河的开通使其倍受其益④城市人口出现激增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召集御史,责备他们弹劾不禀告长官就是失礼。监察御史萧至忠则回答说,御史台无长官,御史都是君主耳目,彼此侍奉君主,各自实施弹劾,无需请示长官。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社会等级秩序瓦解C.官僚内斗现象严重D.监察官员权力扩大4.唐律规定:“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敕:“累降指挥禁杀耕牛,州县或不奉行,纵令宰杀,或抬弁到官审验,因缘骚扰,仰令今后只依法勒耆保验实申官。”即发现私杀耕牛,应查验属实申报官府。这些规定()A.印证了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B.开创了律例合编的立法方式C.折射出小农经济的重要地位D.有利于理学教化向基层渗透5.因长安夏季闷热,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这反映了()A.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B.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C.唐对周边有强大的吸引力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6.“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取消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将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标志着中国赋役史上人丁负担逐渐向土地转移的演变过程终告完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代“人丁负担”的是()A、魏晋时期的“租”B.唐朝中期的“地税”C.汉朝的“口赋”D.唐朝时期的“户税”7.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8.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9.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10.宋朝建立后,统治者限制宗室权势,“有宋一代宗室在朝者少,与唐代名臣多出宗室明显不同”。宋代皇位继承虽生波折,但始终没有酿成大乱。宋代理学家程颐将“无内乱”列为“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宋统治者限制宗室旨在()A.确保皇帝独尊地位B.稳定文人士大夫阶层C.防止出现分裂割据D.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1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随后由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并且定期更换驻地。这些举措意在()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B.实施崇文抑武方针C.节约地方财政开支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12.辽朝中央官制*有“北面”“南面”之分,北面官以契丹制度治理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用汉制治理汉人。在地方上契丹等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按地域分成十部,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一治理举措()A.强化了兵农合一的制度B.拓展了农耕文明的范围C巩固了政权的社会基础D.推动了羁縻政策的完善13.史载、耶律阿保机建国不久,就围绕国家祭祀对象展开廷议,众臣下“皆以佛对”。耶律阿保机说“佛非中国教”,而孔子是“万世所尊”,于是,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耶律阿保机此举()①意图树立本朝法统地位②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转型③体现了华夏认同的意识④促进了北方地区儒学的复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美国学者梅天穆把蒙古的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对蒙古西征的评价,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①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③促使西方文化中心向东转移④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周.汉、隋、唐等朝代推行过两都制,即一个为政治中心,一个为经济中心。而元朝的两都则都是政治中心,上都是连接漠北的咽喉,大都则是遥控中原之要地,元朝皇帝常巡幸于两都之间。据此可知,元代两都制()A.继承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B.缘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前朝C.意在巩固大一统政治格局.D.保留了浓厚的草原民族习俗16.下列图示为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相关史实所做的整理笔记,共有四组。其中有误的一组是()高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A.第①组B.第②组C.第③组D.第④组17.有学者认为,明清中国官僚政治较少出现失控状态,处于中国历史上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在手工业领域江南则已经出现“早期工业化”现象,同时中国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经世致用思潮,构成了中国社会内部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长久动力。材料旨在说明()A.明清统治政权岌岌可危B.社会转型得以长足发展C.明清中国蕴含内在活力D.明清经济发展领先世界18.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交流,郑和下西洋的“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共同构成了明朝“麒麟外交”的基础。明朝的“麒麟外交”旨在()A、推动新旧大陆间的物种交流B.巩固朝贡体系和宣扬国威C.促进亚非国际经贸体系建立D.开放海禁以宣扬天朝文化19.表1《中国入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公元年代世界人口中国人口估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最高估计数最低估计数1700110014001600170018003.27亿2.07亿3.20亿3.74亿5.79亿6.79亿11.24亿1.70亿3.01亿3.50亿5.45亿6.108.14亿0.60亿0.58亿1.00亿0.75亿2.00亿1.50亿.3.40亿18.35%—35.29%27.05%31.25%—33.22%20.05%—21.43%34.54%-36.70%22.09%—24.59%30.25%-41.77%表1据表可得出,中国古代人口()A.