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失业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种类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第四节菲利普斯曲线第五节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1第一节失业一、失业的描述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三、失业的影响四、失业的治理2一失业的描述
1.劳动力: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有劳动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失业: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且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33.失业的统计与度量
衡量失业的指标:失业人数(绝对数)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100%
失业的统计随机抽样调查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4
4.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必然会有:换工作
结构性失业:必然会有:结构升级
周期性失业:因萧条而失业,痛苦。5
充分就业和潜在的GDP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4%-6%)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就是当经济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的失业率。潜在的GDP:又称充分就业的GDP,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水平。一国的理想产量6二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省略。。。。。。。。。。。。7三失业的影响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2.失业对社会的影响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许多国家追求高就业率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就业率意味着高产量和高收入;第二,工作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当出现严重失业的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就好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样。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它们比估计的由垄断造成的微观浪费或由关税和额度所导致的浪费要大许多倍。8失业不仅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人们带来极为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美国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失业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自杀。研究这个问题的杰出专家,M·唯维·希伦纳博士估计,连续6年的失业的1个百分点的上升会导致3.7万人过早死亡。对许多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对他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灵创伤。2.失业对社会的影响9四失业的治理摩擦性失业治理:通过缩短选择工作的时间来减少摩擦性失业。如: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构和建立人才库网站以更多的途径传播有关就业的信息。结构性失业治理:1、试图阻止或减少导致结构性失业的经济结构变化——这是得不偿失的2、对受结构性失业威胁的人进行教育培训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可以帮助劳动力迁移、使劳动力能够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与地区之间流动,以此降低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治理: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如:1、刺激私人投资2、促进国家投资10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概述通货膨胀(紧缩)含义及衡量1.含义: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六个月以上)的上涨(或下降)。2.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衡量:CPI、批发物价指数和GNP折算数113..价格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CPI):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2000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857元,200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2007年(对于2000年而言)的消费物价指数是1174/857=13712
2)零售物价指数(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4)GDP折算数。13二通货膨胀的分类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包括爬行(5%)、步行(5-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小跑式通货膨胀;100-1000%是飞跑式、奔腾式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0%,亦称超级通货膨胀。飞行的通货膨胀。14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二、通货膨胀的持续三、通货膨胀的影响15一.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供给过度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性通胀政府原因161.货币供给的过度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过少的商品”。MV=PY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平*实际收入(总收入)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17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即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AD超过AS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E2P1P2y2y1E1yoPAD1ASAD2AD3AD4P4P3Y*E3E4重点分析E3下和E3上的情况通货膨胀瓶颈产出瓶颈1)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2)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后,价格逐渐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3)古典区域,已经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18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即供给通货膨胀,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上升主要包括工资成本推动的和利润推动的,原料成本推动通货膨胀P2y2y3E2AS2AS3P3Y*E3AS1E1P1yoPADy119成本推动根据生产成本的构成,又可分为工资推进、原料推进和利润推进三种不同类型。204.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衡。21政府的原因1)财政支出膨胀。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往往形成赤字压力,解决这种压力,最容易实行的措施是增发纸币。2)政治局势的动荡。政治不稳定,国民对国内货币的信心不足,纷纷通过抢购商品和不动产保值,或者兑换外币保值,致使本国货币迅速贬值,物价水平上涨。22二、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螺旋: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得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如通货膨胀时期,个人要求工资提高,以保证实际工资不降低;银行贷款要求提高名义利率,以获得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发挥作用。23通货膨胀螺旋总需求上升的冲击PP1P2P3AD1AD2AD3AS1AS2AS3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AS左移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总需求增加→噩梦持续价格上升AD右移Y24三.通货膨胀的影响省略。。。。。。。。。。。。。。25奥肯定理奥肯是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定理是他于1960年提出的。该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律表明: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5%(2%、3%);反之,失业率每减少1%,则实际国民收入增加2.5%。例如,失业率为8%,自然失业率为5%,那么按照奥肯定律,实际GDP比潜在GDP低7.5%。26第四节菲利普斯曲线1.含义:最初用来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27菲利普斯曲线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成反向关系。由于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存在同样的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成反向关系。失业率低对应高物价,失业率高则物价相应可降低。政策含义: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失业率总是可以承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28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在“临界点”上的通胀率与失业率,是社会可以接受的,此时政府不必采取措施对经济调节。πPC5%5%U(%)Ad临界点是指政府对于失业率或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理解”。如图,A点,5%的通胀与5%的失业率表明社会可以接受的“临界点”,若超过,政府就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如d点,有必要采取紧缩政策,增加失业以降低通胀水平
29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菲力浦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只是短期内存在的一种现象,在长期,二者不再有交替关系。这是因为,在经济中存在一种“自然失业率”即由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造成的失业率。在假定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采取扩大总需求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可能会在促使物价上涨的同时降低失业率。但从长期考虑,人们会对预期要发生的通胀率有充分的估计,从而要求货币工资提高到能够补偿预期通胀率的水平。30第五节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1)通货膨胀是众矢之的,要根除。2)是否值得治理通货膨胀,爬行的通货膨胀,可以不用理会。3)如何治理?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一.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渐进主义式方法: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冷火鸡”式方法:较高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二.其他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
1.指数化政策,将工资与物价指数联系起来,物价上涨时,工资也随之上升。[结果很不理想]2.收入政策。31用经济衰退降低通货膨胀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1)渐进主义思路。以较长的时间和较小的失业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比较弱。2)激进主义思路。以较快的时间和较高的失业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程度大。3)降低通货膨胀,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牺牲率=GDP损失的年累计百分比/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量4年内把通货膨胀从10%降低到3%,第一年GDP损失5%,第二年损失3%,第三年损失2%,第四年损失2%,则牺牲率=12%/7%=1.7牺牲率低2年内把通货膨胀从10%降低到3%,第一年GDP损失10%,第二年损失8%,则牺牲率=18%/7%=牺牲率高32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4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控制1)政府采取措施,主要是强制性措施,来限制货币工资和物价。这样来影响和控制价格水平。被称为异端稳定计划,设置相互配合的工资和价格上限。战时2)强行限价的缺陷:人为限制价格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难以触及到通货膨胀的根本。总需求旺盛。雇主可以想方设法提高雇员工资,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劳动就业。限制价格可能妨碍了物价之间的稳定和协调、均衡。35道德劝说使用非正式的工资和物价控制。通过物价和工资指导价格,给予社会经济主体以劝说,使大家形成一种不提高工资和物价的共识。政府采购方面的强硬态度。36改变预期1)中央银行,采取强硬的态度,坚持紧缩货币政策。2)权威人士的权威预测和评述。紧缩政策主要是消除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恢复对于货币购买力的信心。371980—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指数(RPI)增长率
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
RPI6.02.41.91.52.88.86.07.318.517.8
年份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RPI2.13.98.613.221.714.86.10.8-2.0-2.5
(CPI)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0.40.7-0.81.23.91.81.56.8%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案例: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1.资料与数据381978年以来的通胀391954年以来的GDP40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
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41(2)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8.8%)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
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
42(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5%)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43(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1.7%)
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
44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94年这一轮物价上涨一直持续到1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人民政府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中华音乐英文演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外事学院《篆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工程三级实训(数据可视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构成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医学统计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职业学院《小学课堂观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体适能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21566-2008危险品爆炸品摩擦感度试验方法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国开电大《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4国家开放大学试题答案
- 临时用电现场安全检查表
- 猪营养体系课件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中考复习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课件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公司金融课件(完整版)
- 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试题
- 高处作业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