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_第1页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_第2页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_第3页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_第4页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诗歌复习

循题探径

——近三年高考”哲理类“诗词解题策略学习目标

1.了解近三年高考”哲理类“议题诗词命题及考查内容的特点。

2.掌握”哲理类“议题诗词的具体解题思路以及答题步骤。3.通过鉴赏“哲理类”议题诗词来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丰富哲理,培养积极高尚的情操。4.探讨”哲理类“议题诗词的解题策略。近三年全国高考诗歌题一览表年份卷别诗歌标题年代体裁题型设置2023新高考Ⅰ卷林希逸《答友人论学》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新高考Ⅱ卷林逋《湖上晚归》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全国甲卷晃补之《临江仙》北宋词客观题+主观题全国乙卷陆游《破阵子》南宋词客观题+主观题2022新高考Ⅰ卷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南宋词客观题+主观题新高考Ⅱ卷李白《送别》唐诗客观题+主观题全国甲卷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全国乙卷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唐诗客观题+主观题2021新高考Ⅰ卷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新高考Ⅱ卷陆游《示儿子》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全国甲卷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北宋诗客观题+主观题全国乙卷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南宋词客观题+主观题近三年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选材特点朝代范围:限于唐朝(2首)和宋朝(10首),宋代诗歌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体裁特点:诗词兼有,诗7首,词5首。诗人特点:有非常有名的,也有相对不知名的,陆游诗歌三年出现2次(10年内陆游的诗歌有5次)。文本组合:以单首诗歌为主,只有1例是双诗歌对比。2022年全国甲卷欧阳修《画眉鸟》文同《画眉禽》10年内的双诗歌对比阅读2014年全国Ⅱ卷韦庄《含山店梦觉作》与郭震《宿渔家》)考情纵览年份、卷别篇名体裁题材情感内容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

宋林希逸《答友人论学》七言律诗酬答诗

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富于理趣。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

宋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宋词即事抒怀诗借人日南山探春的所见所闻抒发人生道理。年份、卷别篇名体裁题材情感内容2021全国乙卷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宋词即景抒怀诗通过与鹭鸶的对话,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蕴含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年份、卷别篇名体裁题材情感内容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

宋韩驹《赠赵伯鱼》

(节选)

七言排律酬和赠答诗肯定了赵伯鱼的学诗途径,阐明了学诗的道理。情感内容:以情感积极为主。注重说理,阐述对学习、做人、做事的思考。考查内容上,“赏析”类的考查趋少,更注重从内容到思维品质的考查,如从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延伸到诗歌蕴含的哲理、道理的提炼等,如做人道理、读书与立身的关系、学诗途径、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哲理诗“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

自然景物: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社会政治: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人生理想: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创作治学: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五、哲理诗的命题方式:1.诗句蕴含什么样的理趣或寓意。2.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这首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或哲理。4.分析景与理的关系。5.本诗的理趣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问哲理是什么问哲理如何表现出来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哲理解读艺术形象隐含理趣原意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年份、卷别诗歌标题客观题错误选项考查内容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

林希逸《答友人论学》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诗句含义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

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诗句含义2021全国乙卷

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诗句含义迁移运用教材内容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

韩驹

《赠赵伯鱼》

(节选)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诗句含义作者的观点态度年份、卷别诗歌标题主观题考查内容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

林希逸《答友人论学》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理解词句含义分析蕴含的道理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片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理解词句含义分析蕴含的道理2021全国乙卷

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

韩驹《赠赵伯鱼》(节选)

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内容的分析

观点的概括

哲理诗

宋诗义理较多,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反映一定的人生道理。作品特点: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寓理于物。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借古喻今、比喻、对比等。

解读步骤: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哲理诗

宋诗义理较多,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反映一定的人生道理。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这类作品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寓理于物。叙事,写景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优秀的哲理诗都是以形象说理。因此,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真题探究:“哲理类”议题诗词鉴赏

诗作

读懂诗歌阐释大意关键诗句表达的情感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诗作鉴赏角度形象特点形象原意艺术技巧蕴含哲理说理方式林希逸《答友人论学》

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登鹳鹊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又要蕴含着深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鉴赏要点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最后一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这两句是诗人由望山而想象登上顶峰以后,俯视众多的山峰,都会显得矮小。反映了诗人那种雄伟的气魄、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开阔的胸襟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至今仍阐明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了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

第一步:先读题,破解题干隐含信息。

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提示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二步:重视标题、注解,抓住作者,知人论世。

全诗默读一、两遍,先有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力求读懂诗歌。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是解读诗歌的切入点。由作者可以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准备。诗歌后面有注解的,一定是命题人觉得对于读者理解诗歌有帮助,才去做注的。

古代哲理诗答题步骤

第三步:抓住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意象。(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

分析作者由此及彼作哪些联系,阐发了哪些哲理。

第四步:分析艺术手法。

第五步:整体阅读,通盘考虑。把对诗歌的分析和解题的需求联系起来,做到前后一致。

第六步:遵循“总分”等模式解答试题;整理答题语言。王氏能远楼

范梈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廊。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昆仓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寄谢尊前望多客,底须惆怅惜天涯。【注】①范梈pēng,元诗四大家之一。少孤家贫,刻苦工诗文。人称文白先生。为文雄健,有两汉风格。为诗好歌行,冲淡闲远,如秋空行云。②辽东鹤,指传说中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驾鹤归飞之事。③昆仑池,指昆仑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④流霞,神话传说中的美酒。寄语青年此诗本是一首劝酒歌,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讲话中借用“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勉励时代青年,而具有了鲜活的青春内涵。请从“青年之诗,绚丽之诗”的角度分析本诗给当代青年的启示。①人生要靠自己去拼搏,即使境遇不佳,只要努力向前,步步扎实,日积月累,就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