估计达1亿是因为元朝统治疆域的扩大B.估计达2亿是因为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C.估计超3亿是因为高产农作物推广种植D.总体持续迅速增长,数量稳居世界前列20.北宋白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百回本《水浒传》中多次出现使用白银的情节,如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柴进拿出一锭25两的银子,作为胜者的奖励;戴宗请萧让写碑文,承诺给50两银子;史进给师傅王进100两银子,作为谢师费;等等。这种反差()A.说明《水浒传》脱离社会现实B.折射出明朝白银流通已经普遍C.证实小说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D.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共3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摘编自《后汉书》材料二中国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摘编自《旧唐书》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番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到达),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法令)。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摘编自《新唐书》材料三(雍正十一年四月乙卯)夷之字样,不过方域之名。夫满汉名色,犹直省之各有籍贯,并非中外之分别也。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摘编自《清世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汉、唐对民族地区的治理方式。(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在民族关系理念上的发展,并阐述清朝在该理念下维护疆域统一的措施。(10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回溯历史,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高二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23.中国古代文学从宋代伊始呈现出多维度的新风貌。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朝代作者社会身份代表作品东汉曹操魏国创立者《龟虽寿》东晋陶渊明彭泽县令《归园田居》唐朝李白李唐皇室宗亲《望庐山瀑布》唐朝杜甫唐代小吏《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宋代无名氏说书人《大宋宣和遗事》宋代李清照家庭女性《易安词》元朝关汉卿医生《窦娥冤》明朝施耐庵钱塘县尹《水浒传》明朝罗贯中商人作家《三国演义》材料二(宋)从原来的诗和文,扩大到词、曲、小说,包括后来的南戏等,都是和市井有密切关系的。……从过去的士族文人,扩大到了庶族文人,就是平民身份的文人,进而扩大到了市井文人。比如出现在明代的《三国演义》,实际是由《三国志》演化而来,宋代许多人在市井说书,“说三国”,三国故事不断演化,后来就形成了《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文学不仅服务于上层,服务于士人,也服务于当时的市民和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摘自邓小南《中国通史大师课》(1)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宋以后文学新风貌的表现。(8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风貌之成因。(6分)高二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高二历史答案1-5.CDACB6-10.BDBCA11-15.DCAAC16-20.BCBDB21(1)汉:在西南地区设郡县。唐:武力与怀柔并用;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2)发展:材料二认为华夷有别,华为根本。材料三认为华夷一统。措施:设置西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设置伊犁将军,对新疆进行有效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上的融合。22.【答案】(12分)示例一:观点: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论述: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约四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民族在北部地区先后建立政权。最终,鲜卑人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在鲜卑人统治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如学习汉文化、尊崇儒学、采用汉人官制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鼓励鲜卑人学习汉文化,采用汉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这些措施使得鲜卑人逐渐融入汉族社会,也加速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在汉化与鲜卑化的改革中,各个民族相互吸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结合,甚至血统都变得更加多元,中国人的文化在综合各个民族的优势塞因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第11课 畅所欲言-浏览与回复帖子》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 外科护理急性化脓性腹泻
- 复杂根管治疗
- 2024版股权转让详细协议
- 《消化性溃疡医学》课件
- 大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规划
- 普通图书出版协议
- 2024年垃圾分类培训
- 外科护理投稿经验分享
- 2024年护理工作规划与展望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构建及实践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 DB13-T 5821-2023 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技术规程
- 《新媒体运营》高职新媒体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系列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兰州大学专业课《金融学》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 初中物理宝典
- 工业园区临时管理公约
- GB/T 26527-2024有机硅消泡剂
- 形象与礼仪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